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6)云2504民再4号

裁判日期: 2017-04-25

公开日期: 2017-07-20

案件名称

杨华彬、王凯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再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弥勒市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弥勒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再审

当事人

杨华彬,王凯,啟明华,羌兴华

案由

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第一款,第十六条,第十八条第一款,第二十六条,第三十五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第一款,第十七条第一款,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第一款,第二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七条

全文

云南省弥勒市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6)云2504民再4号再审申请人(原审被告):杨华彬,男,1963年10月29日出生,汉族,农民,住弥勒市。被申请人(原审原告):王凯,男,2005年4月11日出生,彝族,学生,住玉溪市华宁县。被申请人(原审原告)暨王凯的法定代理人:高竹芬(系原审原告王凯的祖母),女,1952年9月20日出生,汉族,农民,住玉溪市华宁县盘溪镇月红寨村民委员会月红寨村民小组*号。委托诉讼代理人:马丽莎,华宁县盘溪镇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委托诉讼代理人:王树华(系被申请人王凯之三祖父),男,1962年11月24日出生,汉族,农民,住玉溪市华宁县。被申请人(原审被告):啟明华,男,1958年3月26日出生,汉族,农民,住玉溪市华宁县。被申请人(原审被告):羌兴华,男,1976年10月17日出生,汉族,农民,住玉溪市华宁县。再审申请人杨华彬因与被申请人王凯、高竹芬、啟明华、羌兴华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一案,不服本院(2015)弥民一初字第728号民事判决书,向本院申请再审。本院于2016年10月13日作出(2016)云2504民申3号民事裁定再审本案,本院依法另行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了本案。再审申请人杨华彬、被申请人暨王凯的法定代理人高竹芬及委托诉讼代理人马丽莎、王树华,被申请人啟明华、羌兴华均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杨华彬申请再审称,请求撤销(2015)弥民一初字第728号民事判决,对本案再审后另行做出正确的判决。事实和理由:1.(2015)弥民一初字第728号民事判决错误认定高竹芬只有王某2一个子女,导致判决结果错误,确定高竹芬的赡养费80648元。2016年3月,我到盘溪做客,从被申请人高竹芬同村村民口中得知,被申请人高竹芬共生育三个子女,即长子王群红、次子王某2、女儿王琼书。我得知该消息后,立即到玉溪市华宁县盘溪镇月红寨村民委员会月红寨村民小组调查,并且盘溪镇月红寨村民委员会出具了证明,证实高竹芬有三个子女的情况属实,故高竹芬的赡养费应为26883.66元。2.事故发生后,我应啟明华的要求,支付的5000元赔偿款,全部计入啟明华的赔偿款中,没有在我应付的赔偿款中认定和扣除,有损公平和合理,我只好申请再审。本案中,我与被申请人啟明华是承揽合同法律关系,在这个承揽合同的履行过程中,挡土墙除险加固工作本身就是一项除险工作,我已经履行了相应的危险告知义务,该案中我没有任何过错,不应当承担任何赔偿责任。