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7)云2328民初169号

裁判日期: 2017-05-16

公开日期: 2018-09-13

案件名称

王某某、蒋某某与邬某某健康权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元谋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元谋县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王某某,蒋某某,邬某某

案由

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全文

云南省元谋县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7)云2328民初169号原告:王某某(反诉被告),女,住元谋县。原告:蒋某某(反诉被告),女,住元谋县。共同委托诉讼代理人:李永仙,云南宇锋律师事务所律师,特别授权代理。被告:邬某某(反诉原告),男,住元谋县。委托诉讼代理人:余翠兰(系邬某某之妻),住元谋县,特别授权代理。委托诉讼代理人:娄松,元谋县黄瓜园镇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一般授权代理。原告王某某、蒋某某与被告邬某某健康权纠纷一案,本院于2017年2月27日立案后,被告(反诉原告)邬某某提起反诉。本院依法受理了反诉,并决定本诉与反诉合并审理,依法适用普通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王某某、蒋某某及二原告的共同委托诉讼代理人李永仙,被告邬某某及其委托诉讼代理人余翠兰、娄松到庭参加诉讼。原告(反诉被告)王某某、蒋某某向本院提出诉讼请求:由被告(反诉原告)邬某某赔偿给原告(反诉被告)王某某医疗费7191.66元、住院伙食补助费1400元(28天×50元/天)、护理费2632元(28天×94元/天)、误工费2632元(28天×94元/天)、营养费560元(28天×20元/天)、交通费50元,共计14465.66元;由被告(反诉原告)邬某某赔偿给原告(反诉被告)蒋某某医疗费10324.19元、后期治疗费2000元、住院伙食补助费1400元(28天×50元/天)、误工费7520元(80天×94元/天)、护理费2632元(28天×94元/天)、营养费800元(40天×20元/天)、交通费50元、鉴定费3500元,共计28226.19元。在法庭辩论终结前,蒋某某增加一项诉讼请求:由邬某某赔偿给蒋某某手机损失费450元、裤子损失费150元。事实和理由:原、被告系同村人,两家有一块承包地相邻。2015年12月,被告(反诉原告)邬某某家在自家承包地里建房,双方由此产生矛盾。2016年9月17日下午,原告(反诉被告)王某某、蒋某某看到被告(反诉原告)邬某某在砸自家田埂上的空心砖,王某某当即报警。邬某某回到家里骑着摩托车出来,蒋某某将摩托车拦住,邬某某遂将放在摩托车后面的钢筋抽下来,朝蒋某某乱打。当蒋某某被打倒在地,邬某某欲离开现场时,王某某过来阻拦,也被邬某某打伤。被告(反诉原告)邬某某故意打伤人的行为,侵犯了二原告(反诉被告)的健康权,应当对其经济损失予以赔偿。被告(反诉原告)邬某某针对本诉辩称,邬某某没有动手打王某某和蒋某某。王某某的住院伙食补助费只能按每天30元计算28天,护理费只能按每天50元计算28天,营养费和交通费不应当支持;蒋某某的住院伙食补助费只能按每天30元计算28天,护理费只能按每天50元计算28天,误工费只能按每天94元计算28天,营养费、交通费、鉴定费不应当支持。被告(反诉原告)邬某某向本院提出诉讼请求:由原告(反诉被告)王某某、蒋某某赔偿给被告(反诉原告)邬某某医疗费2641.63元、后期治疗费1500元、误工费1034元(11天×94元/天)、护理费1034元(11天×94元/天)、住院伙食补助费550元(11天×50元/天)、营养费1100元(11天×100元/天)、交通费200元、鉴定费600元,共计8659.63元。事实和理由:二原告(反诉被告)与被告(反诉原告)系同村人,两家有一块承包地相邻。由于二原告(反诉被告)家强行霸占被告(反诉原告)家房屋后面两家共用的田埂,双方由此产生矛盾。2016年9月17日下午,原告(反诉被告)王某某、蒋某某用石头和砖头砸被告(反诉原告)家的后墙。被告(反诉原告)邬某某骑上摩托车准备找村委会解决,一出门就被原告(反诉被告)王某某、蒋某某用石块和砖头投击致伤,摩托车也被打翻在地。邬某某受伤后,到元谋县人民医院治疗,其伤情经诊断为头部右小腿多处软组织挫伤,在元谋县人民医院住院11天。原告(反诉被告)王某某、蒋某某针对反诉辩称,王某某和蒋某某没有用石头及砖头砸到邬某某家的墙,也没有打到邬某某。邬某某的医疗费以医院收据为准,后期治疗费、鉴定费应该有相关的证据加以证明,护理费只能按每天50元计算,住院伙食补助费只能按每天30元计算,营养费不应当支持,交通费过高,误工费与王某某、蒋某某没有因果关系,不认可。当事人围绕着诉讼请求依法提交了证据,本院组织当事人进行了证据交换和质证。