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浙0211民初336号
裁判日期: 2017-10-11
公开日期: 2018-06-01
案件名称
许卫利与许萍合伙协议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宁波市镇海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宁波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许卫利,许萍
案由
合伙协议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第一款
全文
宁波市镇海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7)浙0211民初336号原告:许卫利女,1976年2月3日生,汉族,住浙江省。委托诉讼代理人:王耿勇,浙江仁联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许萍女,1961年2月28日生,汉族,住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苏家河湾*号*栋***室,现住上海市浦东新区。委托诉讼代理人:陈晓卫,上海睿道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告许卫利为与被告许萍合伙协议纠纷一案,于2017年2月14日向本院起诉。本院于同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洪磊适用简易程序独任审判,于2017年6月28日、9月14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许卫利及其委托诉讼代理人王耿勇、被告许萍的委托诉讼代理人陈晓卫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许卫利起诉称:原告与被告自2011年起存在合伙关系,双方共同出资,资金交给被告,并以被告名义对外出借款项,赚取利益后双方按比例分配。但在合伙期间,被告并未按约支付原告收益。具体应付款项如下:1.出借给许佩玲200万元,其中原告出资40万元,已经全部追讨回来,应返还原告40万元;2.出借给杨英60万元,其中原告出资30万元,已经全部追讨回来,应返还原告30万元;3.出借给印伟东130万元,其中原告出资20万元,已经全部追讨回来,应返还原告20万元;4.出借给XXX200万元,已经全部追讨回来,原告当时实际汇款给被告200万元,但被告只将其中100万元出借给XXX,余下100万元在被告处,故被告应返还原告200万元。被告已支付原告80万元,另有20万元作为保证金,故被告应返还原告余款100万元;5.出借给孙哲毅15万元,其中原告出资7.5万元,已经全部追讨回来,应返还原告7.5万元。故原告诉至法院,要求:被告返还原告1?975?000元。审理中,原告认为出借给葛红峰的款项天台法院执行到了50?000元,被被告拿走了,应返还原告25?000元;印伟东支付给被告利息60?000元,应返还原告9?000元。故增加诉讼请求:被告返还原告2?009?000元,赔偿原告自2017年2月14日起至实际履行之日止以2?009?000元为基数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档贷款基准利率计算的利息损失。被告许萍答辩称:原告与被告自2012年起存在合伙关系,双方共同出资出借款项,赚取利益后双方按比例分配。1.出借给许佩玲200万元,其中原告出资40万元,被告出资160万元,但判决结果只支持了1?818?584元,实际追讨回来1?800?000元,被告认为应当按比例来返还原告,但被告支付了180?000元的律师费,被告预交了诉讼费13?160元,法院未退,原告应承担20%;2.出借给杨英60万元,其中原告出资30万元,被告实际收到310?000元,其中10?000元为利息,担保人已经归还了原告300?000元,其中100?000元现金,200?000元转账,原告向林春骥出具了收条,被告无需再返还;3.出借给印伟东130万元,其中原告出资20万元,已经全部追讨回来,应返还原告20万元,但是在追讨中支付了大量律师费,故被告不同意支付9?000元利息款;4.出借给XXX200万元,被告认为原告只出资100万元,被告已经支付了80万元,20万元作为保证金,被告无需再返还;5.出借给孙哲毅15万元,原、被告双方各出资一半,钱有没有收回不清楚,已经结算完毕,不存在再次结算的问题;6.出借给葛红峰的借款原告并未出资,原告是担保人而不是债权人,不能分配利润。综上,请求法院依法判决。原、被告围绕诉讼请求依法提交了证据,对无异议的证据,本院予以确认并在卷佐证。对有争议的证据,本院认定如下:原告许卫利在举证期限内提交的证据有:1.纸条、调解协议复印件各一份,欲证明被告手写的资金分配方案及双方签订调解协议的事实。经质证,被告对该组证据真实性无异议,认为纸条每段话后面的数字是原告自己添加的,原件上是没有的,纸条只是草稿,应按照调解协议来履行。本院对该组证据真实性予以认定。2.2016年5月20日谈话笔录、网页打印件、民事起诉状、协议、简易民事案件审结表复印件各一份,欲证明资金分配方案当中所列的借款单子被告均已进行了追讨,被告已收到出借给杨英的60万借款及利息,收到出借给印伟东的130万借款,收到出借给XXX的200万元借款的事实。经质证,被告对笔录、民事起诉状、协议、简易民事案件审结表真实性无异议,对网页打印件真实性有异议,被告称做谈话笔录时许佩玲的钱还未执行到位,笔录中被告方称“我们也拿到了”不是指被告拿到了60万元,是原被告分别拿到了30万元,印伟东的20万元已经追讨到了,葛红峰的借款与原告无关。