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7)川1528民初784号

裁判日期: 2017-05-19

公开日期: 2017-06-26

案件名称

苏华与曾谦等合伙协议纠纷一案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兴文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兴文县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苏华,曾谦,刘驰

案由

合伙协议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三十五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四条,第六十六条,第九十九条第一款

全文

四川省兴文县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7)川1528民初784号原告:苏华,男,汉族,出生于1967年2月7日,住四川省兴文县。委托诉讼代理人曾观强,四川石海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诉讼代理人张德益,四川石海律师事务所律师助理。被告:曾谦,男,汉族,出生于1966年10月4日,住四川省兴文县。被告:刘驰,女,汉族,出生于1972年9月30日,住四川省兴文县。上述二被告的委托诉讼代理人杨宗桥,四川晏州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告苏华与被告曾谦、刘驰合伙协议纠纷一案,本院于2017年3月24日立案后,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苏华及其委托诉讼代理人曾观强、张德益,被告曾谦、刘驰及其委托诉讼代理人杨宗桥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原告苏华向本院提出诉讼请求:判令被告支付原告合伙企业转让费190000元及逾期利息36100元(逾期利息按月利率1%计算,直至款项本息付清为止)。事实和理由:2013年11月,原告与曾谦、牟力各出资300000元合伙成立了兴文县谦烨竹木加工厂,合伙协议约定:三人各占投资总额的33.3%股份,由曾谦担任法定代表人。2015年7月,三个合伙人协商后一致同意,兴文县谦烨竹木加工厂以570000元的价格转让给宜宾纸业公司和兴文县莲花镇茂林竹业专业合作社,曾谦以法定代表人的身份在转让协议上签字。2015年6月,宜宾纸业公司支付转让费401981元。2015年8月31日,兴文县莲花镇茂林竹业专业合作社支付转让费168019元。两笔转让费共计570000元均由曾谦代为领取。2015年6-9月期间,曾谦支付牟力合伙企业转让费190000元。原告多次要求曾谦支付转让费190000元,但曾谦以各种理由拖延支付。曾谦与刘驰系夫妻关系,共同侵占原告合法财产。为维护原告权益,故诉至法院,请求判如所请。被告曾谦、刘驰向本院提供答辩意见:原、被告合伙经营谦烨竹木加工厂,苏华应分得转让款190000元是事实,但该转让款已经苏华同意和要求代为抵扣刘驰100000元借款、代为支付曾勇700000元欠款、代为支付牟力10000元欠款、代为支付曾正良10000元工伤赔偿款,故被告不应再支付原告任何款项,请求法院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原告为证明其诉称理由,向本院提供了以下证据:1、二被告身份证复印件、结婚登记申请书、婚姻状况证明,拟证明二被告系夫妻关系,具有诉讼主体资格;2、合伙协议,拟证明苏华、牟力、曾谦于2013年11月8日达成合伙协议,共同成立了兴文县谦烨竹木加工厂,由曾谦担任法定代表人,三人系合伙关系,各占33.3%的股份;3、兴文县莲花镇茂林竹业专业合作社证明、收条、信用社转款凭证、牟力证言,拟证明2015年兴文县谦烨竹木加工厂以570000元的价格转让给宜宾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兴文县莲花镇茂林竹业专业合作社,曾谦领取了转让款570000元后,支付了合伙人牟力转让费190000元;4、刘驰的银行卡转账信息,拟证明刘驰实际管理兴文县谦烨竹木加工厂的账务收入,曾谦拖延支付原告的190000元转让费系曾谦、刘驰的夫妻共同债务;5、2012年-2013年曾谦经营竹片收支统计表,拟证明苏华、曾谦在2012年-2013年经营竹片期间的收支情况,苏华负责记账,其记账显示曾谦应支付苏华184000元;6、绥江森林公园工程收支汇总表、代收货款授权委托书、绥江项目施工班组、材料供应商付款情况统计表,拟证明苏华、曾谦、王志刚共同做绥江森林公园工程,苏华负责记账,其记账显示2013年10月,苏华借刘驰300000元,2015年8月偿还刘驰本金100000元。