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7)冀1122民初465号

裁判日期: 2017-07-14

公开日期: 2017-08-17

案件名称

刘石刚与刘延芳排除妨害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武邑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武邑县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刘石刚,刘延芳

案由

排除妨害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三十五条,第九十二条

全文

河北省武邑县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7)冀1122民初465号原告:刘石刚,男,1962年11月6日出生,汉族,农民,现住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被告:刘延芳,男,1947年7月17日出生,汉族,农民,现住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原告刘石刚与被告刘延芳排除妨碍纠纷一案,本院于2017年4月21日立案后,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双方当事人均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刘石刚向本院提出诉讼请求:1.判令被告刘延芳砍伐影响其出行的椿树、槐树各一棵;2.本案诉讼费用由被告刘延芳负担。事实和理由:原告刘石刚与被告刘延芳同为武邑县圈头乡刘村村民。二人是相邻关系,被告刘延芳居住在南北方向的胡同东侧,被告在其大门正前方即胡同西侧建一影壁墙,影壁墙北头与村民刘双喜家东院墙南头相距约6米,被告在影壁墙北头西北方向种植椿树与槐树各一棵,椿树距离影壁墙北头月2米,直径约30厘米,有十几年树龄;槐树还小,在椿树的南边距离椿树约3米。原告刘石刚通过被告刘延芳与刘双喜院墙之间的空地向西约14米进入自家,原告刘石刚家大门向东开放,通过被告刘延芳所在的胡同向北进入刘村东西方向大街。原告刘石刚认为被告刘延芳栽种的椿树位于通向其家大门通道的中心,影响其正常通行,应予清除;被告栽种的槐树长大后也会影响其通行,也应予以清除。原告刘石刚述称多次与被告交涉未果,故请求法院判决被告刘延芳清除其栽种的椿树及槐树各一棵。被告刘延芳辩称:被告刘延芳栽种中的椿树有十二三年了,那时原告刘石刚还没有建房。椿树确实影响原告刘石刚通行,应该清除,但槐树根本不影响原告通行,不同意清除。原告如果主动找被告打招呼协商,被告同意清除椿树,但原告直接起诉了被告,被告就是不同意清除。经审理查明:原告刘石刚与被告刘延芳同为武邑县圈头乡刘村村民。二人是相邻关系,被告刘延芳居住在南北方向的胡同东侧,被告在其大门正前方即胡同西侧建一影壁墙,影壁墙北头与村民刘双喜家东院墙南头相距约6米,被告在影壁墙西约1米偏北方向种植椿树与槐树各一棵,椿树在影壁墙以北,距离影壁墙北头约2米,直径约30厘米,有十几年树龄;槐树直径约5厘米,在椿树的南边距离椿树约3米。原告刘石刚通过被告刘延芳影壁墙与刘双喜院墙之间的通道向西约14米进入自家,原告刘石刚家大门向东开放,原告刘石刚通过被告刘延芳所在的胡同向北进入刘村东西方向大街。上列事实双方无争议。原告刘石刚认为被告刘延芳栽种的椿树位于其通行的道路中央,影响其正常通行;被告刘延芳栽种的槐树长大后可能影响其通行,请求法院判决被告刘延芳清除其栽种的椿树及槐树各一棵。本院认为:原、被告为邻居,双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通行等方面相邻关系。被告刘延芳栽种的椿树现在影响了原告刘石刚的通行,为其生活带来不便,原告要求被告予以清除,符合法律规定,应予支持;但被告种树在先,清除椿树会产生一定的误工等费用,给被告造成一定的损失,原告应予赔偿,根据本案情况,该项费用以确定为60元为宜。被告栽种的槐树现在并未影响到原告通行,原告对此亦予认可,故对其清除槐树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综上所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三十五条,第九十二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刘延芳清除原告刘石刚诉请清除的椿树一棵,于判决生效后七日内履行。二、原告刘石刚赔偿被告刘延芳经济损失60元,于判决生效后七日内履行。三、驳回原告刘石刚其他诉讼请求。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限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案件受理费150元(已减半收取)由原告刘石刚负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河北省衡水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  胡国平二〇一七年七月十四日书记员  颉成玉 来源:百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