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苏11民终932号
裁判日期: 2017-05-25
公开日期: 2017-07-07
案件名称
杨士林与孙杏娣、韦小明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江苏省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江苏省镇江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孙杏娣,杨士林,韦小明
案由
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
全文
江苏省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7)苏11民终932号上诉人(原审被告):孙杏娣,女,1981年3月18日生,汉族,,住江苏省。法律文书确认地址:镇江市润州区法律援助中心润州路5号委托诉讼代理人:孙红云,江苏朱方律师事务所律师。被上诉人(原审原告):杨士林,女,1956年5月1日生,汉族,,住江苏省。法律文书确认地址:江苏省。原审被告:韦小明,男,1979年4月4日生,汉族,,住江苏省。上诉人孙杏娣与被上诉人杨士林、原审被告韦小明健康权、身体权纠纷一案,不服镇江市丹徒区人民法院(2016)苏1112民初1960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017年3月15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了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上诉人孙杏娣上诉请求:1、撤销一审判决,依法改判,驳回被上诉人的诉讼请求;2、判决被上诉人承担本案一、二审诉讼费。事实与理由:1、杨士林提供的用药清单中有部分用药用于治疗与腰伤无关的其自身疾病,费用应当予以扣除;2、杨士林主张的误工费、营养费及护理费于法无据3、一审法院对责任比例划分不当。被上诉人杨士林答辩称:一审判决不当,为了省事就算了。原审被告韦小明未作答辩。杨士林向一审法院起诉请求:1、韦小明、孙杏娣赔偿杨士林各项损失合计35104元;2、本案的诉讼费由韦小明、孙杏娣承担。一审法院认定事实:杨士林与韦小明、孙杏娣系邻居,韦小明、孙杏娣系夫妻关系,杨士林与韦小明、孙杏娣就建房问题产生矛盾。2016年1月25日晚,杨士林来到韦小明、孙杏娣家要求韦小明、孙杏娣所建房屋的墙体要距离杨士林家墙体10公分,韦小明、孙杏娣不同意,杨士林说要去拆墙,孙杏娣前去阻拦,双方在弄堂里发生争吵、揪打,均不同程度受伤。后民警接到报警至现场进行处理。事发后,杨士林被送往镇江市丹徒区人民医院治疗,被诊断为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多处软组织挫伤,医疗费支出8508.51元。另查明,2016年4月19日,镇江市公安局丹徒分局物证鉴定室出具法医学人体损伤程度鉴定书,认定杨士林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其损伤程度已构成轻伤二级。还查明,事发前,杨士林在镇江市康盛后勤服务有限公司工作。一审法院认为,公民的身体健康权受法律保护。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本案起因系杨士林至韦小明、孙杏娣家与孙杏娣发生争吵并揪打,揪打过程中,造成杨士林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及多处软组织挫伤,故孙杏娣应承担损害赔偿的侵权责任。杨士林与韦小明、孙杏娣因建房问题产生矛盾,杨士林至韦小明、孙杏娣家协商未果后,杨士林未保持冷静克制,未采取合理方式平息矛盾,而是与孙杏娣发生争吵并揪打,对其损害发生亦有过错,可适当减轻孙杏娣的赔偿责任。从杨士林与孙杏娣双方的过错程度及杨士林受伤程度等方面综合考量,酌情确定孙杏娣对杨士林的损失承担60%的赔偿责任。杨士林认为韦小明亦参与揪打,应当对其损伤承担赔偿责任,但韦小明否认,且杨士林未能提供证据证明,故对杨士林要求韦小明承担赔偿责任的请求,不予支持。关于杨士林的损失,参照《人身损害误工期、护理期、营养期评定规范》的规定,结合杨士林的具体伤情,酌定误工期限90天、营养期限60天、护理期限60天。具体损失认定如下:医疗费8508.51元(依据医疗发票确定)、住院伙食补助费200元(10天*20元/天)、营养费1200元(60天*20元/天)、护理费4500元(住院期间:10天*100元/天,出院后:50天*70元/天)、误工费8400元(90天*2800元/月,根据杨士林所从事的同行业标准及杨士林提供的单位证明、银行卡明细酌定)、交通费400元(酌定),以上各项损失合计23208.5元。杨士林遭受伤害的上述各项损失由孙杏娣按60%赔偿杨士林即13925.1元。判决:一、孙杏娣赔偿杨士林人身损害各项损失合计13925.1元;二、驳回杨士林要求韦小明赔偿的诉讼请求。在二审审理中,上诉人孙杏娣提交接处警工作登记表,证明双方纠纷是其报的警。当时去派出所了解,没有对方说的我方用东西殴打对方。杨士林质证认为,孙杏娣的意见不成立。本院对一审法院查明的事实,予以确认。本院认为,杨士林与韦小明、孙杏娣因建房问题产生矛盾,杨士林至韦小明、孙杏娣家协商未果后,杨士林未保持冷静克制,未采取合理方式平息矛盾,而是与孙杏娣发生争吵并揪打,杨士林在此过程中受伤,鉴于杨士林对其损害发生亦有过错,故应适当减轻孙杏娣的赔偿责任。一审法院从杨士林与孙杏娣双方的过错程度及杨士林受伤程度等方面综合考量,酌情确定孙杏娣对杨士林的损失承担60%的赔偿责任,并无不当。上诉人孙杏娣认为一审法院对责任比例划分不当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杨士林受伤后在医院进行治疗,医院根据杨士林的伤情确定医治方案和用药。上诉人孙杏娣认为杨士林提供的用药清单中有部分用药用于治疗与腰伤无关的其自身疾病,费用应当予以扣除。由于上诉人孙杏娣未能举证证明杨士林提供的用药清单中的用药与治疗腰伤无关,且上诉人孙杏娣在一审审理中也未申请对杨士林治疗用药合理性进行鉴定,故上诉人孙杏娣的该上诉理由,不能成立。杨士林受伤后住院治疗,出院时医生根据杨士林的伤情与治疗情况医嘱卧床休息三个月。一审法院参照《人身损害误工期、护理期、营养期评定规范》的规定,结合杨士林的具体伤情,酌定误工期限90天、营养期限60天、护理期限60天,再根据杨士林所从事的同行业收入标准及杨士林提供的单位证明、银行卡明细酌定误工费、营养费及护理费,并无不当。上诉人孙杏娣认为杨士林主张的误工费、营养费及护理费于法无据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综上,上诉人的上诉理由,本院不予采纳。原审法院所作判决,应予维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400元,由上诉人孙杏娣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 判 长 黄 甦审 判 员 孙 毅代理审判员 严晓璞二〇一七年五月二十五日书 记 员 连绍泽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