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7)鄂03刑终81号

裁判日期: 2017-04-21

公开日期: 2017-07-27

案件名称

被告人周少武、肖坤东抢劫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二审刑事裁定书

法院

湖北省十堰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湖北省十堰市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被告人周少武,肖坤东

案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2年)》: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

全文

十堰市中级人民法院刑 事 裁 定 书(2017)鄂03刑终81号原公诉机关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人民检察院。上诉人(原审被告人)被告人周少武,因涉嫌犯妨害公务罪于2015年7月30日被湖北省竹山县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2016年7月21日被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公安局抓获,同年8月5日由竹山县公安局执行逮捕。现羁押于竹山县看守所。原审被告人肖坤东,曾用名肖浪,因涉嫌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于2015年7月30日被湖北省竹山县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2016年7月15日由竹山县公安局执行逮捕,同年8月31日被竹山县公安局监视居住。湖北省竹山县人民法院审理湖北省竹山县人民检察院指控原审被告人周少武犯抢劫罪、原审被告人肖坤东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于2016年12月21日作出(2016)鄂0323刑初186号刑事判决。宣判后,原审被告人周少武不服一审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2017年2月8日受理后,依法组成由审判员井家坤担任审判长并主审,审判员宋某、审判员刘某参加评议的合议庭,于2017年4月14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湖北省十堰市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裴某、吴某1出庭依法履行职务。上诉人周少武、原审被告人肖坤东经传唤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判认定:2015年6月15日,周少武受周某1(已判刑)、周某2(另处理)的电话邀约一起到竹山县潘口乡丫角山绿松石矿洞欲盗采绿松石某矿。任某(已判刑)找周某1商议上丫角山矿山盗采绿松石并约定相互再邀约人员参加,杨某1、杨某2、周某3(均已判刑)听说后也表示要跟随其上山,张某1(已判刑)电话与周某1取得联系后又与贾某、黄某、朱某1、舒某(均已判刑)相互联系,任某电话通知了陈某、吴某2、朱某2(均已判刑)、朱某3(另处理)、叶某1(另处理);丁某2、常某1、闻某(均已判刑)等人与叶某1取得联系,丁某2、朱某4(已��刑)、李某(另处理)、朱某5(另处理)、张某2(另处理)相互取得了联系,舒某(已判刑)与胡某、常某2、张某3、王某1(均已判刑)、王某2(另处理)、汪某1(另处理)、汪某2(另处理)、叶某2(另处理)相互取得联系。联系好后,分别携带钢钎、老虎钳、汽油燃烧瓶等作案工具,先后乘车从竹山县溢水镇和潘口乡等地赶往潘口乡魏沟村丫角山绿松石矿洞附近。6月16日晚11时许,杨某1等人先后到达丫角山政府执勤护矿点下面树扒聚集。聚集后共32人,遂杨某1、任某提议各参与人员相互不喊姓名,称“32号”,并要求“32号”成员将脸上糊上泥巴。贾某称:“一会儿搞起来以后,派出所若撵,都不要跑”。现场由杨某1牵头,分三个小队,分别由周某1、贾某、胡某各带一队,然后前往丫角山矿洞,在行进过程中,发现矿山执勤护矿点有护矿工作人员及潘口派出所民警在现场执勤管护,遂等候在矿洞附近,伺机作案。护矿的执勤民警发现杨某1等人后,劝其离开,不要实施盗矿。杨某1等人现场煽动与警察对抗。6月17日2时许,胡某和常某2在矿洞口山坡上望风警戒,杨某1指使“32号”成员准备石头,以便破坏执勤点照明灯和监控设施。随后任某用石头将护矿点照明灯砸灭,王某2扔石头砸执勤点房门,使屋内护矿人员不能出来;被告人周少武及陈某、舒某、贾某、周某3、周某1、丁某2、朱某1、朱某2、朱某4、周某2等人向执勤点扔石头,执勤民警见状立即制止。贾某、陈某等人不听劝阻,继续扔石头。竹山县公安局潘口派出所民警兼护矿队员肖某遂鸣枪示警,杨某1向“32号”成员大喊“用石头砸死放枪的”。期间,黄某用石头将潘口派出所协警兼护矿队员薛某砸伤,后经鉴定为轻微伤。随后贾某、叶某2跳上执勤点屋顶将监控线拽断;陈某爬到执勤点房顶用石头砸坏监控摄像头;张某1、王某1、叶某2、汪某1用老虎钳将供电线路剪断。周某1、陈某、朱某6、任某、丁某2撬开矿洞,周某1、吴某2等人守护洞口,闻某进入矿洞内盗采一袋子绿松石某矿后,由杨某1、陈某、贾某等人携带绿松石驾车逃离现场。在逃离途中,陈某电话联系被告人肖坤东,让其联系买主。肖坤东电话联系朱某7(已判刑),并告知了陈某等人在潘口丫角山矿洞搞到了绿松石欲出售。后朱某7、朱某8(已判刑)与陈某取得联系,并约定在竹山县潘口乡高速路口附近进行交易。到达交易地后,朱某9、熊某(均已判刑)也先后赶到交易现场,朱某7、朱某8、朱某9、熊某四人明知杨某1等人出售的绿松石系在丫角山矿洞盗采所得时,朱某7、朱某8仍与杨某1等人商议以42万元的价格成交,并言明由朱某7、朱某8、朱某9、熊某及章某、郑某六人合伙购买该批绿松石。在交易过程中,朱某10(已判刑)也赶到交易现场欲购买绿松石,朱某7称:“已与杨某1等人议好了出售价格”。因杨某1等人要一次性支付现金,朱某8所带现金不够,便向朱某10借现金16万元。后朱某7、朱某8等人共同以42万元的价格购得该批绿松石。交易后朱某8等人将绿松石带回溢水镇熊某家,经称重共计15.4公斤。当日,朱某8等人将所购绿松石以46万元价格出售,获利4万元。朱某7、朱某8、熊某、朱某9、章某、郑某六人各分得6000元,并由朱某7带给肖坤东4000元,后朱某7实际给付肖坤东3000元。