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7)苏0583民初4331号

裁判日期: 2017-05-27

公开日期: 2017-11-11

案件名称

4331祝一与彭希平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昆山市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昆山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祝一,彭希平,鲁广宾

案由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六十条第一款,第九十三条第一款,第九十七条

全文

江苏省昆山市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7)苏0583民初4331号原告:祝一,男,1988年12月20日出生,汉族,住上���市闸北区。委托代理人:朱红,女,住上海市闸北区(系原告祝一的母亲)。委托代理人:石云,上海汇裕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彭希平,男,1957年1月11日出生,汉族,住浙江省平阳县。第三人:鲁广宾,男,1977年12月27日出生,汉族,住河南省(系昆山市花桥镇易好房屋房产经纪事务所经营者,住所地江苏省昆山市绿地大道***弄*号*室)。委托代理人:赵盈盈,女,1987年3月6日出生,汉族,住河南省罗山县(系昆山市花桥镇易好房屋房产经纪事务所员工)。原告祝一与被告彭希平、第三人鲁广宾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一案,本院于2017年2月28日立案受理后,原告曾要求追加黄林绿为被告,后又申请撤回,本院予以准许,依法由审判员杨荣丰适用简易程序独任审理,并于2017年3月28日、2017年5月8日公开开庭进��审理。原告祝一的委托代理人朱红、石云,被告彭希平,第三人鲁广宾的委托代理人赵盈盈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祝一向本院提起的诉讼请求为:一、解除双方签订的《房地产买卖居间协议》,退还定金10万元;二、本案诉讼费由被告承担。事实及理由:2016年9月30日被告将其名下位于花桥镇鑫苑国际城市花园XX号楼XX室房屋出售给原告,双方签订《房地产买卖居间协议》,约定房屋总价款为160万元,协议签订7日内补足定金至10万元,签订《房地产买卖合同》当日支付首期房款60万元,过户当日支付38万元,贷款支付62万元,若因政策调整协商不成双方互不担责房款无息退还。居间协议签订后,原告按约支付了定金10万元,后因政策被限购无法继续履行合同,但被告拒不退还原告支付的款项,现原告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特起诉至法院。被告彭希平辩称,房屋买卖合同是在双方自愿情况下签订的,未受任何第三方影响;原告无理由单方面终止合同,如坚持单方面终止合同,应负相应的法律责任;3、综合上述二条理由,定金不予退还。第三人鲁广宾辩称,依法判决。经审理查明,位于昆山市花桥镇鑫苑国际城市花园XX号楼XX室房屋,建筑面积89.57平方米,房屋所有权证号登记为(2016)昆山市不动产权第XXX号,房屋产权登记为彭希平与配偶黄林绿共同共有。2016年9月30日,乙方祝一(即本案原告,下文同)与甲方彭希平(即本案被告,下文同)签订《房地产买卖居间协议》,约定由乙方愿意委托居间方(丙方)昆山易房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以下列条件居间购买甲方的房地产:协议第一条、乙方为表示对丙方居间介绍的甲方房地产之购买诚意,交付意向金人民币大写拾万元整(100000);二、买卖的房地产基本情况:1、坐落昆山市花桥镇鑫苑国际城市花园XX号XX室,建筑面积89平方米(以产权证为准);2、权属房地产权利人:彭希平,房屋所有权证号XXX;3、是否设定了抵押:是的;4、是否设定了租赁:否;三、甲乙双方经协商一致,同意上述房地产转让价款共计人民币壹佰陆拾万元整(1600000):1、在甲乙双方签订《房地产买卖合同》当日,乙方向甲方支付首期房款人民币陆拾万元整(含已付定金人民币拾万元整及交房尾款人民币贰万元整,该笔交房尾款暂存至丙方保管);2、甲乙双方赴昆山市房地产交易中心办理产权过户手续(送件)后当日,乙方向甲方支付叁拾捌万元整;3、甲方同意乙方以银行贷款方式支付剩余购房款,乙方的贷款金额为人民币陆拾贰万元整;五、在甲方签署本协议并生效后,乙方购买该房屋的意向金��作为定金(或定金的一部分)支付给甲方,由丙方转交甲方或由丙方代为保管;在甲乙双方签署本协议后7日内,乙方应向甲方补足定金人民币拾万元整,甲方出具定金收据。同时,甲方应将房屋的房产证及土地证原件交由丙方暂为保管;六、买卖合同签订和手续办理。在甲乙双方签订《房地产买卖合同》后7日内乙方向银行申请贷款,并交齐所有贷款材料。乙方贷款金额为人民币陆拾贰万元整,在乙方取得以乙方为权利人的该房屋《房屋所有权证》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后20日内,丙方应通知贷款银行,并在与银行约定的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当日,申请办理抵押登记手续。