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浙0302民初15199号
裁判日期: 2017-06-19
公开日期: 2017-09-28
案件名称
徐某、李怡娴等与李梅兰等所有权确认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温州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徐某,李怡娴,李某1,李梅兰,李玲弟,李娒娇,李招弟,李小珍
案由
所有权确认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三条,第十条第一款,第十一条,第二十六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九十四条,第九十九条
全文
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6)浙0302民初15199号原告(反诉被告):徐某,女,1971年7月16日出生,汉族,户籍地温州市鹿城区,现住温州市鹿城区。原告(反诉被告):李怡娴,女,1995年7月22日出生,汉族,户籍地温州市鹿城区,现住温州市鹿城区。原告(反诉被告):李某1,女,2001年12月8日出生,汉族,户籍地温州市鹿城区,现住温州市鹿城区。法定代理人:徐某,系李某1之母。以上三原告(反诉被告)之委托诉讼代理人:陈秀迪,浙江中辛律师事务所律师。以上三原告(反诉被告)之委托诉讼代理人:麻仙理,浙江中辛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反诉原告):李梅兰,女,1956年2月4日出生,汉族,住温州市鹿城区,现住温州市鹿城区。被告(反诉原告):李玲弟,女,1958年8月9日出生,汉族,住温州市鹿城区。被告(反诉原告):李娒娇(曾用名李梅娇),女,1961年4月1日出生,汉族,住温州市鹿城区。被告(反诉原告):李招弟,女,1965年11月3日出生,汉族,住温州市鹿城区。被告(反诉原告):李小珍,女,1967年11月17日出生,汉族,住王温州市鹿城区。以上五被告(反诉原告)之委托诉讼代理人:叶旭,浙江旭峰律师事务所律师。以上五被告(反诉原告)之委托诉讼代理人:张茹,浙江旭峰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告徐某、李怡娴、李某1与被告李梅兰、李玲弟、李娒娇、李招弟、李小珍所有权确认纠纷一案,本院于2016年11月17日立案。被告李梅兰、李玲弟、李娒娇、李招弟、李小珍在法定期限内提起反诉,本院依法合并审理,并适用简易程序,于2017年1月11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反诉被告)徐某、李怡娴、李某1的委托诉讼代理人陈秀迪及原告(反诉被告)徐某,被告(反诉原告)李梅兰、李玲弟、李娒娇、李招弟、李小珍的委托诉讼代理人叶旭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徐某、李怡娴、李某1向本院提出诉讼请求:1.确认坐落于温州市鹿城区XX幢XX室、XX幢XX室房屋归原告徐某、李怡娴、李某1所有;2.被告李梅兰、李玲弟、李娒娇、李招弟、李小珍协助原告徐某、李怡娴、李某1办理坐落于温州市鹿城区XX幢XX室、XX幢XX室房屋产权登记手续;3.被告李梅兰、李玲弟、李娒娇、李招弟、李小珍腾退坐落于温州市鹿城区XX幢XX室房屋,交还原告徐某、李怡娴、李某1;4.诉讼费由被告承担。事实和理由:被告李梅兰、李玲弟、李娒娇、李招弟、李小珍与原告徐某已故丈夫李某2系姐弟关系,原告李怡娴、李某1系李某2与原告徐某之女。李某3、林某系李某2及被告李梅兰、李玲弟、李娒娇、李招弟、李小珍的父母,有坐落温州市鹿城区XX街XX弄XX号房屋。2000年10月23日,李某2、李某3、林某与被告李梅兰、李玲弟、李娒娇、李招弟、李小珍达成房产分析协议书,将上述房屋归李某2所有。后该房屋因温州市市政工程建设拆迁,李某2在2000年11月25日与拆迁人温州市道路桥梁建设处签订房屋拆迁安置协议书,由拆迁人安置给被拆迁人一套116.03平方米房屋。2005年5月31日,李某2因病去世。2005年8月9日,原告徐某为方便生活,向拆迁人报告,要求将计划安置的房屋分为75平方米和41.03平方米。后经认购、摸文、结算,原告徐某陆续交付二套房屋的房款与水、电、有限电视立户费用等全部费用。2005年9月20日,原告参加安置房的摸文,取得坐落温州市鹿城区XX幢XX室,由李某3、林某居住。2008年间,原告取得坐落XX幢XX室房屋,由原告徐某、李怡娴、李某1居住。安置房交付至今,因被告李梅兰、李玲弟、李娒娇、李招弟、李小珍拒不履行协助义务,原告至今未能取得上述房屋的所有权证及土地使用权证。2013年2月25日,李某3亡故。2016年10月2日,林某亡故。