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6)陕0728民初217号

裁判日期: 2016-06-04

公开日期: 2016-12-30

案件名称

熊正军与镇巴县公证处、庞明凤公证损害责任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镇巴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镇巴县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熊正军,陕西省镇巴县公证处,庞明凤

案由

公证损害责任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四十三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第一款,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

全文

陕西省镇巴县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6)陕0728民初217号原告熊正军,男。被告陕西省镇巴县公证处,住所地为陕西省镇巴县泾洋街道办事处新城街政府大院门口。法定代表人范欲晓,男,该单位主任。委托代理人罗奇松,男,陕西省镇巴县公证处公证员,代理权限为特别授权。委托代理人谢永珍,女,陕西省镇巴县公证处公证员,代理权限为特别授权。被告庞明凤,女。委托代理人熊会萍,女,代理权限为特别授权。原告熊正军诉被告镇巴县公证处、庞明凤公证损害责任纠纷一案,本院于2016年2月25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熊正军,被告陕西省镇巴县公证处的委托代理人罗奇松、谢永珍,被告庞明凤的委托代理人熊会萍到庭参加了诉讼,被告陕西省镇巴县公证处的法定代表人范欲晓、被告庞明凤未到庭,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熊正军诉称,2013年4月24日至2014年1月24日,熊正军被强制在汉中市精神病院住院。出院后,熊正军发现工资卡的密码被重置,卡内有存款11.55万元被支取,便去镇巴县农业银行问询,农行出具了公证书,内容为:兹公证庞明凤、陈俊华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熊正军的监护人,认为熊正军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从而被重置密码。熊正军起诉镇巴县农行违规更改密码,要求赔偿。一审、二审均认为公证处文本是真实的,镇巴县农行无责。熊正军认为公证书内容错误,理由为公证处不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认定机关,人民法院才是判定机关。为此,一是要求取消无民事行为能力这个定语;二是取消陈俊华为熊正军的监护人,公证时熊正军与陈俊华已离婚;三是汉中市精神病医院诊断证明认定熊正军有躁狂症,是医院诊断,不是司法鉴定。镇巴县农行以熊正军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更改银行卡密码的理由来自公证处,现一、二审法院均认定镇巴农行无过错,故镇巴县公证处有过错,原告要求镇巴县公证处赔偿银行卡存款被支取损失11.55万元并书面道歉。被告镇巴县公证书辩称,2013年6月8日,申请人庞明凤、陈俊华在庞明山(庞明凤之弟、熊正军舅舅)引领下到公证处,咨询如何办理监护公证。因熊正军在汉中市精神病院住院治疗,为了给熊正军治病及抚养其小孩急需要用钱,但熊正军的存款在银行,需办理公证后才能取出。我处根据司法部《公证程序规则》,要求申请人提供了下列证据材料:1、申请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2、申请人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3、熊正军、陈俊华结婚证复印件;4、镇巴县林业局调查设计队关于熊正军因精神病住院原件及复印件;5、汉中市精神病院诊断证明;6、镇巴县泾洋镇北门居委和镇巴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亲属关系证明原件。依据上述证明材料,公证员审查后于2013年6月8日出具了(2013)镇证民字第37号公证书。2014年5月,熊正军书面申请对该公证书予以复查,复查期间,熊正军将镇巴农行起诉,要求农行赔偿存款损失11.55万元。