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粤52民终81号
裁判日期: 2017-04-21
公开日期: 2018-07-12
案件名称
郑秀琴、陈蟾龙合同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广东省揭阳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广东省揭阳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郑秀琴,陈蟾龙,陈轩,陈振有,詹石榴,陈武强,蔡吉花,陈立,陈娘清,陈赐英,陈炉汉
案由
合同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
全文
广东省揭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7)粤52民终81号上诉人(原审被告):郑秀琴,女,汉族,住广东省惠来县。委托诉讼代理人:方鸿生,广东南山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诉讼代理人:许骅杰,广东南山律师事务所实习律师。上诉人(原审第三人):陈蟾龙,男,汉族,住广东省惠来县。上诉人(原审第三人):陈轩,男,汉族,住广东省惠来县。上诉人(原审第三人):陈振有,男,汉族,住广东省惠来县。上诉人(原审第三人):詹石榴,女,汉族,住广东省惠来县。被上诉人(原审原告):陈武强,男,汉族,住广东省惠来县。委托诉讼代理人:林汉宣,广东谨信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审被告:蔡吉花(又名黄吉花),女,汉族,住广东省惠来县。原审被告:陈立,男,汉族,住广东省惠来县。原审第三人:陈娘清,男,汉族,住广东省惠来县。原审第三人:陈赐英,男,汉族,住广东省惠来县。原审第三人:陈炉汉,男,汉族,住广东省惠来县。上诉人郑秀琴、陈蟾龙、陈轩、陈振有、詹石榴因与被上诉人陈武强、原审被告蔡吉花、陈立、原审第三人陈娘清、陈赐英、陈炉汉合同纠纷一案,不服广东省惠来县人民法院(2015)揭惠法隆民初字第67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017年1月22日立案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开庭进行了审理。上诉人郑秀琴及其委托诉讼代理人方鸿生、许骅杰、上诉人陈蟾龙、陈轩、陈振有、被上诉人陈武强及其委托诉讼代理人林汉宣到庭参加诉讼,上诉人詹石榴、原审被告蔡吉花、陈立、原审第三人陈娘清、陈赐英、陈炉汉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郑秀琴上诉请求:1.撤销一审判决,改判陈武强与蔡吉花签订的《土地转让合约书》无效;2.驳回陈武强的其他诉讼请求;3.本案诉讼费由陈武强负担。事实和理由:一、一审判决认定陈武强与蔡吉花签订的《土地转让合约书》有效,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一审法院已查明本案讼争地系蔡吉花、陈立、郑秀琴祖遗的房产,那么依照继承法的规定,蔡吉花、陈立、郑秀琴都应对讼争地享有法律赋予的平等权利,但一审法院认为“由于陈立主张该讼争房产系共有,没有向法庭提供充分证据加以证明,且陈立也称上述讼争的房产从1969年左右开始,一直由蔡吉花使用,陈武强认为该房产系蔡吉花所有,并向其购买该房产并无不妥”,与上述查明的事实存在矛盾。如果讼争房产是蔡吉花所有,那么蔡吉花或陈武强应提供讼争房产已归蔡吉花所有的证明材料。一审法院认定讼争房产从1969年左右开始一直由蔡吉花使用,是否言下之意因蔡吉花使用过,该讼争房产就归蔡吉花所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九十七条关于“处分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及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作重大修缮的,应当经占份额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或者全体共同共有人同意,但共有人之间另有约定的除外”的规定,蔡吉花未经陈立、郑秀琴同意,擅自转让讼争地,明显违反法律规定,侵害陈立、郑秀琴的合法权益。