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甘2901刑初166号
裁判日期: 2017-10-11
公开日期: 2017-12-29
案件名称
高苏得诈骗罪一审刑事判决书
法院
临夏市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临夏市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高苏得
案由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全文
甘肃省临夏市人民法院刑 事 判 决 书(2017)甘2901刑初166号公诉机关临夏市人民检察院。被告人高苏得,无前科。因涉嫌诈骗罪,于2015年11月24日刑事拘留,同年12月31日被逮捕,现羁押于临夏市看守所。辩护人马某。临夏市人民检察院以临市检公诉刑诉(2016)第166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高苏得犯诈骗罪,于2016年9月6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后作出(2016)甘2901刑初166号刑事判决,宣判后,被告人不服提起上诉,临夏州中级人民法院作出(2017)甘29刑终30号刑事裁定:一、撤销临夏市人民法院(2016)甘2901刑初166号刑事判决;二、本案发回本院重审。本院依法另行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临夏市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马某2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高苏得、辩护人马某均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临夏市人民检察院指控:1.2013年,被告人高苏得以资金周转,借款给分红为幌子,骗取被害人马某1现金100万元。2.2014年3月,被告人高苏得以借款给分红为幌子,骗取被害人马某3抵押房产借款15.2078万元。3.同年5月,被告人高苏得以合伙做生意分红为由,骗取被害人祁某现金5万元。4.同年8月,被告人高苏得以资金周转,借款给分红为幌子,骗取被害人徐某现金38.7万元。5.同年11月,被告人高苏得以上述同样手段,骗取被害人喇某现金2.8万元。6.同年11月,被告人高苏得以合伙做生意为幌子,先后骗取被害人马某4现金1.4万元。7.同年12月,被告人高苏得以资金周转,借款给分红为幌子,骗取被害人范某现金32.6万元。8.同年12月,被告人高苏得以上述同样手段,骗取被害人汪某现金18万元。9.同年年底,被告人高苏得以上述同样手段,骗取被害人马某5现金1万元。10.2015年4月,被告人高苏得以合伙做生意分红为由,先后骗取被害人马某6现金13万元。11.同年4月,被告人高苏得以资金周转,借款给分红为幌子,先后骗取被害人马某7现金11.1万元。12.同年4月,被告人高苏得以小额贷款共用为由,骗取被害人马某8银行贷款8万元;后以资金周转,借款给分红为由骗取马某8现金5万元。13.同年5月,被告人高苏得以帮助马某9在本市建设银行投资赚钱为由,先后骗取马某9现金24.6万元。14.同年5月,被告人高苏得以参加新生活公司活动,购买床垫送VIP卡为幌子,先后骗取被害人马某2现金2.3万元。15.同年8月,被告人高苏得以购买房产资金不足,借款给分红为由,先后骗取马某10现金15万元。16.同年9月,被告人高苏得以资金周转,借款给分红为由,先后骗取被害人马某11现金14.5万元。17.同年9月,被告人高苏得以上述同样手段,先后骗取被害人张某现金10万元。18.同年10月,被告人高苏得以上述同样手段,先后骗取被害人马某12现金70万元。19.同年10月,被告人高苏得以上述同样手段,先后骗取被害人马某13现金2.5万元。20.同年10月,被告人高苏得以合伙买卖房产,赚取差价为幌子,先后骗取被害人拜玉翠现金16万元。被告人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之规定,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且金额特别巨大,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建议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被告人高苏得供述、辩解及辩护人意见:1.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高苏得诈骗马某3、马某4、范某、马某5、马某9、马某11、马某13、拜玉翠的犯罪事实及金额无异议;2.对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诈骗被害人徐某、马某7、马某8、马某12的犯罪事实无异议,对金额以当庭核实的为准;3.对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诈骗被害人马某1的犯罪事实及金额有异议,被害人马某1向被告人发放高利贷,被告人向被害人马某1支付了高额利息,2015年支付利息125万元,早已还清了被害人马某1的高利贷本息,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构成诈骗的罪名不成立;4.