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7)陕0721刑初33号

裁判日期: 2017-06-05

公开日期: 2017-07-05

案件名称

张文汉故意伤害一审刑事判决书

法院

南郑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南郑县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张文汉

案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第十七条之一,第五十六条第一款,第六十四条

全文

陕西省南郑县人民法院刑 事 判 决 书(2017)陕0721刑初33号公诉机关南郑县人民检察院。被告人张文汉,男,汉族,不识字,生于1939年1月14日,住南郑县阳春镇农丰村*组,农民。2016年8月6日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南郑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8月月24日被执行逮捕。现羁押于南郑县看守所。南郑县人民检察院南检公刑诉(2017)14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张文汉犯有故意伤害罪向本院提起公诉,同时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张某某、王某甲、付某某向本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被告人张文汉赔偿各项经济损失共计28.852万元。本院审查受理后依法适用普通程序组成合议庭,于2017年5月25日公开开庭对刑事及附带民事诉讼进行了合并审理。南郑县人民检察院指派代理检察员熊兴龙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张文汉、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张某某及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王某甲、付某某的共同指定代理人杨小宏、付某某的委托代理人王某乙到庭参加了诉讼。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王某甲、付某某经本院传票通知未到庭。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公诉机关指控,2016年8月5日晚7时许,被告人张文汉与被害人王某丙因秧田放水发生争吵,随后二人发生打斗。在打斗过程中,被告人张文汉持手锯砍伤被害人王某丙,致王某丙左颈总动脉破裂造成大失血死亡���为证实上述事实,公诉机关当庭举出了相关证据,认为应当以故意伤害罪追究被告人张文汉的刑事责任。被告人张文汉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构成坦白;被告人张文汉现已年满75周岁,属老年人犯罪;建议对被告人张文汉在有期徒刑10年至13年幅度内量刑。经审理查明,2016年8月5日晚7时许,被告人张文汉到自家责任田查看时,发现田边本村一个堰塘里的水被同村五组村民王某丙放到王某丙家的秧田里,张文汉认为堰塘里的水是自己平时用买的水泵、水管抽的水储存下来,自己原本打算用于浇灌自己秧田使用的,所以张文汉就将堰塘漏水的洞堵好,站在田坎处骂了几句便返回家中。回家后,张文汉想起前几日王某丙也偷偷放过几次自己储存在堰塘里的水,越想越生气,便跑到王某丙田坎处将王某丙的田缺��开,把王某丙秧田里的水放掉后返回家中。当晚10时许,王某丙发现自家秧田的田缺被挖开,就扛着锄头到张文汉房后辱骂。张文汉听见王某丙在辱骂自己,就出门去见王某丙,出门时顺手将放在门槛边平时用来锯木头的手锯带在身上。张文汉走到自家房背后田坝处,与王某丙见面后二人相互谩骂对方,同时二人边骂边朝对方走近。之后二人相互打斗撕扯,打斗过程中,张文汉拿手锯朝王某丙左颈部砍一下,致王某丙退后几步仰面倒在田坎处,张文汉返回家中。当晚10时2O分,同村五组村民吴中发发现王某丙受伤,即让其子吴洋向南郑县公安局报案,南郑县人民医院12O急救中心现场对王某丙进行抢救无效死亡。经法医鉴定:王某丙系锐器致左颈总动脉破裂造成大失血死亡。当晚打斗中王某丙所拿锄头断裂,张文汉左臂受伤,经南郑县人民医院诊断:左桡骨撕脱性骨折;双前臂皮肤挫裂伤。案发后,公安人员到被告人张文汉家中将其抓获,该张如实供述了故意伤害王某丙的事实。休庭后,就附带民事诉讼部分,双方当事人经协商达成赔偿协议,由张文汉一次性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张某某、王某甲、付某某各项损失共计13.5万元(包括在侦查阶段已支付的3.5万元丧葬费),现已全部付清(张文汉亲属代为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张某某、王某甲、付某某出具了书面谅解书表示谅解被告人张文汉。上述事实,有以下证据证实:证人证言1、证人张某某证实,她系被害人王某丙的妻子。2016年8月5日晚上8点多她从家中去外边玩耍。晚上10点40分,她接到村支书的电话说王某丙和张文汉因为秧田放水的事情打架,她就往田坎处走,��见王某丙躺在张文汉的田坎上,已经不省人事。经120急救医生给王某丙做检查,又将王某丙抬到急救车上抢救30分钟后医生给她说救不了,人已经死了。2、证人王某丁证实,他系被害人王某丙的哥哥。2016年8月5日晚上10点左右,他听见本组村民吴中发叫他说王某丙和张文汉吵架,王某丙现在受伤了。他就和吴中发一起去了张文汉家田坎,发现王某丙躺在田坎上满身是血,血从左面脖子上淌出来,王某丙旁边还有一把木头把的手锯和半截锄头,这把手锯有80公分长,一边宽一边窄,窄的地方2、3公分,宽的地方5、6公分。