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6)青0105民初2468号

裁判日期: 2017-05-23

公开日期: 2017-06-08

案件名称

原告青海渠源节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诉被告西宁城北创益钢化玻璃加工部财产损害赔偿纠纷一案民事判决书

法院

西宁市城北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西宁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青海某某节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西宁城北某某钢化玻璃加工部

案由

加工合同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四条第一款,第五十六条

全文

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6)青0105民初2468号原告(反诉被告):青海某某节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冯某某。委托诉讼代理人:祁辉成,青海智凡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诉讼代理人:李文斌,青海智凡律师事务所实习律师。被告(反诉原告):西宁城北某某钢化玻璃加工部。经营者:李某某,汉族,1976年某月某日出生。委托诉讼代理人:吴炳文,青海姜有生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诉讼代理人:姚菊元,青海姜有生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告(反诉被告)青海某某节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与被告(反诉原告)西宁城北某某钢化玻璃加工部合同纠纷一案,本院于2016年9月18日立案后,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反诉被告)青海某某节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委托诉讼代理人项辉(于2017年4月18日终止代理手续)、祁辉成,被告(反诉原告)西宁城北某某钢化玻璃加工部委托诉讼代理人吴炳文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反诉被告)向本院提出诉讼请求:1.支付赔偿款837850元;2.承担本案诉讼费。事实和理由:2016年6月8日,被告因航吊施工操作不当砸坏原告公司库房及其内物品,造成原告经济损失。2016年6月9日,原、被告签订赔付协议,且被告同意不进行第三方评估。2016年6月25日,原、被告对库房进行清点,核算损失共计896650元。依据赔付协议,被告应于清点损失后七日内一次性完成赔付,但仅支付58800元,余款至今未付。被告(反诉原告)辩称,赔付协议与事实不符,赔付协议移交清单中第5、6、8、10、11项并未受损,第7项遭受轻微损失,但赔付协议却要求全价赔偿,显失公平,被告仅同意按实际损失价值予以赔偿。被告(反诉原告)向本院提出反诉请求:1.撤销原、被告签订的赔付协议及其附件;2.反诉费由原告(反诉被告)承担。事实和理由:2016年6月8日,被告(反诉原告)在航吊施工中因机械故障砸塌原告(反诉被告)彩钢板库房房顶,当时原告(反诉被告)告知库房内有易燃材料,不及时搬离可能会引起二次事故,被告(反诉原告)对损坏物品的真实价值缺乏判断力,且担心二次事故,于2016年6月9日与原告(反诉被告)签订赔付协议,同年6月25日签订附件移交清单。协议签订后,被告(反诉原告)进行部分修复时,发现移交清单中所列设备中仅有一台万能试验机受损且价格为9700元,但移交清单却显示该万能试验机价值30000元,故赔付协议及其附件存在显失公平的情形,应予以撤销。当事人围绕诉讼请求依法提交了证据,本院组织当事人进行了证据交换和质证。对当事人无异议的证据,本院予以确认并在卷佐证。双方无争议的事实为:原告(反诉被告)与被告(反诉原告)毗邻,2016年6月8日,被告(反诉原告)在航吊施工中致原告(反诉被告)彩钢房及其内部分设备受损。2016年6月9日,双方签订赔付协议,约定双方共同清点原告(反诉被告)的物品损失,被告(反诉原告)于清点损失后七日内日一次性赔付。2016年6月9日至库房重新建好之日,每日误工费500元,该费用应计入损失清单。2016年6月25日,双方签订物品移交明细,该明细载明物品损坏程度均为报废,应赔偿总价896650元。2016年7月9日,被告(反诉原告)向原告(反诉被告)支付彩钢房款58800元、误工费14500元。双方争议的事实为:赔付协议及其附件物品移交明细是否显失公平。针对争议事实,原告(反诉被告)提交赔付协议、物品移交明细、收条各一份,拟证明双方签订协议时被告(反诉原告)已申明放弃第三方评估、签订物品移交明细后被告(反诉原告)已自动履行部分协议内容,赔付协议及其附件物品移交明细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应受到法律保护;被告(反诉原告)质证认为,对赔付协议、物品移交清单及收条的真实性无异议,可以看出被告(反诉原告)积极的赔偿态度,但其所列价格与损害事实严重不符,如物品移交清单中第11项万能试验机(又名“熔体流动速率测定仪”),被告(反诉原告)已进行维修,维修费2700元,并非清单中所述报废,即使全新出厂价,该设备价值仅为9800元,非清单所列价格30000元。