经质证,被告对原告提供的第1、2、3号证据无异议,对第4、5、6号证据认为与本案无关,且证据是复印件,无合伙人的签字,不认可其举证目的。本院认为,原告提供的第1、2、3号证据,被告无异议,本院予以采信;原告提供的第4、5、6号证据,不符合证据三性,本院不予采信。被告曾谦、刘驰为证明其抗辩理由,向本院提供以下证据:1、曾勇证言、曾勇的身份证复印件、(2014)兴古民初字第242号民事判决书、借记卡账户历史明细单,拟证明苏华差欠曾勇欠款70000元,经曾勇、苏华找曾谦协商,苏华同意在竹木厂转让款中抵扣70000元,曾谦已通过银行转账和现金方式支付曾勇70000元;2、曾正良证言、曾正良身份证复印件,拟证明曾正良2012年12月在苏华、曾谦合伙经营的兴文县谦烨竹木厂务务工时受伤,厂方差欠曾正良赔偿金20000元。2015年8月,竹木厂卖给他人后,曾正良要求苏华、曾谦付款,经牟力等人调解,苏华、曾谦同意各付曾正良10000元,同时苏华要求曾谦把他应付的10000元在竹木厂转让款中扣除,直接由曾谦一并支付给曾正良;3、牟力证言、牟力身份证复印件,拟证明牟力、苏华、曾谦于2013年起合伙经营兴文县谦烨竹木加工厂。2015年,三个合伙人协商,将谦烨竹木加工厂的所有权和经营权转让给他人,转让款570000元由曾谦统一收取和分配。曾谦收取转让款后支付了牟力190000元。因苏华差欠牟力个人债务10000元,经苏华、曾谦、牟力三方协商,曾谦在苏华应分得的转让款中扣除了10000元支付牟力;4、借条复印件一张,拟证明2013年10月22日,苏华向刘驰借款100000元,苏华同意在应分得的竹木厂转让款中扣除100000元抵扣该笔借款。被告申请证人曾勇、曾正良、牟力、梁泽刚、曾乾方出庭作证。证人曾勇证称:苏华在云南绥江做工程差欠他150300元,法院判决后,苏华陆续支付了部分款项,尚欠70000元。2015年8月,他了解到苏华与曾谦合伙的谦烨竹木厂已转让,转让款在曾谦处,他便同苏华一起找曾谦协商,苏华同意曾谦在其应得的转让款中扣除70000元。2015年8月19日,曾谦通过工行转款支付曾勇40000元、通过现金支付曾勇20000元,几天后曾谦再次支付10000元。曾勇收到曾谦付款70000元后,将苏华的欠条退还苏华。关于这笔欠款,是苏华和王志刚出具的欠条,他和曾谦之间没有经济往来。后他找苏华催款,苏华说有转让款在曾谦处,还带着他去找曾谦。曾谦把钱付了,他和苏华之间就没有债务了。证人曾正良证称,他到苏华、曾谦开的竹木厂上班受伤,老板差欠他赔偿款20000元。后竹木厂转让了,他找到苏华、曾谦催款,牟力给他们调解,曾谦就付了他20000元,这笔钱应该是苏华、曾谦各负责10000元。证人牟力证称,他与苏华、曾谦合伙经营兴文县谦烨竹木厂。后竹木厂转让后,转让款570000元说好是三人平分,每人190000元。他的转让款190000元是得到了的。因苏华差他10000元,苏华答应在转让款中扣除。曾正良的工伤发生在他入伙之前,苏华、曾谦经营期间,当时说好赔偿曾正良22000元,后来竹木厂转让了就协商付曾正良20000元。他知道这笔赔偿款20000元是从转让款中支付,至于苏华、曾谦如何分摊这20000元,他不清楚。证人梁泽刚证称,2015年8月中旬,曾勇、曾谦都来参加他孩子的升学宴。为其经济纠纷,曾勇喊曾谦到洞乡对面的咖啡店商谈,他也跟着去了。后苏华来了,说欠款是70000元,是苏华差曾勇的钱,因苏华的钱在曾谦手里,双方就说好曾谦帮苏华支付这笔钱。证人曾乾方证称,他的侄女在开咖啡店,他没事就在店里耍。2015年,苏华、曾谦和曾勇在咖啡店协商解决欠款,他在场。他听说是苏华差欠曾勇70000元,当时曾勇还带了几个工人一起来要钱,后面钱是如何支付的,他就不清楚了。