对二原告(反诉被告)提交的证据,被告(反诉原告)无异议的,本院予以确认并在卷佐证;对被告(反诉原告)有异议的证据,本院认定如下:第一组证据,证据材料1王某某的《元谋县人民医院病情诊断书》、证据材料2王某某的《元谋县人民医院出院证》、证据材料3王某某门诊及住院收费收据各一张、证据材料4王某某的住院病人费用汇总清单、证据材料5蒋某某的《元谋县人民医院病情诊断书》、证据材料6蒋某某的《元谋县人民医院出院证》、证据材料7蒋某某的门诊及住院收费收据各一张、证据材料8蒋某某的住院病人费用汇总清单、证据材料9CT检查报告单、证据材料10昆明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司法鉴定意见书》、证据材料11楚雄正源司法鉴定中心《司法鉴定意见书》、证据材料12鉴定费收据二张、证据材料14王某某的病情证明。以上证据材料客观真实,能够证明其欲证事实,均予以采信。第二组证据,证据材料1元谋县公安局元马派出所接警登记表、受案登记表,客观真实,能够证明其欲证事实,予以采信;证据材料2蒋某某的询问笔录两份、证据材料3蒋美会的询问笔录两份、证据材料5罗李银的询问笔录,部分事实与原、被告双方的陈述一致,能够证明双方发生纠纷,二原告(反诉被告)在纠纷中受伤的事实,予以采信;证据材料4陶发亮的询问笔录,部分事实与原、被告双方的陈述一致,能够证明双方发生纠纷,二原告(反诉被告)在纠纷中受伤的事实,予以采信;证据材料9郭林的询问笔录、证据材料11(元)公(法)鉴(伤)字【2016】101号鉴定文书、(元)公(法)鉴(伤)字【2016】102号鉴定文书、证据材料12元马派出所治安调解协议书,客观真实,均能够证明其欲证事实,予以采信。对被告(反诉原告)提交的证据,二原告(反诉被告)无异议的,本院予以确认并在卷佐证。对二原告(反诉被告)有异议的证据,本院认定如下:第一组证据,证据材料1邬某某的身份证复印件、证据材料2病情诊断书、证据材料3护理证明、证据材料4出院证复印件、证据材料5住院收费票据、证据材料6门诊收据票据、证据材料7费用汇总清单。以上证据材料客观真实,能够证明其欲证事实,予以采信。第二组证据,证据材料1司法鉴定意见书,客观真实,能够证明其欲证事实,予以采信。本院依职权调取的证据材料(2016)云2328民初348号民事判决书,欲证明本案纠纷发生在(2016)云2328民初348号案件审理期间,经原、被告双方质证均无异议,本院予以确认并在卷佐证。根据当事人陈述和经审查确认的证据,本院认定事实如下:二原告(反诉被告)系母女,共同居住生活。二原告(反诉被告)与被告(反诉原告)系同村人,两家有一块承包地相邻。2015年12月,被告(反诉原告)家在自家与二原告(反诉被告)家相邻的承包地里建房,双方因一些琐事产生矛盾。2016年4月25日,蒋某某、王某某和陶发亮(王某某丈夫)认为余翠兰、邬某某、余建明、邬朝鹏损坏自家建在田埂上用作围挡的空心砖墙,遂以财产损害纠纷为案由向本院起诉,案号为(2016)云2328民初348号。2016年9月17日下午,在该案尚未审结的情况下,二原告(反诉被告)认为被告(反诉原告)再次损坏自家的空心砖墙,与被告(反诉原告)发生争吵,原告(反诉被告)王某某当即报警。被告(反诉原告)邬某某也以二原告(反诉被告)用石头敲砸自家房屋的墙体为由报警。此后,被告(反诉原告)从家里骑着摩托车出来,二原告(反诉被告)认为被告(反诉原告)想逃离现场,遂在门前的108国道上将摩托车拦住,双方因此发生厮打,二原告(反诉被告)被被告(反诉原告)用钢筋打伤,被告(反诉原告)也在厮打过程中受伤。三人受伤后,均到元谋县人民医院治疗。原告(反诉被告)王某某的伤情经元谋县人民医院诊断为:左肩部、腰部及左臀部皮下淤血;全身多处组织挫伤。在元谋县人民医院住院28天,开支医疗费7191.66元。经元谋县公安司法鉴定中心鉴定,王某某的损伤程度为轻微伤。原告(反诉被告)蒋某某的伤情经元谋县人民医院诊断为:1.右侧颧弓、眼眶外侧壁骨折;2.双侧大腿、左肩部软组织损伤。在元谋县人民医院住院28天,开支医疗费10324.19元。经元谋县公安司法鉴定中心鉴定,蒋某某的损伤程度为轻伤二级。经昆明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鉴定,蒋某某的“右眼上睑外侧挫伤”、“左肩部、双侧大腿软组织挫伤”的损伤特征不符合摔跌过程中与路面接触形成的损伤特征,“右侧颧弓骨折、断端向内凹陷,右侧眼眶外侧壁骨折、轻度错位。右眼上睑外侧软组织挫伤,双大腿、左肩部软组织挫伤”的损伤特征,钝器击打可以形成。经楚雄正源司法鉴定中心鉴定,蒋某某的后期治疗费评定为2000元,误工期评定为80日,营养期评定为40日。为鉴定伤情,蒋某某共开支鉴定费3500元。被告(反诉原告)邬某某的伤情经元谋县人民医院诊断为:头部、右小腿软组织损伤。在元谋县人民医院住院11天,开支医疗费2641.63元。经云南维权司法鉴定中心鉴定,邬某某的后期治疗费评定为1500元。为鉴定伤情,邬某某开支鉴定费600元。根据审理查明的事实,本院依法认定双方因此次纠纷受伤所产生的经济损失如下:原告(反诉被告)王某某的经济损失为:1.医疗费7191.66元;2.住院伙食补助费840元(28天×30元/天);3.护理费1400元(28天×50元/天);4.误工费2625.84元(28天×93.78元/天)。以上四项共计12057.50元。原告(反诉被告)蒋某某的经济损失为:1.医疗费10324.19元;2.