后被告李梅兰、李玲弟、李娒娇、李招弟、李小珍占居鹿城区XX幢XX室房屋,并主张该房屋所有权。原告为此提起诉讼。被告李梅兰、李玲弟、李娒娇、李招弟、李小珍辩称,原告的主张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原告未实际取得房屋产权,被告没有协助办理产权登记手续的义务。反诉原告李梅兰、李玲弟、李娒娇、李招弟、李小珍向本院提出如下反诉请求:1.确认各反诉原告分别享有坐落于鹿城区XX幢XX室的1/15份额;2.确认各反诉原告分别享有坐落于鹿城区XX幢XX室的1/15份额;3.反诉被告协助办理上述两套房屋的产权登记手续;4.诉讼费用由反诉被告承担。事实和理由:2005年5月23日,李某2因病去世,生前未立下遗嘱,各继承人未对李某2遗留遗产进行分割。后李某3、林某去世,生前未立下遗嘱,各继承人也未对其所留遗产进行分割。现反诉原告李梅兰、李玲弟、李娒娇、李招弟、李小珍与反诉被告徐某、李怡娴、李某1对坐落于鹿城区XX幢XX室、XX幢XX室房屋的权属发生纠纷,故诉至法院。反诉被告徐某、李怡娴、李某1针对反诉辩称,涉案房屋系李某2与原告徐某的夫妻共同财产,双方于1994年5月30日登记结婚,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涉案房屋。李某2亡故时,涉案房屋已经拆除,仅存在安置权益,该权益仅为李某2在世时支付的21088元及房屋折价款,计44870.1元,其中50%份额系李某2的遗产。反诉原告要求继承由反诉被告支付房屋价款后所取得的房产,没有依据。本院经审理查明事实如下:李某3、林某生前生育子女,李某2及被告(反诉原告)李梅兰、李玲弟、李娒娇、李招弟、李小珍。李某2生前与原告(反诉被告)徐某系夫妻关系,双方于1994年5月31日登记结婚,生育二女,即原告(反诉被告)李怡娴、李某1。2000年10月23日,李某3、林某、李某2及被告(反诉原告)李梅兰、李玲弟、李娒娇、李招弟、李小珍签订一份《房产分析协议书》,约定李某3所有的坐落于温州市鹿城区XX幢XX室分析给李某2所有。2000年11月25日,李某2(被拆迁人)与温州市城市道理桥梁建设处(拆迁人)签订《温州市城市住宅房屋拆迁安置协议书》,将坐落鹿城区XX幢XX室房屋交由拆迁人折价收购拆迁,其中旧房折价收购金额为26275元,认购住宅为XX路改建区就近安置,预收金额为31622元,等。2005年5月23日,李某2因病亡故。2005年8月9日,李某3、林某及原告(反诉被告)徐某向温州市道路桥梁建设处出具《报告》,要求将面积为116.03平方米的安置房分为二套,其中一套为75平方米,另一套41.03平方米。2005年9月24日,原告(反诉被告)徐某认购“XX路XX地块安置房”,计使用面积44.54平方米。2006年4月5日,原告(反诉被告)认购“XX路××地块安置房”,计使用面积87.03平方米。原告(反诉被告)徐某于2005年11月25日缴纳“XX#地块XX室”房款23005.49元及水、电、有线电视报装费1670元,以上共计24675.49元。2006年9月11日,原告(反诉被告)徐某缴纳“XX路××地块XX室”房款48301元。2008年5月27日,原告(反诉被告)徐某缴纳“XX路××地块XX室”的“预收房款”86062.3元,电表报安装、可视电话、维修资金等5932.1元,以上共计140295.4元。上述两处房屋交付使用后,鹿城区XX路××地块XX室房屋由李某3、林某居住使用,鹿城区XX路××地块XX室由原告(反诉被告)徐某、李怡娴、李某1居住使用。2013年2月25日,李某3亡故。2016年10月2日,林某亡故。经本院于2017年3月2日委托温州信义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对涉案两处房屋目前的市场价值进行评估,确定:坐落温州市鹿城区XX路××地块XX室房屋单价为15000元/平方米,总价为881100元;坐落温州市鹿城区XX路××地块XX室房屋单价为24500元,总价为2966215元。另查明:温州市城市道路桥梁建设处出具的《XX路XX号地块住宅安置房预算清单》载明鹿城区XX路××地块XX室的建筑面积为121.07平方米,出具的《XX路XX#地块住宅安置房结算清单》载明XX地块安置房XX幢XX室的建筑面积为58.74平方米。以上事实有原、被告提供的证据及陈述在卷佐证。本院认为,原坐落于温州市鹿城区XX街XX弄XX号房屋系李某2于与(反诉原告)徐某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应认定为双方的夫妻共同财产。后李某2将该房屋交由温州市城市道路桥梁建设处收购拆迁,所取得的拆迁安置权益也应认定为其与(反诉原告)徐某的夫妻共同财产,各享有其中1/2份额。李某2亡故后,其享有的上述房屋拆迁安置权益的1/2份额,由其法定继承人李某3、林某及原告(反诉被告)徐某、李怡娴、李某1各享有1/5,即拆迁安置权益的1/10份额。