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豫12民终1386号
裁判日期: 2016-09-22
公开日期: 2017-01-05
案件名称
王书均、王菊英等与渑池县仰韶镇乔岭村七组、渑池县仰韶镇乔岭村民委员会侵权责任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河南省三门峡市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河南省三门峡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王书均,王菊英,张新凤,渑池县仰韶镇乔岭村七组,渑池县仰韶镇乔岭村民委员会
案由
侵权责任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
全文
河南省三门峡市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6)豫12民终1386号上诉人(原审原告)王书均,男,1945年11月18日生,汉族,退休教师,住渑池县。上诉人(原审原告)王菊英,女,1953��1月6日生,汉族,住渑池县,系王书均之妹妹。上诉人(原审原告)张新凤,女,1948年1月9日生,汉族,住渑池县,系王书均之妻。被上诉人(原审被告)渑池县仰韶镇乔岭村七组,住所地渑池县仰韶镇乔岭村。负责人王伟民,男,1963年5月15日生,汉族,住渑池县,系该村民委员会七组组长。委托代理人王学忠,河南晨风律师事务所律师。代理权限为一般代理。被上诉人(原审被告)渑池县仰韶镇乔岭村民委员会,住所地渑池县仰韶镇乔岭村。上诉人王书均、王菊英、张新凤与被上诉人渑池县仰韶镇乔岭村七组、渑池县仰韶镇乔岭村民委员会侵权责任纠纷一案,不服渑池县人民法院(2016)豫1221民初1150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上诉人王书均、王菊英、张新凤,被上诉人渑池县仰韶镇乔岭村七组负责人王伟民及委托代理人王学忠到庭参加诉讼,被上诉人渑池县仰韶镇乔岭村民委员会经本院传票传唤未到庭参加诉讼,本院依法缺席审理本案,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审法院查明:2013年渑池县政府开始修经十路,2013年1月27日,被告渑池县仰韶镇乔岭村七组制定各户相互制约协议一份,该协议载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我村卖地已经开始,但是在卖地款的去向上存在一些问题,经全体村民共同协商,对其具体事宜达成如下协议:一、原则上卖地款按上边要求及周边各村的归被征地户所有;二、根据我村实际情况,按被征地户分时地亩册上的数目归各户所有。地亩册上多余部分的地款,50%归各户所有,另外50%归集体所有,集体部分经群众同意安排去向;三、各户所占集体的机动地和各户所开的荒地及各户所占集体的空宅地方,所占户与集体各得50%;四、林权地部分有证者得100%,无证者各户和集体各得50%。此协议全村各户一户一份,各户签字生效,长期按此协议执行,不准反悔。补充此协议全村70%的户签字有效(包括有原告张新凤的六十四户的签字)”。2014年7月渑池县政府征用了原告王书均之父王景福名下位于渑池县仰韶镇乔岭村西圪塔的林权地,该林权证登记户主为王景福,林权证号为渑林字第0073435,林权证载明被征项目为荒坡,坐落为西圪塔,面积为0.2亩,四至为东至路边,西至荒坡,南至焕民,北至培生”。该四至面积亩数为2.34亩(其中责任田0.58亩),除去责任田0.58亩,剩余面积为(2.34亩-0.58亩-0.2亩)1.56亩。后被告渑池县仰韶镇乔岭村七组按王景福名下林权证载明的坐落于西圪塔载明0.2亩林权地,加之原告张新凤应得的50%即(1.56亩÷2)0.78亩,共计0.98亩,每亩65000元给付了原告王书均征地补偿款。2015年8月因原告王书均上访,经各方协调,被告渑池县仰韶镇乔岭村七组按地面附属物又给付原告王书均0.3亩的征地补偿款19500元。2016年1月4日被告渑池县仰韶镇乔岭村民委员会出具证明一份,该证明载明:“经十路占用我村七组张新凤家西圪塔林权地按四至丈量长72.5米,宽21.5米,合亩数2.34亩(其中责任田0.58亩)”。2016年5月11日三原告诉讼到法院。另查:王景福已经亡故。原审法院认为:原告张新凤作为家庭户主与渑池县仰韶镇乔岭村七组六十三户农民签订的相互制约协议是其真实意思表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关于对征地补偿费用、分配方案等涉及村民利益事项的自治原则,该相互制约协议对三原告及被告渑池县仰韶镇乔岭村七组具有约束力,双方应予履行��原告王书均、王菊英、张新凤之父王景福名下林权证明确载明坐落于西圪塔荒坡面积为0.2亩。被告渑池县仰韶镇乔岭村七组按相互制约协议给付了原告征地补偿款,并经协调多给了0.3亩的征地补偿款。现原告王书均、王菊英、张新凤要求二被告再给0.48亩林地补偿款31200元,但其所举证据不足,无法支持。经调解无效,故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条之规定,判决:驳回原告王书均、王菊英、张新凤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580元,减半收取290元由原告王书均、王菊英、张新凤负担。宣判后,王书均、王菊英、张新凤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诉。上诉人王书均、王菊英、张新凤诉称:一、我林权证登记的面积为0.2亩,而实际四至丈量面积为2.34亩,造成登记面积和四至丈量面积不符合,原审按林权证的0.2���为依据错误。我方被征用的林地有渑池县人民政府颁发的林权证为据,四至清楚,应按四至丈量的面积予以补偿。请求:撤销原判,依法改判或发还重审。被上诉人渑池县仰韶镇乔岭村七组辩称:一、原审认定事实客观真实。上诉人的林权证明确载明为0.2亩;二、原审适用法律正确;三、上诉人的主张经乡、村主持调解协调,一次性多给上诉人0.3亩的征地补偿款,双方的纠纷已经解决。请求: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被上诉人渑池县仰韶镇乔岭村民委员会未答辩。二审查明的事实与原审查明事实一致。本院认为:关于本案双方争议的土地,有渑池县人民政府颁发的渑林字第73453号林权证为据,该林权证载明坐落于西圪塔荒地面积为0.2亩,原审法院依据林权证的面积和《各户相互制约协议》,判决驳回上诉人的诉讼请求,并无���当。原审判决正确,应予维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二审案件受理费580元,由上诉人王书均、王菊英、张新凤承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 判 长 景志贤审 判 员 李 娟代理审判员 李 黎二〇一六年九月二十二日书 记 员 水文彬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