二、本案一审审理时遗漏诉讼主体。陈武强与蔡吉花、陈某河签订的《土地转让合约书》涉及陈某河的合法权益,一审诉讼时陈某河已成年,一审法院没有追加其参加诉讼,属于遗漏诉讼主体。陈蟾龙、陈轩、陈振有、詹石榴上诉请求:1.撤销一审判决,改判陈武强与蔡吉花签订的《土地转让合约书》无效;2.驳回陈武强的其他诉讼请求;3.本案诉讼费由陈武强负担。事实和理由:一审判决认定陈武强与蔡吉花签订的《土地转让合约书》有效,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一审法院已查明本案讼争地系蔡吉花、陈立、郑秀琴祖遗的房产,那么依照继承法的规定,蔡吉花、陈立、郑秀琴都应对讼争地享有法律赋予的平等权利,但一审法院认为“由于陈立主张该讼争房产系共有,没有向法庭提供充分证据加以证明,且陈立也称上述讼争的房产从1969年左右开始,一直由蔡吉花使用,陈武强认为该房产系蔡吉花所有,并向其购买该房产并无不妥”,与上述查明的事实存在矛盾。如果讼争房产是蔡吉花所有,那么蔡吉花或陈武强应提供讼争房产已归蔡吉花所有的证明材料。一审法院认定讼争房产从1969年左右开始一直由蔡吉花使用,是否言下之意因蔡吉花使用过,该讼争房产就归蔡吉花所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九十七条关于“处分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及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作重大修缮的,应当经占份额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或者全体共同共有人同意,但共有人之间另有约定的除外”的规定,蔡吉花未经陈立、郑秀琴同意,擅自转让讼争地,明显违反法律规定,侵害陈立、郑秀琴的合法权益。陈武强辩称:一、陈武强与蔡吉花签订的《土地转让合约书》合法有效。因为讼争的房地产系蔡吉花所有,陈武强于2008年通过同村人陈某林介绍,以13000元(比当时市场价格偏高)向蔡吉花购买,双方于2008年2月20日签订《土地转让合约书》惠来县××镇北洋经济联合社也表示同意,并在该《土地转让合约书》上盖章,蔡吉花对一审判决认定《土地转让合约书》的有效性也没异议。二、即使讼争房地产如一审判决认定的“本案讼争地系蔡吉花、陈立、郑秀琴祖遗的房产,原用于家庭放置杂草。大约1969年后便由蔡吉花一家使用至今”,也应认定陈武强与蔡吉花签订的《土地转让合约书》合法有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89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规定,陈武强是善意取得房产,相关权利应当得到保护。具体到本案:(一)陈武强不知蔡吉花卖给陈武强的房地产是陈立、陈绵长(郑秀琴)、陈希兄弟三人共有并且未分家。但是如陈立所说,该房屋从1969年起至蔡吉花卖给陈武强之前一直由蔡吉花一家使用,由此足以使陈武强认定该房地产是蔡吉花所有。(二)依据2008年当地的房地产价格,陈武强向蔡吉花购买的价款只高不低,并且已实际支付了价款。(三)根据惠来县××镇××村的实际情况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十五条规定,陈武强与蔡吉花签订的《土地转让合约书》合法有效,至于蔡吉花是否侵犯房地产共有人权益的事则属另一法律关系。与本案无关。三、陈立、陈绵长在得知蔡吉花将房地产转让给陈武强后,虽曾提出不同意见,但通过协调,陈武强付给陈立、陈绵长各13000元作为补偿后,陈立、陈绵长对蔡吉花将讼争房地产卖给陈武强一事不再提出异议。况且,作为讼争房地产的共有人,陈立对一审判决没有提出上诉,表示服判,说明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清楚。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的规定,合同依法成立,当事人则必须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因此一审判决认定陈武强与蔡吉花签订的《土地转让合约书》合法有效并要求其履行交付义务符合法律规定。