销赃后,杨某1等人对赃款予以分配,被告人周少武分得赃款25000元,被告人肖坤东分得赃款5000元,肖坤东得赃款和获利款共计8000元。案发后,被告人周少武退缴赃款25000元,被告人肖坤东退缴赃款和获利款8000元。上述事实,有经原审庭审举证、质证,查证属实的下列证据予以证实:1、被害人肖某、薛某、喻某的陈述;2、证人杨某1、周某1、贾某、张某1、任某、陈某、周某3、舒某、黄某、胡某、张某3、常某2、丁某2、闻某、朱某1、吴某2、常某1、杨某2、朱某4、王某1、朱某2、朱某7、朱某8、熊某、朱某9、朱某10、张某4、姚某、吴某3、汪某3、方某1、张某5、张某2、李某、朱某5、章某、郑某、张某6、方某2、罗某等人的证言;3、书证户籍证明、抓获经过、退赃收据等;4、竹山县公安局现场勘验笔录及现场照片;5、竹山县公安局辨认笔录、扣押笔录及清单;6、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意见;7、视听资料——案发现场监控视频;8、被告人多次供述。一审法院认为,周少武等人违反矿产资���法的规定,未取得采矿许可证,且在禁采封洞有护矿队护矿期间,仍结伙进入矿洞擅自采矿,出售获利42万元,致使国家矿产资源遭受损失,且在非法采矿的全过程中,明知政府安排的护矿工作人员在履行护矿职责,而当场采取暴力和损毁护矿设施等手段,妨害护矿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其行为已构成非法采矿罪和妨害公务罪,应数罪并罚。对公诉机关指控周少武犯抢劫罪罪名予以改变。肖坤东明知系非法采矿犯罪所得的赃物,仍介绍他人收购,且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公诉机关指控该罪的事实及罪名成立,应予以支持。周少武在非法采矿共同犯罪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属主犯,应对其参与的全部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在妨害公务共同犯罪过程中起次要作用系从犯,应根据其具体作用比照主犯从轻或减轻处罚。肖坤东具有共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的故意,在共同犯罪过程起次要作用系从犯,应根据具体作用比照主犯从轻或减轻处罚。案发后,被告人周少武、肖坤东能如实供述其主要犯罪事实,系坦白,且已退清所分赃款,可依法从轻处罚。被告人周少武提出的没有向护矿执勤点扔石头的辩解意见与查明的事实不符,不予采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条第一款、第二百七十七条第一款、第三百一十二条第一款、第六十九条第一款、第三款、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四款、第二十七条、第六十七条第三款、第七十二条第一款、第三款、第七十三条第二款、第三款之规定,判决:一、被告人周少武犯非法采矿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0元;犯妨害公务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总合刑期二年八个月,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二年二个月,并处罚金��民币20000元(已缴纳);(刑期自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16年7月21日起至2018年9月20日止)二、被告人肖坤东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0元(已缴纳);(缓刑考验期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宣判后,原审被告人周少武不服一审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称:案发当晚我在采矿点山坡等候,陈某安排我放哨和警戒。我没有到矿洞参与挖矿,我在作案过程中没起主要作用。我遇到护矿民警,被盘问劝离时,执勤点突然灭了。山上都疯狂地向执勤点扔石头,我当时和护矿民警在一起,我没有向执勤点仍石头。销赃时,陈某说我放哨作用不大只能分5000元,但周某2说我放哨时被执法民警用执法记录仪记录下来,便多分我20000元,让我到外地躲躲,然后我拿着钱去外地打工了。本人走上犯罪道路深感后悔,请求在量刑方面从轻判处。上诉人周少武二审没有新证据提交。二审经审理查明的事实和证据与一审相同,且经一审当庭举证、质证,二审核实无误,本院予以确认。本院认为,上诉人周少武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明知在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情况下,伙同他人深夜擅采绿松石以牟利,客观上实施了放哨望风等行为帮助他人强采绿松石,出售后共同获利42万元,造成国家矿产资源破坏,情节严重,其行为构成非法采矿罪。对于上诉人周少武提出“不是非法采矿主犯”的上诉理由,经审查,上诉人周少武系事先具有犯罪预谋、事中按分工着手参与实施的共犯,其放哨望风行为对他人非法采矿起到比较重要的帮助作用,周少武事后较多分赃25000元亦可佐证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故一审认定其为非法采矿罪的主犯并无不当。对于上诉人周少武提出“没有向执勤点扔石头”的上诉理由,经审查,“是否向执勤点扔石头”系认定妨害公务共同犯罪的客观要件。共同犯罪人员彼此联系、互相配合,均基于非法采集绿松石牟利的同一目标,各共同犯罪人包括上诉人周少武对于扔石头妨害公务的共同犯罪行为危害后果持希望或放任态度。上诉人周少武是否向执勤点扔石头,均不影响因他人向执勤点扔石头对周少武系妨害公务罪共犯的认定,且一审法院认定其为该罪从犯并予以较轻量刑符合法律规定。故周少武的上诉理由均不成立,本院不予支持。综上,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裁定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本裁定为终审裁定。审判长  井家坤审判员  宋志彪审判员  刘学平二〇一七年四月二十一日书记员  罗 琴附:本裁定所适用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 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