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宁03民终384号
裁判日期: 2017-06-20
公开日期: 2017-11-13
案件名称
马某甲、马某丙与马某丁同居关系析产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马某甲,马某丙,马某丁
案由
同居关系析产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
全文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7)宁03民终384号上诉人(原审被告)马某甲,女,1998年5月7日出生,回族,住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委托诉讼代理人:马某乙,男,1952年6月3日出生,回族,住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系上诉人马某甲的爷爷。特别授权代理。上诉人(原审被告):马某丙,男,1973年3月5日出生,回族,住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委托诉讼代理人:马某乙,男,1952年6月3日出生,回族,住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系上诉人马某丙的父亲。特别授权代理。被上诉人(原审原告):马某丁,男,1990年11月8日出生,回族,住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委托诉讼代理人:费晓红,系宁夏预海律师事务所律师。一般代理。上诉人马某甲、马某丙因与被上诉人马某丁同居关系析产纠纷一案,不服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人民法院(2017)宁0324民初371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017年6月6日立案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上诉人马某甲、马某丙及其二人委托诉讼代理人马某乙,被上诉人马某丁及其委托诉讼代理人费晓红,均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马某甲、马某丙上诉请求:1、请求撤销一审判决,依法改判返还彩礼5000元;2、一、二审诉讼费由被上诉人承担。主要事实及理由:一、一审对案由定性错误。本案案由应认定为婚约财产纠纷,而非同居关系析产纠纷。二、一审认定事实错误。1、上诉人马某甲与被上诉人马某丁订婚当天,被上诉人给付了10万元彩礼,按照习俗,上诉人返还2万元,实际拿到8万元彩礼。一审判决认定被上诉人给付12万元彩礼错误。上诉人马某丙为女儿马某甲置办婚事共计花费46600元(其中:陪8000元摩托车、6100元的家电、其他费用32500元),上诉人实际得到彩礼33400元;2、本案中被上诉人具有不道德行为和过错,上诉人属于无辜受害者。但一审判决文书中没有提及被上诉人的过错问题。上诉人马某甲在新婚第五天就无缘无故被马某丁的姐夫一家送回娘家,但当天上诉人马某丙认为是小两口闹意见就把马某甲送回婆家。之后又过了五天,被上诉人家人强行留置马某甲的贵重首饰和陪嫁物品将马某甲赶出家门,并且恶意向上诉人提出要求返还五万元,马某甲不要再回去。上诉人事后方知,马某丁的父母为了”冲喜”才迎娶马某甲的。但因马某甲进门后,马某丁的病情没有改变,才恶意悔婚。三、一审判决错误。1、本案中上诉人系真正的受害者,受到了严重的精神打击,而且上诉人为办婚事也是花费甚大;2、鉴于被上诉人的过错及失信行为,上诉人认为若要彩礼适当返还,数额应控制在5000元以内为宜。马某丁辩称,请法庭依法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主要理由:一、上诉人以被上诉人马某丁单方悔婚约为理由提出返还彩礼5000元,没有事实依据。马某甲和马某丁于2016年12月25日举行婚礼,次日到马某甲父母家里”回门”,马某甲就明确表示不愿意回来,其后便居于娘家不愿意回来与马某丁共同生活,马某丁及其家人先后四次到马某丙家里请马某甲回来,均遭拒绝。马某甲、马某丙借马某甲的婚姻关系索取了彩礼12万元,加上首饰及其它财物,被上诉人为缔结婚姻关系花费17.54万元。一审判决判令马某甲、马某丙返还彩礼6万元,已经占尽了便宜。二、马某甲上诉称收马某丁彩礼10万元不属实,实际收到彩礼12万元,且在一审法庭审理过程中予以认可,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其自认是不可以再推翻的,请求法庭不予采信。三、马某丙诉称其为马某甲置办婚礼花费46660元不属实,马某甲陪嫁物有五羊摩托车一辆,尊贵双门电冰箱、冼衣机各一台,价值12000元,加上被褥毛毯价值1000元,共计13000元。在马某甲、马某丙收到被上诉人17万元余元中减去一审判决令其返还的彩礼6万元和电冰箱、洗衣机、摩托车、被褥、毛毯、给马某丁戒指一枚等价值2万元,和被上诉人共同生活了五天的马某甲与马某丙还得到彩礼、黄金首饰、财物等总价值9万元的财物,因此马某甲、马某丙所主张的花费等与马某丁没有关联,请求法庭不予支持。四、马某甲诉称马某丁具有不道德的行为和过错、马某丁为了”冲喜”才迎娶马某甲纯属编造,没有事实依据。马某丁向一审法院起诉请求:1.请求判决被告立即返还原告的彩礼12万元,黄金首饰104克,价值30400元。索要去的衣服钱8000元,买衣服随行人员索要的现金3000元,插花、说色俩目等1.5万元,索要被告爷爷奶奶的衣服钱1000元,索要父亲的衣服钱1000元,索要母亲的金耳环钱1000元,以上合计:179400元;2.