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6)云刑终677号

裁判日期: 2016-06-30

公开日期: 2016-12-26

案件名称

杨康友故意伤害罪二审刑事裁定书

法院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云南省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刘吉绍,吴朝芬,李金秀,刘兴芝,刘兴启,杨康友

案由

故意伤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2年)》: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

全文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刑 事 附 带 民 事 裁 定 书(2016)云刑终677号原公诉机关云南省曲靖市人民检察院。上诉人(原审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刘吉绍,男,汉族,l949年7月1日出生,户籍地云南省会泽县。系被害人刘正礼父亲。上诉人(原审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吴朝芬,女,汉族,l952年1月9日出生,户籍地同上。系被害人刘正礼母亲。上诉人(原审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李金秀,女,汉族,l974年10月22日出生,户籍地同上。系被害人刘正礼妻子。上诉人(原审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刘兴芝,女,汉族,l996年6月7日出生,户籍地同上。系被害人刘正礼女儿。上诉人(原审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刘兴启,男,汉族,200l年9月4日出生,户籍地同上。系被害人刘正礼儿子。上诉人(原审被告人)杨康友,男,汉族,1978年2月6日出生,初中文化,户籍地云南省会泽县。因本案于2015年7月12日被刑事拘留,同月24日被逮捕。现押于云南省会泽县看守所。辩护人代兴礼,云南在线律师事务所律师。云南省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云南省曲靖市人民检察院指控原审被告人杨康友犯故意伤害罪,原审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刘吉绍、吴朝芬、李金秀、刘兴芝、刘兴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一案,于2016年3月23日作出(2016)云03刑初29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原审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原审被告人均不服,提起上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经阅卷,讯问原审被告人,听取原审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辩护人意见,认为本案事实清楚,决定不开庭审理。现已审理终结。原审判定:2015年7月11日22时许,被告人杨康友到其母亲代某,4家牛圈边查看牲口时,听到代某,4家中有响动,怀疑是有人来偷盗,遂进入代某,4家中查看。随后,杨康友见有人从代某,4家中欲向外逃跑,杨康友先后用木棒打击此人头部等部位,将此人打倒在代某,4家屋外门槛边。随后,杨康友用电筒照看发现被其打倒的人是本村村民刘某1,遂电话向公安机关报案,后刘正礼被送到会泽县人民医院救治,于2015年7月15日经医治无效死亡。经法医鉴定:刘某1的死因系钝器致开放性颅脑损伤死亡。原判根据上述事实及相关证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第三十六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一百三十一条之规定,认定被告人杨康友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由被告人杨康友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刘吉绍、吴朝芬、李金秀、刘兴芝、刘兴启经济损失人民币5万元。(不含诉前支付的款项,限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三个月内履行)宣判后,原审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以刑事部分量刑较轻,民事判决赔偿数额较低为由,提起上诉。原审被告人杨康友以其行为是过失致人死亡,不构成故意伤害罪,被害人是入户盗窃,具有重大过错,其有自首情节,积极赔偿经济损失,原审量刑畸重为由,提起上诉,请求从轻改判。辩护人提出,被告人具有自首情节,积极赔偿损失,原审定性错误,量刑畸重,请求予以改判。经审理查明,原判认定2015年7月11日22时30分许,上诉人杨康友在母亲代某,4住处用木棒击打被害人刘某1头部致其死亡的事实清楚,有下列证据予以证实:1.受案登记表、到案经过,证实2015年7月11日22时55分,杨康友电话报警,称其在母亲代某,4家打伤同村村民刘某1,请求出警查处。民警赶赴现场,联系120送被害人去医院抢救,杨康友也陪同前往,并上交作案使用的木棒一根。2015年7月12日11时02分,民警从医院将杨康友拘传到会泽县公安局调查并于同日将其刑事拘留。2.检查笔录,证实2015年7月12日0时50分,民警在案发现场对伤者刘某1随身物品进行检查,其外衣右口袋内有一双手套、一个塑料食品袋,腰带上有一部手机,外裤右侧口袋内有一包利群香烟、一串钥匙,左侧口袋内有一包利群香烟、10元现金、一根小铁管。刘某1耳朵内出血不止,已呼喊不应。3.