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6)吉0582民初1542号

裁判日期: 2017-04-05

公开日期: 2017-06-29

案件名称

聂福发与聂森、集安市清河镇东岔村委会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集安市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集安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聂福发,聂森,集安市清河镇东岔村民委员会

案由

土地承包经营权确认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二条

全文

吉林省集安市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6)吉0582民初1542号原告聂福发,男,汉族,集安市人,农民,住所地集安市。委托代理人巩和军,集安市头道镇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被告聂森,男,汉族,集安市人,农民,住所地集安市。委托代理人杨国荣,女,汉族,集安市人,农民,住所地同上。第三人集安市清河镇东岔村民委员会。法定代表人林立勇,村主任。原告聂福发与被告聂森、第三人集安市清河镇东岔村民委员会土地承包经营权确认纠纷一案,本院于2016年11月14日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赵永刚适用简易程序于同年12月13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7年3月28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聂福发及其委托代理人巩和军、被告聂森及其委托代理人杨国荣到庭参加诉讼,第三人集安市清河镇东岔村民委员会经本院���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未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经缺席审理,现已审理终结。原告聂福发诉称:原告系东岔村四组村民。1986年原告结婚生女,便找组里要求在机动地里为妻女分地。在时任组长刘喜田组织下,四组在生家沟门为原告妻女分配三垄菜地0.52亩(每人0.26亩)。该菜地东与村民管金林相邻,西与村民薛洪军相邻。1992年原告将该菜地转包给村民张永祥耕种。2015年春,集双高速公路征用东岔村土地。在原告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告提出讼争0.52亩地系其父聂福成的,但其所提供证据证明耕地面积0.76亩及相邻农户均与原告该地块不符。后被告以第三人集安市清河镇东岔村民委员会填发的0.76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为依据向集安市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该仲裁委裁决0.76亩土地承包经营权归被告。原告认为,仲裁体现的地块面积、���至均非原告所要求确认的地块,被告根据仲裁裁决书领取原告菜地土地补偿款缺少法律依据。故原告诉至人民法院,要求确认讼争0.52亩菜地土地承包经营权归原告享有。提供证据:1、证人张永祥书面证言,证实我包聂福发地种了20多年,每年给他大豆50斤。他家在生家沟门有三垄地我一直种着,去年给管金林种了一年。2、录音光碟(原告与证人张永祥夫妻对话),证人张永祥证实聂福发在生家沟门有三垄地,在石埂子上面,我种了20多年。在征地量地时不知道聂福发没到场,要是知道他没来,我就给他量出来了。聂福成在生家沟门有地,石埂子往上是他的,和小管换了。3、证人张广东书面证言,证实聂福发在生家地片有三垄地,后期张永祥种的。4、证人林成花��面证言,证实聂福发在生家地片有三垄地,后期张永祥一直种的。5、证人薛洪才书面证言,证实聂福发在生家沟门有三垄地,一直由张永祥种的。我的地在聂福发地东边。6、证人李春夫书面证言,证实聂福发在生家沟门有三垄地,我们两家合伙种地。后期他搬走了,由张永祥一直种到现在。7、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金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薛洪军),证实村民管金林、薛洪军在生家沟门的地与原告相邻。其中薛洪军在生家沟门有1.96亩承包地,四至东:地边,南:地边,西:地边,北:聂福发。8、土地承包使用台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被告父亲聂福成名头),证实聂福成家(包括被告八口人)在生家沟门有0.76亩(507平方米)地,四至东:地边,南���地边,西:地边,北:林成清。与原告的地没有关系。9、集农仲案(2016)第10号仲裁裁决书,证实聂森申请集安市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确认生家沟门0.76亩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承包期内归其所有,后该仲裁委员会裁决:申请人聂森享有其父亲作为承包方代表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中生家沟门0.76亩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仲裁的地块与讼争0.52亩地块不符,面积不符、交界不符、地邻不符。10、集双高速公路清河镇土地调查登记表及明细,证实讼争0.52亩(347.31平方米)土地在征地时原登记在原告名下后更改为聂福成名下。被告聂森辩称:当年四组组长刘喜田没有给原告分配生家沟门土地。因年年耕种,年年咬垄,所以量地是0.52亩。我的土地经营权证是0.76亩,一家农户应该只有一块菜地,原告���么有两块菜地。这块地是我家的承包地。