五、一审判决认定讼争房地产是蔡吉花个人所有,陈立、郑秀琴提出是共有缺乏证据,不符合客观事实。六、原陈武强与蔡吉花签订合约时,陈某河未成年,从合同相对性原则,签订合同的人是蔡吉花,所以本案不存在遗漏诉讼主体问题。综上所述,请求驳回郑秀琴、陈蟾龙、陈轩、陈振有、詹石榴的上诉,维持原判。蔡吉花、陈立未作答辩。陈娘清、陈赐英、陈炉汉未作陈述。陈武强向一审法院起诉请求:1.蔡吉花、陈立、郑秀琴履行《土地转让合约书》,将位于惠来县××镇××村的厝地交还陈武强;2.判决陈绵长、陈立与陈碧龙、第三人所签订的《老厕地转让中祖合约》无效;3.责令第三人陈娘清、陈蟾龙、陈赐英、陈锡池、陈炉汉、陈轩、陈振有、詹石榴立即拆除建设于上述厝地的建筑物;4.本案诉讼费由蔡吉花、陈立、郑秀琴共同承担。一审法院认定事实:2007年左右,陈武强为改造其位于××镇××村的老厝,建造孝从书院,打算购买位于其老厝前蔡吉花的草房以作圹场使用,便委托同村人陈某林找蔡吉花协商买卖事宜,起初由于蔡吉花不同意而协商不成,至2008年初,陈某林告知陈武强称蔡吉花已同意卖地,陈武强便于2008年2月20日与蔡吉花协商,双方签订《土地转让合约书》,约定:蔡吉花、陈某河(合同签订时未满18周岁)同意将其位于惠来县××镇××村厝地转让给陈武强;面积尺寸为:长6.8米,宽4.2米;四至为:东至本村陈高强大门前大巷,西至本村陈少池厝地,南至本村娘池后主墙,北至大巷;陈武强同意一次性付给被告蔡吉花、陈某河13000元;该厝地只准陈武强作圹场地使用等条款。合约书乙方落款处蔡吉花签了“吉花”二字,同时加盖指模,陈某河的签名系陈某青代签。该合约书由原村干部陈某青书写,陈某林在该合约书的证实人栏中签名。合约签订当日,陈武强依约将13000元付给蔡吉花。2011年农历4月,陈武强在改建老厝过程中,陈氏养中祖不同意陈武强建“祠堂”而进行干阻,同时陈立、陈绵长(已故,郑秀琴的丈夫)以蔡吉花、陈某河卖给陈武强的厝地是祖遗、系其共有为由向陈武强提出异议后陈武强通过协调,于2011年8月27日与养中祖签订《关于××镇××村陈武强旧房改建调解协议书》,陈武强继续施工建设孝从书院。同时又针对陈绵长、陈立的异议,于2011年9月,陈武强与陈某泉(陈氏宗亲隆江理事会副会长)一同到陈立家,跟陈立协商该讼争地的处理。协商后,陈武强给付陈立26000元,作为给陈立与陈绵长每人各13000元的补偿款。至此,各方再无纠纷。2011年12月15日,陈立及陈绵长在明知陈武强已与蔡吉花就买卖土地订立合约书的情况下,没有征求蔡吉花的意见,又擅自以陈绵长、陈立兄弟二人(甲方)的名义与“养中祖七房头”(乙方)签订了《老厕地转让中祖合约》,约定:陈立及陈绵长二人同意将位于惠来县××镇××村的老厕地(面积:长6.8米,宽4.2米,合计28.56平方,四至:东至陈高强,西至陈少池厕地,南至陈娘池老厝巷仔,北至陈木金。)以80000元的价格转让给养中祖使用等条款,本案第三人代表“养中祖七房头”在乙方落款处签名。上述陈武强与蔡吉花签订的《土地转让合约书》的四至面积经庭审核对与陈立、陈绵长与养中祖七房头签订的《老厕地转让中祖合约》中的四至面积相同。第三人与陈立、陈绵长签订合约后,便在上述诉争土地范围内建设简易房屋一间,用于放置杂物。2014年初,陈武强发现在其与蔡吉花购买的厝地上有简易房屋,向蔡吉花进行交涉无效后,遂于2015年10月27日向一审法院起诉,请求如前所述。另查明,1.本案讼争地系蔡吉花、陈立、郑秀琴祖遗的房产,原用于家庭放置杂草。大约1969年后,便由蔡吉花一家使用至今。2.陈某河系陈希(已故)和蔡吉花的儿子,身份证号码为:。3.本案蔡吉花系其原名,后在户籍登记时被登记为黄吉花。该案在审理过程中,1.陈武强于2015年11月25日向一审法院提出变更诉讼主体及诉讼请求的申请,提出因原起诉的陈绵长及第三人陈碧龙已故,故将陈绵长及第三人陈碧龙分别变更为郑秀琴(陈绵长的妻子)和詹石榴(陈碧龙的妻子)。同时将原诉讼请求相应变更为:⑴蔡吉花、陈立、郑秀琴履行《土地转让合约书》,将位于惠来县××镇××村的厝地交还陈武强;⑵判决陈绵长、陈立与陈碧龙、第三人所签订的《老厕地转让中祖合约》无效;⑶责令第三人陈娘清、陈蟾龙、陈赐英、陈锡池、陈炉汉、陈轩、陈振有、詹石榴立即拆除建设于上述厝地的建筑物;⑷本案诉讼费由蔡吉花、陈立、郑秀琴共同承担。