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7)浙03民终2022号

裁判日期: 2017-06-27

公开日期: 2017-08-11

案件名称

温州市嘉盛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三面向版权代理有限公司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浙江省温州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温州市嘉盛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三面向版权代理有限公司

案由

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百七十条

全文

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7)浙03民终2022号上诉人(一审被告):温州市嘉盛科技有限公司,住所地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飞霞南路嘉盛锦园3204室,组织机构代码76523792-3。法定代表人:钱丽丽,总经理。委托诉讼代理人:朱寿春,男,该公司员工。被上诉人(一审原告):北京三面向版权代理有限公司,住所地北京市丰台区大成里秀园13号楼东侧楼三层(卢沟桥企业集中办公区),组织机构代码76848859-2。法定代表人:詹启智,总经理。委托诉讼代理人:郭建军,河南天纲律师事务所律师。上诉人温州市嘉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盛公司)因与被上诉人北京三面向版权代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面向公司)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一案,不服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法院(2016)浙0302民初10467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017年4月10日立案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并于2017年5月9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嘉盛公司的委托诉讼代理人朱寿春到庭参加了诉讼,三面向公司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嘉盛公司上诉请求:1.撤销一审判决,依法改判驳回三面向公司诉讼请求;2.查处被上诉人侵害无辜恶意诉讼行为(当庭放弃该项上诉请求)。事实与理由:1.三面向公司仅提供了经过公证的《委托汇编与版权转让合同书》,没有提供公证申请人和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不符合公证法和公证程序规则的规定,无法证明三面向公司取得了涉案作品的著作权。2.涉案网站的主办单位为温州市眼镜商会,网络用户只要在线注册均可上传作品。嘉盛公司仅为涉案网站提供信息储存空间与网络技术服务,不是被诉侵权行为的实施主体,不应承担侵权责任。3.三面向公司用于证明侵权行为的公证保全违反《公证法》和《公证程序规则》,公证书内容不能作为证据使用。公证书项下所附网载文章与涉案著作权作品不构成实质性相似。4.涉案作品是汇编作品,上传作品时间是2008年。一审判决适用的稿酬标准有误,亦未明确本案所涉律师费、差旅费的具体金额,判赔金额过高。三面向公司未作答辩。三面向公司向一审法院起诉请求判令嘉盛公司支付稿酬、赔偿经济损失与合理费用共计10000元。一审法院认定事实:2005年4月11日,三面向公司与案外人李政权签订一份《委托汇编与版权转让合同书》,约定:三面向公司委托李政权汇编的《中国营销与策划学人文库》之《营销即革命——要在营销战中获胜往往需要革命或造反》(暂定名)一书及其中包含的每篇文章,除署名权和合同约定的转让价金外,在合同期内版权归三面向公司所有;李政权不得将三面向公司委托汇编的上述作品以同名或变换名称将其全部或部分以转让或授予等形式许可任何第三方使用;合同有效期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10年。2006年,《经营之道》一书由吉林电子出版社出版,光盘封面载明:“刘汴生主编。该光盘中有“《乐凯迷途》”一文,作者李政权,字数约4000字。2015年3月6日,三面向公司向河南省郑州市黄河公证处申请证据保全。在公证处公证人员的现场监督下,三面向公司委托代理人叶贝贝使用该公证处的计算机,运用屏幕录像专家软件进行屏幕录像,进行证据保全,录像内容全部刻录至光盘保存,河南省郑州市黄河公证处于2015年3月26日出具了(2015)郑黄证民字第4278号公证书。录像显示:操作人员打开IE浏览器,在地址栏内输入“www.miibeian.gov.cn网站,点击回车键进入“工业和信息化部ICP/CP地址/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网站,点击“公共查询”进入页面。打开IE,输入“www.baidu.com”进入该网站首页。在搜索栏键入“乐凯迷途”,进行搜索,点击回车键进入搜索结果页面浏览,搜索结果第一页,点击“乐凯迷途-温州眼镜网”进入页面浏览。相关页面显示“乐凯迷途”一文,题目左上方显示:“眼镜网首页>眼镜资讯>当前位置:>>e商学院>>经营管理>正文”字样,题目左下方标有“http://News.wenzhouglasses.com2008-5-1217:15”字样。经比对,公证过程中保全页面显示的文字内容与三面向公司主张权利的作品内容除个别文字略有改动外基本一致,约4000字。经信息产业部ICP/IP地址信息备案管理系统查询,wenzhouglasses.com网站的备案号为“浙I**备11027247号”,网站名称为“温州眼镜网”,主办单位名称为“温州市嘉盛科技有限公司”,即本案嘉盛公司。一审法院认为,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作者。依据《营销即革命》一书的署名作者为李政权,以及三面向公司与该作者签订的《转让合同书》,涉案文章的著作权除署名权外由三面向公司享有,故三面向公司对涉案作品依法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并有权对侵权行为提起诉讼主张权利。三面向公司与作者签订的《转让合同书》及三面向公司对嘉盛公司涉嫌侵权网站的取证过程均已经相应的公证机构公证,嘉盛公司对真实性无异议,故嘉盛公司辩称的三面向公司与作者的版权转让合同可能系虚假、不真实;部分涉案作品无法在网站前台查找或在搜索引擎中搜索;电脑操作步骤、使用的路径存在问题及涉案作品非原创等意见,均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一审法院不予采纳。