针对争议事实,被告提交发票一张、报价单一份、证明一份及机票两张,拟证明物品移交明细第11项万能试验机(又名“熔体流动速率测定仪”)维修费2700元,全新价9800元,与物品移交清单所列30000元价格差距巨大,依此赔偿显失公平。原告(反诉被告)质证认为,系被告(反诉原告)单方提供,不予认可。2016年10月17日,被告(反诉原告)申请司法鉴定,要求对物品移交清单中第5项平板硫化机、第6项塑钢缠绕管生产线、第7项混料机、第8项上料机、第10项冲击试验机、第11项万能试验机是否受到外力损坏及损坏价值进行鉴定。2017年4月5日,上海华碧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作出沪华碧【2017】技鉴字第1号专家意见书(以下简称“1号专家意见书”),鉴定:涉案平板硫化机、塑钢缠绕管生产线、混料机均发现受到外力损伤,涉案上料机、冲击试验机、万能试验机未见外力损伤。同日,北京华碧一清行保险公估有限公司作出京华碧【2017】估鉴字第11号损失评估报告(以下简称“11号损失评估报告”),评估涉案6台设备产生实际维修费用的有塑钢缠绕管生产线、平板硫化机、混料机,维修费总计10738元。原告(反诉被告)质证认为,第一、专家意见书和损失评估报告中未附鉴定人员资格证书;第二、专家意见书的鉴定人李光瑾执业类别为痕迹司法鉴定、微量物证鉴定,本案鉴定事项为外力损害鉴定,不在鉴定人李光瑾鉴定事项范围内;第三、对专家意见书的鉴定方法有异议;第四、被告(反诉原告)申请的是司法鉴定,鉴定机构出具的是专家意见书,并非司法鉴定意见书;第五、专家意见书的鉴定结论不能确定涉案设备内部功能是否正常;第六、损失评估报告的评估人员无资质证明;第七、损失评估报告无评估依据;第八、鉴定程序有异议,原告(反诉被告)对专家意见书、损失评估报告提出书面质疑后,鉴定机构未出具书面答复;综上,对专家意见书及损失评估报告均不予认可。被告(反诉原告)对1号专家意见书和11号损失评估报告均予以认可。本院组织鉴定人员出庭接受质询并分别予以答复:对于质疑一,首先,可以通过网上查询确定鉴定机构具有司法鉴定资质;其次、依据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第四章的规定,仅要求意见书应当有司法鉴定人签名或者盖章,但并未强制规定必须附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资质证明;对于质疑二,外力损害鉴定包括在痕迹鉴定范围内,属于鉴定人李光瑾鉴定事项范围;对于质疑三,涉案设备均为简单的钢焊设备,非精密仪器,无需通过显微及理化检测,故依据GB/T20967-2007无损检测目视检测的规定,鉴定人员采用宏观目测方法,对现场设备进行100%检测,得出鉴定结论并无不妥;对于质疑四,经截取微量物证进行理化检测后作出的是鉴定意见书,涉案设备在现场的外力撞击痕迹很清晰,无需截取微量物证,故经与法院沟通后,出具专家意见书;对于质疑五,委托的鉴定事项为涉案设备是否受到外力损伤及损伤价值,鉴定结论应与委托鉴定事项一致,设备内部是否功能正常并非申请事项,不在鉴定范围;对于质疑六,保监会现行制度为备案制,评估人员从业资格由公司颁发即可,故公司颁发的工作证即为从业资格证证明。对于质疑七,损失评估是在进行市场调研后依据市场公允价格做出的评估(鉴定人员当庭提交评估表);对于质疑八,鉴定人员已出庭接受质询,无需另行出具书面答复。本院认证如下:(1)原告(反诉被告)提交的赔付协议、物品移交明细及收条,被告(反诉原告)对真实性无异议,能够证明双方存在合同关系,本院予以采信;(2)被告(反诉原告)提交的发票、报价单、证明及机票从时间上相互衔接,内容上为涉案设备,互相映证形成证据链,能够证明被告(反诉原告)维修万能试验机及维修花费的事实,本院予以采信。(3)1号专家意见书、11号损失评估报告,原告(反诉被告)提出各项异议,鉴定人员出庭并答疑。经审查,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具备相关鉴定资质,程序合法,鉴定结论有据可依,不存在法律规定需重新鉴定的情形,且能客观反映物品移交明细价格是否显失公平,对1号专家意见书、11号损失评估报告予以采信。原告(反诉被告)辩称11号损失评估报告只是对设备外表损害程度作出的评估,不能反映涉案设备内部功能是否完备,该评估报告不能作为确定设备实际损害价值的依据。本院认为,设备内部功能是否完好受各项因素影响,使用年限过长、操作不规范均有可能导致设备功能出现故障,设备功能是否完备与被告(反诉原告)实施的外力侵权行为并无直接因果关系,不在本案审查范围内,对原告(反诉被告)的该质证意见不予采纳。依据采信的证据,本院确认赔付协议附件物品移交明细中第5项平板硫化机、第6项塑钢缠绕管生产线、第7项混料机、第8项上料机、第10项冲击试验机、第11项万能试验机约定的损坏程度及单价明显高于实际损害,显失公平。本院认为,本案争议焦点为:1.双方签订的赔付协议附件可否撤销;2.被告(反诉原告)的反诉请求是否全部支持;3.原告(反诉被告)诉求是否全部驳回。关于争议焦点一、双方签订的赔付协议附件可否撤销。合同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变更或者撤销。依据该条款,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过程中,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应均衡,取得的利益要与付出的代价相适应,合同的设定不能违反公平原则明显只利于一方当事人。本案中,赔付协议及物品移交明细签订的原因和基础是被告(反诉原告)在航吊施工中致原告(反诉被告)库房及屋内设施损坏,故赔付协议及物品移交明细的权利义务应与损害价值相当。