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沪02民终3834号
裁判日期: 2017-05-25
公开日期: 2017-06-22
案件名称
马继和、马继平等与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上海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马继和,马继平,马爱珍,马爱琴,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
案由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
全文
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7)沪02民终3834号上诉人(原审原告):马继和,男,1954年6月26日出生,汉族,住上海市浦东新区。上诉人(原审原告):马继平,男,1956年10月3日出生,汉族,住上海市杨浦区。上诉人(原审原告):马爱珍,女,1958年4月27日出生,汉族,住上海市浦东新区。上诉人(原审原告):马爱琴,女,1960年10月23日出生,汉族,住上海市杨浦区。以上四上诉人共同委托诉讼代理人:施莉珏,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律师。以上四上诉人共同委托诉讼代理人:陈淑英,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律师。被上诉人(原审被告):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住所地上海市杨浦区。法定代表人:于德华,该院院长。委托诉讼代理人:徐美琴,上海市康正律师事务所律师。上诉人马继和、马继平、马爱珍、马爱琴因与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一案,不服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2017)沪0110民初2059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审理了本案。本案现已审理终结。马继和、马继平、马爱珍、马爱琴上诉请求:撤销一审判决,改判被上诉人按60%责任比例赔偿上诉人损失:死亡赔偿金人民币(以下币种均为人民币)264,810元、丧葬费35,634元、精神损失抚慰金50,000元、律师费10,000元。事实和理由:根据上诉人母亲离世前的诊疗过程录像,被上诉人在诊疗过程中存在重大过错,给上诉人造成了极大的精神伤害,上诉人难以接受被上诉人的行为,上诉人母亲的死亡与被上诉人的医疗过错存在因果关系,被上诉人应当承担因其重大过错造成的损害结果,一审法院酌定的赔偿数额过低,不符合公平原则,请求二审法院支持上诉人的上诉请求。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称:被上诉人的诊疗行为并无重大过错,上诉人对被上诉人的诊疗行为产生误解是因为立场不同,鉴定机构对于被上诉人的不规范行为也作出了结论,一审法院根据被上诉人的过错酌定的赔偿数额也高于通常标准,被上诉人基于对上诉人的理解,未提出上诉,但被上诉人的不规范行为与上诉人母亲的死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因此,不同意上诉人的赔偿请求,请求二审法院维持一审法院判决。马继和、马继平、马爱珍、马爱琴向一审法院起诉请求:判令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按60%责任比例赔偿马继和、马继平、马爱珍、马爱琴以下损失:死亡赔偿金264,810元、丧葬费35,634元、精神损害抚慰金50,000元、律师费10,000元。一审法院认定事实:2015年11月26日患者管凤英因反复咳嗽咳痰50年,气促3年,加重3天入住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医院呼吸科ICU(重���监护室)。既往有高血压30余年。现病史:11月24日患者至医方门诊,行胸片示两肺纹理增多,右侧胸膜增厚,主动脉型心脏,主动脉硬化。给予头孢西丁、喘定、甲强龙静滴,治疗后未好转收治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7℃,血压150/100mmHg,呼吸24次/分,神清,气促,体型肥胖,推入病房,球结膜稍水肿,口唇无紫绀,颈静脉充盈,桶状胸,肋间隙增宽,双侧触觉语颤减弱,叩诊过清音,双肺呼吸音低,可闻及少许湿啰音及哮鸣音,剑突下心音明显,心率116次/分,律不齐,可及早搏,双下肢浮肿。入院后查血气分析:PH7.272(参考值7.35-7.45),二氧化碳分压10.10Kpa(参考值4.27-6Kpa),氧分压7.5Kpa(参考值11.1-14.4Kpa),氧饱和度87.5%(参考值95%-99%),碳酸氢根28.3mmol/L(参考值21-28mmol/L)。入院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D组)急性加重并Ⅱ型呼吸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3-4级,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给予Ⅰ级护理、心电监护、吸氧、可拉明兴奋呼吸、头孢匹罗抗感染,氨溴索、福多司坦化痰,多索茶碱平喘、甲强龙解痉,布地奈德及复方异丙托溴铵吸入,氨氯地平、替米沙坦控制血压,呋塞米及螺内酯利尿,异舒吉扩冠,泮托拉唑保护胃黏膜。11月27日起给予NIPPV(无创机械通气)。血常规:白细胞8.5×109/L(参考值3.5-9.5×109/L),中性粒细胞89.2%(参考值40%-75%),血红蛋白123g/L(参考值115-150g/L)。痰培养:找到G+球菌、G-球菌,找到革兰阳性酵母菌。