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7)皖0705民初1324号

裁判日期: 2017-05-31

公开日期: 2017-07-14

案件名称

姚国强与合肥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工伤保险待遇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铜陵市铜官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铜陵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姚国强,合肥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案由

工伤保险待遇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第一款;《工伤保险条例(2010年)》:第三十三条第一款,第三十七条

全文

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7)皖0705民初1324号原告:姚国强,男,1979年10月16日出生,汉族,住铜陵市铜官区。��托诉讼代理人:丁圆,铜陵市铜官区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律师。被告:合肥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40100149038728C(8-8)。住所地: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香樟大道***号网讯大厦*楼。法定代表人:刘国福,董事长委托诉讼代理人:郭正龙,劳务负责人。委托诉讼代理人:周本华,水电负责人。原告姚国强诉被告合肥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建工)工伤保险待遇纠纷一案,本院于2017年3月15日立案后,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姚国强及其委托代理人丁圆、被告委托诉讼代理人郭正龙、周本华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姚国强向本院提出诉讼请求:1.请求判令解除原、被告之间劳动关系;2.请求判令被告支付原告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合计284063.75元;3.诉讼费由被告承担。事实与理由:2015年4月原告应聘到被告合肥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工作,月工资6000元左右。原告在2015年12月13日10时在被告承接的铜陵市安粮兰桂花园工地上工作时,从人字梯上摔伤,被送到铜陵市立医院住院治疗,这次受伤致原告L1椎体压缩性骨折,双跟骨骨折,右根部软组织挫裂伤等症状。2016年1月5日被铜陵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为工伤。原告于2016年12月6日第二次治疗结束,2017年1月13日被铜陵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劳动功能障碍程度为8级。铜陵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服务中心已在原告诉讼之前将一次性伤残补助金33748元和住院伙食补助费1220元支付给被告,原告在复查时支付医疗费869元,由社保支付给被告,以上属于原告所有,被告应当将款项支付给原告。原告在工作中受伤,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安徽省实施<工伤保险条���>办法》的规定,被告应赔偿原告284063.75元。被告合肥建工辩称,根据社保局支付给我们的33748元伤残补助金,除以11月,可以推算出统筹地区的月工资标准应为3068元,一次性伤残为46020元,停薪留工期工资按6个月计算为18408元,护理费按90天,每天102元计算,合计9180元,三项共计73608元。目前已收到铜陵市社保局的一次性伤残补偿金33748元,伙食补助费1220元。本院经审理认定事实如下:原告姚国强于2015年4月与被告合肥建工建立了劳动关系。2015年12月13日上午10时,原告在工作时从人字梯上摔下受伤。原告因伤在铜陵市立医院治疗,第一次住院时间为2015年12月13日至2016年1月25日,第二次住院时间为2016年11月18日至2016年12月6日,诊断为L1椎体压缩性骨折,双跟骨骨折,右根部软组织挫裂伤,2015年12月13日至2016年1月25日期间需要陪护每日三班没班一��,2016年11月18日至2016年12月6日期间需要陪护每日两名,出院后建休7个月。2016年1月5日,铜陵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姚国强为工伤。2017年1月13日,铜陵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姚国强劳动功能障碍程度为8级。铜陵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服务中心向被告合肥建工支付了一次性伤残补助金33748元、住院伙食补助费1220元、医疗复查费869元。2017年3月14日,原告为工伤保险待遇向铜陵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该仲裁决定不予受理。以上事实,有当事人陈述、病例、工伤认定书、工伤保险基金支出明细表、收据、仲裁申请书等证据在卷佐证,本院予以确认。本院认为,原告姚国强在工作期间受伤,被确定为工伤,依法应当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由于被告合肥建工为原告参加了工伤保险,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原告诉讼请求中的一次���伤残补偿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住院伙食补助费及医疗费均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其中工伤保险基金已向被告支付了一次性伤残补助金33748元、住院伙食补助费1220元、医疗复查费869元,上述款项应由被告给付原告;属于被告承担有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停工留薪期的护理费、停工留薪期工资;根据《安徽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规定,原告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按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15个月,铜陵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567元/月,计算为68505元;护理费按铜陵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4567元的80%计算,原告住院2个月折算为7307.2元;关于原告实际工资,被告作为用人单位负有举证责任但未举证,应当承担不利后果,原告的月平均工资可按铜陵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4567元计算,原告停工留薪期工资计算9个月(住院2个月,医院建休7个月)为41103元,按工伤保险基金发放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33748元除以11个月得出的3068元是原告的月缴费工资,被告要求按3068元计算原告的实际月平均工资,本院不予准许。原告提出解除与被告之间劳动合同,符合法律规定,本院予以准许,因被告未按时支付原告停工留薪期工资,原告解除劳动合同,被告应给予经济补偿金,原告工作年限1年,被告应给予一个月的工资的经济补偿金4567元。原告停工留薪期满后,未提出安排工作岗位,并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故原告要求发5个月工资的诉讼请求,本院不予支持,原告其余诉讼请求也于法无据,本院均不予支持。综上所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七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合肥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后五日内给付原告姚国强一次性伤残补助金33748元、住院伙食补助费1220元、医疗复查费869元、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68505元、停工留薪期的护理费7307.2元、停工留薪期工资41103元、解除合同经济补偿金4567元,合计给付157319.2元;二、驳回原告姚国强其他诉讼请求。如果被告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的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案件受理费10元,减半收取5元,由被告合肥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负担,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交纳至本院。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或代表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安徽省铜陵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 洪 峰二〇一七年五月三十一日书记员 邾海霞附:本案所适用的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人单位。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政府规定。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