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鲁03刑终55号
裁判日期: 2017-04-19
公开日期: 2017-04-28
案件名称
沙振东、齐万政故意伤害、非法拘禁、寻衅滋事二审刑事裁定书
法院
山东省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山东省淄博市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沙振东,齐万政,李玮
案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2年)》: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
全文
山东省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刑 事 裁 定 书(2017)鲁03刑终55号原公诉机关淄博市周村区人民检察院。上诉人(原审被告人)沙振东,男,1971年8月23日出生于淄博市周村区,回族,初中文化,户籍所在地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现租住淄博市桓台县。因犯故意伤害罪于2008年7月9日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因涉嫌犯故意伤害罪于2015年5月27日被刑事拘留,同年6月1日被取保候审,2016年5月31日被周村区人民检察院取保候审。2017年1月13日被逮捕。辩护人王越,山东润普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审被告人齐万政,男,1992年8月17日出生于淄博市淄川区,汉族,初中文化,户籍所在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住淄博市淄川区。因涉嫌犯非法拘禁罪于2015年5月30日被取保候审,2016年9月27日被周村区人民检察院取保候审。原审被告人李玮,女,1986年10月29日出生于淄博市周村区,汉族,初中文化,户籍所在地及现住址均为淄博市周村区。因涉嫌犯故意伤害罪于2014年8月18日被刑事拘留,同年9月17日被取保候审,2016年9月27日再次被取保候审。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人民法院审理周村区人民检察院指控原审被告人沙振东犯故意伤害罪、非法拘禁罪、寻衅滋事罪,原审被告人齐万政犯非法拘禁罪,原审被告人李玮犯故意伤害罪一案,于二〇一七年一月十三日作出(2016)鲁0306刑初394号刑事判决。原审被告人沙振东不服,提出上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经阅卷,讯问上诉人,听取公诉人和辩护人的意见,认为本案事实清楚,决定不开庭审理。现已审理终结。原审判决认定,1、2013年11月20日12时许,被告人沙振东、李玮、杨成(在逃)至周村区永安街街道办事处灯塔村时代新城工地,因争抢工地使用胶合板将往工地送胶合板的蒋某打伤。经鉴定,蒋某之损伤为轻伤二级。2、2014年7月份至8月份,被告人沙振东、齐万政将李玮非法拘禁在周村区北郊镇胥家村楼区2号楼3单元302号出租房内,期间,被告人沙振东对李玮实施恐吓、殴打。3、2013年9月13日晚10时许,被告人沙振东指使杨成(在逃)驾驶轿车拉着吴某等四人(均在逃)至周村区灯塔村时代新城工地,后吴某等四人持砍刀、棍棒对王某及王某的车牌号为鲁C×××××的奇瑞轿车砍打。经鉴定,王某之损伤为轻微伤,轿车损失价值2772元。另查明,本案系被害人报案案发。被告人沙振东、齐万政均被抓获归案,被告人李玮主动投案。在故意伤害罪中,被告人沙振东、李玮赔偿被害人蒋某损失并取得谅解。在寻衅滋事罪中,被害人王某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后被告人沙振东与其达成和解协议,赔偿其15000元损失并取得其谅解,被害人王某撤回附带民事诉讼。在非法拘禁罪中,被告人齐万政取得被害人李玮谅解。上述事实,有公诉机关提交的书证、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辩认笔录、鉴定意见和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等证据予以证实。原审法院认为,被告人沙振东、李玮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轻伤,其行为均已构成故意伤害罪;被告人沙振东指使他人持凶器随意殴打他人,致一人轻微伤,情节恶劣,任意毁损他人财物,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寻衅滋事罪;被告人沙振东、齐万政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其行均为已构成非法拘禁罪。被告人沙振东一人犯数罪,依法应数罪并罚。在故意伤害共同犯罪中,被告人沙振东、李玮均积极实施,不宜区分主从犯。被告人沙振东、李玮赔偿被害人蒋某损失并取得谅解,对二被告人均可酌情从轻处罚。在非法拘禁共同犯罪中,被告人齐万政所起作用相对较小,可酌情从轻处罚。被告人沙振东对李玮有殴打情节,应依法从重处罚。被告人齐万政取得李玮谅解,对其可酌情从轻处罚。在寻衅滋事罪中,被害人王某对矛盾引发有过错,且在本案审判阶段被告人沙振东赔偿被害人王某损失并取得谅解,可酌情从轻处罚。被告人沙振东有犯罪前科,对其可酌情从重处罚。被告人沙振东认罪态度较好,可酌情从轻处罚。