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诈骗被害人祁某5万元的犯罪事实无异议,对金额有异议,被告人支付被害人祁某3万元应从5万元中予以扣减;5.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诈骗喇某2.8万元的犯罪事实无异议,对金额有异议,被告人的货物价值2.4万元,而不是被害人陈述的1.2万元;6.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诈骗汪某18万元的犯罪事实无异议,对金额有异议,被告人支付被害人的5.5万元应从18万中予以扣减;7.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诈骗被害人马某613万元的犯罪事实无异议,对金额有异议,被告人支付被害人马某6的5万元应从15万元中扣减;8.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诈骗被害人马某1015万元的犯罪事实有异议,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诈骗15万元中的6万元付款人、出借人均系方海华,在方海华未报案的情况下,该款不应视为被告人诈骗被害人马某10的钱款。被告人已经全部还清被害人马某10借款,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不成立;9.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诈骗张某10万元的犯罪事实无异议,对金额有异议,被害人从被告人处拿去价值1.284万元的床垫及0.218万元的化妆品,另被告人支付被害人利息4.5万元应从10万元中予以扣减;10.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诈骗被害人马某22.3万元的犯罪事实有异议,该款被害人购买了化妆品及床垫,床垫被害人一直没有拉走,故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不成立。诈骗钱款被告人全部用于还款、囤货、个人消费,无剩余。经审理查明,被告人高苏得自2014年起虚构资金周转、借款给分红,合伙做生意分红,买卖房产分红等事由,并以高息为诱饵,向被害人马某3等18人骗取钱款282.9798万元。案发后,被告人到公安机关自首。经查被告人无房产、无存款。被告人具体犯罪事实如下:1.2014年3月,被告人高苏得以借款给分红为幌子,骗取被害人马某3抵押房产款7.207819万元,后又以借款给分红为幌子,骗取被害人马某3钱款8万元。合计15.207819万元。2.同年5月,被告人高苏得以合伙做生意分红为由,骗取被害人祁某现金2万元。3.同年8月,被告人高苏得以资金周转,借款给分红为幌子,骗取被害人徐某现金35.5万元。4.同年11月,被告人高苏得以上述同样手段,骗取被害人喇某现金2.8万元。5.同年11月,被告人高苏得以合伙做生意为幌子,先后骗取被害人马某4现金1.4万元。6.同年12月,被告人高苏得以资金周转,借款给分红为幌子,骗取被害人范某现金32.6万元。7.同年12月,被告人高苏得以上述同样手段,骗取被害人汪某现金17.6万元。8.同年年底,被告人高苏得以上述同样手段,骗取被害人马某5现金1万元。9.2015年4月,被告人高苏得以合伙做生意分红为由,先后骗取被害人马某6现金13万元。10.同年4月,被告人高苏得以资金周转,借款给分红为幌子,先后骗取被害人马某7现金7.72万元。11.同年4月,被告人高苏得以小额贷款共用为由,骗取被害人马某8银行贷款4万元;后以资金周转,借款给分红为由骗取被害人马某8现金5万元,合计9万元。12.同年5月,被告人高苏得以帮助马某9在本市建设银行投资赚钱为由,先后骗取马某9现金24.6万元。13.同年8月,被告人高苏得以购买房产资金不足,借款给分红为由,先后骗取被害人马某10现金7万元。14.同年9月,被告人高苏得以资金周转,借款给分红为由,先后骗取被害人马某11现金14.5万元。15.同年9月,被告人高苏得以上述同样手段,先后骗取被害人张某现金8.552万元。16.同年10月,被告人高苏得以上述同样手段,先后骗取被害人马某12现金72万元。17.同年10月,被告人高苏得以上述同样手段,先后骗取被害人马某13现金2.5万元。18.同年10月,被告人高苏得以合伙买卖房产,赚取差价为幌子,先后骗取被害人拜玉翠现金16万元。上述事实,由公诉机关提交并经当庭举证、质证的被告人高苏得供述、辩解及欠条;被害人马某3、祁某、徐某、喇某、马某4、范某、汪某、马某5、马某6、马某7、马某8、马某9、马某10、马某11、张某、马某12、马某13、拜玉翠的陈述及借条、欠条;中国建设银行交易记录;辨认笔录;提取笔录;调取证据通知书及银行、工商局、房产局回执证明;报案材料等证据予以认定。本院认为,被告人高苏得明知自己没有偿还能力的情况下,以高息为诱惑,隐瞒真相向被害人马某3等人借取钱款,若被害人知道被告人的真实情况,在被告人负债的情况下及被告人”借款”真实用途的状况下,断然不会向被告人出借钱款。被害人马某3等人对被告人高苏得的借款是基于被告人虚构事实,对客观情况产生错误认识判断后对自己财产所作的错误处分。尽管被告人也采取了部分归还的行为,但那是为了争取骗取更多的资金,出具”借条”的行为只不过是借钱时的幌子。被告人高苏得骗取被害人马某3等18人钱款282.9798万元,金额特别巨大,其行为构成诈骗罪,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成立。