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鲁0785民初522号
裁判日期: 2017-10-13
公开日期: 2017-11-15
案件名称
潘某与周某买卖合同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高密市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高密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潘某,周某
案由
买卖合同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
全文
山东省高密市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7)鲁0785民初522号原告潘某。委托诉讼代理人张建英,高密菁英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被告周某。委托诉讼代理人高洪源,山东密水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告潘某与被告周某买卖合同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潘某及委托诉讼代理人张建英、被告周某及委托诉讼代理人高洪源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潘某诉称,被告自2003年以来长期购买原告骨架,截止XXXX年XX月XX日,被告累计欠原告骨架款179486元,这期间原、被告正常发生业务,因原、被告系老业务客户关系,所有每次欠款由原告自己记账,被告不用再出具欠条。XXXX年XX月XX日,原告丈夫不幸得××突然去世,原告于XXXX年XX月XX日去被告处催要该笔货款,被告将原告的记账表拿去,说与自己的记账对账,但被告并未对账,强行在下面写上“前付171200元余5217元”,并写上日期,写上“清”。后被告强行将5217元打到原告账户上,原告十分生气,多次找被告理论此事,并让被告拿出前付171200元的证据,被告拿不出来,但也不改条也不还款,原告只好报警,公安机关认为系民事纠纷,建议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请求依法判决被告偿还原告货款174269元及利息;案件受理费由被告负担。被告周某辩称,原告所述与事实不符,被告已还清全部货款,且XXXX年XX月XX日7500元存在双重计算,对该7500元,原告应予以返还,请求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经审理查明,原告与吕某系夫妻关系,吕某经营高密市钰鑫五金制品厂,被告与吕某自2003年以来发生多年骨架买卖业务。被告与吕某之间进行多次结算。XXXX年XX月XX日吕某去世。2003年结算被告欠吕某7500元,XXXX年XX月XX日结算被告欠吕某45742元,XXXX年XX月XX日至11月28日结算被告欠吕某12678元,XXXX年XX月XX日至XXXX年XX月XX日结算被告欠吕某5172元,XXXX年XX月XX日至6月7日结算被告欠吕某27685元,XXXX年XX月XX日至XXXX年XX月XX日结算被告欠吕某2977元,XXXX年XX月XX日至XXXX年XX月XX日结算被告欠吕某12958元,XXXX年XX月XX日至12月30日结算被告欠吕某26303元(46303-XXXX年XX月XX日付20000元),XXXX年XX月XX日至XXXX年XX月XX日结算被告欠吕某24066元,XXXX年XX月XX日至XXXX年XX月XX日结算被告欠吕某11336元(21336元-1月26日付10000元),截止XXXX年XX月XX日被告欠吕某176417元。原告提供吕某书写的欠款明细一份为证,被告在该份欠款明细下方书写“前付171200.00余欠:5217.002016.11月23号清.”。被告在XXXX年XX月XX日的庭审中陈述,该欠款明细下的“前付171200.00余欠:5217.00”是大约2014年写的,XXXX年XX月XX日只写了个“清”。被告在XXXX年XX月XX日的庭审中陈述,该欠款明细下的“前付171200.00余欠:5217.00XXXX.XX月XX号清.”均是被告XXXX年XX月XX日写的。现被告手中持有吕某出具的该份欠款明细的复印件。XXXX年XX月XX日到XXXX年XX月XX日吕某与被告又发生买卖骨架业务,经结算被告欠吕某28069元,XXXX年XX月XX日被告付吕某款25000元。截至XXXX年XX月XX日,被告欠吕某179486元(176417元+28069元-25000元)。原告提供吕某书写的欠款明细一份为证,被告在该份欠款明细下方书写“前付171200.00余欠:5217.00退回XXX年XX月XX号清!”。被告在XXXX年XX月XX日的庭审中陈述,该欠款明细下的“前付171200.00余欠:5217.00退回”是大约2015年写的,XXXX年XX月XX日只写了个“XXXX年XX月XX日清!”。被告在XXXX年XX月XX日的庭审中陈述,该欠款明细下的“前付171200.00余欠:5217.00退回XXXX.XX月XX号清.”均是被告XXXX年XX月XX日写的。