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苏0113刑初161号
裁判日期: 2017-06-01
公开日期: 2017-07-03
案件名称
被告人谭某、余某、李某犯非法拘禁罪一审刑事判决书
法院
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南京市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谭某,余某,李某
案由
非法拘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第一款,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第六十七条第一款
全文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法院刑 事 判 决 书(2017)苏0113刑初161号公诉机关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检察院。被告人谭某,男,1995年11月11日生,汉族,中专文化,无业,住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2014年7月9日因吸食毒品被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处行政拘留十日。2016年7月13日因涉嫌非法拘禁罪被南京市公安局栖霞分局刑事拘留,同年8月19日被逮捕。现羁押于南京市栖霞区看守所。辩护人叶松,江苏创盈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人余某,男,1995年4月12日生,汉族,初中文化,无业,住南京市栖霞区。2016年7月13日因涉嫌非法拘禁罪被南京市公安局栖霞分局刑事拘留,同年8月19日被逮捕。现羁押于南京市栖霞区看守所。被告人李某,男,1995年11月7日生,汉族,中专文化,无业,住南京市六合区。2016年7月16日因涉嫌非法拘禁罪被南京市公安局栖霞分局刑事拘留,同年8月19日被逮捕。现羁押于南京市栖霞区看守所。辩护人葛松涛,江苏九州祥和律师事务所律师。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检察院以宁栖检诉刑诉〔2017〕154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谭某、余某、李某犯非法拘禁罪,于2017年4月5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依法适用普通程序,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沈俊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谭某及其辩护人叶松、被告人余某、被告人李某及其辩护人葛松涛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公诉机关指控:被害人王某1向兰某(另案处理)借钱未归还,兰某遂委托被告人谭某向王某1索取债务。2016年7月6日17时许,被告人谭某、李某在本市栖霞区尧化门遇见王某1,谭某、李某遂将王某1带至网吧,并纠集被告人余某一起将王某1带至某某新寓X幢XXX室非法拘禁。期间,谭某、李某、余某采用殴打、洗冷水澡、吹空调冷风、挨饿、罚站、电蚊拍击阴部、刀戳大腿、烛台烫胸口、逼其手淫等手段侮辱和虐待王某1,致使王某1身体多处不同程度受伤。经鉴定,王某1的损伤程度属轻微伤。2016年7月12日8时26分许,被害人王某1趁谭某、余某熟睡之际跑出房屋,到楼下群众家中求助后报警,出警民警至某某新寓X幢XXX室将谭某、余某抓获归案,王某1被解救。2016年7月15日,被告人李某被抓获归案。归案后,上述三被告人如实供述了主要犯罪事实。公诉机关认为,被告人谭某、余某、李某为索取债务非法拘禁他人,具有殴打、侮辱情节,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第一款、第三款的规定,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非法拘禁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本案是共同犯罪,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提请法院依法判处。为证实上述指控,公诉机关当庭出示并宣读了有关证据。被告人谭某对指控的犯罪事实和定性均无异议,其辩护人认为:1、被害人未按约定归还借款且多次违背承诺,本身存在过错;2、被告人谭某归案后如实供述案件事实,认罪态度较好;3、建议对被告人谭某适用缓刑。被告人余某对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和定性均无异议,但认为被害人自身存在过错,三被告人情有可原,应从轻处罚。被告人李某对指控的犯罪事实和定性均无异议,其辩护人认为:1、被害人自身存在过错,本案事发有因;2、三被告人在案件中所起的作用和情节有轻重区分,本案受被告人谭某主导,被告人李某只是参与实施,其行为与另两位被告人相比较轻,导致被害人构成轻微伤的主要行为(刀戳大腿,烛台烫胸口)均非被告人李某实施加害,且被告人李某在2016年7月11日即离开拘禁场所;3、被告人李某归案后如实供述案件事实,认罪态度较好;4、被告人李某系初犯;5、建议对被告人李某适用缓刑。