被告人李玮主动投案,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系自首,依法可从轻处罚。被告人齐万政到案后如实供述犯罪事实,依法可从轻处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第二百三十八条第一款、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二十六条第一、四款、第六十七条第一、三款、第六十一条、第七十二条第一款、第七十三条第二、三款、《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寻衅滋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二条第(四)项、第四条第(一)项、第八条之规定,以故意伤害罪判处被告人沙振东有期徒刑九个月,以非法拘禁罪判处被告人沙振东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以寻衅滋事罪判处被告人沙振东有期徒刑二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四年十个月;以故意伤害罪判处被告人李玮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二个月;以非法拘禁罪判处被告人齐万政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宣判后,被告人沙振东不服,以“其行为不构成非法拘禁罪;其行为不构成寻衅滋事罪;一审认定的故意伤害罪量刑过重,应该适用缓刑”为由,提出上诉。二审期间,非法拘禁的被害人李玮出具谅解书,对上诉人沙振东予以谅解,不再要求追究上诉人沙振东的责任。淄博市人民检察院经阅卷,认为上诉人沙振东非法拘禁被害人李玮的时间长,且有恐吓、殴打情节,即使二审上诉期间取得被害人李玮谅解,也不足以从轻处罚,建议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查明的犯罪事实和其他证据与原审一致。对上诉人沙振东及其辩护人所持的“其行为不构成非法拘禁罪”的上诉理由及辩护意见,经查,上诉人沙振东违背被害人李玮的意志,限制被害人李玮的人身自由,有证人证言等证据为证,证据充分,辩护人辩称其未限制被害人李玮人身自由的理由不成立;且拘禁时间较长,并有殴打从重处罚情节,虽二审期间取得被害人李玮的谅解,但不足以构成从轻处罚的理由。故该上诉理由与辩护意见不能成立,不予采纳。对上诉人沙振东及其辩护人所持的“其行为不构成寻衅滋事罪”的上诉理由及辩护意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寻衅滋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第(二)项、第四条第(一)项之规定,持凶器追逐、拦截、恐吓他人即构成情节恶劣,损毁公私财物二千元以上即构成情节严重。经查,上诉人沙振东指使他人持凶器打砸,任意损毁他人财物价值达二千元以上,破坏社会秩序,属于情节恶劣严重,其行为已构成寻衅滋事罪;被害人王某对矛盾引发有过错,一审已对上诉人沙振东量刑时给予了考虑。故该上诉理由与辩护意见不能成立,不予采纳。关于上诉人沙振东及其辩护人所持的“一审认定的故意伤害罪量刑过重,应该适用缓刑”的上诉理由及辩护意见,经查,上诉人沙振东为达到独占生意的目的,伙同李玮、杨成,故意殴打被害人蒋某,并手持管制刀具恐吓被害人蒋某,其主观恶性及客观危害较大,且上诉人沙振东有犯罪前科。原审法院根据上述情节对上诉人沙振东定罪量刑,并无不当。故该上诉理由与辩护意见不能成立,不予采纳。本院认为,上诉人沙振东、原审被告人李玮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轻伤,其行为均已构成故意伤害罪;上诉人沙振东指使他人持凶器随意殴打他人,致一人轻微伤,情节恶劣,任意毁损他人财物,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寻衅滋事罪;上诉人沙振东、原审被告人齐万政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其行为均已构成非法拘禁罪。上诉人沙振东一人犯三罪,应数罪并罚。上诉人沙振东、原审被告人李玮赔偿被害人蒋某损失并取得谅解,均可酌情从轻处罚。在非法拘禁共同犯罪中,原审被告人齐万政所起作用相对较小,可酌情从轻处罚。上诉人沙振东对李玮有殴打情节,应依法从重处罚。原审被告人齐万政取得李玮谅解,对其可酌情从轻处罚。在寻衅滋事罪中,被害人王某对矛盾引发有过错,且上诉人沙振东已赔偿被害人王某损失并取得谅解,可酌情从轻处罚。上诉人沙振东有犯罪前科,对其应酌情从重处罚。上诉人沙振东认罪态度较好,可酌情从轻处罚。原审被告人李玮有自首情节,依法可从轻处罚。原审被告人齐万政到案后如实供述犯罪事实,依法可从轻处罚。原审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上诉人沙振东的上诉理由及其辩护人的辩护意见均不能成立,不予支持。采纳检察机关对非法拘禁罪的相关意见及建议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意见。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裁定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本裁定为终审裁定。审判长 郭晓伯审判员 吴 波审判员 王良春二〇一七年四月十九日书记员 周帅先 百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