贷款银行取得以贷款银行为抵押权人的他项权证后,按银行规定工作日内将乙方所贷款项由贷款银行直接支付甲方;如乙方的贷款申请未通过或者通过的贷款额度不足申请额度,则乙方应在甲乙丙三��共同赴昆山市房地产交易中心办理产权过户之前将其补足,如在本协议第十四条有另行规定的,以第十四条为准;十四、如乙方向银行申请贷款未通过或因政策调整导致交易税费增加,甲乙双方可另行协商,如协商不成甲乙双方互不承担违约责任,丙方不收取佣金,交易自行终止,甲方三日内将所收房款全额无息退还乙方。该协议下方彭希平、祝一,昆山市花桥镇易好房屋房产经纪事务所签字盖章确认,但祝一的签字系其母亲朱红代签的。协议签订后,原告于当日向被告支付了2万元购房定金,后按约于本协议签订后7日内向被告补交了剩余的购房定金8万元整,对此,原告提供了银行卡交易明细、收据予以证明。2016年10月3日,昆山市商品房购房新政出来后,原告与第三人的经办人联系询问其能否继续购买涉案房屋,中介方的经办人回复让原告等等,待政策明朗后再定。后来于2016年10月23日,昆山市的购房新政策及商品房按揭贷款政策具体实施意见出来后,中介方告知原告按新的政策原告无法购买涉案房屋了,原告接着向中介方的经办人表示,要求解除合同,并让被告方退回原告交付的10万元定金。中介方的经办人收取到原告的上述意思表示后,立即将原告的该主张向被告进行了告知。还查明,原告系上海市户口人员其一直在上海市缴纳社保。2016年9月13日,原告与案外人王燕签订《上海市房地产买卖合同》由原告购买案外人王燕名下坐落于上海市普陀区金涉江路XX弄XX号XX室房屋,原告为购买该房屋向银行申请了房屋按揭贷款,现该贷款尚有。根据原告的购房情况、商品房按揭贷款情况及昆山市新的商品房银行贷款政策,原告现购买涉案房屋若需贷款,其已无法按原、被告签订的《房地产买卖居间协议》约定贷款62万元。原、被告、第三人在签订《房地产买卖居间协议》时,原告明确表述涉案房屋购房款中有62万元由银行贷款支付,若原告的贷款未获通过或通过的贷款额度不足时按《房地产买卖居间协议》第十四条约定产准,即双方可另行协商,如协商不成,原、被告双方面互不承担违约责任,居间方不收取佣金,交易自行终止,被告三日内将所收房款全额无息退还原告。现原告要求解除合同,被告退还购房定金10万元,被告不同意退还已收取的10万元定金,故而引起本案纠纷。2016年5月23日,原告向本院以本案合同系被告彭希平所签订,购房定金也为彭希平所收取,故原告申请撤回对被告黄林绿的起诉。上述事实有房屋产权证、房地产买卖居间协议、收据、转账凭证及原、被告庭审陈述等证据在案佐证,本院予以确认。本院认为,原、被告签订的《房地产买卖居间协议》系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我国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是合法有效的,具有法律效力,原、被告应当依法行使各自的权利和履行各自的义务。现原告因昆山市出具新的购房政策及银行商品房按揭贷款政策的原因,已无法按原、被告签订的《房地产买卖居间协议》约定从银行处按揭贷款62万元,对此原告不存在过错。根据原、被告签订《房地产买卖居间协议》中第六条第四项约定及第十四条约定,此种情况,原、被告双方可另行协商,协商不成的原、被告互不承担违约责任,交易自行终止,被告三日内将所收房款全额无息退还原告。原告申请撤回对被告黄林绿的起诉系其对自身权利的处分,本院予以准许。综上,原告向本院提出的诉讼请求:解除原、被告双方签署的《房地产买卖居间协议》,退还定金10万元���具有事实和法律依据,本院予以支持。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六十条、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第九十七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解除原告祝一与被告彭希平于2016年9月30日签订的《房地产买卖居间协议》;二、被告彭希平于本判决生效后三日内将其收取的十万元购房定金退还给原告祝一。如果未按本判决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案件受理费2300元,减半收取1150元。由被告承担。案件受理费,原告已经预交,本院不再退回,该款由被告在履行上述判决给付义务时一并支付给原告。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本,上诉于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同时按照国务院《诉讼费用交纳办法》规定向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预交上诉案件受理费。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苏州苏福路支行;账号:10×××76。审判员  杨荣丰二〇一七年五月二十七日书记员  唐 亮 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