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7)吉0582民初96号

裁判日期: 2017-05-02

公开日期: 2017-12-28

案件名称

赵琛雪、董福金等与集安市头道镇砬子沟村民委员会、范景和确认合同无效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集安市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集安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赵琛雪,董福金,赵连喜,高明洋,董福贵,袁玉林,董福英,郝忠福,刘和,曹明芝,逄玉梅,刘朝波,董淑秀,郝忠财,郝乃军,叶景全,袁化先,王续成,刘玉红,刘伟,庞忠东,刘仁,马松林,马庆臣,马凤清,冷国彬,梁德成,袁玉山,庞成彬,庞成希,赵云乔,叶景义,梁玉锋,梁德春,姜波,庞忠波,郝乃霞,尹祖梅,赵云杉,赵连福,曹洪彬,刘瑞梅,曹明文,马凤龙,刘彬,周臣,刘生,许桂红,集安市头道镇砬子沟村民委员会,范景和

案由

确认合同无效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2010年)》:第二十四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

全文

吉林省集安市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7)吉0582民初96号原告赵琛雪,男,1990年1月1日生,汉族,集安市人,农民,住所地集安市头道镇砬子沟村*组。原告董福金,男,1946年6月16日生,汉族,集安市人,农民,住所地集安市头道镇砬子沟村*组。原告赵连喜,男,1945年2月28日生,汉族,集安市人,农民,住所地集安市头道镇砬子沟村*组。原告高明洋,男,1986年9月13日生,满族,集安市人,农民,住所地集安市头道镇砬子沟村*组。原告董福贵,男,1949年2月3日生,汉族,集安市人,农民,住所地集安市头道镇砬子沟村*组。原告袁玉林,男,1965年6月17日生,汉族,集安市人,农民,住所地集安市头道镇砬子沟村*组。原告董福英,女,1954年12月22日生,汉族,集安市人,农民,住所地集安市头道镇砬子沟村*组。原告郝忠福,男,1953年11月14日生,汉族,集安市人,农民,住所地集安市头道镇砬子沟村*组。原告刘和,男,1960年6月4日生,汉族,集安市人,农民,住所地集安市头道镇砬子沟村*组。原告曹明芝,女,1958年8月28日生,汉族,集安市人,农民,住所地集安市头道镇砬子沟村*组。原告逄玉梅,女,1966年5月23日生,汉族,集安市人,农民,住所地集安市头道镇砬子沟村*组。原告刘朝波,男,1969年9月17日生,汉族,集安市人,农民,住所地集安市头道镇砬子沟村*组。原告董淑秀,女,1966年12月24日生,汉族,集安市人,农民,住所地集安市头道镇砬子沟村*组。原告郝忠财,男,1948年12月9日生,汉族,集安市人,农民,住所地集安市头道镇砬子沟村*组。原告郝乃军,男,1970年8月15日生,汉族,集安市人,农民,住所地集安市头道镇砬子沟村*组。原告叶景全,男,1941年5月10日生,满族,集安市人,农民,住所地集安市头道镇砬子沟村*组。原告袁化先,男,1940年7月10日生,汉族,集安市人,农民,住所地集安市头道镇砬子沟村*组。原告王续成,男,1979年6月21日生,汉族,集安市人,农民,住所地集安市头道镇砬子沟村*组。原告刘玉红,女,1965年2月4日生,汉族,集安市人,农民,住所地集安市头道镇砬子沟村*组。原告刘伟,男,1971年7月29日生,满族,集安市人,农民,住所地集安市头道镇砬子沟村*组。原告庞忠东,男,1981年11月16日生,汉族,集安市人,农民,住所地集安市头道镇砬子沟村*组。原告刘仁,男,1948年9月24日生,汉族,集安市人,农民,住所地集安市头道镇砬子沟村*组。原告马松林,男,1949年8月28日生,汉族,集安市人,农民,住所地集安市头道镇砬子沟村*组。原告马庆臣,男,1964年2月19日生,满族,集安市人,农民,住所地集安市头道镇砬子沟村*组。原告马凤清,男,1979年11月9日生,满族,集安市人,农民,住所地集安市头道镇砬子沟村*组。原告冷国彬,男,1959年9月29日生,汉族,集安市人,农民,住所地集安市头道镇砬子沟村*组。原告梁德成,男,1952年4月4日生,汉族,集安市人,农民,住所地集安市头道镇砬子沟村*组。原告袁玉山,男,1970年3月15日生,汉族,集安市人,农民,住所地集安市头道镇砬子沟村*组。原告庞成彬,男,1951年8月17日生,汉族,集安市人,农民,住所地集安市头道镇砬子沟村*组。原告庞成希,男,1949年2月28日生,汉族,集安市人,农民,住所地集安市头道镇砬子沟村*组。原告赵云乔,男,1975年3月22日生,汉族,集安市人,农民,住所地集安市头道镇砬子沟村*组。