现场勘验笔录、提取痕迹、物证登记表、现场示意图及照片,证实中心现场位于黑土村12组代某,4家,在195×410cm院台上,堂屋门为双扇木门呈开启状,紧靠门槛东侧板壁躺着被害人,头东脚西仰卧状,右手置于一花箩内,并有大量血迹,右脚膝盖处周围有60cm×40cm可疑血泊,周围伴有喷溅状血迹(标号1),膝盖下方有一红黑镶嵌呈关闭状的电筒(标号2),右脚穿灰色毛线拖鞋,右脚西侧见左脚毛线拖鞋及一蓝色太阳帽,左脚赤裸。移开人后见头枕处化肥口袋及地上有70×30cm血泊(标号3),门槛上见点状喷溅状血迹(标号4),门槛南面7cm处见4×2cm的滴落状血迹。堂屋内东侧地上距堂屋门南181cm、184cm、220cm处分别见直径23mm、长44cm、60cm、52cm断裂木棍一根(标号5、6、7),堂屋西侧为卧室,单扇木门未设锁,呈开启状,床上用品被翻动,南墙上吊有一木杆,木杆上吊有一用绳子扎紧的装有腊肉的化肥口袋,木杆上还有一处绳子的印压痕迹,地上有一用绳子扎紧的装有腊肉的化肥口袋,尼龙绳断口新鲜,解开口袋见内装块状腊肉,口袋周围粘附提取可疑脱落细胞两份(标号8、9),标号物均已提取,其余未见异常。4.辨认笔录、现场指认笔录及照片,证实杨康友指认作案地点与现场勘验笔录一致。并经混杂辨认确认打人的木棒是其交至派出所的木棒。5.尸体检验笔录、提取痕迹、物证登记表、尸体检验鉴定报告及照片,证实尸体上左额顶部有2cm×0.5cm挫裂创口,左额部至眉弓处有5.5cm×1.2cm的擦挫伤,右下唇内粘膜有0.8×0.5cm的破损,枕顶部头颅变形、头皮广泛出血。右上颈部下颌下缘有2.5×1cm皮下青紫。解剖见,枕顶骨、双侧颞骨后侧有13×11cm的粉碎状骨折,形成九块碎骨块,脑组织挫碎从骨碎块中溢出。枕叶硬脑膜二处破裂,剪开硬脑膜,见枕顶叶脑组织挫裂,弥漫性蛛网膜下出血。结论:刘某1头部符合钝器损伤特征,系开放性颅脑损伤死亡。尸检提取尸血备检。6.提取笔录及照片,证实公安人员依法提取杨康友作案时穿着黑色拉链夹克及裤子各1件,白花格子T恤1件,迷彩胶鞋1双。杨康友交给民警自称打人的木棒一根,上有可疑血迹。提取李金秀、刘兴芝、杨康友血样备检。7.DNA鉴定书,证实代某,4家院窝处血泊上转移血迹、门坎外侧血迹、院窝胶织袋上血迹、木棒上转移血迹、杨康友右球鞋血迹与刘某1血样的STR分型相同。刘某1是刘兴芝生物学父亲。8.物证检验鉴定报告,证实死者心血中未检出有机磷、有机氯、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和鼠药类毒物。9.会泽县人民医院入院记录、病程记录、死亡记录,证实死者7月12日2时45分入院,7月15日8时35分心跳停止。10.通话清单,证实2015年7月11日22:31:12,刘某1手机188××××5313主叫代某,4使用的手机158××××4301;杨康友手机188××××1570主叫刘某4手机159××××5725时间为22:45:45,拨打110为22:48:18。11.收条、领条,证实事发后杨康友垫付500元医药费,其家属交到派出所人民币2.7万元先行赔偿款,附带民事原告人已领取。12.户口证明,证实杨康友及被害人身份情况。13.证人证言(1)证人代某,4证实:事发当时不在现场。其发现卧室挂在木杠上的一口袋腊肉被放在地上,放在枕头边的50000元钱和床上的7000元钱也不见了。大门当天没锁,与刘某1没有矛盾。(2)证人李某证实:事发当时不在现场,听杨康友说了事情经过。(3)证人杨某1证实:事发当时不在现场,是李某事后叫其到现场。见刘某1睡在代某,4家门前,一只脚还端压在门坎上,地上流出些血,人已经不会讲话。接着刘某1的爹妈、兄弟也赶到现场。刘某1的爹妈是杨康友打电话叫来的。(4)证人党某、杨某2证实的内容与杨某1一致。(5)证人刘某2证实:事后见刘某1躺在代某,4家门坎上,到处是血。(6)证人杨某3证实:事后到现场,听杨康友讲了事情经过。(7)证人胡某、刘某3、鲍某等证实事发后见到刘某1的情形。(8)证人刘吉绍、刘某4、刘某6、刘兴启证实:事发当天晚上六点左右,刘某1到父亲刘吉绍家问贷款的事。刘吉绍让其去问小组长杨康友。到晚上10时多,杨康友来电说,刘某1在他妈家偷东西被他打翻了。刘吉绍、刘某4到代某,4家见刘某1躺在代某,4家门外边,脸上身上全是血。14.上诉人杨康友供述及辩解:其对于在母亲代某,4住处用木棒击打被害人刘某1头部致其死亡,事后主动报警的事实予以供认。上述证据,经原审庭审质证、认证,来源合法,相互印证,本院予以确认。本院认为,上诉人杨康友使用木棒击打被害人刘某1头部致其死亡的事实清楚,其行为已经触犯刑法,构成故意伤害罪,应依法惩处。杨康友的犯罪行为给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造成的经济损失,应依法予以赔偿。关于上诉人杨康友及辩护人均提出其是过失致人死亡的上诉理由及辩护意见,经查,杨康友使用直径六厘米有一定质地的木棒多次击打被害人头部,其故意伤害的故意明显,故该意见不予采信。关于上诉人杨康友提出被害人是入户盗窃,具有重大过错的上诉理由,经查,杨康友供述的案发起因,仅有其供述,无其他证据予以证实,故该上诉理由不予采纳。上诉人杨康友案发后主动投案,供述主要犯罪事实,是自首,依法可从轻处罚。原判决根据杨康友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以及自首、积极赔偿被害人及亲属经济损失等量刑情节,对杨康友量刑并无不当,杨康友及其辩护人请求从轻处罚的上诉理由和辩护意见,不予采纳。上诉人刘吉绍等五人上诉要求加重处罚及增加民事赔偿的上诉理由,于法无据,本院不予支持。综上,原判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附带民事判决恰当。审判程序合法。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一)项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一)项之规定,裁定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本裁定为终审裁定。审 判 长  柏崇良代理审判员  石文超代理审判员  姚 军二〇一六年六月三十日书 记 员  彭 蕊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