本院认为网页打印件系复印件,与原件无法核对,被告对此亦有异议,故对该证据真实性不予认定,对该组其他证据真实性予以认定。3.纸条复印件一张,欲证明原、被告各出资7.5万元出借给孙哲毅的事实。经质证,被告对该证据真实性有异议,认为系复印件,与原件无法核对,被告称确实出借给孙哲毅15万元,双方一人一半,后来钱有没有收回代理人不清楚,怎么结算也不清楚,但是已经做了结算。本院认为,该证据系复印件,与原件无法核对,被告对此亦有异议,故对该证据真实性不予认定。4.转账凭证复印件一份,欲证明原告出资给被告关于XXX款项200万元的事实。经质证,被告对该证据真实性有异议,认为系复印件,与原件无法核对。本院认为,该证据系复印件,与原件无法核对,被告对此亦有异议,故对该证据真实性不予认定。被告许萍在举证期限内提交的证据有:1.纸条一张,欲证明原、被告出资、领取利息的事实。经质证,原告对该真实性有异议,认为系被告单方制作。本院认为,该证据系被告单方制作,原告对此有异议,故对该证据不予认定。2.打印单一份,欲证明许佩玲的借款实际执行到位180万元的事实。经质证,原告对该证据真实性有异议,认为真实性无法确定。本院认为,该证据系打印件,与原件无法核对,原告对此有异议,故对该证据不予认定。3.《委托律师代理合同》、转账凭证、收据各一份、发票二份,欲证明被告委托律师起诉许佩玲花费18万元律师费,被告交纳诉讼费用26?320元的事实。经质证,原告对该组真实性有异议,认为律师费应当由当事人汇给律师事务所账户,而不是汇给个人,才能确保真实性,诉讼费应当以判决书确定的为准;当时协议约定双方合作催讨,被告支付高额律师费没有经过原告同意。针对原告的质证意见,被告称约定是合作追讨,但原告在搞破坏,律师费是按风险代理来支付的,并没有跟原告商量过。对该组证据的效力认定,本院将在下文结合争议焦点进行论述。4.纸条、借条、银行业务回单各一份,欲证明原、被告各出资30万元出借给杨英的事实。经质证,原告对回单无异议,对纸条、借条有异议,认为合伙借款是事实,但借款原告并不在场。本院对银行业务回单予以认定。5.收款收据复印件一份,欲证明原告已经收回了出资的30万元,原告称原件在林春骥和尹帼静处。经质证,原告对该证据真实性有异议,认为系复印件,与原件无法核对,原告没有收到出借给杨英的30万元。本院认为,该证据系复印件,与原件无法核对,原告对此有异议,故对该证据真实性不予认定。6.借款协议一份,欲证明葛红锋借款中原告系担保人。经质证,原告对该证据真实性有异议,认为担保人签字是原告本人所签,但是整个协议都是后写的,当时这是一张空白纸。对该证据的效力认定,本院将在下文结合争议焦点进行论述。7.民事判决书、申请执行立案单各一份,欲证明范正宝借款中原告系担保人。经质证,原告对该组证据真实性无异议。本院认为,范正宝借款与本案涉讼纠纷无关,故对该组证据不予认定。8.纸条一份、银行明细对账单复印件一份,欲证明原、被告各出资150万元出借给张国兵的事实。经质证,原告对该组证据真实性无异议,但认为与本案无关。本院认为,该组证据与本案无关,故对该组证据不予认定。9.银行明细对账单复印件一份,欲证明证明资金回收情况。经质证,原告对该组证据真实性无异议,但认为与本案无关。本院认为,该证据与本案无关,故对该组证据不予认定。10.纸条一份,欲证明原、被告各出资100万元出借给XXX的事实。经质证,原告对该证据有异议,认为是被告自制,原告在上面签过字的,但是纸条上的很多内容都是添加的,原告只对利息部分无异议。对该证据的效力认定,本院将在下文结合争议焦点进行论述。11.银行流水凭证复印件一份,欲证明归还许卫利50万,系张国兵的借款。经质证,原告对该组证据真实性无异议,但认为与本案无关。本院认为,该证据与本案无关,故对该组证据不予认定。12.庭审笔录一页,欲证明原被告双方各出资100万元的事实。经质证,原告对该证据真实性无异议,但认为并不能证明拿到了XXX的钱。本院对该证据真实性予以认定。13.庭审笔录二页,欲证明除了单子上的内容,双方的债权债务都结清的事实。经质证,原告对该证据真实性无异议,但对关联性有异议。本院对该证据真实性予以认定。14.纸条一张、银行卡正面打印件一张,欲证明被告对原告拥有30万债权、原告用被告的信用卡划款7万元的事实。经质证,原告对该组证据真实性有异议,且认为与本案无关。本院认为,该组证据与本案无关,故对此不予认定。经审理,本院查明以下事实:原告与被告自2011年起存在合伙关系,双方共同出资,资金交给被告,并以被告名义对外出借款项,赚取利益后双方按比例分配。2011年6月26日,许萍向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浦东法院”)起诉罗惠根、许佩玲,要求归还许萍借款本金200万元及相应借款利息。2014年11月26日,浦东法院作出(2014)浦民一(民)初字第23256号民事判决书,载明:2014年11月24日,许萍以银行转账方式将200万元汇入许佩玲名下账户,许佩玲亦以银行转账方式向原告名下账户汇入5万元。此后,两被告陆续于2012年12月24日、2013年1月24日、同年2月25日、3月25日、4月24日、6月6日、7月22日、7月29日、8月29日向原告还款九笔,每笔数额均为5万元,共计还款45万元。浦东法院认为:首先,借款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两被告于2014年11月24日借款当天给付原告5万元,在计算借款本金时,该5万元应予以扣除。其次……经计算,截至两被告于2013年8月29日最后归还5万元,两被告尚欠原告借款本金1?818?584元。浦东法院判决:罗惠根、许佩玲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归还许萍借款本金1?818?584元及相应逾期利息。案件受理费26?320元,减半收取13?160元,由许萍负担2?776.5元,由罗惠根、许佩玲负担10?583.5元,两被告应负之款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向本院交纳。