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7)湘04民终407号

裁判日期: 2017-05-28

公开日期: 2017-11-16

案件名称

官某、张绮雯等与匡力帆、匡虎生等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湖南省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湖南省衡阳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匡力帆,匡虎生,刘绿艳,官某,张绮雯,张晓静,张大庆,周延秀,曾颖贤,曾祥德,胡玉波,胡建元,颜柳堂

案由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第一百七十条

全文

文书内容湖南省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7)湘04民终407号上诉人(原审被告):匡力帆,湖南省祁东县人,住祁东县。上诉人(原审被告):匡虎生(系匡力帆之父),湖南省祁东县人,住祁东县。上诉人(原审被告):刘绿艳(系匡力帆之母),湖南省祁东县人,住祁东县。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官某(系受害人张华峰之妻),湖南省祁东县人,住祁东县。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张绮雯(系张华峰),女,湖南省祁东县人。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张晓静(系张华峰),女,湖南省祁东县人。法定代理人:官某,基本情况同上。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张大庆(系张华峰之父),湖南省祁东县人。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周延秀(系张华峰之母),湖南省祁东县人。委托诉讼代理人:彭坤,湖南真诚律师事务所律师。被上诉人(原审被告):曾颖贤,湖南省祁东县人,住祁东县。被上诉人(原审被告):曾祥德(系曾颖贤之父),湖南省祁东县人。被上诉人(原审被告):胡玉波,湖南省祁东县人,住祁东县。被上诉人(原审被告):胡建元(系胡玉波之父),湖南省祁东县人。被上诉人(原审被告):颜柳堂(系胡玉波之母),湖南省祁东县人。上诉人匡力帆、匡虎生、刘绿艳因与被上诉人官某、张绮雯、张晓静、张大庆、周延秀、曾颖贤、曾祥德、胡玉波、胡建元、颜柳堂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不服湖南省祁东县人民法院(2016)湘0426民初1142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出上诉。本院于2017年3月14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上诉人匡虎生,被上诉人官某及官某、张绮雯、张晓静、张大庆、周延秀的共同委托诉讼代理人彭坤,被上诉人胡建元、颜柳堂到庭参加诉讼。被上诉人曾颖贤、曾祥德经本院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上诉人匡力帆、匡虎生、刘绿艳上诉请求:撤销祁东县人民法院(2016)湘0426民初1142号民事判决,改判驳回被上诉人官某、张绮雯、张晓静、张大庆、周延秀对上诉人的全部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一、原审法院认定上诉人匡力帆将涉案车辆交由被上诉人曾颖贤驾驶,在本案中存在一定过错,原审对该事实没有查清,属认定事实错误;二、上诉人匡力帆对受害人张华峰致死的后果发生没有过错,没有侵害张华峰的生命权,不构成共同侵权行为,不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原审判决判令无过错的上诉人承担赔偿责任,依法应予改判。被上诉人官某、张绮雯、张晓静、张大庆、周延秀答辩称:一审判决认定事实与法律适用正确,上诉人匡力帆将没有保险且已报废的摩托车交由未成年的曾颖贤驾驶,存在过错,依法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被上诉人胡建元、颜柳堂答辩称:其儿子胡玉波当时在睡觉,上诉人匡力帆将车钥匙拿出,并将车交由曾颖贤骑,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被上诉人曾颖贤、曾祥德未予答辩。原审原告官某、张绮雯、张晓静、张大庆、周延秀向一审法院提出起诉请求:依法判令各原审被告共同赔偿五原告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以下简称交强险)范围中的损失11万元及5611.3元医疗费;依法判令各被告共同赔偿五原告在交强险范围之外损失的50%计币282602.75元。一审法院认定事实:2016年7月8日15时30分许,张华峰持C1型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无牌轻便二轮摩托车,沿祁东县洪桥镇香山路由东往西行驶至香山路肖家街路口左转弯往肖家街行驶时,遇被告曾颖贤无证驾驶无牌轻便二轮摩托车后载匡力帆、陈建文沿香山路由西往东行驶,张华峰转弯时未让直行车先行,致使两车相撞,造成张华峰经抢救无效死亡,曾颖贤受伤,两车受损的交通事故。经祁东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认定:张华峰与被告曾颖贤承担事故的同等责任。事故发生后,张华峰被送往祁东县人民医院抢救,花费医疗费5611.3元。曾颖贤驾驶的涉案车辆系胡玉波所有,其未为涉案车辆投保交强险。涉案车辆系匡力帆向胡玉波借用后交给曾颖贤驾驶时发生交通事故。胡玉波、匡力帆、曾颖贤均为未成年人,且均没有机动车驾驶证。另查明,受害人张华峰生前系城镇居民,原告官某系其妻子,原告张绮雯、张晓静系其女儿,原告张大庆系其父亲,原告周延秀系其母亲。一审法院认为:受害人张华峰在准驾不符的情况下,驾驶轻便二轮摩托车转弯未让直行车先行,被告曾颖贤无证驾驶无牌轻便二轮摩托车载人超过核定人数未安全驾驶,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祁东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认定张华峰与被告曾颖贤负事故的同等责任。被告曾祥德作为被告曾颖贤的监护人,依法应对被告曾颖贤的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害后果承担赔偿责任。被告胡玉波作为被告曾颖贤所驾车辆的所有人,将车辆借给没有驾驶资格的被告匡力帆使用,存在一定过错,应承担相应的责任。