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6)豫1622民初2191号

裁判日期: 2016-09-21

公开日期: 2016-11-02

案件名称

蒋纪安与马运停、马艳买卖合同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西华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西华县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蒋纪安,马运停,马艳,马彦云

案由

买卖合同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第一款,第一百零九条,第一百五十九条,第一百六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百四十四条

全文

河南省西华县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6)豫1622民初2191号原告蒋纪安,男,1967年08月11日出生,汉族。委托代理人张亚辉,河南睿东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马运停,男,1955年10月14日出生,汉族。被告马艳,女,1983年07月25日出生,汉族。系马运停长女。委托代理人马运停,男,1955年10月14日出生,汉族。被告马彦云,女,1988年03月28日出生,汉族。系马运停次女。原告蒋纪安与被告马运停、马艳、马彦云买卖合同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张昕艳适用小额诉裁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委托代理人代理人张亚辉、被告马运停、被告马艳诉讼代理人马运停到庭参加诉讼,被告马彦云经本院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未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蒋纪安诉称,被告马运停和马艳、马彦云系父女关系,合伙从事收购粮食生意。2015年06月08日、06月10日,原告分两次将自家的小麦12732斤出售给三被告,价格每斤1.15元,小麦款为14641.8元。在原告要求被告支付小麦款时,被告以资金短缺为由,给原告出具收据两份,承诺等几天将小麦款给付原告。事后原告多次向三被告索要小麦款,至今未果。要求被告支付拖欠原告小麦款14641.8元,并承担本案的诉讼费用。被告马运停辩称,我从2009年经营粮食收购销售生意,办理的有营业执照,是合法经营。2015年收购小麦时,让我的两个女儿马艳、马彦云帮忙。我把收购的小麦卖给了河南省路凯面业有限公司,因该公司尚欠我六十余万元的小麦款没有支付,所以我也没有能力偿还原告小麦款。我是实际经营人,应承担给付义务。马艳、马彦云是帮工人,不应当承担责任。我愿意在要回河南省路凯面业有限公司拖欠的款项后偿还原告。被告马艳、马彦云共同辩称,2015年我们的父亲马运停收购小麦时让我们帮忙,我们不是经营人,不是适格被告,不应当承担给付义务。应驳回原告对我们的诉讼请求。原告蒋纪安向本院提交的证据有:1、2015年06月08日、2015年06月10日收据各1份,证明被告拖欠原告小麦的事实;2、收据1份,证明三被告是合伙经营收购小麦。被告马运停向本院提交的证据有:营业执照一份,证明收购小麦是马运停所收购,与被告马艳、马彦云无关。被告马艳、马彦云未向本院提交任何证据材料。对原告蒋纪安提交的证据,被告马运停、马艳主张欠款是事实,款是马运停欠的,两个女儿是给其帮忙的。对被告马运停提交的证据,原告对营业执照的真实性无异议,对证明目的有异议,该营业执照已过期,实际经营者为三被告。经审查,本院对原告蒋纪安提交的证据1及被告马运停提交的证据证明力均予以认定。原告提交证据2系被告马运停收购他人小麦出具的收据,不能作为原告证明三被告系合伙关系的有效证据。根据当事人陈述和上述有效证据,本院确认以下案件事实:被告马运停于2009年11月05日办理了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在西华县艾岗乡铁炉村从事粮食收购销售生意。2015年,马运停收购小麦时,让其女儿马艳、马彦云帮忙。同年06月08日、06月10日,原告蒋纪安分两次将小麦12732斤卖给马运停,双方约定价格为每斤1.15元,一周之后支付,价款共计14641.8元。后经原告催要,被告马运停没有支付,双方酿成纠纷。本院认为,被告马运停对欠原告小麦款事实予以认可,原、被告约定在一周之后支付小麦款,被告应当在收到原告的小麦后按约及时支付价款。对原告要求被告马运停支付价款的诉讼请求,本院予以支持。因原告没有证据证明被告马艳、马彦云与马运停系合伙关系,故对原告要求被告马艳、马彦云承担清偿责任的诉讼请求,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第一百零九条、第一百五十九条、第一百六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百四十四条的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马运停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支付原告蒋纪安小麦款14641.8元;二、被告马艳、马彦云不承担清偿责任。案件受理费83元,由被告马运停负担。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的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判员  张昕艳二〇一六年九月二十一日书记员  王 琼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