提供证据:1、土地承包使用台帐、农户土地承包情况统计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被告父亲聂福成名头),证实被告家在生家沟门分得0.76亩旱地,等级:1。聂福发在生家沟门没有分得土地。2、证人张永祥证言,证实被告的姥爷是我哥哥,我与原、被告都是亲属。聂福成、聂福发在生家沟门都有地,我都种过。聂福成是三条长垄;聂福发是一条长垄,两条短垄,挨着薛洪才。修高速把原、被告家的地都占了。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金林名头),证实管金林在生家沟的地块与聂福成相邻。被告集安市清河镇东岔村民委员会未到庭,亦未答辩。本院依法调取的证据:调查证人李春夫、薛洪才、林成花笔录。双方当事人争议的焦点为:讼争0.52亩土地承包经营权归谁享有?根据原、被告的请求,针对双方争议的焦点,本院分析认证如下:对原告提交的证人张永祥书面证言,被告称这个我不清楚,并提供该证人出庭作证,原告亦提供其与张永祥夫妻对话录音。双方对该证人证言未有实质性异议,故本院予以确认。对原告提供的证人张广东书面证言,被告提出异议,因该证人未到庭接受双方质证,本院无法核实其真实性,故本院不予确认。对原告提供的证人林成花、薛洪才书面证言,被告虽提出异议但未能提供反驳证据,该两位证人证言业经本院核实,故本院予以确认。对原告提供的证人李春夫书面证言,被告提出异议,经本院核实,该证人对其书面证言内容予以反悔,故本院不予确认。对原告提供的农���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薛洪军),土地承包使用台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聂福成)、集双高速公路清河镇土地调查登记表及明细复印件,被告没有异议,本院予以确认。对原告提供的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金林),被告没有异议,但该合同页数不全,无法认定“南至:邓方香地,北至:聂福发地”的承包地是否在生家沟门,且从被告提供的管金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来看,管金林在生家沟的地块与聂福成相邻。故对原告提供的管金林承包合同,本院不予采信。对原告提供的仲裁裁决书,被告对其真实性没有异议,本院予以确认。对被告提供的土地承包使用台帐、农户土地承包情况统计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原告没有异议,本院予以确认。综上,经本院审理查明事实如下:原、被告系叔侄关系。1986年原告结婚生女后,经原告要求,东岔村四组在生家沟门为原告妻女分配三垄菜地,与村民薛洪军相邻。原告耕种几年后将该地块转包给村民张永祥。2015年国家修建集双高速公路征用东岔村四组土地,测量该地块为0.52亩,并登记在聂福成(被告父亲,已故)名下。后原、被告因该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属产生争议。2016年,被告向集安市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确认生家沟门0.76亩土地承包经营权在承包期内归其所有,后该仲裁委员会裁决:申请人聂森享有其父亲作为承包方代表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中生家沟门0.76亩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原告认为该仲裁裁决与双方争议的0.52亩土地无关,遂诉至本院,要求确认讼争0.52亩菜地土地承包经营权归其享有。另查明:二轮土地延包时聂福成户分得8.27亩土地,其中生家沟门0.76亩旱地,等级:1。四至东:地边,南:��边,西:地边,北:林成清。本院认为,被告聂森持有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可证实其家庭享有生家沟门0.76亩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对此原告方亦无异议,但本案双方争议的却是该处一块被国家征用的0.52亩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归属问题。证人张永祥、林成花、薛洪才证言,薛洪军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能够证实原告在生家沟门确有菜地(三垄地),且系另一块地,比聂福成的地少,与村民薛洪军承包地相邻;而聂森家的承包地与村民林成清相邻。故结合原、被告陈述,集双高速公路清河镇土地调查登记表及明细,证人张永祥证言,可认定讼争0.52亩土地系原告菜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承包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承包方自承包合同生效时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原告的土地承包合同及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虽没有记载该讼争0.52亩菜地,但并不能否认原告分得菜地及转包给他人的事实,故对原告要求确认讼争0.52亩菜地土地承包经营权归其享有的诉讼请求,本院应予支持。据此,本院依法判决如下:位于集安市清河镇东岔村四组生家沟门讼争0.52亩土地承包经营权归原告聂福发享有。案件受理费100元由被告负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吉林省通化市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长  赵永刚人民陪审员  郭元华人民陪审员  吕昌杰二〇一七年四月五日代理书记员  于 娇 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