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7)粤1402民初229号

裁判日期: 2017-05-17

公开日期: 2017-11-09

案件名称

曾某1、曾某2等与邓某继承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梅州市梅江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梅州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曾某1,曾某2,邓某

案由

继承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五条,第十六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第一款

全文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7)粤1402民初229号原告:曾某1,女,汉族,1970年3月29日出生,住址:梅州市梅江区。原告:曾某2,女,汉族,1973年3月13日出生,住址:梅州市梅江区。委托诉讼代理人:杨小兴,原告的母亲。被告:邓某,女,汉族,1959年4月7日出生,住址:梅州市梅江区。委托诉讼代理人:邓燕芳,被告的女儿。原告曾某1、曾某2诉被告邓某继承纠纷一案,本院于2017年1月20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两原告及曾某2的委托诉讼代理人杨小兴,被告及其委托诉讼代理人邓燕芳均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两原告向本院提出诉讼请求:1.原告曾某1依法继承被继承人曾浩遗留的座落于梅州市五洲城新洲路第三栋宿舍405房及杂间二分之一的份额,由被告向原告曾某1支付继承份额财产折价款10万元(最终以评估价为准)。2.两原告应分得被继承人曾浩的丧葬费、抚恤金每人3万元,共6万元。3.被告应承担因抢救曾浩的医疗费和办理后事等费用1万元。事实与理由如下:原告一、二系曾浩与前妻杨小兴的亲生女儿,1998年曾浩与杨小兴离婚。2016年11月3日,曾浩自杀身亡,遗留有梅州市五洲城新洲路第三栋宿舍405房以及杂物间一套,权属人原为曾浩,2005年权属人加名被告共有。曾浩再婚后,被告不仅没有尽到妻子应尽的义务,而且多次强迫曾浩写遗嘱,要求全部房产归被告所有。曾浩有疾病时,也不照顾。曾浩为此于2016年10月曾自杀未遂,幸好原告发现并送医院抢救,承担所有费用。对于被告的所作所为,曾浩感到心寒,并于2016年10月28日,亲笔写下《遗嘱》,《遗嘱》写明:梅州市五洲城新洲路第三栋宿舍405房以及杂物间其名下的份额全部归原告曾某1所有。曾浩死亡后,其原单位支付有丧葬费、抚恤金等费用,均被被告占为己有。双方对此协商未果。依照法律规定,原告曾某1应根据遗嘱继承财产份额,原告曾某1、曾某2作为法定继承人之一,应享有丧葬费、抚恤金的权利。为维护原告的合法权益,向法院提出上述诉讼请求。审理过程中,两原告撤回第二项诉讼请求,本院予以准许。被告邓某辩称,1.被告与曾浩于××××年结婚,本案涉案房产是被告与曾浩的夫妻共同财产(有房产证为凭),此房产证已被原告曾某1拿走,要求原告将房产证归还本人保管。此房产是被告现有的唯一住房,即使原告的父亲已离世,此房产也不可能分割变卖,仍要供被告本人居住,被告也没有条件折现。婚后13年间被告工作所得的工资全部交由曾浩保管,每月还缴生活费300元给他,丈夫在他生前就已经把现金存款转移了,原告如今来与一个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争夺房产,没钱没房叫被告以后如何生存。2.丧葬费、抚恤金至今仍在社保局,被告从未领取。原告要求被告支付丧葬费、抚恤金6万元,被告作为原告的继母,未得到原告的尊重,未要求原告赡养,反而无中生有,认为被告已领丧葬费和抚恤金。被告作为曾浩的合法妻子,被告是第一领取人,抚恤金是发放给死者生前一起共同生活配偶的一种抚慰金,现房产证、身份证、死亡证、火化证、存折和现金被原告曾某1拿走。3.近几年曾浩身体不适,看病住院都是被告本人陪同照顾及支付住院医疗费,两原告没出过一分钱,没赡养过老人。被告仅靠社保养老金每月1000元来维持生活,至于丈夫曾浩办理后事的费用,作为子女也理应承担此费用。被告是一个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丈夫去世了,被告没要求两原告负担被告今后的生活费用,曾浩的医疗费用子女也应当承担。综上,被告认为两位原告在其父亲生前未尽到做子女的责任,父亲生病时未得到子女是关心和照顾,原告是在敲诈讹人、无中生有、以抢夺财产为目的。本院经审理认定事实如下:本案讼争房产位于梅州市五洲城新洲路第三栋宿舍405房及杂间(产权证号:粤房地证字第××号)。