经审理查明:被害人王某1向兰某(另案处理)借款25万元未归还,兰某遂委托被告人谭某向王某1索取债务。2016年7月6日17时许,被告人谭某、李某在本市栖霞区尧化门遇见王某1,谭某、李某遂将王某1带至网吧,并纠集被告人余某一起将王某1带至某某新寓X幢XXX室非法拘禁。期间,谭某、李某、余某采用殴打、洗冷水澡、吹空调冷风、挨饿、罚站、电蚊拍击阴部、刀戳大腿、烛台烫胸口、逼其手淫等手段侮辱和虐待王某1,致使王某1身体多处不同程度受伤。经鉴定,王某1的损伤程度属轻微伤。2016年7月12日8时26分许,被害人王某1趁谭某、余某熟睡之际跑出房屋,到楼下群众家中求助后报警,出警民警至某某新寓X幢XXX室将谭某、余某抓获归案,王某1被解救。2016年7月15日,被告人李某被抓获归案。归案后,上述三被告人如实供述了主要犯罪事实。上述事实,有下列证据予以证实:1、被告人谭某、余某、李某的供述和辩解、被害人王某1的陈述、证人兰某、毛某、王某2等人的证言相互印证,证实了被告人谭某、余某、李某为索取债务,非法拘禁并殴打、侮辱被害人王某1的事实;2、接处警工作登记表、受案登记表、立案决定书、查获经过、抓获经过证明本案的案发及被告人谭某、余某、李某的归案情况;3、行政处罚决定书,证明被告人谭某有劣迹。4、法医学人体损伤程度鉴定书,证明被害人王某1的右项部、右肘部及胸部皮肤的损伤均已构成轻微伤,其损伤程度属轻微伤。另有常住人口基本信息表、刑事判决书、扣押决定书、扣押清单、发还清单、网吧上网流程信息、租房协议、调取证据通知书、调取证据清单、银行账户明细、建设银行取款监控、门诊病历、入院记录、出院记录、辨认笔录、检查笔录、人身检查笔录、现场勘查笔录、现场图、刑事摄影照片、电子证据检查笔录等证据予以佐证。上述证据,均经当庭举证及质证,被告人谭某及其辩护人、被告人余某、被告人李某及其辩护人均不持异议,证据的来源和使用程序合法,能够形成证据锁链,具有证明案件事实的法律效力,本院予以采信。本院认为,被告人谭某、余某、李某为索取债务非法拘禁他人,具有殴打、侮辱情节,其行为均已构成非法拘禁罪。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谭某、余某、李某犯非法拘禁罪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指控的罪名成立,本院予以支持。被告人谭某、余某、李某共同实施了非法拘禁的行为,系共同犯罪;其地位、作用相当,不区分主、从犯。被告人谭某、余某、李某归案后能够如实供述犯罪事实,均系坦白,均可以从轻处罚。被告人谭某、余某、李某在实施非法拘禁他人过程中,具有殴打、侮辱、虐待被害人并致被害人轻微伤的情节,依法从重处罚。被告人谭某、余某、李某持凶器非法拘禁他人,酌情从重处罚。被告人谭某有劣迹,酌情从重处罚。被告人谭某、余某、李某为索取债务非法拘禁他人,酌情从轻处罚。对三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提出的被害人欠债不还,虽与事实相符,但应通过合法途径解决,该事实不能成为三被告人违法犯罪的理由。对被告人谭某、李某的辩护人提出的二被告人归案后如实供述犯罪事实、认罪态度较好的辩护意见,与事实基本相符,予以采纳。被告人谭某纠集他人参与犯罪,根据其非法拘禁的事实和情节,不宜对其适用缓刑,对其辩护人提出的适用缓刑的意见,不予采纳。对被告人李某辩护人提出的李某犯罪情节较轻的辩护意见,本院认为,被告人李某殴打被害人王某1并限制其人身自由,其在共同犯罪中行为积极,且在被告人谭某、余某实施多种殴打、侮辱、虐待行为时听之任之,未予阻拦,故对该辩护意见不予采纳。被告人李某虽系初犯,但根据其犯罪事实和情节,对其不宜宣告缓刑,对其辩护人提出的适用缓刑的相关辩护意见,不予采纳。为保护公民人身权利不受侵犯,惩罚犯罪,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第一款、第三款,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六十七条第三款之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人谭某犯非法拘禁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九个月。(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16年7月13日起至2018年4月12日止。)被告人余某犯非法拘禁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九个月。(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16年7月13日起至2018年4月12日止。)被告人李某犯非法拘禁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八个月。(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16年7月16日起至2018年3月15日止。)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二份。审 判 长 黄 娟人民陪审员 高益群人民陪审员 王 萍二〇一七年六月一日书 记 员 蒋文雯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