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7)云08民终431号

裁判日期: 2017-05-27

公开日期: 2017-11-24

案件名称

宋有芳、宋有良物权保护纠纷二审民事裁定书

法院

云南省普洱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云南省普洱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宋有芳,宋有良,宋有福,宋有仙,罗中云,焦云仙

案由

物权保护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一百七十一条

全文

云南省普洱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裁 定 书(2017)云08民终431号上诉人(原审原告):宋有芳,男,1969年9月20日生,汉族,文盲,云南省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人,住该县,粮农。上诉人(原审原告):宋有良,男,1966年3月15日生,汉族,小学文化,云南省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人,住该县,粮农。上诉人(原审原告):宋��福,男,1963年10月12日生,汉族,小学文化,云南省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人,住该县,粮农。上诉人(原审原告):宋有仙,女,1973年5月25日生,汉族,初中文化,云南省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人,住该县,粮农。被上诉人(原审被告):罗中云,男,1971年8月20日生,彝族,小学文化,云南省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人,住该县,粮农。被上诉人(原审被告):焦云仙,女,1983年12月12日生,白族,初中文化,云南省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人,住该县,粮农。上诉人宋有芳、宋有良、宋有福、宋有仙因与被上诉人罗中云、焦云仙物权保护纠纷一案,不服云南省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镇沅县)人民法院(2016)云0825民初535号民事裁定,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立案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对本案进行了审理。宋有芳、宋有良、宋有福、宋有仙共同上诉请求:1、撤销一审裁定,依法对本案进行审理;2、由罗中云、焦云仙承担本案全部诉讼费用。事实和理由:1、一审法院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错误,裁定驳回起诉的证据不足。宋有芳、宋有良、宋有福、宋有仙持有的《土地承包合同书》和《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所登记的承包土地面积和四至界限明确,是宋有芳、宋有良、宋有福、宋有仙对本案争议的“许明福家窝地”享有承包经营权的法律依据。2、人民调解协议书不能推翻《土地承包合同书》及《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的效力。宋有芳与案外人彭学明于2011年7月29日达成“许明福家窝地”调解协议是事实。但调解协议与《土地承包合同书》和《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登记内容并不冲突,该调解协议是为解决宋有芳与彭学明之间的另一起矛盾纠纷,与本案没有关联性。罗中云答辩称,本案争议土地在2005年以前系集体林地,由于持续多年的滥砍滥伐,已成为荒地。现在,该土地由罗中云和焦云仙夫妇开垦为耕地,并已实际耕种了11年,该土地权属不属于宋有芳、宋有良、宋有福、宋有仙,也不属于罗中云、焦云仙,应该属于镇沅县xx村民委员会xx小组集体所有。焦云仙未提交书面答辩意见。宋有芳、宋有良、宋有福、宋有仙向一审法院起诉请求:1、判令罗中云、焦云仙停止侵权,返还宋有芳、宋有良、宋有福、宋有仙承包经营的“许明福家窝地”;2、罗中云、焦云仙承担本案诉讼费用。一审法院认定事实:宋有芳、宋有良、宋有福、宋有仙诉称的“许明福家窝地”又名“许家福家窝地”,位于镇沅县恩乐镇xx村民委员会xx小组。本案当事人双方均属该小组的村民,双方争议的“许明福家窝地”登记在宋有芳、宋有良、宋有福、宋有仙持有的农业承包合同书和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中,四至界限为:东至树林边、南至自己家田头、西至路、北至大路下方。自2006年起,该地块中的部分土地(邻近柏油马路的部分,原为山林,由罗中云、焦云仙开垦)一直由罗中云、焦云仙耕种。宋有芳、宋有良、宋有福、宋有仙认为罗中云、焦云仙的行为侵犯了其土地承包经营权。罗中云、焦云仙辩称,双方争议土地原属于村民小组的集体林,由罗中云、焦云仙开垦并耕种至今,因此罗中云、焦云仙没有耕种宋有芳、宋有良、宋有福、宋有仙承包的土地,不存在侵权行为,事实是宋有芳、宋有良、宋有福、宋有仙将属于集体林的部分纳入承包合同。另查明,宋有芳、宋有良、宋有福、宋有仙已经分家,在分家时,“许明福家窝地”分给宋有芳承包经营,但农业承包合同书及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尚未分开。2011年,宋有芳因到其他小组生活,故将“许明福家窝地”转让给案外人彭学明。因该地四至界限不明且面积过大而产生争议,经镇沅县恩乐镇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宋有芳与彭学明达成调解协议。调解协议中,第二项内容为:经镇、村、组到实地核查,确定转让地(家���地)四至界限为东至补麻河上边第一段公路(拖拉机路);南至许红德地边老坎接老路到焦云仙地界(××路石头);西顺路(拖拉机路)下至国有林界(棉竹棚上边);北至回头弯梁子(宋有方地界);第三项内容为:因原老界限过大,将国有林及争执地填进去部分,由宋有芳户退还给彭学明3000元。一审法院认为,宋有芳与彭学明达成的调解协议,明确了宋有芳、宋有良、宋有福、宋有仙承包的“许明福家窝地”的四至界限。人民调解协议书以及农业承包合同书、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可以确定,“许明福家窝地”的四至界限不一致,即人民调解协议书中宋有芳自己确认的“许明福家窝地”的四至界限面积小于农业承包合同书确定的面积,而罗中云、焦云仙开垦耕种的土地面积也不包含在人民调解协议书确定的“许明福家窝地”四至界限内。本案争议土地应属于镇沅县恩乐镇xx村民委员会xx小组集体所有,当事人双方对该土地均无承包经营的权利。因此,本案当事人双方均不能有效证明对争议土地享有承包经营权,双方的争议实质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属争议,即本案名为土地侵权纠纷,实为土地使用权争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规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宋有芳、宋有良、宋有福、宋有仙的起诉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范围,应予以驳回。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四条第一款第三项之规定,裁定:驳回原告宋有芳、宋有良、宋有福、宋有仙的起诉。本案不收取案件受理费。二审审理期间,罗中云、焦云仙向本院提交三份证据材料:《人民调解协议书》复印件一份、罗中云和焦云仙的户口登记复印件各一份、包交提留登记复印件一份。本院认为,《人民调解协议书》和包交提留登记复印件系一审证据,户口登记中有关罗中云和焦云仙的身份信息已经一审法院审理查明,因此,上述证据不属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十一条第(二)项规定的新的证据,本院不予质证。本院认为,1、一审确定案由不当。宋有芳、宋有良、宋有福、宋有仙以所持有的承包合同书和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为据,请求判令无权占有人返还土地、停止侵害,应属物权纠纷,并非承包经营权权属争议。2、��审适用法律错误,裁处不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相关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适用该法关于不动产登记的规定,不动产物权变动应以登记作为公示要件,而并非以当事人的行为。因此,一审法院认定本案属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属争议的证据不足,理由不当。人民法院驳回原告的起诉应当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零八条规定,本案并不符合驳回起诉的法律规定。综上所述,一审法院未依据当事人的诉讼主张确定本案民事法律关系性质,以本案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范围为由驳回宋有芳、宋有良、宋有福、宋有仙的起诉不当,适用法律错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一百七十一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百三十二条规定,裁定如下:一、撤销云南省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人民法院(2016)云0825民初535号民事裁定;二、本案指令云南省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审理。本裁定为终审裁定。审判长  陶仕群审判员  赵 勇审判员  叶枝松二〇一七年五月二十七日书记员  蒋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