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二条的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将他人的作品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应当取得权利人许可,并支付报酬。嘉盛公司未经著作权人许可,未支付报酬,在其经营的wenzhouglasses.com上转载涉案作品,属于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作品的行为,侵犯了三面向公司对涉案作品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应当承担赔偿损失等法律责任。关于赔偿数额,因三面向公司未提交证据证明其实际损失和嘉盛公司的侵权获利,一审法院参照国家版权局发布的《使用文字作品支付报酬办法》第五条关于“原创作品:每千字80-300元,注释部分参照该标准执行”及国家版权局办公室对《关于如何确定摄影等美术作品侵权赔偿额的请示》答复的函(权办字[1994]64号)关于“在确定侵犯著作权的赔偿数额时,可考虑按著作权人合理预期收入的2-5倍计算”的规定,综合考虑涉案作品类型、字数、发行时间、侵权情节等因素予以酌情认定。关于三面向公司为制止侵权行为而支出的律师费、差旅费等部分合理费用,一审法院亦予以酌情支持。一审法院判决:1.嘉盛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赔偿三面向公司损失(包括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2400元;2.驳回三面向公司的其他诉讼请求。本院二审期间,嘉盛公司向本院提交了四份证据:1.国际域名注册证书,证明域名wenzhouglasses.com的注册组织为温州鸿亨眼镜有限公司;2.温州市公共服务平台(项目)专项资金申请表,拟证明温州眼镜网是公益平台,嘉盛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3.(2017)浙温华证内字第10820号公证书,拟证明会员可以自由上传文章,嘉盛公司收到通知后,删除了涉案文章;4.嘉盛公司2014、2015、2016年的利润表,拟证明嘉盛公司和温州眼镜网都是公益性的,经营规模小,收入低。嘉盛公司提交的证据经庭审出示,本院对嘉盛公司证据认定如下:1.关于证据1、2,涉案网站的登记备案信息显示嘉盛公司为“温州眼镜网”的主办单位。嘉盛公司举示的域名注册证书登载的注册组织为“温州鸿亨眼镜有限公司”,“到期时间”为2011年4月11日;温州市公共服务平台(项目)专项资金申请表显示嘉盛公司系项目“合作单位”,这些事实均不能推翻一审判决认定嘉盛公司系涉案网站主办单位的事实。另外,涉案网站是否为公益性质与本案侵权判定没有必然联系,申请表也无法证实嘉盛公司仅提供网络服务。2.关于证据3、4,2016年11月1日涉案网站的网页情况不能证明公证证据保全时嘉盛公司仅为其会员上传涉案文章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或者网络服务的事实;嘉盛公司的利润情况与确定赔偿数额没有必然联系。综上,本院对嘉盛公司提供的证据1-4均不予采纳。二审期间,本院认定的事实与一审判决的认定一致。根据嘉盛公司的上诉请求及上诉理由,本案的争议焦点是:1.三面向公司是否取得了涉案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2.嘉盛公司是否侵害了涉案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3.一审判决确定的赔偿数额是否具有事实和法律依据。一、三面向公司是否取得了涉案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本院认为,在没有相反证据的情况下,一审法院根据合法出版物版权页的记载及《委托汇编与版权转让合同书》认定三面向公司经涉案作品著作权人合法授权,在合同期间内拥有涉案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并无不当,本院予以支持。结合本案认定的事实,三面向公司有权提起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之诉。嘉盛公司否认涉案作品的原始著作权人情况以及转让合同书的内容真实性,但没有提供充分证据予以反驳,其关于三面向公司不具有起诉资格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二、嘉盛公司是否侵害了涉案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嘉盛公司认为用于证明存在侵权行为的公证证据保全违反公证法及公证程序规则,其仅系为温州市眼镜商会经营涉案网站提供技术支持且涉案网站为公益性质,故其不构成侵权。本院认为,涉案公证书的公证取证程序经审查未发现导致公证行为无效的事由。同时,工信部ICP/IP地址/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登记的涉案网站主办单位为嘉盛公司,在没有相反证据的情况下,应认定嘉盛公司系涉案网站经营主体。涉案被诉侵权文章存放于涉案网站的资讯栏目下,其访问路径显示该文章处于涉案网站的网络内页,足以认定嘉盛公司通过信息网络提供了被诉侵权文章。被诉侵权文章与涉案作品内容相同,二者构成相同。嘉盛公司在不符合著作权法规定的合理使用情况下,未经著作权人许可,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涉案作品,已构成对三面向公司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害。本院对嘉盛公司的该节上诉理由不予支持。三、一审判决确定的赔偿数额是否恰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四十八条第一项的规定,嘉盛公司应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一审法院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和三面向公司诉请,综合考虑涉案作品类型、篇幅、发表时间、知名度和嘉盛公司的侵权情节、主观过错程度、侵权行为持续的时间以及三面向公司为制止侵权行为支出合理费用等因素,酌情确定2400元赔偿数额并无明显不当,本院予以支持。涉案文章是原创作品,不是汇编作品,嘉盛公司上诉主张适用旧的标准计算汇编作品稿酬,缺乏事实依据,本院不予支持。至于维权费用的分摊,一审判决亦仅考量其合理部分,没有全部支持。综上所述,嘉盛公司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应予驳回。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基本正确,应予维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50元,由上诉人温州市嘉盛科技有限公司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 判 长  郑 晔审 判 员  曹新新代理审判员  陈 律二〇一七年六月二十七日代书 记员  叶斯斯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