原告叶景义,男,1951年4月26日生,满族,集安市人,农民,住所地集安市头道镇砬子沟村*组。原告梁玉锋,男,1971年3月6日生,汉族,集安市人,农民,住所地集安市头道镇砬子沟村*组。原告梁德春,男,1949年10月30日生,汉族,集安市人,农民,住所地集安市头道镇砬子沟村*组。原告姜波,男,1980年9月17日生,满族,集安市人,农民,住所地集安市头道镇砬子沟村*组。原告庞忠波,男,1974年8月8日生,汉族,集安市人,农民,住所地集安市头道镇砬子沟村*组。原告郝乃霞,女,1977年12月24日生,汉族,集安市人,农民,住所地集安市头道镇砬子沟村*组。原告尹祖梅,女,1954年8月16日生,汉族,集安市人,农民,住所地集安市头道镇砬子沟村*组。原告赵云杉,男,1979年8月22日生,汉族,集安市人,农民,住所地集安市头道镇砬子沟村*组。原告赵连福,男,1952年4月4日生,汉族,集安市人,农民,住所地集安市头道镇砬子沟村*组。原告曹洪彬,男,1969年6月24日生,汉族,集安市人,农民,住所地集安市头道镇砬子沟村*组。原告刘瑞梅,女,1962年9月18日生,汉族,集安市人,农民,住所地集安市头道镇砬子沟村*组。原告曹明文,男,1956年6月24日生,汉族,集安市人,农民,住所地集安市头道镇砬子沟村*组。原告马凤龙,男,1978年10月4日生,满族,集安市人,农民,住所地集安市头道镇砬子沟村*组。原告刘彬,男,1956年10月19日生,满族,集安市人,农民,住所地集安市头道镇砬子沟村*组。原告周臣,男,1971年6月12日生,汉族,集安市人,农民,住所地集安市头道镇砬子沟村*组。原告刘生,男,1969年1月18日生,汉族,集安市人,农民,住所地集安市头道镇砬子沟村*组。原告许桂红,女,1969年10月16日生,汉族,集安市人,农民,住所地集安市头道镇砬子沟村*组。代表人逄玉梅,自然情况同上。代表人庞成希,自然情况同上。委托代理人刘玉洲,吉林王晓辉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集安市头道镇砬子沟村民委员会。法定代表人马庆军,村主任。被告范景和,男,1951年2月28日生,汉族,集安市人,农民,住所地集安市头道镇砬子沟村*组。委托代理人管威,吉林理安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告赵琛雪等48人与被告集安市头道镇砬子沟村民委员会、范景和确认合同无效纠纷一案,本院于2017年1月9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同年3月21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代表人逄玉梅、庞成希及委托代理人刘玉洲、被告集安市头道镇砬子沟村民委员会法定代表人马庆军、被告范景和及委托代理人管威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赵琛雪等48人诉称:2001年5月1日,二被告签订了山场承包合同书,约定砬子沟村将集体所有的位于该村四组老叶前山荒山12亩及前山荒山20亩山场承包给范景和,承包期限30年,承包费用总计1600元。2008年6月18日,二被告通过伪造四组村民会议方式,以林权改制名义重新签订了承包山场补充协议书,将合同期限顺延至50年。原告认为该补充协议违背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有关强制性规定。原告没有参加林改会议也没有签名,村民代表表决是伪造的,故诉至人民法院,要求确认该承包山场补充协议无效。被告集安市头道镇砬子沟村民委员会辩称:当时林权改制有两个备选方案,一是原有山场按户按人平均分,二是原来的山场多的不去少的不补,没有山场的由集体剩余的山场进行分配。砬子沟村四组向村里汇报村民会议决定采取第二个方案,村委员会遂按该方案与村民签订承包合同(包括被告范景和)。2016年集双高速公路征用被告范景和等村民承包山场,砬子沟四组村民就补偿款分配产生争议找到镇政府,后查出四组“林改”村民会议记录造假,村委会也是在这时才知道的。对于原告的诉讼请求,按有关法律规定处理。被告范景和辩称:1、被告范景和与村委会签订的承包山场补充协议书是对2001年承包合同的补充和延续,有村主任、村小组长签名,村委会盖章,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亦符合上级政府关于“林改”的精神。2、2008年砬子沟村大部分村民都与村委会签订了补充协议,无地户也分到了山场,并非只有范景和一家承包期限延续。原告当时应该知道这种情况,并没有提出异议。3、自2001年至今,范景和在承包山场投入大量财力、物力,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农业承包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承包合同不应认定无效。故二被告签订的承包山场补充协议真实合法有效,对原告的诉讼请求不应予以支持。