经质证,原告对被告提供的第1号证据部分有异议,认为原告差欠曾勇的150000元已全部付清,但原告并未同意在应得的竹木转让款中支付曾勇70000元;对第2号证据有异议,认为曾正良的工伤赔偿款该曾谦支付,因为原告与曾谦在经营竹片厂期间,曾谦本来就差欠原告180000元;对第3号证据无异议,差欠牟力10000元是事实,同意在转让款中扣除;对第4号证据部分有异议,原告向刘驰借款100000元是事实,但该借款发生在绥江森林公园工程中,应在该工程收入中列支处理,不应该在原告应得的竹木转让款中扣除,也不应该由曾谦直接支付刘驰。对于证人出庭证词,被告对牟力的出庭证词没有异议,对曾勇、曾正良、梁泽刚、曾乾方的出庭证词有异议,认为原告已不差欠曾勇、曾正良欠款,原告不同意欠款在竹木厂转让款中扣除。本院认为,被告提供的书面证据及证人出庭证言,相互吻合的部分本院予以采信。就各方争议的事实,根据当事人陈述和经审查确认的证据,本院认定如下:兴文县谦烨竹木加工厂未办理工商注册登记,其取得的四川省木竹材经营加工许可证载明的名称为兴文县谦烨竹木加工厂、地址在兴文县莲花镇莲花山村二组,企业类型为个体,法定代表人是曾谦。2012年-2013年,曾谦与苏华口头协议合伙经营兴文县谦烨竹木加工厂。2013年11月8日,牟力加入合伙,三方签订合伙协议,协议约定:投资总额为900000元,由合伙人曾谦、苏华、牟力分别出资300000元,各占投资总额的33.3%股份,经营方式为共同经营、共负盈亏。2015年5月,曾谦、苏华、牟力协商同意以570000元的价格将兴文县谦烨竹木加工厂转让给宜宾纸业公司和兴文县莲花镇茂林竹业专业合作社,并由曾谦以法定代表人的身份签订转让协议和代收转让款。2015年6月、8月,宜宾纸业公司和兴文县莲花镇茂林竹业专业合作社向曾谦支付了转让款570000元。曾谦收款后向牟力支付190000元。苏华要求曾谦支付转让款190000元未果,遂向本院提起诉讼。另查明,曾正良系曾谦、苏华经营兴文县谦烨竹木加工厂期间的工人,在上班期间受伤后,其工伤赔偿款未得解决。曾正良在得知竹木厂转让后找到曾谦、苏华、牟力,经协商,曾谦支付了20000元给曾正良。经法庭询问,曾谦、苏华陈述他们两人在合伙经营兴文县谦烨竹木加工厂期间无书面协议,经营方式就是共同出资、共负盈亏,曾正良的工伤发生在他们经营期间。再查明,曾勇于2014年5月诉讼王志刚、苏华买卖合同纠纷一案。本院作出(2014)兴古民初字第242号民事判决书,判决王志刚、苏华偿还曾勇活立木欠款150300元,苏华陆续支付曾勇部分欠款。2015年8月,曾勇找苏华催收欠款,经曾勇、苏华、曾谦协商,由曾谦支付曾勇欠款70000元。还查明,刘驰与曾谦系夫妻关系。经法庭询问,苏华陈述自己与曾谦、王志刚在合伙经营绥江森林公园项目时,因启动资金需600000元,王志刚无现钱,他和曾谦就说好各出300000元作为入伙股金,他的入伙股金300000元是给刘驰借款。曾谦陈述绥江森林公园项目是他与苏华、王志刚合伙经营,因启动资金需要600000元,王志刚无现钱,就由他和苏华各出300000元。苏华的入伙股金300000元是跟刘驰借的。诉讼中,苏华认可自己差欠牟力10000元,同意曾谦在竹木厂转让款中扣除10000元支付牟力,牟力到庭认可收到此款。经法庭询问,苏华、曾谦、牟力均认可他们三人在合伙经营兴文县谦烨竹木加工厂期间对外无债权债务纠纷,其转让款570000元口头协商由他们三人各分得190000元。曾正良、曾勇、刘驰的欠款与他们三人的合伙经营活动无关。本院认为,原告苏华与被告曾谦及案外人牟力合伙经营兴文县谦烨竹木加工厂,其经营方式为等额出资、共负盈亏。对于转让款570000元,三人均承认其合伙经营期间无债权债务纠纷,应该由三人均分。曾谦辩称自己代苏华支付牟力10000元、曾正良10000元、曾勇70000元、刘驰100000元,故不再差欠苏华转让款。诉讼中,苏华对曾谦代支付牟力欠款10000元予以认可。曾正良、曾勇、刘驰均到庭认可已从曾谦处得到欠款,与苏华之间的经济纠纷已了结。本案争议的焦点在于曾谦支付曾正良、曾勇、刘驰款项的性质问题。经审理查明,曾正良处的工伤赔偿款项20000元系曾谦、苏华在合伙经营兴文县谦烨竹木加工厂期间遗留的债务,双方均认可无书面合伙协议,合伙方式是共同出资、共负盈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三十五条“合伙的债务,由合伙人按照出资比例或者协议的约定,以各自的财产承担清偿责任。合伙人对合伙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偿还合伙债务超过自己应当承担数额的合伙人,有权向其他合伙人追偿。”