同时陈武强针对原起诉书(落款时间为2015年9月10日)当事人变更及原起诉书中的笔误,于2015年12月20日向一审法院提交了修正后的起诉书,一审法院已将新起诉书(落款时间为2015年12月20日)送达本案当事人。2.陈武强于2016年10月15日向一审法院提出申请,称因本案第三人陈锡池已故,要求放弃对陈锡池的诉讼请求。一审法院经审查,陈武强的申请符合法律有关规定,依法予以准许。一审法院认为,本案系陈武强、蔡吉花、陈立、郑秀琴及第三人因合同效力及履行等问题而产生的纠纷,故本案应属合同纠纷。本案争议焦点是陈武强与蔡吉花签订的《土地转让合约书》及陈立、陈绵长与第三人签订的《老厕地转让中祖合约》效力问题。关于陈武强与蔡吉花签订的《土地转让合约书》效力问题。一是合同主体是否适格。陈立提出陈武强与蔡吉花签订的《土地转让合约书》中陈某河未在合约书中签名,该合约应无效。一审法院认为,虽然陈武强与蔡吉花签订的《土地转让合约书》中的乙方为蔡吉花及陈某河,且合约书中陈某河的签名非本人亲笔,但因合约签订时陈某河尚未成年,蔡吉花作为家长及陈某河的唯一法定代理人在合同中签名并加盖指模,并没有侵害陈某河的实际权益,另外在合约签订后,特别是陈武强起诉后,陈某河并未就该合约书其没有签名其权益受侵害等问题向法院或其他机关主张其权利,可认为系对该合约书的追认,故该《土地转让合约书》主体适格。二是签订合约书否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蔡吉花辩称其不识字,对合约书内容不清楚,签名加盖指模系被骗,非其真实意思表示的意见。一审法院经查明,陈武强与蔡吉花系同村人,陈武强在与蔡吉花签订合同之前已多次通过其同村人向蔡吉花表示购买本案讼争房产的意愿,且合约书签订的同时,蔡吉花收受了陈武强的购房款,蔡吉花作为一个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可能不清楚合约书的内容便签名并收取他人款物,故此,蔡吉花的上述辩称意见一审法院不予采信。合约书应系陈武强及蔡吉花的真实意思表示。三是本案讼争房产否是蔡吉花、陈立、郑秀琴共有的问题。陈立辩称本案讼争房产因原分家时并未处置,该房产系其兄弟三人共有,蔡吉花私自出卖其共有财产,《土地转让合约书》应无效的意见。由于陈立主张该讼争房产系共有,没有向法院提供充分证据加以证明,且陈立也称上述讼争的房产从1969年左右开始,一直由蔡吉花使用,陈武强认为该房产系蔡吉花所有,并向其购买该房产并无不妥。另外,在陈武强与蔡吉花转让房产的合约书签订后,虽陈立及陈绵长向陈武强提出过异议,但在陈武强付给陈立及陈绵长各13000元作为补偿后,陈立及陈绵长再无就此事提出异议,应视为陈立及陈绵长已同意了《土地转让合约书》约定的内容。陈立称其没有接受陈武强的补偿款26000元,该款系陈武强暂存放在其家中的陈述不符合常理,陈立也未提供证据加以证明,不予采信。故陈立的上述辩称意见一审法院不予采纳。综上所述,陈武强与蔡吉花签订的《土地转让合约书》主体适格,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其内容也未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依法应确认该合约书已成立、生效。故陈武强根据合约书请求蔡吉花履行合约书的约定,交付本案讼争房产,理由依据充分,予以支持。关于陈立、陈绵长与第三人签订的《老厕地转让中祖合约》效力问题。陈立、陈绵长明知蔡吉花已将本案讼争房产转让给陈武强的情况下,未经蔡吉花同意,擅自与第三人进行磋商,并签订了《老厕地转让中祖合约》,将本案讼争的房产转让给第三人为代表的养中祖;第三人未征求房产实际使用人意见,擅自与被告陈立、陈绵长签订合约,且在上述房产范围内建筑简易房屋一间,已损害了陈武强的合法权益,故陈立、陈绵长及第三人的行为已构成恶意串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规定,应依法确认被告陈立、陈绵长与第三人签订的《老厕地转让中祖合约》无效,同时根据该法第五十九条:“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所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的规定,陈武强要求第三人拆除建设于上述厝地的建筑物,将上述讼争地交还陈武强的请求,依法有据,可予支持。