王凯、高竹芬辩称:再审申请人杨华彬在弥勒××西二镇海泊村民委员会小河口上寨村民小组有一堵即将倒塌的水泥挡墙,杨华彬要在该挡墙外再施工,另砌一堵新挡墙加固,遂将该工程发包给被申请人啟明华、羌兴华施工。被申请人啟明华、羌兴华就雇佣王某2做工,2015年3月4日14时许,原水泥挡墙发生倒塌,造成王某2等人死亡。事后被申请人啟明华、羌兴华支付了死者家属50000元丧葬费后就不闻不问。被申请人高竹芬虽然有三个子女,但其他子女已经出嫁及分家,要求再审申请人杨华彬、被申请人啟明华、羌兴华共同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请求驳回再审申请人杨华彬的再审申请,支持我方诉讼请求。啟明华辩称:1.弥勒市人民法院(2015)弥民一初字第728号民事判决认定被申请人高竹芬只有一个子女错误,被申请人高竹芬有三个子女是事实。2.事发后,再审申请人杨华彬共拿着5000元赔偿款给我,我支付了王凯、高竹芬2500元,李家贵、姜翠英2500元,该笔款包含在我支付给王凯、高竹芬与李家贵、姜翠英的50000元赔偿款中。3.被申请人王凯、高竹芬的诉求损失范围不合法;4.我与死者之间不是劳务雇佣关系,死者与再审申请人杨华彬才是劳务雇佣关系,雇主是杨华彬,被申请人王凯、高竹芬的损失应当由本案再审申请人杨华彬及其被申请人王凯、高竹芬自己承担。羌兴华辩称:本案中我既不是发包方,也不是承包方,只是起到介绍的作用,我不应承担任何责任。王凯、高竹芬向本院起诉请求:1.由三被告连带赔偿原告因王某2死亡的死亡赔偿金122820元、被抚养人王凯的抚养费185888元、被赡养人高竹芬的赡养费80648元、精神损害抚慰金50000元,合计439356元;2.本案诉讼费由被告承担。本院原审认定事实:原告王凯系死者王某2之子,原告高竹芬系死者王某2之母。被告杨华彬在本村自家空地上有一堵已出现险情的水泥挡墙(长数米、高约3米)需进行加固和维修,经人介绍被告杨华彬即将该挡墙的加固和维修工程发包给被告啟明华进行施工,双方口头约定包工不包料,工程款按实际施工方量以每平方米140元计算。2015年3月3日,被告啟明华代被告杨华彬购买了施工所需材料钢筋、铁线、水泥,被告羌兴华受被告啟明华的委托,为被告啟明华邀约了平时在一起做工的陈有林、李斌、王某2、黄某、李某去施工。次日上午,被告啟明华将陈有林等五人拉到施工现场进行施工,先在该挡墙脚挖一条深1米、宽0.8米的基沟,欲沿原挡墙脚用钢筋混泥土重新浇灌一条新挡墙进行加固,午饭后被告啟明华离开施工现场,下午3时许,当陈有林、李斌、王某2等施工人员在继续清除基沟内的泥土时,原水泥挡墙发生倒塌造成陈有林、李斌、王某2三人死亡。事故发生后被告啟明华垫付给原告赔偿费人民币50000元,后双方为赔偿问题发生纠纷,原告诉至本院。原审认为,被告啟明华雇请陈有林、李斌、王某2、黄某、李某进行施工,双方口头约定由被告啟明华每人每天支付工资90元,双方形成了个人之间的劳务关系,死者王某2属于提供劳务的一方,被告啟明华属于接受劳务的一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自己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本案中,被告啟明华作为雇主,对提供劳务者的劳务活动具有安全注意和劳动保护的义务,缺乏必要的安全设备和未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明知所从事的施工存在安全隐患,指挥工人冒险作业,对事故的发生应承担主要责任,应承担70%的责任;死者王某2不注意安全,明知此项施工存在危险仍冒险施工,对事故的发生具有一定过错,应承担20%的责任,因其在此次事故中死亡,其责任范围内的经济损失由原告自行承担。被告杨华彬将自家已出现险情的挡墙加固和维修工程以口头协议的方式发包给被告啟明华进行施工,施工完成后按实际施工面积进行结算,由被告杨华彬支付给被告啟明华报酬,双方属于承揽加工合同关系,但被告杨华彬作为定作人,明知自己的挡墙加固和维修工程存在安全隐患,也不注意审查承揽人是否具备安全施工资格,也有一定过错,应承担10%的民事责任。