之规定,曾正良处的20000元属于曾谦、苏华合伙经营兴文县谦烨竹木加工厂期间的共同债务,在无约定的情况下,应由曾谦、苏华各承担10000元,曾谦在转让款中扣除苏华10000元支付曾正良并无不当之处,对曾谦该抗辩理由予以采信。对于曾勇处的70000元欠款,苏华陈述差欠曾勇70000元是事实,但这是他与曾谦、王志刚在合伙经营绥江森林公园项目时的欠款,且他并未同意曾谦在转让款中扣除70000元支付曾勇。曾勇到庭证称,因苏华、王志刚差欠绥江工程活立木款150300元并出具欠条,经法院判决后,苏华仅支付部分款项。后他听说兴文县谦烨竹木加工厂的转让款在曾谦手里,便找到苏华、曾谦,三人商议后由曾谦支付了70000元给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三十五条“合伙的债务,由合伙人按照出资比例或者协议的约定,以各自的财产承担清偿责任。合伙人对合伙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偿还合伙债务超过自己应当承担数额的合伙人,有权向其他合伙人追偿。”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四条“当事人约定由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债务的,债务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之规定,曾勇处的欠款已经本院生效法律文书确认由苏华、王志刚共同偿还,苏华、王志刚之间是连带责任关系,曾勇有权利要求苏华清偿全部欠款70000元,苏华也有承担全部欠款70000元的法律责任。该债务既便是与绥江森林公园项目有关,但该项目是否经合伙人清算、清算后合伙人之间的盈亏分摊、苏华清偿欠款70000元是否超过自己应当承担的合伙债务均未有证据证明;即便超过,苏华有权向该项目的其他合伙人进行追偿,但这个合伙纠纷与本案不属于同一法律关系,不宜在本案中处理。苏华虽未书面约定曾谦代其支付曾勇款项,但根据证人证言可以推定苏华是知道此事,曾谦支付曾勇70000元是得到苏华同意的,故对曾谦该抗辩理由,予以采信。对于刘驰处100000元债务,曾谦、苏华均认可这笔债务是他们在合伙经营绥江森林公园时,苏华向刘驰借款300000元作为苏华的入伙股金,本案诉争的100000元即包括300000元的债务当中。刘驰与曾谦系夫妻关系,该笔借款发生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应属夫妻共同债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六条“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和第九十九条“当事人互负到期债务,该债务的标的物种类、品质相同的,任何一方可以将自己的债务与对方的债务抵销,但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合同性质不得抵销的除外。当事人主张抵销的,应当通知对方。通知自到达对方时生效。抵销不得附条件或者附期限。”之规定,曾谦在转让款中扣除100000元用以偿还刘驰处借款,仍是在原、被告互负到期债务的情况下,行使债务抵销权的结果,该行为符合客观事实和法律规定,本院对被告该辩称理由予以采信。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四条、第六十六条、第九十九条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原告苏华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2346元,由原告苏华承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或者代表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四川省宜宾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  陈练二〇一七年五月十九日书记员  刘惠 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