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兵01民申2号
裁判日期: 2017-05-24
公开日期: 2017-06-22
案件名称
朱家波与朱本章民间借贷纠纷再审审查裁定书
法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再审审查与审判监督
当事人
朱家波,朱本章
案由
民间借贷纠纷
法律依据
全文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裁 定 书(2017)兵01民申2号再审申请人(一审被告、二审上诉人)朱家波,男,1973年5月2日出生,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拉尔市。被申请人(一审原告、二审被上诉人)朱本章,男,1970年1月27日出生,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拉尔市。再审申请人朱家波与被申请人朱本章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不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阿拉尔垦区人民法院(2016)兵0103民初56号民事判决和本院(2016)兵01民终152号民事判决,向本院申请再审。本院依法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了审查。现已审查终结。朱家波申请再审称:1、通过一、二审的开庭,可得知的事实是:2012年4月1日,朱家波因资金周转需要,欲向肖某借款,因肖某对朱本章享有债权,便与朱家波一同到朱本章处,由朱本章将5万元交付朱家波,朱家波给朱本章出具一张《借条》,后朱家波经过朱本章同意,于2013年4月4日将5万元及利息0.75万元,合计5.75万元给付肖某,肖某给朱家波出具《收条》一张,且说明朱家波欠朱本章的借款已偿还完毕。朱家波出于对朱本章的信任,没有将《借条》撕毁,朱家波认为,其向肖某偿还5.75万元是一种债务承担行为。在清偿债务时,朱本章是明知且同意的,肖某接受了该笔款项,可见对此债务承担也是同意认可的。现朱本章以未撕毁的《借条》再次起诉朱家波,明显是属于诉讼欺诈行为。2、通过原审查明的事实可以看出,朱家波的确从朱本章处拿走5万元,这是不争的事实,但问题是,朱家波借款5万元时,向朱本章出具的《借条》上写明的就是借现金5万元,利息15%。而朱本章向法庭出示的《借条》,内容为今借到本金7.5万元,利息2.5万元,合计10万元。此《借条》根本不是朱家波的签名,而原审法院却以此作出判决,明显于法无据。3、原审法院查明的事实是:肖某在二审出庭时,自认其与朱家波未有其他经济往来,收到朱家波的5万元,是因其对朱本章享有7万元债权,经过三方达成协议,由朱家波代为朱本章清偿了其中的5万元,余款2万元及利息朱本章也已经清偿肖某。朱家波在清偿时,朱本章对此也是知情的,且在法庭上朱本章也认可肖某的证言,只是认为朱家波偿还肖某的5万元,与朱家波给朱本章出具的5万元不是同一笔钱。肖某与朱本章之间除了7万元借贷外,并没有其他经济往来,如果朱本章认为该5万元是另外一笔钱,试问朱本章,该5万元是基于何原因产生的债务?如果不是同一笔钱,那么朱本章应当对此承担举证责任,而原审法院却让朱家波承担举证责任,明显于法无据。4、二审查明的事实是,朱本章也认可其向肖某借款7万元,在朱家波向肖某偿还借款时,朱本章对此是明知的,且其另外只清偿了肖某2万元本金及利息,肖某也将朱本章出具的《借条》返还给了朱本章。三方之间的债务已相互抵消。而原审法院却以不是同一法律关系让朱家波承担责任,明显自相矛盾,适用法律错误。被申请人朱本章未提交意见。本院经审查认为,再审申请人朱家波与被申请人朱本章民间借贷纠纷一案,已经过一、二审审理,认定的事实是:2012年4月1日,朱家波向朱本章借款5万元,利息15%;2015年7月16日,朱家波向朱本章借款2.5万元;2013年4月4日,朱家波向肖某偿还借款5万元,肖某出具《收条》一张,收条特别注明:5万元是朱波跟朱本章2012年4月1日打的借条这5万元。针对朱家波提出的再审申请,本案争议的焦点是:朱家波偿还给肖某5万元与朱家波给朱本章出具借条中的5万元是否是同一笔借款。为此,朱家波在一审提交了一份由肖某出具的《收条》;在二审又申请证人肖某出庭作证。证人肖某证实:2011年朱本章向肖某借款7万元,并出具借条,2012年到期要偿还时,朱家波向肖某借钱,肖某就让朱本章将5万元直接转给朱家波,朱本章另外偿还肖某2万元及利息,肖某也将借条还给了朱本章。证人肖某证明朱家波偿还给的5万元与朱家波给朱本章出具借条中的5万元不是同一笔钱款。由此可见,一审认定朱家波应偿还朱本章借款本金7.5万元,利息2.5万元,合计10万元;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并无不当。综上所述,朱家波的再审申请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规定的情形。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三百九十五条第二款之规定,裁定如下:驳回朱家波的再审申请。审判长 金春华审判员 张 韫审判员 闫立新二〇一七年五月十九日书记员 宋 敏1 来源:百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