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7)陕09民终742号

裁判日期: 2017-10-27

公开日期: 2017-11-24

案件名称

程佑兰与成平民间借贷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陕西省安康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陕西省安康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程佑兰,成平

案由

民间借贷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

全文

陕西省安康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7)陕09民终742号上诉人(原审被告):程佑兰,女,1954年10月4日出生,汉族,农民,住汉阴县。委托诉讼代理人:张建美(程佑兰女儿),1982年10月17日出生,汉族,居民,住汉阴县。委托诉讼代理人:刘平,陕西奇声律师事务所律师。被上诉人(原审原告):成平,男,1964年7月7日出生,汉族,汉阴县地方税务局干部,住汉阴县。上诉人程佑兰因与被上诉人成平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不服汉阴县人民法院重新审理作出的(2017)陕0921民初67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出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双方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均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程佑兰上诉请求:撤销原判,依法改判。理由是:1.一审采信证据不符合法律规定,上诉人不识字只会写自己名字,一审法官第一次、第二次找上诉人询问的两次谈话笔录,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证据;李锡萍与上诉人有矛盾,李锡萍与张超均未目睹借钱事实,马宝兰、张代军、张懿证言和成平提交的贷款凭证,与本案无关联,75万元借据不清楚是谁出具,均不能作为定案依据;2.上诉人没有借过成平现金50万元,只借过成平现金4万元、汇款10万元,且已偿还本息18万元,一审认定事实错误;3.本案已超过诉讼时效。成平答辩称:程佑兰上诉理由不成立,程佑兰向成平四次借款10万元、10万元、50万元、24万元都是事实;成平虽未上诉但不代表服判。成平向一审法院起诉请求:程佑兰归还成平借款本金119万元及承担借款之日至还款之日的利息,其中,2010年8月1日借款50万元按年息25万元计算,其余三笔借款利息按照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诉讼中,成平变更主张借款利息为:2010年8月1日借款50万按年利率24%计算4年即48万元,其余利息自愿放弃。一审法院认定事实:程佑兰因经营矿业需资金周转于2010年8月1日向成平借款50万元,约定借期一年,一年利息为25万元。2011年2月26日,程佑兰向成平出具借条一张,借款24万元,后程佑兰偿还利息8万元。另查明,成平妻子从1994年到2006年在汉阴县城开商铺;2010年程佑兰在青海开矿。一审法院认为:成平提交2010年8月1日的借条,证实程佑兰向其借现金50万元、约定借期一年、利息25万元,程佑兰现予以否认,但从与程佑兰的两次谈话、成平的陈述、李锡萍的证言、张超的证言分析,陈述一致,可证实当事人之间有此笔借款。成平提交程佑兰于2011年2月26日向其借款24万元的借条,程佑兰只承认借到14万元,但未对另10万元做出合理的解释,且该借条是其儿媳柯明书写、程佑兰本人签名,程佑兰有收到现金、有成平汇款凭证,综合这些证据,对此借条应当予以认定。成平提交2010年7月9日、2010年7月19日程佑兰借款各10万元的借条,程佑兰予以否认,此借条虽是程佑兰之女张建美书写,但不知情是否实际支付借款,程佑兰本人不承认,也没有签字确认,且成平也没有提供相应证据证实此款确已实际支付,故对这两张借条不予认定。成平陈述程佑兰归还借款8万元,与柯明、张建美的陈述一致,予以认定。程佑兰陈述归还成平18万元,但未提供相应证据,故不予认定。程佑兰向成平借款共计74万元,应该如期偿还。对借款50万元的利息,成平主张按年利率24%计算,符合法律规定,支持借款期内一年的利息为12万元;对逾期三年的利息,因未明确约定逾期利率,根据公平原则,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程佑兰还款8万元,应认定为清偿利息。程佑兰辩称只借成平44万元,其中30万元是成平于2011年7月25日的汇款,成平陈述是程佑兰之女张建美所借,与本案无关,从双方提供的汇款、收款凭证看,与本案借款时间上不吻合,与同日张建美给成平出具借条借款30万元相应证,故程佑兰的辩解不能成立。程佑兰的诉讼代理人辩称,本案借款已过诉讼时效,因本案于2016年4月13日立案,在此次审理中程佑兰并未提出已过时效,本次是重新审理,且程佑兰儿媳柯明及女儿张建美均证实多次找程佑兰要过钱,故对该辩解不予采纳。一审判决:一、程佑兰向成平归还借款本金740000元及本金为500000元的利息(本金500000元的利息:2010年8月1日至2011年8月1日的利息按年利率24%计算为120000元;自2011年8月2日至2014年8月1日的利息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程佑兰已付利息80000元从前述利息中应予以扣减);二、驳回成平的其他诉讼请求。本院二审期间,双方当事人均未提供新证据。本院综合一审庭审质证的证据和双方当事人的陈述,二审认定事实与一审认定的事实基本一致。本院认为,本案双方当事人在二审中争议的焦点是:1.借款50万元的借贷事实是否成立;2.借款24万元的借贷事实是否成立;3.本案起诉请求是否超过诉讼时效。对于焦点1,程佑兰现对成平提供75万元借条不认可,称不存在借现金50万元,且该借条不能确定是程佑兰书写。但程佑兰于2016年6月20日第一次向一审法院陈述为,75万元借条实际给付现金50万元,出具75万元借条是包含一年的利息25万元,收到50万元现金时给成平出具的借条名字写错了,后又给成平换了借条。本院综合分析程佑兰连续两次的陈述笔录和其他相关证据,能够认定借款50万元的借贷事实成立。对于焦点2,程佑兰仅承认实际借款14万元,即银行转款10万元和给付现金4万元。但程佑兰最初连续两次向一审法院陈述的笔录表明,成平给付现金14万元,且程佑兰交给成平24万元的借条系程佑兰儿媳柯明书写,在给付现金14万元之前,成平已向程佑兰转款10万元。故借款24万元的借贷事实亦成立。对焦点3,程佑兰提出本案起诉已经超过诉讼时效。因程佑兰及其女儿张健美、儿媳柯明均陈述成平多次找到程佑兰要求偿还借款,故成平起诉本案没有超过法定诉讼时效期间,且程佑兰在第一次一审中并未提出超过诉讼时效的抗辩,故该上诉理由亦不成立。成平与程佑兰相邻居住,彼此熟悉,程佑兰因在青海经营矿业向成平借款,成平为此曾到程佑兰经营的矿区查看。一审综合本案所有证据及双方当事人一致的陈述,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判决结果并无不当,应予维持。程佑兰上诉请求及理由,与本案证据证明的事实不相符,也与其多次陈述的事实相矛盾,该上诉请求及理由不成立,予以驳回。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15510元,由上诉人程佑兰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判长 邵 军审判员 方仁和审判员 李 颖二〇一七年十月二十七日书记员 张晓警 来源: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