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川07刑终141号
裁判日期: 2017-04-21
公开日期: 2017-06-06
案件名称
张弘、邱昌俊犯运输毒品罪二审刑事裁定书
法院
四川省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四川省绵阳市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张弘,邱昌俊,魏煊
案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2年)》: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
全文
四川省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刑 事 裁 定 书(2017)川07刑终141号原公诉机关梓潼县人民检察院。上诉人(原审被告人)张弘,男,生于1967年4月23日,汉族,高中文化,工人,住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绵山路。2013年11月4日,因犯非法买卖枪支、弹药罪被绵阳市涪城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因涉嫌犯贩卖毒品罪,于2016年8月13日被梓潼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8月21日经梓潼县公安局决定被取保候审。2017年3月9日经梓潼县人民法院决定,由梓潼县公安局依法执行逮捕。现羁押于绵阳市看守所。被告人邱昌俊,绰号邱二,男,生于1975年2月15日,汉族,初中文化,居民,住四川省梓潼县文昌镇五丁路中段。2001年4月19日,因犯抢劫罪、故意伤害罪被梓潼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2000元,2010年5月7日刑满释放。因涉嫌犯运输毒品罪、容留他人吸毒罪于2016年8月12日被梓潼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9月8日经梓潼县人民检察院批准,由梓潼县公安局依法执行逮捕。现羁押于梓潼县看守所。辩护人赵兴甲,四川经义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人魏煊,绰号西藏,男,生于1991年3月19日,汉族,初中文化,居民,住四川省梓潼县文昌镇翠云街。因涉嫌犯贩卖毒品罪,于2016年8月12日被梓潼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9月8日经梓潼县人民检察院批准,由梓潼县公安局依法执行逮捕。现羁押于梓潼县看守所。梓潼县人民法院审理梓潼县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张弘、魏煊犯贩卖毒品罪、被告人邱昌俊犯贩卖毒品罪、容留他人吸毒罪一案,于2017年3月10日作出(2016)川0725刑初147号刑事判决。宣判后,原审被告人张弘、邱昌俊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7年4月19日公开开庭审理本案。绵阳市人民检察院指派代理检察员李洪涛出庭履行职务。上诉人(原审被告人)张弘,邱昌俊及其辩护人赵兴甲,原审被告人魏煊到庭参加诉讼。经合议庭评议,本案现已审理终结。梓潼县人民法院判决认定,(一)2016年8月9日,被告人邱昌俊通过微信向被告人张弘转账3200元购买冰毒。同月10日,张弘到德阳购买毒品后,用外置光驱盒伪装夹带,并和邱昌俊约定到绵阳进行交易。8月10日20时许,邱昌俊邀约魏煊一同乘车前往绵阳与张弘交易毒品。8月11日凌晨1时许,邱昌俊和张弘在科学城医院附近见面后,张弘将毒品放在一外置光驱盒内交给邱昌俊。邱昌俊携带藏有冰毒的外置光驱盒乘车返回梓潼。8月11日凌晨2时许,在梓潼县长卿镇108国道火烧桥处被民警挡获。公安机关在邱昌俊乘坐的车上查获一外置光驱盒,从盒中查获的疑似冰毒结晶物品净重45.72克。张弘在贩卖毒品过程中获利两小包毒品用于自己吸食。经鉴定,公安机关在邱昌俊乘坐的轿车内的外置光驱盒中查获的疑似冰毒结晶物品中含甲基苯丙胺;(二)2016年8月6日下午,在梓潼县文昌镇文昌路北段35号“鑫鑫网吧”处,被告人魏煊向李松贩卖价值300元的冰毒。李松在2016年8月6日17时26分,通过微信转账向被告人魏煊支付300元毒资;(三)2016年8月10日下午,被告人邱昌俊在其位于梓潼县文昌镇“敕法仙台”附近的二层白色自建房内以“吹壶壶”的方式容留魏煊、李松、王莉、刘俊吸食冰毒。原审以经庭审质证的物证、书证、鉴定意见、证人证言、被告人供述和辩解、视听资料等证据证实上述事实。原审认为,被告人张弘明知是毒品,仍非法向他人销售,其行为已构成贩卖毒品罪。被告人张弘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撤销缓刑,对新罪作出判决,并将前罪和后罪所判刑罚数罪并罚。被告人邱昌俊明知是毒品,利用交通工具予以运输,其行为构成运输毒品罪;被告人邱昌俊提供场所,容留他人吸食毒品,其行为构成容留他人吸食毒品罪。被告人邱昌俊犯数罪,依法应对其数罪并罚。被告人魏煊明知是毒品,仍非法向他人销售,其行为已构成贩卖毒品罪。原审判定,被告人张弘犯贩卖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1万元;撤销原缓刑四年执行部分。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四年,并处罚金1万元;被告人邱昌俊犯运输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1万元;犯容留他人吸毒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2000元,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12000元;被告人魏煊犯贩卖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2000元;随案移送的黑色光驱盒一个,予以没收。上诉人(原审被告人)张弘提出,原审认定其构成贩卖毒品罪的事实不清。上诉人(原审被告人)邱昌俊提出,其虽在同案被告张弘处购买毒品,但所购毒品系用于吸食,其行为应认定为非法持有毒品罪。辩护人提出,邱昌俊在绵阳购买毒品后,携带毒品乘车回梓潼,系邱昌俊对毒品的动态持有,其行为应认定为非法持有毒品罪。本院二审经审理查明的事实和证据与原审一致。本院认为,被告人张弘明知是毒品,仍非法向他人销售,其行为已构成贩卖毒品罪;被告人邱昌俊明知是毒品,仍利用交通工具予以运输,其行为构成运输毒品罪;被告人邱昌俊提供场所,容留他人吸食毒品,其行为构成容留他人吸食毒品罪;被告人魏煊明知是毒品,仍非法向他人销售,其行为已构成贩卖毒品罪。被告人张弘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应撤销缓刑,数罪并罚;被告人邱昌俊犯数罪,应数罪并罚。关于上诉人(原审被告人)张弘所提原审认定事实不清的上诉理由。经查,本案认定被告人张弘实施贩卖毒品行为的证据除被告人张弘的供述承认外,还有毒品买家邱昌俊的供述、银行转账记录、张弘与邱昌俊的通话清单等证据予以映证。原审认定张弘犯贩卖毒品罪的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上诉人张弘所提上诉理由不能成立。关于上诉人(原审被告人)邱昌俊及其辩护人所提,邱昌俊在同案被告张弘处购买毒品后,携带毒品乘车回梓潼的行为应认定为非法持有毒品罪的上诉理由和辩护意见。经查,被告人邱昌俊在绵阳购买毒品后,携带毒品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45.72克和甲基苯丙胺片剂(俗称“麻古”)0.14克,乘坐汽车前往梓潼的行为,根据《全国法院毒品犯罪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吸毒者在运输毒品过程中被查获,没有证据证明其是为了实施贩卖毒品等其他犯罪,毒品数量达到较大以上,以运输毒品罪定罪处罚”之规定,被告人邱昌俊的行为应认定为运输毒品罪。被告人邱昌俊及其辩护人所提上诉理由和辩护意见不能成立。综上所述,原审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审判程序合法,量刑适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裁定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本裁定为终审裁定。(此页无正文)审 判 长 刘雨林审 判 员 吴莹迪代理审判员 向星燃二〇一七年四月二十一日书 记 员 甘 霖附:相关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 百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