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赣0429民初791号
裁判日期: 2017-10-25
公开日期: 2017-12-18
案件名称
朱军与朱勇分家析产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湖口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湖口县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朱军,朱勇
案由
分家析产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条第一款,第六十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百四十二条
全文
江西省湖口县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7)赣0429民初791号原告:朱军,男,1971年5月29日出生,汉族,江西省湖口县人。委托诉讼代理人:齐迹,江西天康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朱勇,男,1973年9月10日出生,汉族,江西省湖口县人。原告朱军与被告朱勇分家析产纠纷一案,本院于2017年9月7日立案后,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朱军、被告朱勇及原告的委托诉讼代理人齐迹均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朱军向本院提出诉讼请求:1、判令被告朱勇全面履行《分家协议》搬出房屋交付原告,交付已收租金4200元,将新屋土地使用证交由原告质押保管。2、本案诉讼费用由被告负担。事实与理由:2017年2月6日原、被告母亲柯正菊邀请家人及亲戚到场,就家庭房产析产及母亲赡养等事宜共同协商达成《分家(析产)协议》一、房产分割:老屋二栋及地皮除铁皮余屋外归长子朱军所有(另出卖的第三层除外),景湖公路旁新屋及铁皮余屋归朱勇所有。二、债务处分:老屋抵押贷款叁拾万(¥30万元)元归次子朱勇归还,(朱勇在5年内必须还请银行贷款,取回老屋房产证办理房产过户手续,费用由朱勇负担,归还朱军,但在协议签字时需把新屋的土地使用证质押给朱军,老屋房产证过户时归还给朱勇)。三、父母抚(赡)养:父亲已故世,母亲由兄弟二人共同抚养,每人每年拿出壹仟元(¥1000元)给母亲生活,病痛医治由兄弟二人共同承担。可《分家协议》签订后,被告未履行该协议的约定。被告朱勇辩称:《分家协议》是我本人所签,但是当时喝多了酒出于信任所签,老房按协议交给原告,涉案的新房土地证不同意交给原告质押保管。涉案的两栋房屋都是我所建,我同意在今年10月底前搬出老屋。关于老屋已收的租金4200元,因老屋出租要到2018年2月到期,现在未到期原告已将承租方赶走。为支持其诉讼请求成立,原告朱军向法庭提交了如下证据并申请证人出庭作证:(1)原告身份证复印件,拟证实其主体资格。(2)《分家协议》一份,拟证实原、被告双方就财产分割、母亲赡养等问题做出了约定。(3)鄱湖社区居委会出具的《关于鄱湖八组朱军、朱勇兄弟二人分家纠纷的调处意见》,拟证实鄱湖社区居委会就原、被告之间的分家析产纠纷,作出被告必须履行《分家协议》的处理意见。(4)证人朱某1、朱某2的证人证言,拟证实原、被告签订《分家协议》时他们作为原、被告的堂兄弟均在场,并与其他亲戚在《分家协议》上签了字。对以上证据被告朱勇在庭审中未提出异议。被告朱勇未向本庭提交任何证据。本院经审理认定事实如下2017年2月6日原、被告通过共同协商达成《分家(析产)协议》一、房产分割:老屋二栋及地皮除铁皮余屋外归长子朱军所有(另出卖的第三层除外),景湖公路旁新屋及铁皮余屋归朱勇所有。二、债务处分:老屋抵押贷款叁拾万(¥30万元)元归次子朱勇归还,(朱勇在5年内必须还请银行贷款,取回老屋房产证办理房产过户手续,费用由朱勇负担,归还朱军,但在协议签字时需把新屋的土地使用证质押给朱军,老屋房产证过户时归还给朱勇)。三、父母抚(赡)养:父亲已故世,母亲由兄弟二人共同抚养,每人每年拿出壹仟元(¥1000元)给母亲生活,病痛医治由兄弟二人共同承担。原、被告母亲柯正菊及见证人朱某1、朱某2、李某、柯某、潘某、朱某3等人在协议上签了名。诉讼中,见证人朱某1、朱某2均证实协议签订的真实性。本院认为:《分家协议》作为一种合同,属于当事人自愿处分家庭财产的行为,只要双方意思表示真实,内容不违反国家禁止性规定就应有效。庭审中,被告朱勇辩称签订《分家协议》时喝多了酒,但未提供任何证据证明,且该理由没有法律上的意义,喝多了酒不能成为否定其真实意思表示的依据,故该答辩意见本院不予采纳。关于原告要求被告向其支付已收老屋租金4200元,因其未提交任何证据证明,故本院不予支持。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条、第六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百四十二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原告朱军、被告朱勇于2017年2月6日签订的《分家协议》合法有效,双方应依照《分家协议》的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二、驳回原告朱军的其他诉讼请求。本案受理费8800元,减半收取4400元,由原告朱军、被告朱勇各负担一半。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江西省九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 蔡海涛二〇一七年十月二十五日书记员 黄 娜 来源: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