被告羌兴华是受被告啟明华的委托帮忙联系施工人员,被告羌兴华与陈有林等五名施工人员不存在劳务关系,对损害的发生无过错,不是本案适格被告,不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原告主张的死亡赔偿金122820元(6141元/年×20年)和被赡养人的赡养费80648元有事实和法律依据,本院予以支持;主张被抚养人生活费185888元过高,根据事实和法律,被抚养人王凯的合法合理费用应为18976元(4744×8年÷2人),本院予以支持;主张精神抚慰金50000元,因原告存在过错,依法不予支持。对于被告啟明华已垫付的人民币50000元,将在本案中予以扣抵。针对原告的诉讼请求,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本院确认因王某2死亡给原告造成的合理经济损失为:丧葬费24495.50元、死亡赔偿金122820元、被抚养人的生活费18976元,被赡养人的生活费80648元,合计人民币246940元。原告的上述合理经济损失,应由被告啟明华赔偿70%即172858元,扣除其垫付的50000元,被告啟明华还应赔偿原告人民币122858元;被告杨华彬赔偿10%即24694元,由原告自行承担20%即49388元。本院原审判决:一、原告王凯、高竹芬因王某2死亡造成的合理损失人民币246940元,由被告啟明华赔偿172858元,扣除啟明华已支付的50000元,还应赔偿原告王凯、高竹芬122858元;由被告杨华彬赔偿24694元;其余48388元由原告自行承担。赔偿款限于判决生效后30日内一次性付清。二、驳回原告王凯、高竹芬的其他诉讼请求。综合再审申请人、被申请人的诉、辩主张,本案争议的焦点是:1.被申请人王凯、高竹芬的起诉是否有事实和法律依据?2.再审申请人杨华彬、被申请人啟明华、羌兴华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3.被申请人王凯、高竹芬的诉讼请求赔偿损失范围是否合理?4.再审申请人杨华彬的再审请求是否予以支持?被申请人王凯、高竹芬为证明其主张的事实和理由,向本院提交了如下证据材料:1.身份证复印件一份,常住人口登记卡复印件二份,欲证实被申请人王凯、高竹芬的身份情况及诉讼主体资格。2.户口证明两份,欲证实被申请人王凯、高竹芬与死者的关系。3.华宁县盘溪镇月红寨村民委员会出具的证明一份、贫困证明一份,欲证实被申请人王凯、高竹芬均由死者抚养及赡养及被申请人经济困难的事实。4.死者王琼德王某2子离婚的离婚协议一份及华宁县盘溪镇月红寨小学出具的证明一份,证实王凯由死者承担抚养义务及王凯系小学三年级学生。5.证人李家才李某明出庭作证的证言,欲证实本案发生的经过。经质证,再审申请人杨华彬及被申请人啟明华、羌兴华对被申请人王凯、高竹芬提交的证据1、2无异议;证据3,再审申请人杨华彬及被申请人啟明华对其真实性、证明力均有异议,认为不能证实被申请人王凯、高竹芬要证实的内容;被申请人羌兴华认为证据与其无关;证据4,再审申请人杨华彬及被申请人啟明华对其真实性、证明力均不认可,认可王凯系学生的事实;被申请人羌兴华认为证据与其无关;证据5,证人李家才李某明黄某证的证言,被申请人啟明华、羌兴华无异议,再审申请人杨华彬对证人李家才李某无异议,对黄树明黄某由杨华彬提供做工工人早饭及杨华彬指挥施工不予认可。被申请人啟明华为证实其主张,向本院提交了对李家才李某明的调查笔录各一份。经质证,被申请人王凯、高竹芬、羌兴华及再审申请人杨华彬均无异议。再审申请人杨华彬对其答辩主张向法院提交了如下证据材料:1.再审申请人杨华彬的身份证复印件1份,欲证实杨华彬的身份情况。2.接待报警案件回执1份,欲证实再审申请人杨华彬及时向弥勒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报案求助及公安民警赶到现场参加救援的情况。3.事故发生现场照片5张,欲证实事故现场及救援的情况。4.购买钢筋和铁丝的销货清单各1份,欲证实啟明华代为购买施工材料钢筋、黑铁线、水泥(15吨)的情况及支出的费用由再审申请人杨华彬支付。5.再审申请人杨华彬的委托诉讼代理人施刚对杨华林杨某询问笔录1份,欲证实杨华彬把自家的挡土墙的除险加固工作承包给被申请人啟明华的事实。6.西二镇海泊村民委员会出具的证明1份,欲证实事故发生后再审申请人杨华彬垫付过5000元赔偿款的事实。7.证人杨华林杨某文、王云满王某1彬出庭作证的证言,欲证实再申请人杨华彬把自家的挡土墙的除险加固工作承包给被申请人啟明华的相关情况。