肺炎支原体抗体IgM阳性(参考值:阴性)。B型钠尿肽187pg/ml(参考值0-100pg/ml)。革兰氏阴性菌脂多糖、真菌葡聚糖检查:正常范围。胸片报告:两肺纹理增多、模糊;主动脉型心脏;主动脉硬化。心电图:窦性心律,房性早搏,左心室肥大。11月28日HOLTER(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率71-172次/分,平均心率106次/分,房性早搏30767次,1483阵房(性心动过)速。住院中患者动则气促,不能遵医嘱卧床休息,不配合无创呼吸机治疗。因患者心率偏快,11月30日加用可达龙口服控制心率,呋塞米改为静推利尿抗心衰治疗。12月1日痰培养:白色念珠菌3+,找到G+球菌、G-球菌,找到G+阳性酵母菌。9:00病程录,患者今仍有咳嗽、咳痰、气促症状,夜间喜动睡眠不佳,活动后气促加重,无发热等特殊不适;床边监护示心率130次/分,血压140/70mmHg,氧饱和度92%;查体:神清,精神萎,气稍促,双肺呼吸音低,可闻及少许湿啰音及哮鸣音,心率130次/分,律齐,腹软,无压痛,双下肢稍浮肿。21:03危重护理记录,心率109次/分,血压118/57mmHg,氧饱和度98%。23:10危重护理记录,心率121次/分,血压114/67mmHg,氧饱和度96%。12月2日1:30患者即刻燥动不愿休息,床边监���示心率152次/分,血压114/67mmHg,氧饱和度85%左右,嘱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劝说患者休息并予以适当约束。2:07患者仍有烦躁,心率122次/分,氧饱和度88%左右,嘱继续无创机械通气治疗,3:06危重护理记录,心率118次/分,呼吸22次/分,氧饱和度90%。4:05危重护理记录,心率120次/分,呼吸23次/分,氧饱和度89%。5:03危重护理记录,心率110次/分,呼吸22次/分,氧饱和度88%。5:35危重护理记录,心率111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44/42mmHg,氧饱和度86%。抢救记录,5:55陪护发现患者神志不清、呼吸减慢,床边监护示心率106次/分,氧饱和度测不出,血压85/44mmHg,给予(球囊)呼吸机辅助通气、肾上腺素、可拉明、多巴胺静推抢救,通知麻醉科气管插管。6:05患者神志不清,自主呼吸停止,床边监护示心率65次/分,血压、氧饱和度测不出,麻醉科到场行气管插管,(危重护理记录示)吸痰一次吸出少量黄脓痰,给予有创机械通气,此后反复推注肾上腺素、可拉明、多巴胺。6:10患者自主心率停止,自主呼吸未恢复,给予胸外按压等抢救。患者自主呼吸、心跳未恢复,6:55宣告患者临床死亡。死亡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D组)急性加重并Ⅱ型呼吸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3-4级,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2016年7月7日,经马继和、马继平、马爱珍、马爱琴申请,一审法院委托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对患者住院病史中《入院记录》(检材1)第二页患者(家属)签名处及《授权委托书》(检材2)代理人签名处的“马继和”签名是否马继和本人所写进行笔迹鉴定,鉴定意见为:(一)检材1上需检的“马继和”签名是马继和本人所写。(二)根据现有样本条件,无法判断检材2上需检的“马继和”签名是否马继和本人所写。马���和、马继平、马爱珍、马爱琴支付鉴定费3,000元。2016年11月30日,一审法院委托上海市医学会对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在对患者诊疗过程中是否存在医疗过错,该过错是否构成医疗损害;若构成医疗损害,其人身损害等级和医疗过错的责任程度进行鉴定,该医学会于2017年1月9日出具鉴定意见,分析说明为:1、诊断和治疗:根据患者症状(反复咳嗽咳痰50年,气促3年,加重3天)、体征(血压150/100mmHg,呼吸24次/分,气促,球结膜稍水肿,桶状胸,肋间隙增宽,双侧触觉语颤减弱,叩诊过清音,双肺呼吸音低,可闻及少许湿啰音及哮鸣音,剑突下心音明显,心率116次/分,律不齐,可及早搏,双下肢浮肿)及辅助检查(血气分析:PH7.272,二氧化碳分压10.10Kpa,氧分压7.5Kpa。胸片报告:两肺纹理增多、模糊;主动脉型心脏;主动脉硬化。心电图:窦性心律,房性早搏,左心室肥大),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入院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D组)急性加重并Ⅱ型呼吸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3-4级,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正确。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给予患者Ⅰ级护理、心电监护、吸氧、可拉明兴奋呼吸、头孢匹罗抗感染,氨溴索、福多司坦化痰,多索茶碱平喘、甲强龙解痉,布地奈德及复方异丙托溴铵吸入,氨氯地平、替米沙坦控制血压,呋塞米及螺内酯利尿,异舒吉扩冠,泮托拉唑保护胃黏膜、无创机械通气,医方诊治符合医疗规范。2、约束带的应用: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实施约束措施有书面告知,患方知情签字。治疗中患者配合度欠佳,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临时给予约束护理,符合护理规范。