既然熊正军已提起诉讼,我处认为应等待诉讼结果,便没有给熊正军回复。现我处认为,公证书内容合法正确,办理程序无误,仅是公证书证词表述不当,引用法条不准确。一是取消申请人陈俊华资格;二是去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表述,表述为精神病人;三是法条应引用《民法通则》第十七条。另外,我处没有给熊正军造成实际经济损失。熊正军在镇巴农行存款11.55万元由其母亲庞明凤支取后,用于修建房屋。该房以庞明凤申请修建,由熊沈军、熊正军兄弟俩出资修建,建成4间6层楼房,其中两个口面一至四层归熊正军、陈俊华,四、五、六层由熊正军两个姐姐出资修建。熊正军的存款,在其住院治病期间,被其母亲庞明凤支取用于建房,熊正军并没有受到损失。请驳回原告熊正军的诉讼请求。被告庞明凤辩称,庞明凤作出决定支取熊正军的工资卡上的工资为其建房,一切责任后果由庞明凤承担。2013年4月,拆旧房建新房,熊正军与陈俊华俩人还未离婚。2014年4月14日,熊正军被送往汉中市精神病医院,在熊正军单位将其银行卡找到并支取卡上存款11.55万元用于陈俊华与熊正军俩人建房,建成两个口面一至四层楼房,建筑面积530.24平方米,花去资金47余万元。现原告起诉镇巴县公证处要求赔偿,一切的过错和责任庞明凤愿意承担。经审理查明,2013年4月12日,熊正军与陈俊华在镇巴县民政局协议离婚。2013年4月24日,熊正军被送往汉中市精神病院住院治疗。2013年6月4日被该院诊断为躁狂症。2013年6月8日,熊正军之母庞明凤与熊正军前妻陈俊华到镇巴县公证处办理监护公证事项,提交有庞明凤、陈俊华身份证复印件、熊正军身份证复印件、熊正军与陈俊华结婚证复印件、镇巴县林业局调查设计队于2013年5月29日证明(内容是镇巴县农行建兴分理处,兹证明我队职工熊正军,因病于2013年4月在汉中市褒河精神病院住院治疗,其工资由其妻陈俊华前来办理)、汉中市精神病院于2013年6月4日诊断熊正军患狂躁症证明、镇巴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于2013年6月8日出具的亲属关系证明(证明庞明凤为熊正军母亲、陈俊华为熊正军妻子,镇巴县泾洋镇北门社区居委签章证明属实)。镇巴县公证处对上列证明材料审查后,对庞明凤、陈俊华做了谈话笔录,核实了庞明凤、陈俊华申请办理监护公证,熊正军因病入住汉中市精神病院,需要钱给熊正军治疗及抚养小孩并陈述向公证处提供的证明是真实的。2013年6月8日镇巴县公证处出具(2013)镇证民字第37号公证书,内容是:兹证明庞明凤是熊正军的母亲,陈俊华是熊正军的配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的规定,庞明凤、陈俊华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熊正军的监护人。公证处收取庞明凤公证费100元。2013年6月8日,庞明凤、陈俊华在熊正军舅舅庞明山陪同下,持熊正军、庞明凤、陈俊华身份证件、公证书、汉中市精神病医院诊断证明、镇巴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亲属关系证明、2013年6月4日以熊正军名义由他人出具的假委托书(内容是:我叫熊正军,在镇巴县林业局调查队工作,因病在汉中褒河精神病院住院治疗,我的工资手续委托妻子陈俊华全权办理。委托人熊正军)、熊正军与陈俊华结婚证,到中国农业银行镇巴县支行建兴分理处办理熊正军在该行借记卡号6228482910897540215密码重置业务。2013年6月14日、2014年1月3日庞明凤两次从保管的熊正军银行卡支取现金11.55万元,作为熊正军拆旧房建新房的建设资金,该房于2013年4月拆建,在原镇巴县宣纸厂对面建有四个口面六层楼房一栋,其中两间四层房屋陈俊华投有资金修建,归熊正军、陈俊华共有现由陈俊华、熊正军居住使用,总建筑面积530.24平方米,造价47万余元,四至六层归熊正军两个姐姐所有。2014年1月24日熊正军出院。2015年1月13日熊正军向本院起诉,要求镇巴县农业银行返还违规重置密码造成存款损失11.55万元,本院于2015年6月17日作出(2015)镇巴民初字第00059号民事判决书,判决驳回原告熊正军的诉讼请求,熊正军不服提起上诉,汉中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5年11月4日作出(2015)汉中民二终字第00048号民事判决书,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熊正军以镇巴县农业银行重置密码经法院一、二审认定无过错,根据选言判断的逻辑,认为镇巴县公证处有错,要求镇巴县公证处赔偿存款损失11.55万元并书面道歉。