原告曾某1、曾某2为曾浩与前妻杨小兴婚生女儿,曾浩与杨小兴于2002年6月离婚。被告与曾浩于××××年××月××日结婚,婚后未共同生育子女。曾浩于2016年11月3日因自杀身亡。曾浩去世后遗留下上述涉案房产,该房产登记于2005年5月26日,权属人为曾浩、邓某。2016年10月28日,曾浩书写一份《遗嘱》,内容为:“立遗嘱人:曾浩,男,73岁,身份证号码:,现住梅州市五洲城新州路邮电宿舍第三栋405房。为避免以后有纠纷,我决定在百年归寿以后,将我们财产座落在梅州市五洲城新洲路第三栋宿舍405房及杂物一间,房一套(房地产权证粤房地证字第××号)属我名下所有产权全部给大女儿曾某1继承,若女先于我死亡,则全部由外孙刘翀继承,他人不得干涉。以上决定是经过我慎重考虑,在头脑清醒,行为自主时后作出的决定,完合自愿,特此立嘱为证,并宣布本遗嘱是唯一有效的遗嘱,此后的任何文件不构成对本遗嘱的变更、补充或撤销。立遗嘱人:曾浩(并按指模)2016年10月28日”。2017年1月20日,原告向本院起诉,提出上述诉讼请求,被告则作出上述答辩意见。另查,被继承人曾浩生前与被告共同生活一起,平时膝盖、腰骨会疼痛,无出现精神昏迷等情形。原、被告双方确认曾浩法定继承人中无丧失劳动能力、及丧失继承权等情形。原告起诉提供的证据有:原告身份证、证明,被告户籍证明,自杀证明,火化证明,死亡证明书,抢救费用单据,殡仪馆服务结算清单,丧葬费,房产证,遗嘱等,以证实其诉请。经质证,被告对原告身份证、证明、被告户籍证明、自杀证明、火化证明,死亡证明书、房产证无异议,对殡仪馆服务结算清单、丧葬费、抢救费用单据真实性无异议,但认为该费用由原告支付是合理的,遗嘱不是曾浩自愿所写。被告答辩提交的证据有:被告身份证、结婚证,房产证,门诊费用报销申请表,门诊支付单,曾浩手写材料,予证实其答辩意见。经质证,原告对证据真实性无异议,但对被告证明目的有异议,认为曾浩生病费用是报销的,被告没有支付,曾浩手写材料如何写的不清楚。庭审中,被告对《遗嘱》中曾浩的签名及指模真实性无异议,但认为该《遗嘱》不是曾浩自愿写的,原告要求继承遗产的二分之一份额,最终折价款需以评估价为准。为查明房产价值,原告于2017年2月23日向本院提出申请,要求对梅州市五洲城新洲路第三栋宿舍405房及杂物一间的价值进行评估。经法院委托广东信德资产评估与房地产土地估价有限公司评估,该公司于2017年4月20日作出评估报告书,涉案房产价值为154400元。原告支付评估服务费1538元。经质证,双方对评估报告书均无异议。本院认为,位于梅州市五洲城新洲路第三栋宿舍405房及杂间(产权证号:粤房地证字第××号)的房产,登记权属人为曾浩、邓某,根据物权法定的原则及不动产以登记发生物权设立效力的规定,该房产属于被告邓某与曾浩的夫妻共同财产。被继承人曾浩于2016年11月3日自杀死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五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及第十六条“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之规定,被继承人曾浩于2016年10月28日书写1份《遗嘱》,对属其名下的个人财产份额进行处分,对该《遗嘱》,原告曾某2表示无异议,被告对被继承人曾浩的签名及指模真实性无异议,因此《遗嘱》应为合法有效。现原告曾某1请求按《遗嘱》依法继承涉案房产的二分之一份额,应予支持。因涉案房产为不动产,不宜进行分割处理,经对房产进行评估价值为154400元,原告曾某1要求被告支付房产价值的二分之一即154400元×50%=77200元,理由充分,本院予以支持。对被告辩称《遗嘱》不是曾浩自愿所写,未提交相关证据证实,对被告其他抗辩意见,理由不充分,本院不予采纳。对两原告要求被告承担因抢救曾浩的医疗费、办理后事等费用1万元的请求,因本案为继承纠纷,不属同一法律关系,因此对原告该请求本案不作处理。综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五条、第十六条第一款、第二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原告曾某1依法继承被继承人曾浩遗留的座落于梅州市五洲城新洲路第三栋宿舍405房及杂间(产权证号:粤房地证字第××号)的二分之一份额。二、被告邓某应在本判决生效之日起20日内,支付涉案房产二分之一的折价款77200元给原告曾某1。案件受理费3100元,按规定减半收取1550元,鉴定费1538元,合计3088元(已由原告预交),由原告负担1544元,被告负担1544元。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广东省梅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  曾士芳二〇一七年五月十七日书记员  杨 洁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