后期治疗费2000元;3.住院伙食补助费840元(28天×30元/天);4.误工费7502.40元(80天×93.78元/天);5.护理费1400元(28天×50元/天);6.营养费800元(40天×20元/天);7.鉴定费3500元。以上七项共计26366.59元。被告(反诉原告)邬某某的经济损失为:1.医疗费2641.63元;2.后期治疗费1500元;3.误工费1031.58元(11天×93.78元/天);4.护理费550元(11天×50元/天);5.住院伙食补助费330元(11天×30元/天);6.鉴定费600元。以上六项共计6653.21元。本院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第二十六条“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邻里之间遇到问题,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可以向有关部门申请解决,或向人民法院起诉。本案中,不论二原告(反诉被告)是否敲砸被告(反诉原告)家的房屋墙体,在没有形成对房屋紧迫性危害,且双方已经报警的情况下,被告(反诉原告)不是在现场等待民警前来处理问题,而是驾车离开,客观上给二原告(发生被告)产生了合理化的怀疑,在二原告(反诉被告)拦下摩托车后,被告(反诉原告)又未能进行有效的解释,而是手持钢筋打伤二原告(反诉被告),致使双方的冲突全面升级。故被告(反诉原告)应当对造成本案发生、冲突升级以及三人受伤的后果承担主要责任。在案件尚未审结、损失未确定的情况下,二原告(反诉被告)就残存的诉讼标的物与被告(反诉原告)发生纠纷,处置不当,也存在一定过错,应当对造成本案发生及三人受伤的后果承担次要责任。综合双方对造成本案发生、冲突升级以及三人受伤后果的原因力,应当由二原告(反诉被告)承担20%的责任,被告(反诉原告)承担80%的责任。双方提出的护理费计算标准均过高,本院依法按本地司法实践确定为50元/天。双方提出的住院伙食补助费标准均过高,本院依法按本地司法实践确定为30元/天。二原告提出王某某营养费的诉讼请求,因王某某的伤情显著轻微,不需要加强营养,故不予支持。二原告(反诉被告)提出王某某、蒋某某交通费的诉讼请求,因未提供相应证据予以证实,故不予支持。原告(反诉被告)蒋某某提出要求被告(反诉原告)赔偿手机损失费450元、裤子损失费150元的诉讼请求,因其未提供相应证据予以证实,故不予支持。被告(反诉原告)提出营养费的诉讼请求,因被告(反诉原告)的伤情显著轻微,不需要加强营养,故不予支持。被告(反诉原告)提出交通费的诉讼请求,因未提供证据予以证实,故不予支持。根据高度盖然性的证据规则,昆明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对蒋某某致伤物、致伤方式的鉴定意见,与公安机关提取到的物证,以及双方在公安机关和法庭的陈述,能够形成完整的证据链,可以认定被告(反诉原告)手持钢筋打伤二原告(反诉被告)的事实,被告(反诉原告)提出未打伤二原告(反诉被告)的辩解,本院不予采纳。综上所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判决如下:一、由被告(反诉原告)邬某某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赔偿给原告(反诉被告)王某某各项经济损失共计9646元;二、由被告(反诉原告)邬某某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赔偿给原告(反诉被告)蒋某某各项经济损失共计21093元;三、由原告(反诉被告)王某某、蒋某某共同赔偿给被告(反诉原告)邬某某各项经济损失共计1331元;四、驳回原告(反诉被告)王某某、蒋某某的其他诉讼请求;五、驳回被告(反诉原告)邬某某的其他诉讼请求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本诉案件受理费100元,由原告(反诉被告)王某某和蒋某某负担20元(已付),被告(反诉原告)邬某某负担80元;反诉案件受理费100元,由被告(反诉原告)邬某某负担80元(已付),原告(反诉被告)王某某和蒋某某负担20元。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楚雄彝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双方当事人均服判的,本判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若负有义务的当事人不自动履行本判决,享有权利的当事人可在本判决规定履行期限届满后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向本院申请强制执行,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为二年。审 判 长  张汝晶人民陪审员  仲顺华人民陪审员  李学军二〇一七年五月十六日书 记 员  余 勤 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