综上所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五十五条、第五十八条第一款第(四)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十二条、第四十四条、第五十二条第一款第(二)项、第五十九条、第六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判决:一、确认陈武强与蔡吉花签订的《土地转让合约书》有效;二、确认陈立与陈绵长与第三人陈娘清、陈蟾龙、陈赐英、陈锡池、陈炉汉、陈轩、陈振有、陈碧龙为代表的养中祖七房头签订的《老厕地转让中祖合约》无效;三、蔡吉花应当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将位于惠来县××镇××村的房产(面积四至为:长6.8米,宽带4.2米;四至为:东至本村陈高强大门前大巷,西至本村陈少池厝地,南至本村娘池后主墙,北至大巷)交付给陈武强使用;四、第三人陈娘清、陈蟾龙、陈赐英、陈炉汉、陈轩、陈振有、詹石榴应当自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将建筑在本案讼争地的简易房屋拆除后将该讼争地交还陈武强使用;五、驳回陈武强的其它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125元,由蔡吉花承担75元,陈立、郑秀琴各承担25元。二审中,当事人没有提交新证据。本院对一审查明的事实予以确认。另查明,一审开庭中,陈武强称陈立给其打电话,说“养中祖现在要向陈立购买这块地,有人威胁陈立说如果不卖给他就不给陈立拜祖。”陈立则称:“我不清楚讼争土地是厕地还是厝地,我小时候讼争土地就是厕地。……2011年12月10日左右,养中祖在深圳召开会议,一定要跟我买地,逼于无奈,因为涉及到宗族,我必须把地卖给他们。2011年12月15日,陈某潮、陈某城、陈娘清到我家中(说明:这件事我已经打了电话告知陈武强),我正把这块地卖给养中祖,当天签订了《老厕地转让中祖合约》。但是我跟他们说蔡吉花已经把地卖给陈武强了,如果以后出了什么事,与我们兄弟无关。”本院认为,本案系合同纠纷。二审围绕当事人上诉争议的问题进行审理。关于一审判决认定陈武强与蔡吉花签订的《土地转让合约书》有效是否正确的问题。1.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本案讼争土地上原建有房屋,与陈武强祖遗房屋相邻。陈武强为了祖遗房屋改建后通行更为方便,与蔡吉花签订《土地转让合约书》,约定蔡吉花所使用的房地(即讼争房地)归陈武强作为圹场地(即空地)使用,陈武强付给蔡吉花13000元作为补偿。双方意思表示真实,也未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应认定合同成立有效。本案陈武强是作为不动产相邻一方利用另一方即蔡吉花提供的房地作为通行之用,并非受让蔡吉花提供的房地用于建设房屋,与为了建设房屋受让宅基地显然属不同情形,陈武强是否属城镇居民户口并不影响合同的效力,郑秀琴主张陈武强是城镇居民户口不能受让讼争宅基地的理由不成立,本院不予支持。2.因本案讼争房地长期由蔡吉花一家使用;陈武强通过陈某林找陈立商讨受让讼争房地时,陈立答复让陈武强找蔡吉花就好;陈某河在其母亲蔡吉花与陈武强签订《土地转让合约书》时未满18周岁;讼争房地至今未经有关部门登记确权,××村委虽然出具证明证实讼争房地产是陈立、陈绵长、陈希祖遗,但也不能证实蔡吉花与陈武强签订合同时陈立、陈绵长仍享有共有权,陈武强不属讼争房地的产权人,不可能明确知道该房地产权属的真实情况,故陈武强与蔡吉花签订《土地转让合约书》时有理由相信蔡吉花有处分讼争房地的权利。陈立、陈绵长即使是讼争房地的共有权人,陈武强应认定为善意受让人,且与蔡吉花签订《土地转让合约书》后陈武强已另外付给陈立、陈绵长各13000元补偿款,陈立、陈绵长接受了补偿款应视为对陈武强与蔡吉花所签合同的追认。故一审判决确认陈武强与蔡吉花签订《土地转让合约书》有效并无不当,本院予以维持。郑秀琴、陈蟾龙、陈轩、陈振有、詹石榴以蔡吉花转让讼争土地未经陈立、郑秀琴同意为由主张陈武强与蔡吉花签订的《土地转让合约书》无效,理由不成立,本院予以驳回。关于上诉人请求驳回陈武强要求确认《老厕地转让中祖合约》无效等其他诉讼请求的问题。