请求判决被告赔偿原告为娶被告设席待客的损失1.5万元;3.本案诉讼费由被告承担。一审法院认定事实:2016年12月25日,原告马某丁与被告马某甲未经婚姻登记机关登记,按回族习俗举行结婚仪式以夫妻名义同居。同居生活5天,原、被告因家务琐事发生矛盾,被告回娘家居住至今。另查明,同居生活前原告马某丁送给被告马某甲家彩礼礼金12万元、黄金戒指2枚、黄金手镯2只、黄金耳坠1对、黄金项链1条、黄金耳环1对。被告娘家给被告马某甲陪嫁价值8000元”五羊-本田”牌两轮摩托车1辆、价值6100元”尊贵”牌双杠洗衣机、”尊贵”双门电冰箱各1台、价值2000元的毛毯、被褥;被告马某甲娘家给原告马某丁购买价值6100元黄金戒指1枚(21克);给被告马某甲买衣服花费1000元、回门给了1000元;看被告马某甲拿了1.01万元。一审法院认为,原告马某丁与被告马某甲未经婚姻登记机关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后亦未补领结婚证,属同居关系,无受法律保护的婚姻身份关系。彩礼是指一方按照习俗给付对方一定数量价值较大的财物,不仅包括男女双方缔结婚约关系时由男方给予女方的礼金,也包括给予女方的贵重金银首饰等物品。本案所涉彩礼并非无偿赠与,且缔结婚姻收受高额财物不符合法理精神,与善良社会风俗不符。原告马某丁与被告马某甲同居生活时间较短,根据本案实际,被告马某甲依法应酌情返还;被告马某丙系被告马某甲的父亲,是彩礼的实际收受者和具体处分者,依法应承担返还责任。故原告请求被告返还彩礼的诉讼请求,应依法酌情支持。原告马某丁赠送给被告马某甲5.1克订婚黄金戒指1枚,现在被告马某甲处,结合当地习俗及本案实际,可判归被告马某甲所有;原、被告争议的其它首饰克数及去向问题,因双方各执一词,且均无证据证明各自所主张的事实,对其它争议首饰的去向事实无法确认,故不作处分。原告要求被告返还其赠送黄金戒指2枚、黄金手镯2只、黄金耳坠1对、黄金项链1条、黄金耳环1对共104克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原告主张的插花、说色俩目等花费、给被告马某甲买衣服、给被告马某甲爷爷、奶奶买衣服、给被告马某丙买衣服等费用,因属于赠与物或消费支出,不应由被告承担。故原告要求被告返还的主张,依法不予支持。被告马某丙辩称,家里设席、租车、谢厨、租帐篷花费2.09万元,应折抵原告彩礼的理由不能成立,依法不予采纳。被告马某甲娘家陪嫁物”五羊-本田”牌两轮摩托车1辆、”尊贵”牌双杠洗衣机1台、”尊贵”双门电冰箱1台、毛毯、被褥,被告马某甲娘家赠送给原告马某丁的21克黄金戒指1枚,现在原告马某丁处,结合本案实际,可判归原告所有折抵部分彩礼。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一条第二款、第十条第一款第(一)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之规定,判决:一、由被告马某甲、马某丙于本判决生效后10内返还原告马某丁彩礼现金人民币6万元;二、原告马某丁赠送给被告马某甲的5.1克黄金戒1枚(在被告马某甲处)归被告马某甲所有;被告马某甲娘家陪嫁物”五羊-本田”牌两轮摩托车1辆、”尊贵”牌双杠洗衣机1台、”尊贵”双门电冰箱1台、毛毯、被褥及被告马某甲娘家赠送给原告马某丁的21克黄金戒指1枚(在原告处)归原告马某丁所有;三、驳回原告马某丁的其它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200元,减半收取100元,由原告马某丁负担。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本院二审期间,双方当事人均未提交书面证据。上诉人马某甲、马某丙申请证人贺学文出庭作证,被上诉人马某丁质证不予认可。对一审审理查明的事实,有相应的证据予以证实,本院予以确认。本院认为,上诉人马某甲与被上诉人马某丁未经婚姻登记机关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婚后亦未补领结婚证,属同居关系,不受法律保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马某甲、马某丙虽然上诉主张当时商议了12万元彩礼,只实际给付10万元彩礼,并主张在婚礼办结束之后,因马某丁主张经济困难又返还给马某丁2万元。但马某甲、马某丙在一审诉讼中提交的书面答辩状中明确陈述实际送彩礼12万元,且在一审庭审中马某甲也陈述马某丁送彩礼12万元,马某丙亦予以确认。马某甲、马某丙接受了马某丁给付较大数额的彩礼,应适当予以返还,马某丁起诉请求返还彩礼符合法律规定。马某甲与马某丁同居生活时间不足十日,对于上诉人提出的陪嫁财产等问题,一审法院已予以考虑,陪嫁物和马某甲家赠送给马某丁的首饰现在马某丁处,故结合本案实际,判处以上物品归马某丁所有并酌情折抵了部分彩礼。一审法院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并结合本案事实和风俗习惯,酌定判令马某甲、马某丙返还彩礼6万元,并无不当。马某甲、马某丙主张返还彩礼5000元以下,不符合本案实际和法律规定,本院不予支持。综上所述,上诉人马某甲、马某丙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应予驳回;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200元,由上诉人马某甲、马某丙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 判 长 韩 芬代理审判员 马春燕代理审判员 何 芹二〇一七年六月二十日书 记 员 王丽荣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