被告匡力帆本身没有驾驶资格,借用涉案车辆后负有妥善管理的义务,将车辆交由没有驾驶资格的曾颖贤驾驶,亦存在一定过错,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由于涉案车辆没有投保交强险,原告请求投保义务人胡玉波、侵权人匡力帆、曾颖贤先行对原告属于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的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符合法律规定,予以支持。不足部分,除原告应自负的损失外,由被告曾颖贤、胡玉波、匡力帆按过错大小承担赔偿责任。被告胡建元、颜柳堂作为胡玉波的监护人,被告匡虎生、刘绿艳作为匡力帆的监护人,依法分别对被告胡玉波、匡力帆的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害后果承担赔偿责任。原告官某、张绮雯、张晓静、张大庆、周延秀因受害人张华峰交通事故死亡所遭受的各项损失为:1、医疗费为5611.3元;2、死亡赔偿金为576760元;3、丧葬费为26944.5元;4、被抚养人生活费为19501元;5、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合理费用,酌情认定为1000元;6、精神损害抚慰金,酌情认定为30000元。综上,原告官某、张绮雯、张晓静、张大庆、周延秀因受害人张华峰死亡所遭受的各项损失共计659816.8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第十二条、第十六条、第二十二条、第三十二条、第四十九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十九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第十九条、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规定,判决:一、被告曾祥德、胡建元、颜柳堂、匡虎生、刘绿艳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医疗费用赔偿责任限额内连带赔偿原告官某、张绮雯、张晓静、张大庆、周延秀医疗费5611.3元,在死亡伤残赔偿责任限额内连带赔偿原告官某、张绮雯、张晓静、张大庆、周延秀死亡赔偿金110000元。二、原告官某、张绮雯、张晓静、张大庆、周延秀的下余损失544205.5元,其中50%的损失计币272102.75元,由被告曾祥德赔偿50%,计币136051.38元,被告匡虎生、刘绿艳赔偿30%,计币81630.82元,被告胡建元、颜柳堂赔偿20%,计币54420.55元;原告官某、张绮雯、张晓静、张大庆、周延秀自负剩下的50%的损失,计币272102.75元;三、驳回原告官某、张绮雯、张晓静、张大庆、周延秀的其他诉讼请求。上述判决第一、二项确定的赔偿款项,限负有履行义务的被告在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履行完毕。如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案件案受理费7273元,由被告曾祥德负担1818.25元,被告胡建元、颜柳堂负担727.3元,被告匡虎生、刘绿艳负担1090.95元,原告官某、张绮雯、张晓静、张大庆、周延秀负担3636.5元。二审中,当事人没有提交新证据。原判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本院予以确认。本院认为:本案交通事故受害人张华峰在准驾不符的情况下,驾驶轻便二轮摩托车转弯未让直行车先行;被上诉人曾颖贤无证驾驶无牌轻便二轮摩托车载人超过核定人数未安全驾驶,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祁东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认定张华峰与被告曾颖贤负事故的同等责任,故受害人张华峰在本案中应自负相应责任。曾颖贤亦应承担相应的责任。曾祥德作为被告曾颖贤的监护人,依法应对被告曾颖贤的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害后果承担赔偿责任。上诉人胡玉波作为被告曾颖贤所驾车辆的所有人,将车辆借给没有驾驶资格的被告匡力帆使用,存在一定过错,应承担相应的责任。上诉人匡力帆没有驾驶资格,借用涉案车辆后负有妥善管理的义务,将车辆交由没有驾驶资格的曾颖贤驾驶,亦存在一定过错,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由于涉案车辆没有投保交强险,投保义务人胡玉波、侵权人匡力帆、曾颖贤应先行对原审原告属于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的损失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不足部分,除原审原告应自负的损失外,由匡力帆、曾颖贤、胡玉波按过错大小承担赔偿责任。上诉人匡虎生、刘绿艳作为匡力帆的监护人,被上诉人胡建元、颜柳堂作为胡玉波的监护人,依法分别对匡力帆、胡玉波的侵权行为造成的损害后果承担赔偿责任。上诉人上诉称,原审法院对匡力帆将肇事车交给曾颖贤驾驶的事实没有查清,匡力帆对受害人张华峰致死的后果发生没有过错,不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请求二审依法改判。经查,原判认定匡力帆从胡玉波处借得无证无险的摩托车一辆,并将该车交由曾颖贤驾驶,该事实有胡玉波、曾颖贤一审当庭陈述及其他证据证实,上诉人不能提供充分证推翻该事实,其二审主张原审对该事实认定错误的上诉理由,本院不予采纳。匡力帆的行为与侵权事实的发生有因果关系,属多因一果,原判判令上诉人在交强险范围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不足部分,承担相应责任,并无不当。上诉人提出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亦不予采纳。原判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处理恰当,应予维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受理费7273元,由上诉人匡虎生、刘绿艳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 判 长  王若中审 判 员  黄志英代理审判员  李 专二〇一七年五月二十八日书 记 员  沈 露校对责任人: 王若中 打印责任人:沈露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