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7)黔27民终924号

裁判日期: 2017-07-17

公开日期: 2017-09-04

案件名称

邹兴成、邹恩红所有权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贵州省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邹兴成,邹恩红,邹恩保,邹恩芬

案由

所有权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

全文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7)黔27民终924号上诉人(原审被告):邹兴成,男,1941年6月5日生,汉族,贵州省龙里县人,住龙里县。上诉人(原审被告):邹恩红,男,1970年12月21日生,汉族,贵州省龙里县人,住龙里县。上诉人(原审被告):邹恩保,男,1975年8月24日生,汉族,贵州省龙里县人,住龙里县。被上诉人(原审原告):邹恩芬,女,1967年10月14日生,汉族,贵州省龙里县人,住龙里县。委托诉讼代理人:祝显松,贵州合君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诉讼代理人:陈雅琳,贵州合君律师事务所律师。上诉人邹兴成、邹恩红、邹恩保因与被上诉人邹恩芬所有权纠纷一案,不服龙里县人民法院(2017)黔2730民初68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017年5月8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了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邹兴成、邹恩红、邹恩保上诉请求:撤销原判并依法改判。事实和理由:原判认定事实不清。邹恩芬已出嫁20多年,且嫁给外地人,邹兴成作为父亲已经将责任地划分给其自己管理。本次得到的补偿款虽为332290元,但这其中包含有田池贵家的20600元,因田池贵家的一块土在承包的林地内,当时经指挥部协调,将田池贵家土地面积一起丈量在邹兴成名下,由邹恩保一次性补偿田池贵206**元,因此在除去付给田池贵的20600元后,只剩余311630元按照8个人口平分,每个人口应得份额应为38954元。邹恩芬二审辩称:邹恩芬结婚后与其丈夫居住在邹恩芬原籍。邹兴成、邹恩红、邹恩保上诉要求按照原有8个人口来分配补偿款,没有法律依据。邹恩芬在起诉时考虑到父母年老需要赡养,在应当得到97732.4元的情况下,仅请求83000元补偿款合情合理。请求二审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邹恩芬向一审法院起诉请求:1、判令邹兴成、邹恩红、邹恩保领取的林地、林木补偿款332290元中83000元归邹恩芬所有;2、本案诉讼费由邹兴成、邹恩红、邹恩保承担。一审法院认定事实:邹恩芬、邹恩红、邹恩保系邹兴成的子女。第一轮土地承包时以邹(周)兴成为户主承包了组集体的土地、山林,承包的山林有二幅,小地名分别为蚂蚁坟、煤洞边,当时家庭成员有7人(邹兴成及妻子陈应凤,子女邹恩芬、邹恩红、邹恩保、邹恩慧、邹恩秀)。邹恩芬出嫁后居住在原籍,单独立户,户内人员含邹恩芬及丈夫、长子、二女、外孙女共5人;邹兴成户2人;邹恩红户6人;邹恩保户4人;邹恩秀出嫁到贵阳市花溪区青岩镇、邹恩慧出嫁到贵阳市花溪区孟关乡。原家庭将承包的土地已经分割给邹恩芬、邹恩红、邹恩保耕种,未对原承包的山林进行分割。2009年11月19日,原家庭承包的蚂蚁坟、煤洞边山林登记在林地使用权权利人为邹兴成的林权证上。2016年7月,煤洞边山林被征用,获土地征拨款332290.15元,该款由邹恩保领取后交予邹兴成,之后,邹恩芬与母亲陈应凤因该笔土地征拨款分配发生纠纷,经龙里县龙山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未果,邹恩芬诉至一审法院。一审法院认为:农村土地承包是农村集体的土地通过合同的形式承包给农户经营的一种制度,户内人员对承包的土地享有同等权利。蚂蚁坟、煤洞边两幅山林系第一轮土地承包时原家庭承包的山林,之后家庭未对承包山林的经营管理进行分割,现虽登记在邹兴成一人名下,根据农村家庭承包系以户为单位进行承包及“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规定,邹恩芬丈夫及2名子女、外孙女因为婚姻、出生原因而成为邹兴成户新增加的人员,同样对家庭承包的土地享有同等权利,也应该参与土地被征拨后土地征拨款的分配,现作为原家庭所有成员均应对原家庭承包的未经分割的林地享有同等的承包经营权,原家庭现有人口共17人,邹恩芬家庭有人口5人,其主张分割煤洞边幅山林被征用的土地征拨款332290.15元中的83000元符合法律规定,一审法院予以支持。因案涉土地征拨款现由邹兴成持有,故由邹兴成向邹恩芬支付。综上所述,一审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三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五条、第一百零六条、第一百三十四条第(四)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邹兴成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给付原告邹恩芬土地征拨款83000元;二、驳回原告邹恩芬的其他诉讼请求。如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本案诉讼费1876元,减半收取938元,由被告邹兴成承担。经本院审理,二审查明事实与一审查明事实一致。本院认为:本案属同一家庭承包户内部对征地补偿款的分割问题。第一轮土地承包时是以邹兴成为户主承包相应的田土及林地,之后由于婚嫁等原因,原承包户分户为邹恩芬户、邹兴成户、邹恩红户及邹恩保户,同时对原承包户的田土耕地进行了分配耕种,但没有对原承包户的林地分配管理,因此原承包户的林地由现邹恩芬户、邹兴成户、邹恩红户及邹恩保户的所有家庭成员共有,现该林地被征用,各家庭成员均应享有权利。所有家庭成员为17人,邹恩芬户为5人,故其请求分配补偿款332290.15元中的83000元,未违反法律的规定。邹兴成、邹恩红、邹恩保上诉主张按原承包户8人分配该补偿款,违反“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第二轮土地延包原则。邹兴成、邹恩红、邹恩保上诉还主张应对支付给他人的20600元进行扣减后,再行分配该补偿款。本院对此认为,邹兴成、邹恩红、邹恩保仅有其陈述,对该主张没有提供证据予以证实,即便对20600元扣减后,按照17个家庭成员,邹恩芬户5人仍应得到不少于83000元的补偿款。综上所述,邹兴成、邹恩红、邹恩保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应予驳回;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1876元,由邹兴成、邹恩红、邹恩保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判长  莫玉魁审判员  李家荣审判员  刘国红二〇一七年七月十七日书记员  张 红 更多数据:搜索“”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