那把锄头就是农村放水用的水锄,锄头上带有3、4公分长的木头岔子,他没有看见锄头木把在哪。他呼叫王某丙,但王某丙不答应。过了一会儿,王某丙的大哥王某乙及王某丙的妻子张某某都来了。之后警察和120急救医生也来了,经过简单抢救说王某丙已经死亡。警察把现场简单问了下,就从张文汉家里找到了张文汉。3、证人吴中发证实,他系王某丙及张文汉同村村民。2016年8月5日晚上10点多,他在自己院子里听见王某丙与张文汉吵架,吵了几分钟后没有声音了。他就打上手电筒往现场走,走到张文汉田边时,看见王某丙躺在田埂上,血从脖子淌了一地,当时张文汉没在现场。他叫王某丙的名字,王某丙没有回答。他拨打了120急救电话,让他的儿子吴洋赶紧拨打110报警,并叫来王某丙的哥哥王某丁和周围邻居帮忙。随后120救护车来了,将人抬到了车上抢救。随后警察也赶到了并将张文汉带到了派出所。4、证人吴兆全系阳春镇农丰村村主任,证实内容与证人王某丁证实内容一致。并证实,张文汉被公安机关抓获时胳膊上有伤。二、鉴定意见1、DNA鉴定文书证实,染血卫生纸团、锄把上带有血迹的木条、弯把手锯上的血迹棉签试纸均检出人血,且与王某丙的血样分型结果一致。带有血迹的短裤布块与张文汉的血样分型结果一致。2、尸检照片及尸体检验鉴定书证实,死者王某丙系锐器致左颈总动脉破裂造成大失血而死亡。三、物证随案移送的物证手锯一把、锄头一个、锄头把一根。四、相关书证1、南郑县人民医院120急救病历证实,被害人王某丙颈部动脉损伤,已于送医院前死亡。南郑县医院诊断证明书证实案发当天张文汉也受伤。2、提取笔录证实,办案民警在办案现场提取带有血迹的手锯一把,锄��、水锄铁头各一个。提取张文汉血样一份,被害人王某丙亲属王某甲血样一份。3、物证辨认笔录及照片、扣押清单、扣押笔录证实,公安机关扣押了王某丙与张文汉发生打斗时,张文汉所持手锯,王某丙所持水锄(锄头和锄把已断裂)。张文汉辨认出扣押的手锯是其作案时使用,张某某辨认出已断裂的水锄是其家中所有。4、现场勘验笔录、提取痕迹、物证登记表、现场方位图证实了案发现场情况。5、现场辨认笔录及照片证实,被告人张文汉对案发现场进行了指认。6、火化证证实,被害人王某丙尸体于2016年8月13日被火化。7、受案登记表、线索来源及抓获经过证实,2016年8月5日晚22时27分,阳春镇农丰村村民吴洋电话报警,王某丙与邻居张文汉因稻田放水发生纠纷,王某丙受伤,要求处理。接警后,阳春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到达现场后,被害人王某丙已经被“120”急救车接诊,后民警在村主任吴兆全的协助下寻找张文汉,张文汉从自家厨房出来,向民警说明案发情况,并告知其家中堂屋门口处一根带血锄把为他和王某丙打架时王某丙所持有的,民警把锄把提取。随后将张文汉带到公安机关。8、户籍证明证实,被告人张文汉生于1939年1月14日。9、调解协议书、(2017)陕0721刑初33号刑事附带民事调解书、交款单、领条证实本案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已调解结案,赔偿款已付清。10、谅解书证实本案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对被告人张文汉表示谅解。五、被告人供述被告人张文��供述证实,2016年8月5日晚,因水田放水,他与王某丙发生纠纷。他听见王某丙在他的屋后骂他,他出去与王某丙理论。因担心二人发生打斗,他便拿了一把手锯防身。王某丙拿的水锄,二人在张文汉田边发生了争吵,继而发生了撕打,王某丙拿的水锄打他时锄头断裂,他拿手锯朝王某丙肩部砍了一下,手锯掉在地上。王某丙往后退了几步躺在了田边。他以为王某丙是假装的,又担心二人再发生争执,就拿上锄把回家了。后来听见吴中发及王某丙的哥哥王某丁在后面吵嚷,他一直等到村长在自己院子里说话,警察也来了,他就出来交代了事情经过。当天他胳膊也受了伤,警察将他带到南郑县医院进行了治疗。以上证据来源合法,内容关联,且相互印证,足以认定。本院认为,被告人张文汉因秧田放水纠纷而故意持手���伤害他人身体,致一人死亡,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之规定,构成故意伤害罪。故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张文汉犯故意伤害罪的事实存在,罪名成立。被告人张文汉作案时已年满75周岁,属老年人犯罪;其到案后能如实供述犯罪事实,构成坦白;其家属代其赔偿了被害人家属的物质损失,取得了被害人家属的谅解。综合以上被告人张文汉具有的法定和酌定从轻或者减轻的情节,应对其从轻处罚。故公诉机关提出被告人张文汉构成坦白,已年满75周岁,应从轻或减轻处罚,并建议判处10年至13年有期徒刑的意见,符合法律规定及本案实际,本院予以采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第十七条之一,第五十六条第一款,第六十四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被���人张文汉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剥夺政治权利二年。(刑期自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16年8月6日起至2026年8月5日止。)二、对随案移送的作案工具手锯一把、锄头一个、锄把一根,予以没收。如不服本判决,可从接到判决书之次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直接向陕西省汉中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一份。审 判 员  袁小菊人民陪审员  宁峰嶙人民陪审员  方 伟二〇一七年六月五日书 记 员  熊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