双方当事人争议的焦点为:二被告签订的承包山场补充协议是否无效?根据原、被告的请求,针对双方争议的焦点,本院分析、认证如下:对原告提供的四组会议记录(2008年4月5日、2008年5月10日)及头道镇政府调查村民马凤清、梁德春笔录,证实砬子沟四组召开村民代表会议研究林改方案,决议执行原合同,多了不割少了不补,余下山场由没有山场人员按人口平均分配。村民马凤清、梁德春没有参加该林改会议,会议记录上的签名不是其本人签名,不认可林改方案。二被告对其真实性无异议,本院予以确认。对原告提供的两份山场承包合同书,证实2001年5月1日,被告范景和与被告砬子沟村委会签订山场承包合同书,承包老叶前山荒山12亩,承包前山荒山20亩,承包期限30年,承包费用总计1600元。二被告无异议,本院予以确认。对原告提供的两份承包山场补充协议书,证实2008年6月18日,被告范景和与被告砬子沟村委会签订补充协议,载明范景和在老叶家沟承包山场12亩,现实测面积36亩,按原合同四至和实测面积为准,合同有效期限顺延至50年;范景和在前山承包山场20亩,现实测面积54亩,按原合同四至和实测面积为准,合同有效期限顺延至50年。二被告对其真实性无异议,本院予以确认。对被告范景和提供的两份山场承包合同书、两份承包山场补充协议书(与原告提供的内容一致)及收据,原告及被告砬子沟村委会对其真实性亦无异议,本院予以确认。对被告范景和提供的村民马松林、刘仁、梁玉峰、马庆军、刘生山场承包合同书及承包山场补充协议书,证实并非被告范景和一人与村委会签订补充协议,还有其他村民也参加林改,签订了相同格式的补充协议。原告及被告砬子沟村委会对其真实性亦无异议,本院予以确认。综上,经本院审理查明事实如下:2001年5月1日,被告范景和与被告砬子沟村委会签订山场承包合同书,范景和承包砬子沟四组老叶前山荒山12亩、前山荒山20亩,承包期限30年,承包费用总计1600元。2008年被告砬子沟村进行林权改制。同年6月18日,二被告签订了承包山场补充协议书,约定老叶家沟承包山场12亩,现实测面积为36亩;前山承包山场20亩,现实测面积为54亩,按原合同四至和实测面积为准,合同有效期限顺延至50年。2016年集双高速公路征用被告范景和等村民承包山场,砬子沟四组村民就补偿款分配问题产生争议,后发现该组“林改”村民会议记录造假。原告赵琛雪等48位村民认为其没有参加“林改”会议,也没有在会议记录上签名,诉争承包山场补充协议违背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强制性规定。故诉至本院,要求确认诉争承包山场补充协议无效。本院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涉及村民利益的下列事项,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方可办理:……(四)土地承包经营方案;……”、第二十八规定:“召开村民小组会议,应当有本村民小组十八周岁以上的村民三分之二以上,或者本村民小组三分之二以上户的代表参加,所作决定应当经到会人员的过半数同意。……属于村民小组的集体所有的土地、企业和其他财产的经营管理以及公益事项的办理,由村民小组会议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讨论决定,所作决定及实施情况应当及时向本村民小组的村民公布。”本案中,砬子沟村四组“林改”未依法召开村民小组会议,所作的会议记录造假,违反民主议定程序,而被告砬子沟村委会在没有认真审核该村四组“林改”方案真伪的前提下,与被告范景和等村民签订了承包山场补充协议,严重侵害了其他村民的合法权益。因此,砬子沟村四组并未进行实质意义上的“林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故被告砬子沟村委会与被告范景和签订的承包山场补充协议书应为无效。被告范景和的承包山场补充协议不是对2001年承包合同简单的补充和延续,其原山场承包合同有效,但不能据此认定其“林改”后的合同也应该有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农业承包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已废止,被告范景和代理人援引该司法解释相关条文来支持己方的观点,本院不予采纳。综上,本院依法判决如下:被告砬子沟村委会与被告范景和签订的承包山场补充协议无效。案件受理费100元,由被告范景和负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吉林省通化市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长  赵永刚人民陪审员  郭元华人民陪审员  吕昌杰二〇一七年五月二日代理书记员  于 娇 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