陈武强与蔡吉花签订《土地转让合约书》,双方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陈武强依约支付蔡吉花等人补偿款,蔡吉花也应依约将讼争房地交付陈武强使用,一审判决蔡吉花将讼争房地交付陈武强使用并无不当,本院予以维持。“养中祖”及“养中祖七房头”均非依法成立的组织,不是合法民事主体,《老厕地转让中祖合约》的合同相对人应认定为在合同上签名的陈娘清、陈蟾龙、陈赐英、陈锡池、陈炉汉、陈轩、陈振有、陈碧龙与陈立、陈绵长。陈娘清、陈蟾龙、陈赐英、陈锡池、陈炉汉、陈轩、陈振有、陈碧龙明知陈武强与蔡吉花签订了《土地转让合约书》,为阻止陈武强使用讼争房地,与陈立、陈绵长签订了《老厕地转让中祖合约》受让讼争房地并在该地建设简易房屋,该行为侵害陈武强、蔡吉花的合法权益,所签订的《老厕地转让中祖合约》无效,所建的简易房屋应当拆除。陈武强一审请求“判决陈绵长、陈立与陈碧龙、第三人所签订的《老厕地转让中祖合约》无效”,一审对此判决为“确认陈立与陈绵长与第三人陈娘清、陈蟾龙、陈赐英、陈锡池、陈炉汉、陈轩、陈振有、陈碧龙为代表的养中祖七房头签订的《老厕地转让中祖合约》无效”;陈武强一审请求判决“责令第三人陈娘清、陈蟾龙、陈赐英、陈锡池、陈炉汉、陈轩、陈振有、詹石榴立即拆除建设于上述厝地的建筑物。”一审对此判决为“第三人陈娘清、陈蟾龙、陈赐英、陈炉汉、陈轩、陈振有、詹石榴应当自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将建筑在本案讼争地的简易房屋拆除后将该讼争地交还陈武强使用;”上述判决部分超出陈武强的诉讼请求,处理不当,本院予以纠正。郑秀琴、陈蟾龙、陈轩、陈振有、詹石榴上诉要求驳回陈武强一审要求确认《老厕地转让中祖合约》无效等其他诉讼请求的理由不成立,本院予以驳回。关于本案是否遗漏诉讼主体的问题。虽然蔡吉花儿子陈某河对本案讼争房地享有一定的权益,但是陈某河在陈武强与蔡吉花签订《土地转让合约书》时未满18周岁,合同签订后以及陈某河成年后至今已约达八年之久,陈某河一直未提出任何异议,且在一审也没有申请参加诉讼,陈武强作为善意受让人有理由相信陈某河同意其母亲处分诉争房地的行为,故一审法院未追加陈某河作为本案的当事人参加诉讼,不属遗漏诉讼主体。郑秀琴上诉主张本案一审遗漏诉讼主体,理由不成立,本院不予采纳。综上所述,郑秀琴、陈蟾龙、陈轩、陈振有、詹石榴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本院予以驳回。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但处理部分不当,本院予以纠正。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二项之规定,判决如下:一、维持惠来县人民法院(2015)揭惠法隆民初字第67号民事判决第一、三、五项;二、变更惠来县人民法院(2015)揭惠法隆民初字第67号民事判决第二项为:确认陈立、陈绵长与陈碧龙、陈娘清、陈蟾龙、陈赐英、陈锡池、陈炉汉、陈轩、陈振有签订的《老厕地转让中祖合约》无效;三、变更惠来县人民法院(2015)揭惠法隆民初字第67号民事判决第四项为:第三人陈娘清、陈蟾龙、陈赐英、陈炉汉、陈轩、陈振有、詹石榴应当自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将建筑在本案讼争地的简易房屋拆除。四、驳回上诉人郑秀琴、陈蟾龙、陈轩、陈振有、詹石榴的上诉请求。二审案件受理费250元,由郑秀琴负担125元,陈蟾龙、陈轩、陈振有、詹石榴负担125元。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 判 长 方文双代理审判员 吴海燕代理审判员 刘俊雄二〇一七年四月二十一日代书 记员 郑宋玲附相关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三)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四)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原审人民法院对发回重审的案件作出判决后,当事人提起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不得再次发回重审。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