原告(反诉被告)的上料机、冲击试验机、万能试验机未受到被告(反诉原告)的外力损害,但物品移交明细中却注明报废,并以此要求被告(反诉原告)支付赔偿款78000元;原告(反诉被告)的平板硫化机、塑钢缠绕管生产线、混料机外力损害所需维修费仅为10738元,但物品移交明细却注明报废,并以此要求被告(反诉原告)支付赔偿款753000元,上述约定明显违反等价有偿原则,致使赔付协议的权利义务和实际损害程度严重失衡,能够认定为显失公平,故该物品移交清单第5项、6、7、8、10、11项赔偿条款符合法律规定的可撤销情形,应予以撤销,撤销项目自始对双方无法律约束力,对原告(反诉被告)主张按照赔付协议支付837850元的诉求不予支持。原告(反诉被告)主张,物品移交明细系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且赔付价格是物品价格,并非损害价格,不应以损害价值为标准判断合同显失公平。本院认为,本案并非买卖合同关系,而是基于侵权引起的损害赔偿合同关系,合同应围绕损害程度及损害价值设定权利义务,而物品移交明细设定的义务明显超出侵权一方应承担的赔偿范围,损害了被告(反诉原告)的合法权益,违反公平原则,不应支持,故对原告(反诉被告)主张赔付协议约定的为物品价格,不存在显失公平的主张不予采纳。关于争议焦点二、被告(反诉原告)的诉求是否全部支持。庭审中,被告(反诉原告)认可物品移交明细第1项手动叉车、第2项文件柜、第3项办公桌、第4项塑钢缠绕管、第9项库房摄像头、第12项DN1200管箍、第13项库房的赔偿价格,该约定不违反法律规定,本院予以确认。依据合同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故上述条款为有效条款,对被告(反诉原告)要求撤销赔付协议及其附件有效条款的诉求不予支持。被告(反诉原告)主张,双方关于误工损失的约定应予以撤销。本院认为,涉案设备系原告(反诉被告)的生产经营工具,该工具受损必然影响原告(反诉被告)正常经营,产生误工损失合乎情理,被告(反诉原告)同意每日支付误工损失500元,应按照约定履行义务,其认为不存在误工损失或误工损失约定过高,应提交反驳证据,但其无证据证明,应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对被告(反诉原告)主张撤销误工损失条款的诉求不予支持。关于争议焦点三、原告(反诉被告)诉求是否全部驳回。被告(反诉原告)因航吊致原告(反诉被告)库房及屋内设施受损,产生侵权责任;侵权发生后,原、被告针对侵权损害签订赔付协议,形成合同关系。故本案涉及侵权责任与合同责任的竞合,原告(反诉被告)有权择一主张。庭审中,原告(反诉被告)明确按合同关系主张诉求。通过对争议焦点一、二的分析,物品移交明细中第1项手动叉车、第2项文件柜、第3项办公桌、第4项塑钢缠绕管、第9项库房摄像头、第12项DN1200管箍、第13项库房的约定仍然有效,但被告(反诉原告)仅赔偿了第13项库房的损失58800元,其余有效条款约定赔偿数额仍未支付,对原告主张按第1项、第2项、第3项、第4项、第9项、第12项约定支付价款的诉求应予以支持。被告(反诉原告)应支付价款为:第1项3500元+第2项270元+第3项220元+第4项504元+第9项1470元+第12项886元=6850元。综上所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四条第一款第二项、第五十六条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反诉原告)西宁城北某某钢化玻璃加工部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支付原告(反诉被告)青海某某节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赔付协议附件物品移交明细第1项手动叉车、第2项文件柜、第3项办公桌、第4项塑钢缠绕管、第9项库房摄像头、第12项DN1200管箍价款合计6850元;二、撤销原告(反诉被告)青海某某节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与被告(反诉原告)西宁城北某某钢化玻璃加工部2016年6月25日签订的库房物品移交明细第5项平板硫化机、第6项塑钢缠绕管生产线、第7项混料机、第8项上料机、第10项冲击试验机、第11项万能试验机的条款;三、驳回原告(反诉被告)青海某某节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其它诉讼请求;四、驳回被告(反诉原告)西宁城北某某钢化玻璃加工部其它诉讼请求。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案件本诉受理费12178元,减半收取计6089元,由被告西宁城北某某钢化玻璃加工部负担50元,原告青海某某节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负担12128元;案件反诉受理费100元,由原告(反诉被告)青海某某节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负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代理审判员  李妍二〇一七年五月二十三日书 记 员  高洁附相关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四条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第五十六条无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