公诉机关的量刑建议适当,本院予以采纳。被害人马某1报案的时间是2015年11月24日,而公安机关第一次讯问被告人高苏得的时间是2015年11月23日20时,该笔录记载被告人因欠账被他人逼债,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并无被扭送到案的相关记录,辩护人认为被告人系自首,应从轻或减轻处罚的辩护意见成立,本院予以采纳。对被告人诈骗的犯罪事实和金额认定如下:1.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高苏得诈骗马某3、马某4、范某、马某5、马某9、马某11、马某13、拜玉翠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且被告人高苏得对犯罪事实及金额无异议,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成立,本院对公诉机关指控的金额予以采纳;2.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高苏得诈骗徐某、马某7、马某8、马某12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且被告人高苏得对犯罪事实无异议,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成立,本院予以采纳。但被告人对公诉机关指控的金额有异议,经本院通知被害人徐某、马某7、马某8、马某12到庭进行说明,经当庭举证、质证,被害人与被告人高苏得对诈骗金额陈述一致,被告人高苏得对徐某、马某7、马某8、马某12的诈骗金额以当庭核准的为准,对公诉机关指控的金额本院不予采纳;3.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高苏得诈骗被害人祁某、喇某、汪某、马某6、张某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且被告人高苏得对犯罪事实无异议,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成立,本院予以采纳。但被告人对公诉机关指控的金额有异议:⑴.被告人辩解已归还被害人祁某3万元,被害人祁某陈述被告人借款5万元未归还无事实依据,故本院以被告人供述认定诈骗金额为2万元;⑵.被告人辩解被害人喇某拿去的货物价值2.4万元无事实依据,本院不予采纳。被害人陈述拿去的货物价值1.2万元本院予以采纳。诈骗金额认定为2.8万元;⑶.被告人辩解已支付被害人汪某分红5.5万元无事实依据,本院不予采纳。被害人陈述被告人支付4000元本院予以采纳。被告人诈骗金额认定为17.6万元;⑷.被告人辩解已支付被害人马某65万元无事实依据,本院不予采纳,诈骗金额认定为13万元;⑸.被告人辩解与被害人张某陈述拿去价值1.284万元的床垫及0.164万元的化妆品不一致,本院不予采纳。被告人辩解支付被害人张某借款利息4.5万元无事实依据,本院不予采纳。被害人称述本院予以采纳,诈骗金额认定为8.552万元;4.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诈骗被害人马某1015万元的犯罪事实被告人有异议,辩解15万元中6万元付款人、出借人均系方海华,在方海华未报案的情况下,该款不应该认定为被告人诈骗被害人马某10的钱款。被告人的辩解理由成立,本院予以采纳。另外9万元被告人对犯罪事实无异议,辩解借款已全部还清,但无事实依据,本院不予采纳。被害人陈述被告人已支付2万元,未支付7万元本院予以采纳。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成立,诈骗金额认定为7万元;5.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诈骗被害人马某1的犯罪事实及金额被告人有异议,公诉机关的指控只有被害人陈述,且书证记录凌乱,亦无其他相关证据予以印证,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构成诈骗的证据不足,本院不予采纳;6.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诈骗被害人马某2的犯罪事实及金额被告人有异议,被告人供述和被害人陈述均称用该款购买了床垫及化妆品。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构成诈骗的证据不足,本院不予采纳。综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人高苏得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0元。(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15年11月24日至2027年11月23日止。)二、被告人高苏得违法所得的财物予以追缴。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临夏回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二份。审 判 长 赵春霞审 判 员 马原平人民陪审员 卜俊霞二〇一七年十月十一日书 记 员 马 沁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