再审中,再审申请人杨华彬提交了华宁县盘溪镇月红寨村民委员会于2016年7月17日出具的证明一份,弥勒市弥勒××西二镇民委员会副主任马强于2015年3月4日出具的证明复印件一份,杨华德、贾继荣、王伟伦于2016年7月26日出具的证明各一份,欲证实:2016年3月,再审申请人杨华彬到盘溪做客,才得知高竹芬共生育三个子女,即长子王群红、次子王琼德王某2王琼书,事故发生后,再审申请人杨华彬应啟明华的要求,支付的5000元赔偿款。经质证,被申请人王凯、高竹芬、啟明华、羌兴华对再审申请人杨华彬提交的证据1、3及再审中,再审申请人杨华彬提交的证据无异议。证据2,被申请人王凯、高竹芬无异议,被申请人啟明华对真实性无异议,但认为与本案无关。证据4,被申请人王凯、高竹芬对真实性、合法性无异议,但对证明力有异议;被申请人啟明华对真实性无异议。证据6,被申请人王凯、高竹芬认为其不清楚,只知道每家垫付过50000元,共计150000元;被申请人啟明华对真实性无异议,但认为杨华彬垫付的5000元赔偿款已包含在150000元中。证据5、7,被申请人王凯、高竹芬对杨华林杨某有异议,认为证人杨华林杨某申请人杨华彬有利害关系,对证人坝继文、王云满王某1只认可压死人的事实,对证人李树彬的证言不予认可;被申请人啟明华对杨华林杨某笔录及证言的真实性、证明力均有异议,对证人坝继文的证言只认可压死人的事实,对证人王云满王某1彬的证言不予认可;被申请人羌兴华对杨华彬提交的证据6,认为其不清楚,对证据2、4、5、7,认为与其无关。围绕当事人的再审请求,本院对有争议的证据和事实认定如下:被申请人王凯、高竹芬提交的证据1、2,再审申请人杨华彬及被申请人啟明华、羌兴华无异议,予以采信;证据3,能证实王琼德王某2请人高竹芬的次子,证据4,能证实王凯系王琼德王某2采信证据3、4能证实的上述事实。证据5,被申请人啟明华、羌兴华、再审申请人杨华彬均无异议,予以采信。被申请人啟明华提交对李家才李某明黄某笔录各一份,被申请人王凯、高竹芬、羌兴华及再审申请人杨华彬均无异议,予以采信。再审申请人杨华彬提交的证据1、3及再审中提交的证据,被申请人王凯、高竹芬、啟明华、羌兴华无异议,予以采信;证据2,能证实事故现场及救援情况,予以采信;证据4,能证实再审申请人杨华彬欲证事实,予以采信;证据6,与啟明华确认杨华彬垫付的5000元赔偿款已包含在其支付给三个死者家属150000元中的事实相吻合,予以采信;证据5、7,证人李家才李某明的证言及调查笔录与被申请人王凯、高竹芬、啟明华、羌兴华的陈述形成证据链,共同证实再审申请人杨华彬将在自家空地上已出现险情的高约3米、长数米的混泥土挡墙加固和修理工程以口头形式发包给啟明华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被压死的陈有林、李斌、王琼德王某2的李家才李某明是被申请人啟明华雇请到现场施工的工人,予以采信。被申请人羌兴华未向本院提交证据材料。本院再审查明的事实:1.被申请人王凯系死者王琼德王某2被申请人高竹芬系死者王琼德王某2被申请人高竹芬与其夫王树生(已死亡)共生育三个子女,即长子王群红、次子王琼德王某2王琼书。2.事故发生后,被申请人啟明华垫付给被申请人王凯、高竹芬赔偿款47500元,再审申请人杨华彬垫付的5000元赔偿款,作为杨华彬赔偿该案王凯、高竹芬2500元,(2016)云2504民再3号案件中李家贵、姜翠英2500元。除上述1、2项事实外,其余事实与原审认定的事实一致。本院再审认为,再审申请人杨华彬主张,被申请人高竹芬有三个子女,其赡养费应为26882.66元。事故发生后,再审申请人杨华彬支付的5000元赔偿款,作为杨华彬赔偿该案王凯、高竹芬2500元,(2016)云2504民再4号案件中李家贵、姜翠英2500元,应在赔偿款中予以扣除,对再审申请人杨华彬的上述再审请求,本院予以支持。本案中,被申请人啟明华雇请陈有林、李斌、王琼德王某2明、李家才李某工,双方口头约定由被申请人啟明华每人每天支付工资90元,双方形成了个人之间的劳务关系,王琼德王某2供劳务的一方,被申请人啟明华属于接受劳务的一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自己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被申请人啟明华作为雇主,对提供劳务者的劳务活动具有安全注意和劳动保护的义务。