庭审中,熊正军对其母亲庞明凤支取其存款11.55万元无异议并放弃追究对其母亲庞明凤的民事责任。本院确认的以上案件事实,有下列证据证实:原告提交的证据有:1、镇巴县公证处(2013)镇证民字第37号公证书一份;2、镇巴县法院、汉中市中级人民法院一、二审民事判决书,经被告质证无异议,可以证明熊正军离婚、住院及庞明凤办理公证和取款、款项用途等事实。被告镇巴县公证处提交的证据有:1、庞明凤、陈俊华书面证词,主要证明熊正军患病住院期间庞明凤从其工资卡里支取11.55万元用于熊正军治疗及为其建房的事实,原告质证后认为对其母亲庞明凤的证词没有异议,不认可陈俊华的证言;2、熊正军、陈俊华的请柬,内容是新居落成,定于2014年5月30日举办房酒,原告质证有异议,认为这一天本人不在镇巴,经审查此证据不予采信;3、公证卷宗一册,内有结婚证复印件、诊断证明、亲属关系证明、镇巴县林业调查设计队证明、身份信息证明,原告质证认为结婚证、亲属关系证明熊正军与陈俊华是夫妻关系不属实,俩人于2013年4月12日离婚,属于虚假证明。被告庞明凤质证后无异议,经审查,结婚证、亲属关系证明事项不真实。本院依职权从(2015)镇巴民初字第00059号案卷中复印的证据有:1、两份民事判决书;2、2013年6月4日熊正军委托陈俊华办理工资事宜委托书,原告质证认为有假,经审查该委托书非熊正军书写签名委托;3、庞明凤关于取走熊正军存款的证明,双方质证无异议;4、镇巴县农业银行关于办理熊正军密码重置业务经过的证明,双方质证无异议,均可证明款项支取事实;5、借记卡明细单,经双方质证无异议,可以证明熊正军银行卡内现金被支取11.55万元。本院认为,公证机构办理公证事项应按照法定范围及程序进行。申请人庞明凤、陈俊华在申请监护公证时,被告镇巴县公证处以监护(身份)受理,在审查申请人提供的亲属关系证明、熊正军与陈俊华结婚证复印件时,仅尽到形式审查义务,未核实出熊正军与陈俊华已于2014年4月离婚的事实,导致出证时将陈俊华证明为熊正军的监护人,是错误的。公证处在出证时认定熊正军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违反《民法通则》第十九条对精神病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宣告规定,超越法定职权,显然错误。公证书导致熊正军银行卡密码被庞明凤重置,是庞明凤支取熊正军存款的条件之一,熊正军的银行卡并非公证处所能支配,庞明凤在获取熊正军银行卡、重置银行卡密码后,支取熊正军卡内存款11.55万元,导致熊正军存款转移的民事责任应由庞明凤承担。庞明凤在支取存款后用于熊正军建房,其后果是将原告现金变成房屋。原告在精神病院住院的特殊期间,其母作为当然的监护人,可以代理原告进行民事活动,本案被告庞明凤的代理行为,是为原告利益考虑,未损害原告的合法权益,未给原告造成财产损失,其代理行为合法有效,建成的两个口面一至四层房屋,系与陈俊华共同投资所建,应认定为熊正军与陈俊华共同所有。原告诉称不要房屋所有权只要存款于理于情于法不合,不予支持。原告在庭审中表示放弃对其母庞明凤民事责任的追究,视为撤销其诉讼请求,依法予以准许。被告公证书虽有错误,但未造成原告实际经济损失,故对原告要求公证处赔偿其存款损失的诉讼请求依法驳回。公证书证明熊正军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及陈俊华为熊正军法定监护人存在错误,虽未造成熊正军财产损失,但给其名誉造成了一定损害,应书面向原告道歉。综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四十三条二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公正活动相关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第一百三十四条(十)项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原告熊正军要求被告镇巴县公证处赔偿的诉讼请求;被告镇巴县公证处书面向原告熊正军赔礼道歉(内容须经本院审核),限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履行书面道歉。案件受理费2600元,由原告熊正军承担1600元,被告镇巴县公证处承担1000元。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陕西省汉中市中级人民法院,同时向汉中市中级人民法院预交上诉案件受理费,并将缴费复印件交本院。审 判 长  唐 平审 判 员  李昊煜人民陪审员  韩方兴二〇一六年六月四日书 记 员  谭学秀 更多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