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6)豫01民终8456号

裁判日期: 2016-09-22

公开日期: 2016-11-06

案件名称

姚晓辉与新密市金海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不当得利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河南省郑州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新密市金海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姚晓辉

案由

不当得利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

全文

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6)豫01民终8456号上诉人(原审被告):新密市金海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住所地新密市城区西大街226号院1号楼。法定代表人:郭华伟,该公司总经理。委托诉讼代理人:徐国卿,河南奕信律师事务所律师。被上诉人(原审原告):姚晓辉,男,出生于1977年6月27日,汉族,住河南省新密市。上诉人新密市金海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因与被上诉人姚晓辉不当得利纠纷一案,不服河南省新密市人民法院(2016)豫0183民初2252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2016年8月3日立案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6年9月2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上诉人新密市金海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诉讼代理人徐国卿、被上诉人姚晓辉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新密市金海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上诉请求:请求撤销一审判决、驳回被上诉人的诉讼请求;一、二审诉讼费用由被上诉人承担。事实和理由:一审判决认定事实错误,适用法律错误。新密市金海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与被上诉人对商品房买卖合同及补充协议的有效成立、合同履行等事实没有争议,主要争议的是代理收取的两项费用有无依据,是否构成不当得利。在本案中并不存在不当得利的情形,首先上诉人的代收行为是有合法依据的,双方在商品房销售合同中约定水通、电通,并不包括燃气、热力等,双方在补充协议中明确约定由被上诉人向有关部门自行缴纳或由上诉人统一代为收取,该约定有效,应受法律保护;其次被上诉人所依据的《郑州市物价局、郑州财政局关于对新密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费标准及有关问题的批复》等文件,它只是政府部门之间往来的公文,不是合同条款无效的依据,不能成为本案被上诉人要求返还的法律依据;最后上诉人并没有通过代收行为取得不当利益。一审判决程序错误。本案不符合民事诉讼法关于简易程序的相关规定,一审不能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本案属于不当得利纠纷,被上诉人在提起诉讼的时候已经超过1年的除斥期间。合同中附件4的约定对两项费用的代收代缴是被上诉人委托的,是一种委托行为。委托人是被上诉人,被上诉人要对委托所产生的法律后果承担责任,而不是向上诉人索取所谓的不当利益。姚晓辉答辩称,一、一审法院审判程序合法,双方之间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且对诉讼标的争议不大,适用简易程序符合法律规定。二、一审法院认定事实清楚,被上诉人给付时虽有法律方面的原因,但其后该原因不存在,属于给付目的嗣后不存在,上诉人所称的代收行为有合法依据是错误的。三、一审法院适用法律正确,上诉人在得知自己受益没有合法依据或者得知自己的合法依据已经丧失后,有义务将已得的不当利益返还给被上诉人。四、被上诉人并未委托上诉人缴纳初装费,后果不应由被上诉人承担。姚晓辉向一审法院起诉请求:判令新密市金海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返还姚晓辉暖气入网初装费8132元、天然气初装费2800元。一审法院认定事实:2007年9月24日,河南省郑州市人民政府发布郑政文(2007)170号《郑州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管理办法》,该《办法》第四条规定,郑州市预算外资金管理局负责金水区、中原区、二七区、管城回族区、惠济区辖区范围内的城市配套费的征收,上街区人民政府和郑东新区管委会、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负责本辖区内的城市配套费的征收。各县(市)人民政府开征城市配套费,应向市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执行。第六条规定,建设单位和个人应当在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前,到郑州市建设项目审批收费联合办公室办理城市配套费缴费手续。第十五条规定,按本办法开征城市配套费后,原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市政公用设施增容费、城市绿化费及暖气、天然气入网费停止征收。2010年11月17日,郑州市物价局、郑州市财政局作出郑价公(2010)3号《关于对新密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费办法标准及有关问题的批复》,该批复规定:同意你市对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设项目的单位和个人收取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取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后,取消你市对建设项目收取的“市政设施配套费”、“绿化费”及“煤制气(天然气)管网用户初装费”、暖气(热力)等配套性收费;本着有利于运用收费机制促进城市建设和兼顾各方承受能力的原则,核定你市对配套设施齐全的建设项目,收取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的上限标准为每平方米(建筑面积)70元。2013年9月3日,原、被告双方签订了《商品房买卖合同》。2013年7月12日,被告向原告收取了暖气入网初装费8132元,天然气初装费3000元,并出具了两份加盖有新密市金海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财务专用章的收款收据。后被告退还原告天然气初装费200元。现原告以被告收取原告暖气入网初装费、天然气初装费属不当得利,应予返还为由诉至该院,请求判令被告返还原告暖气入网初装费8132元、天然气初装费2800元。一审法院认为,原、被告双方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法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二条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郑州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管理办法》经批准于2010年11月17日在新密市施行。2013年7月12日,被告向原告收取了暖气入网初装费、天然气初装费。因此,被告收取原告暖气入网初装费、天然气初装费没有合法依据,对原告要求被告返还暖气入网初装费、天然气初装费的诉讼请求,该院予以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二条之规定,判决:被告新密市金海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返还原告姚晓辉暖气入网初装费8132元、天然气初装费2800元。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本案受理费73元,由被告新密市金海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负担。二审中,当事人没有提交新证据。二审经审理查明的事实与原审法院相一致。本院认为,《郑州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管理办法》经批准于2010年11月17日在新密市施行,赋予该市对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设项目的单位和个人收取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的权利;在收取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后,取消该市对建设项目收取的“市政设施配套费”、“绿化费”及“煤制气(天然气)管网用户初装费”、暖气(热力)等配套性收费,新密市金海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作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知悉房地产开发建设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政策。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时,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郑州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管理办法》经批准在新密市施行后,新密市金海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又收取暖气初装费、天然气初装费,缺乏相应的合法依据。故原审法院对姚晓辉要求新密市金海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返还暖气初装费、天然气初装费的诉讼请求予以支持,并无不当。关于新密市金海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上诉称根据双方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的补充约定,其系受姚晓辉委托代收代缴了暖气初装费、天然气初装费,姚晓辉应当对委托所产生的法律后果承担责任的上诉理由,依据不足,本院不予认定。一审并未适用简易程序,新密市金海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关于一审适用简易程序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综上所述,新密市金海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应予驳回;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73元,由新密市金海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判长 丁 亮审判员 柴雅琳审判员 曹逢春二〇一六年九月二十二日书记员 李志琳 来源: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