李某3亡故后,其享有的拆迁安置权益1/10份额由其法定继承人林某、被告(反诉原告)李梅兰、李玲弟、李娒娇、李招弟、李小珍及原告(反诉被告)李怡娴、李某1继承享有,其中林某、被告(反诉原告)李梅兰、李玲弟、李娒娇、李招弟、李小珍各享有1/7,即1/70份额,原告(反诉被告)李怡娴、李某1共同享有1/7,即1/70份额。林某亡故后,其享有的拆迁安置权益4/35份额(1/10份额+1/70份额),由其法定继承人被告(反诉原告)李梅兰、李玲弟、李娒娇、李招弟、李小珍及原告(反诉被告)李怡娴、李某1继承享有,其中被告(反诉原告)李梅兰、李玲弟、李娒娇、李招弟、李小珍各享有1/6,即2/105份额,原告(反诉被告)李怡娴、李某1共同享有1/6,即2/105份额。综上,原告(反诉原告)徐某对拆迁安置权益享有60%份额(1/2份额+1/10份额),原告(反诉被告)李怡娴、李某1对拆迁安置权益各享有11.667%份额(1/10份额+1/140份额+1/105份额),被告(反诉原告)李梅兰、李玲弟、李娒娇、李招弟、李小珍对拆迁安置权益各享有3.3332%份额(1/70份额+2/105份额)。经认购,安置房定位为鹿城区飞XX路××地块XX室、XX路××地块XX室两处房屋,(反诉原告)徐某在李某2亡故后共为上述两处房屋缴纳购房款等计164970.89元。因被告(反诉原告)李梅兰、李玲弟、李娒娇、李招弟、李小珍对原房屋的拆迁安置权益各享有3.3332%份额,应各承担上述购房款5499元(164970.89元×3.3332%)。原告主张对两处安置房进行分割,并主张享有两处房屋所有权,对被告进行折价补偿。本院综合两处安置房的评估价值、双方享有的份额及两处安置房的居住使用状况,本院酌情将坐落于温州市鹿城区XX路××地块XX室房屋归原告(反诉被告)徐某、李怡娴、李某1所有,并由原告(反诉被告)徐某、李怡娴、李某1向被告(反诉原告)李梅兰、李玲弟、李娒娇、李招弟、李小珍每人支付折价款98870元(2966215元×3.3332%),并将落于温州市鹿城区XX路××地块XX室房屋归被告(反诉原告)李梅兰、李玲弟、李娒娇、李招弟、李小珍所有,被告(反诉原告)李梅兰、李玲弟、李娒娇、李招弟、李小珍每人向原告(反诉被告)徐某、李怡娴、李某1支付折价款146851元(881100元×83.334%/5)。上述金钱给付义务相抵后,被告(反诉原告)李梅兰、李玲弟、李娒娇、李招弟、李小珍每人向原告(反诉被告)徐某、李怡娴、李某1支付53480元(146851元+5499元-98870元)。综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三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二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九十四条、第九十九条的规定,判决如下:一、坐落于温州市鹿城区XX路××地块XX室房屋归原告(反诉被告)徐某、李怡娴、李某1所有;二、坐落于温州市鹿城区XX路××地块XX室房屋归被告(反诉原告)李梅兰、李玲弟、李娒娇、李招弟、李小珍所有,各享有房屋的1/5份额;三、被告(反诉原告)李梅兰、李玲弟、李娒娇、李招弟、李小珍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各向原告(反诉被告)徐某、李怡娴、李某1支付房屋折价款53480元;四、被告(反诉原告)李梅兰、李玲弟、李娒娇、李招弟、李小珍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协助原告(反诉被告)徐某、李怡娴、李某1办理坐落于温州市鹿城区XX路××地块XX室房屋的产权登记手续;五、原告(反诉被告)徐某、李怡娴、李某1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协助被告(反诉原告)李梅兰、李玲弟、李娒娇、李招弟、李小珍办理坐落于温州市鹿城区XX路××地块XX室房屋的产权登记手续;六、驳回原告(反诉被告)徐某、李怡娴、李某1的其他诉讼请求;七、驳回被告(反诉原告)李梅兰、李玲弟、李娒娇、李招弟、李小珍的其他反诉请求。案件受理费19200元,减半收取9600元,由原告(反诉被告)徐某、李怡娴、李某1共同负担1632元,被告(反诉原告)李梅兰、李玲弟、李娒娇、李招弟、李小珍共同负担7968元。反诉受理费6400元,由被告(反诉原告)李梅兰、李玲弟、李娒娇、李招弟、李小珍共同负担3200元,原告(反诉被告)徐某、李怡娴、李某1共同负担3200元。鉴定费用11540元,由原告(反诉被告)徐某、李怡娴、李某1共同负担9616元,被告(反诉原告)李梅兰、李玲弟、李娒娇、李招弟、李小珍共同负担1924元。如不服本判决,双方当事人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 林鸯鸯二〇一七年六月十九日书记员 杨 沁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