2013年7月21日,原告与被告达成一份《调解协议》,约定:一、许卫利的一百万元钱,由许萍打给许卫利八十万元,打给中间人赵伊二十万元整作为后续担保费用。二、后续的借款单子由许卫利和许萍合作操作,产生费用按比例承担,许卫利不得搞破坏,并适当消除之前引起的不良影响。三、许卫利赔偿许萍两万元整,另外精神损失一万元整。四、赵伊担保的二十万元等单子结束返回。关于出借给许佩玲的200万元,被告应返回原告多少金额的问题,本院在全面、客观地审核现有证据后,综合分析如下:第一,原、被告双方一致确认,出借给许佩玲200万元,其中原告出资40万元,故在被告收回的款项中,应按20%比例返回原告。第二,被告自认判决结果只支持的本金1?818?584元及利息实际追讨回来1?800?000元,本院予以认定,原告认为被告就判决部分收回的款项多于1?800?000元,应提供证据予以证明,否则应承担举证不足的不利后果。第三,浦东法院查明,许佩玲方向许萍还款九笔,每笔数额均为50?000元,共计还款450?000元,浦东法院将该批还款认定为返还借款本金及利息,本院认为,该批450?000元还款应计入被告收回的款项。第四,被告主张原告应按比例承担其支付的180?000元律师费,于法无据,本院不予采纳。第五,被告主张原告应按比例承担其支付的案件受理费,本院认为,浦东法院判决被告负担2?776.5元案件受理费,故原告应负担2?776.5元中的20%费用。综上,针对出借给许佩玲的款项,收回的本金及利息,扣除原告应负担的费用,原告按20%出资比例理应获得的款项已超400?000元,故原告要求被告返还400?000元,本院予以支持。关于出借给杨英60万元,被告应返回原告多少金额的问题,本院在全面、客观地审核现有证据后,综合分析如下:第一,原、被告双方一致确认,出借给杨英60万元,其中原告出资30万元,故在被告收回的款项中,应按50%比例返回原告。第二,被告称原告已从担保人林春骥及案外人尹帼静处收回了出借给杨英的30万元,原告对此予以否认,被告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该意见,应承担由此产生的不利后果。第三,原告认为被告已全部追讨回了60万元,被告自认收到31万元,原告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主张,应承担由此产生的不利后果。综上,针对出借给杨英的款项,原告按50%出资比例应获得155?000元(310?000元×50%)。关于出借给印伟东130万元,原、被告一致确认原告出资200?000元,已经全部追讨回来,应返还原告200?000元,本院予以认定;印伟东支付给被告利息60?000元,原告主张被告应出资比例返还原告9?000元,本院予以支持。被告辩称承担了律师费,不同意返还该笔9?000元,没有事实依据与法律依据,本院不予采纳。关于出借给XXX的款项,原告认为汇款给被告200万元,被告扣留了100万元未返还原告,但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该主张,应承担由此产生的不利后果。故对原告该主张,本院不予支持。关于出借给孙哲毅的15万元,原告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款项已收回而未分配。关于出借给葛红峰的款项,原告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其出资,应承担由此产生的不利后果。故对原告的上述主张,本院不予支持。对于尚不具备偿还条件的款项,原告可在被告收到款项后,另行向被告主张。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九十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许萍返还原告许卫利764?000元,赔偿原告自2017年2月14日起至实际履行之日止以764?000元为基数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同档贷款基准利率计算的利息损失,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履行完毕;二、驳回原告许卫利的其他诉讼请求。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本案案件受理费22?872元,减半收取11?436元,由原告许卫利负担7?087元(已预交),被告许萍负担4?349元,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向本院交纳。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本判决生效后,义务人应在判决确定的履行期限内自动履行。如义务人不履行本判决确定义务的,权利人可自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两年内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执行期间人民法院有权依法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搜查、拍卖、变卖义务人的财产等强制措施;依据情节限制义务人高消费、纳入失信名单,向社会公布并通报征信机构,依法予以信用惩戒;对拒不履行的义务人,人民法院可以采取罚款、拘留等措施,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审判员 洪 磊二〇一七年十月十一日书记员 谢依露 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