庭审中,被告主张2010年2月份付吕某20000元,2011年1月份付吕某35000元,2012年1月份付吕某15000元,后付承兑汇票三份共计60000元,付现金41200元,合计171200元。故XXXX年XX月XX日被告与吕某结算时只欠吕某5217元(176417元-171200元)。XXXX年XX月XX日吕某向被告送货2552元,XXXX年XX月XX日吕某向被告送货7002元,XXXX年XX月XX日吕某向被告送货565元,XXXX年XX月XX日吕某向被告送货632元,XXXX年XX月XX日吕某向被告送货900元,XXXX年XX月XX日吕某向被告送货2892元,XXXX年XX月XX日吕某向被告送货180元。自XXXX年XX月XX日至XXXX年XX月XX日,吕某共向被告送货14723元。被告于XXXX年XX月XX日支付吕某10000元承兑汇票。XXXX年XX月XX日被告支付吕某5000元,XXXX年XX月XX日原、被告双方结算,被告多向吕某支付货款277元(10000元+5000元-14723元)。XXXX年XX月XX日吕某向被告送货5490元,XXXX年XX月XX日吕某向被告送货6460元,XXXX年XX月XX日吕某向被告送货6869元,XXXX年XX月XX日原告向被告送货7243元。自XXXX年XX月XX日至XXXX年XX月XX日吕某及原告共向被告送货26062元。被告于XXXX年XX月XX日支付吕某4000元、被告于XXXX年XX月XX日支付吕某6000元、被告于XXXX年XX月XX日支付原告6000元,被告于XXXX年XX月XX日至XXXX年XX月XX日共支付吕某及原告16000元(4000元+6000元+6000元)。XXXX年XX月XX日原告与被告进行结算,XXXX年XX月XX日至XXXX年XX月XX日,被告尚欠原告货款9785元[26062元-(16000元+277元)]。被告将该尚欠吕某的5217元(2003年至XXXX年XX月XX日),与XXXX年XX月XX日结算欠原告的9785元(XXXX年XX月XX日至XXXX年XX月XX日)相加合计15002元,被告于XXXX年XX月XX日将15000元通过银行转账给吕某在农业银行的账户中。因XXXX年XX月XX日被告欠吕某的货款7500元,原告持有上述欠条到被告处索要该款,被告于XXXX年XX月XX日将该7500元支付给原告。XXXX年XX月XX日原告又到被告家索要该案的2003年至2014年货款发生纠纷,原告报警。上述事实,有当事人陈述、欠款明细等为证,足以认定。本院认为,原告与吕某系夫妻关系,吕某去世后,其相关权益可由原告主张。根据有关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本案中,被告抗辩自2003年至XXXX年XX月XX日对吕某的欠款176417元,被告已于2010年2月份付吕某20000元,2011年1月份付吕某35000元,2012年1月份付吕某15000元,后付承兑汇票三份共计60000元,付现金41200元,合计171200元已偿付吕某,但未提供相关证据予以证明;且根据被告与吕某的结算习惯,在XXXX年XX月XX日结算2010年2月、2011年1月、2012年1月等被告主张的付款171200元,与结算习惯明显不符;被告手中持有吕某书写的2003年至XXXX年XX月XX日的欠款明细复印件也印证了被告认可吕某欠款明细的真实性;被告于XXXX年XX月XX日支付给原告7500元,偿付被告曾在XXXX年XX月XX日欠吕某的骨架款7500元,更印证了2003年至XXXX年XX月XX日吕某书写的欠款明细中2003年结算被告欠吕某7500元的事实,进一步印证了2003年至XXXX年XX月XX日吕某书写的欠款明细中被告并未在XXXX年XX月XX日进行结算支付吕某171200元。被告在二次庭审中,对“前付171200.00余欠5217.00XXXX.XX月XX日清”前后陈述不一致,违反了诚实信用的原则。综上,被告主张已支付吕某171200元,证据不足,本院不予支持。被告已于XXXX年XX月XX日支付原告2003年的欠款7500元,以上款项应从被告应付款项中予以扣除,故本院确认被告尚欠原告货款166769元(176417元+28069元-25000元-5217元-7500元)。被告周某未及时归还货款而引起纠纷,故被告应承担自原告起诉之日起的利息损失。综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九十条的规定,判决如下:被告周某偿还原告潘某货款166769元及利息(自XXXX年XX月XX日起至本判决生效之日止,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计算利息),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付清。如果被告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案件受理费3785元,由原告潘某负担150元,被告周某负担3635元。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山东省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长 马秋霞审 判 员 张新国人民陪审员 宋世文二〇一七年十月十三日书 记 员 耿源源 来源:百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