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6)鲁1723民初3638号

裁判日期: 2017-05-02

公开日期: 2017-09-04

案件名称

陈党生、宋宪军等与张敏坤等民间借贷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成武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成武县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陈党生,宋宪军,张敏坤,闫成松,王浩,陈君

案由

民间借贷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一条,第九十九条第一款

全文

山东省成武县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6)鲁1723民初3638号原告:陈党生,男,1948年4月12日出生,汉族,居民,住山东省成武县。原告:宋宪军,男,1970年3月10日生,汉族,居民,住成武县。委托代理人:陈党生,男,1948年4月12日出生,汉族,居民,住山东省成武县。被告:张敏坤,男,1961年9月7日出生,汉族,居民,住成武县。被告:闫成松,男,1962年10月15日出生,汉族,居民,住成武县。被告:王浩,男,1976年10月12日出生,汉族,居民,住成武县。被告:陈君,男,1979年8月10日出生,汉族,居民,住成武县。四被告委托诉讼代理人:王坤允,成武伸正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原告陈党生、宋宪军与被告张敏坤、王浩、闫成松、陈君民间借贷纠纷一案,本院于2016年12月8日立案后,依法适用普通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宋宪军诉讼代理人、原告陈党生和被告张敏坤、王浩及四被告委托代理人王坤允均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陈党生、宋宪军向本院提出诉讼请求:判令被告张敏坤、王浩、闫成松、陈君偿还原告借款200万元及利息(月息2.5%),并由被告承担本案诉讼费用。事实和理由:被告张敏坤、闫成松于2012年10月27日借原告现金200万元,双方约定借款利息为月息2.5%,被告王浩、陈君为张敏坤、闫成松的借款提供连带责任担保。张敏坤、闫成松借款后还利息至2013年1月26日,后经原告多次催要,被告未再付息也未还本金。故请求法院依法支持其诉讼请求。庭审中,原告变更诉讼请求如下:如果被告能提供抵账的原始证据,且以本金兑付完毕,不再主张本金,变更为被告仍欠利息15.42万元。被告张敏坤、王浩、闫成松、陈君辩称,涉案借款已抵销完毕,债权债务关系已消灭,请求依法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当事人围绕诉讼请求依法提交了证据,本院组织当事人进行了质证。原、被告对对方提供的证据均无异议,本院予以确认并在卷佐证。综合当事人陈述和上述证据,本院认定案件事实如下:2012年10月27日,原告陈党生、宋宪军与被告张敏坤、王浩、闫成松、陈君签订担保借款合同书一份,被告张明坤、闫成松作为借款人在担保借款合同书上签名并捺印,被告王浩、陈君作为借款保证人在担保借款合同书上签名并捺印。合同约定:被告张明坤、闫成松向原告陈党生、宋宪军借款人民币200万元,月利率为2.5%,双方未约定还款期限,王浩、陈君的保证方式为连带责任保证,保证期间为还款之日起两年。原告于借款合同签订当天支付给被告人民币190万元,预先扣除利息10万元。被告张敏坤、闫成松共同向原告陈党生、宋宪军出具了200万元书面借据,被告王浩、陈君亦在借据上签名。此后偿还利息16万元。2014年9月3日,被告转让土地使用权取得的债权人翟素平、谭雪梅、闫乃杰、翟洪涛、智绪明、姜召合对债务人冷卫东、王迎春、杨德淼的债权合计257万元及利息,用于抵偿所欠原告的190万元及利息,冷卫东、杨德淼分别在借据上签字同意,双方约定本金、利息相互抵销。原告陈党生、宋宪军在庭审中承认委托冷卫东、杨德淼办理债权债务抵销,并对涉案借款已经抵销完毕无异议。本院认为,被告张明坤、闫成松向原告陈党生、宋宪军借款人民币200万元,有原、被告签订的担保借款合同书和被告出具的借据为证,原、被告之间的民间借贷合同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本院予以认定。原告预先扣除10万元利息,实际支付被告借款190万元,依法应以借款190万元计算利息。被告王浩、陈君作为该笔借款的连带责任保证人,依法应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在履行债务时,被告用取得的对债务人冷卫东、王迎春、杨德淼的债权257万元及利息,用以抵偿所欠原告陈党生、宋宪军借款及利息。由于原告陈党生、宋宪军在庭审中承认委托冷卫东、杨德淼办理债权债务抵销,并对涉案借款本金及利息已经抵销完毕无异议,显系原告对其债权的自由处分,并不违反法律规定,因此原、被告的借款合同权利义务已经终止,对原告的诉讼请求,本院依法不予支持。综上所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一条、九十九条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原告陈党生、宋宪军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3384元,由原告陈党生、宋宪军负担。如不服本判决,可以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照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山东省菏泽市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长  闫传才人民陪审员  王福云人民陪审员  宋广明二〇一七年五月二日书 记 员  袁 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