本案中,被申请人啟明华明知所从事的施工存在安全隐患,其未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指挥工人冒险作业,对事故的发生应承担主要责任,应承担70%的责任;死者王琼德王某2安全,明知此项施工存在危险仍冒险施工,对事故的发生具有一定过错,应承担20%的责任,因其在此次事故中死亡,其责任范围内的经济损失由被申请人王凯、高竹芬自行承担。再审申请人杨华彬将自家已出现险情的挡墙加固和维修工程口头协议的方式发包给被申请人啟明华进行施工,施工完成后按实际施工面积进行结算,由再审申请人杨华彬支付给被申请人啟明华报酬,双方属于承揽加工合同关系,但再审申请人杨华彬作为定作人,明知自己的挡墙加固和维修工程存在安全隐患,也不注意审查承揽人是否具备安全施工资格,也有一定过错,应承担10%的民事责任。原审被告羌兴华是受被申请人啟明华的委托帮忙联系施工人员,原审被告羌兴华与陈有林等五名施工人员不存在劳务关系,对损害的发生无过错,不是本案适格被告,不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被申请人王凯、高竹芬主张的死亡赔偿金122820元,有事实和法律依据,本院予以支持;主张被抚养人生活费185888元过高,根据事实和法律,被抚养人王凯的合法合理费用应为18976元(4744×8年÷2人);主张精神抚慰金50000元,因王德琼存在过错,依法不予支持。对于被申请人啟明华垫付的47500元,再审申请人杨华彬垫付给被申请人王凯、高竹芬2500元,将在本案中予以扣抵。故本院确认因王琼德王某2被申请人王凯、高竹芬造成的合理经济损失为:丧葬费24495.50元、死亡赔偿金122820元、被抚养人王凯的生活费18976元,被赡养人高竹芬的生活费26882.66元,合计193174.16元。被申请人王凯、高竹芬的经济损失,应由被申请人啟明华赔偿70%即135221.91元,扣除其已支付的47500元,被申请人啟明华还应赔偿被申请人王凯、高竹芬87721.91元;再审申请人杨华彬赔偿10%即19317.41元,扣除其已支付的2500元,还应赔偿被申请人王凯、高竹芬16817.41元;由被申请人王凯、高竹芬自行承担20%即38634.83元。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第一款、第十六条、第十八条、第二十六条、第三十五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二款、第十七条第三款、第二十七条、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七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撤销云南省弥勒市人民法院(2015)弥民一初字第728号民事判决。二、被申请人王凯、高竹芬的经济损失193174.16元,由被申请人啟明华赔偿70%即135221.91元,扣除其已支付的47500元,还应赔偿被申请人王凯、高竹芬87721.91元;再审申请人杨华彬赔偿10%即19317.41元,扣除其已支付的2500元,还应赔偿被申请人王凯、高竹芬16817.41元;由被申请人王凯、高竹芬自行承担20%即38634.83元。赔偿款限于判决生效后10日内一次性付清。三、驳回被申请人王凯、高竹芬的其他诉讼请求。如果未按判决指定的期限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延迟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再审案件受理费1244元,由再审申请人杨华彬承担,原审案件受理费7890元,由被申请人王凯、高竹芬承担3469元,被申请人啟明华承担3868元,再审申请人杨华彬承担553元。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或代表人的人数提交副本,上诉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审判长  张菊芬审判员  解雯璇审判员  陈 军二〇一七年四月二十五日书记员  周 梅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