3、抢救:12月2日发现患者意识不清、呼吸减慢后,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给予的氧疗、呼吸球囊辅助通气、肾上腺素、可拉明���多巴胺、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胸外按压等抢救措施,符合医疗常规。4、死亡原因:患者为高龄老人,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础疾病,本次入院检查证实呈急性加重,伴有Ⅱ型呼吸衰竭、心功能不全,此为导致患者死亡的根本原因。5、存在过错:①病情告知不全:患者入院后行查血气分析等相关检查,提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D组)急性加重并Ⅱ型呼吸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3-4级,此为危重症病人,有生命危险,但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未书面告知病危,告知不全。②血压监测欠规范:患者为Ⅰ级护理病人,且有高血压,应每小时监测血压一次,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未按护理要求的频率进行相应监测,存在不足。③基础护理过程中未注意保护患者隐私。但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的主要治疗措施无延误,上述过错并非导致患者死亡的原因,与患者死亡不存在因果关系。鉴定意见为:1、本例不属于对患者人身的医疗损害。2、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医院在医疗活动中存在病情告知不全、血压监测欠规范、基础护理未注意保护患者隐私的医疗过错,但与患者死亡的人身损害结果不存在因果关系。马继和、马继平、马爱珍、马爱琴支付鉴定费3,500元。一审审理中,马继和、马继平、马爱珍、马爱琴提供户籍资料一组,证明患者管凤英生前丧偶,共育有四名子女,即马继和、马继平、马爱珍、马爱琴。一审法院认为,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由于过错侵害他人生命健康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参照上海市医学会的鉴定意见,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对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D组)急性加重并Ⅱ型呼吸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3-4级,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诊断正确,治疗及抢救措施均符合医疗规��,对患者实施约束措施符合护理规范,主要治疗措施无延误,与患者死亡不存在因果关系,患者自身疾病系其死亡的根本原因,故本例不属于对患者人身的医疗损害。虽然马继和、马继平、马爱珍、马爱琴对上述鉴定意见持有异议,认为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的医疗行为与患者死亡存在因果关系,但未能提供科学证据予以佐证,故仅凭马继和、马继平、马爱珍、马爱琴缺乏事实和科学依据的个人观点,无法推翻具备相关资质的鉴定机构经过专业分析、评判后作出的鉴定意见。鉴定意见亦指出,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在医疗活动中存在病情告知不全、血压监测欠规范、基础护理未注意保护患者隐私的医疗过错,故应酌情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具体赔偿的数额由一审法院根据本案的实际情况酌情确定。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第五十四条、第五十五条规定,判决: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应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赔偿马继和、马继平、马爱珍、马爱琴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精神损害抚慰金、律师费共计30,000元。本院二审期间,当事人没有提交新证据。本院经审理查明,一审法院认定的事实无误,本院予以确认。本院认为,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本案中的患者死亡并非被上诉人的过错所导致,因此上诉人母亲死亡的结果并非在诊疗活动中受到的损害,上诉人要求被上诉人对于上诉人母亲的死亡结果承担赔偿责任,依据不足,一审法院未予支持并无不当。另外,因被上诉人在诊疗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的行为,一审法院据此酌情判令被上诉人对上诉人予以赔偿,亦无不当,上诉人认为一审法院酌定的赔偿数额过低,但其提出的赔偿数额是根据上诉人母亲死亡结果计算而来的,不能作为被上诉人不规范行为的赔偿数额计算依据,对于上诉人要求增加赔偿数额的上诉请求,本院无法支持。综上所述,马继和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应予驳回;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本案二审案件受理费人民币550元,由上诉人马继和、马继平、马爱珍、马爱琴共同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判长 朱红卫审判员 武之歌审判员 郑 璐二〇一七年五月二十五日书记员 仲 鸣附:相关法律条文附:相关的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