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沪0115民初27209号
裁判日期: 2016-06-29
公开日期: 2016-11-08
案件名称
吕某乙与吕某丙、吕某丁等共有物分割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上海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吕某乙,吕某丙,吕某丁,吕某A,吕某B,吕某C,吕某D
案由
共有物分割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条,第三条,第五条,第十六条第一款,第十七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零三条
全文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6)沪0115民初27209号原告吕某乙,男,1959年7月2日生,汉族,住上海市浦东新区。委托代理人张某(系原告吕某乙妻子),住上海市浦东新区。委托代理人夏永恒,上海申亚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吕某丙,女,1950年9月23日生,汉族,住上海市浦东新区。被告吕某丁,男,1953年12月19日生,汉族,住上海市浦东新区。被告吕某A,女,1953年1月22日生,汉族,住江苏省兴化市。被告吕某B,女,1956年7月17日生,汉族,住上海市浦东新区。被告吕某C,女,1964年2月12日生,汉族,住上海市浦东新区。被告吕某D,男,1967年1月31日生,汉族,住上海市浦东新区。原告吕某乙诉被告吕某丙、吕某丁、吕某A、吕某B、吕某C、吕某D共有物分割、遗嘱继承纠纷一案,本院于2016年4月7日受理后,依法适用简易程序,于2016年5月4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吕某乙的委托代理人张某、夏永恒,被告吕某丙、吕某丁、吕某A、吕某B、吕某C、吕某D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吕某乙诉称,原告与六被告系兄弟姐妹关系,父母为吕某某(1999年6月25日死亡)、张某某(2015年5月19日死亡)。张某某生前跟着原告吃、住一起。2012年8月2日,由袁某某代书遗嘱,程某某、鞠某某做见证人,张某某立下遗嘱,明确表示其所有的上海市浦东新区高宝路XXX弄XXX号XXX室房屋(以下简称系争房屋)1/3的产权归原告所有,其他任何人不得继承。系争房屋为张某某、原告吕某乙、被告吕某D三人共有。现原告起诉,要求依遗嘱继承张某某在系争房屋中的三分之一份额。被告吕某丙、吕某丁、吕某A、吕某C共同辩称,不同意原告诉讼请求。原告所述原、被告身份关系属实。张某某也曾在被告吕某丙、吕某C家住过,张某某搬到系争房屋后,被告四人也在照顾。张某某不会写字,遗嘱不是张某某写的,遗嘱第一页没有张某某的手印,被告四人均不认可遗嘱。张某某病故后,丧葬费用的是张某某自己的钱,由原告吕某乙管钱、被告吕某D管账。被告吕某丁垫付了给张某某“做七”及“百天”等丧葬费用共计人民币(以下币种同)18,452.60元,这笔钱应该从母亲的遗产中扣除。被告吕某B、吕某D共同辩称,同意原告的诉讼请求。原告所述原、被告身份关系属实。认可系争房屋产证上三人各占有1/3份额,依照遗嘱张某某1/3份额应由原告���承。张某某过世后,三个儿子即原告吕某乙、被告吕某丁、吕某D曾商量不做“五七”了,是被告吕某丁自己去做的“五七”,所以不认可其所称的18,452.60元丧葬费用。经审理查明,案外人吕某某(1999年6月25日死亡)与张某某(2015年5月19日死亡)系夫妻,生育原告吕某乙、被告吕某丙、吕某丁、吕某A、吕某B、吕某C、吕某D七人。2005年11月,上海市浦东新区原杨园镇光芒村蔡家宅XXX号遇动拆迁,系争房屋系安置取得。2007年11月8日,系争房屋登记在被继承人张某某、原告吕某乙、被告吕某D三人名下。另查明,原告提交被继承人张某某遗嘱一份,主要内容有:“我有一套坐落在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东镇高宝路XXX弄XXX号XXX室的房子,是我和二儿子吕某乙、小儿子吕某D母子三人共有产权房,现我决定将这套房子总面积的1/3我本人的这一份产权,由我的二儿子吕某乙一人继承所得,其他任何人无权所得。(该这套房子建筑面积为49.64平方米房产证号0某某)”。落款处有张某某指纹若干枚,见证人程某某、鞠某某及代书人袁某某均在遗嘱上签名,落款日期为2012年8月2日。对此,见证人程某某、鞠某某均到庭作证称:其证实张某某遗嘱是真实的,手印是张某某捺的,证人听到张某某说要将财产给吕某乙,遗嘱是当日中午做的,张某某带些外地口音。经质证,被告吕某丙、吕某丁、吕某A、吕某C对遗嘱有异议,因为张某某不会写字,遗嘱第一页没有张某某的手印。被告吕某B、吕某D对遗嘱无异议。关于遗嘱,代书人袁某某到庭表示,其是司法所调解员,张某某生前曾多次到其处咨询如何立遗嘱,遗嘱是代书人利用午休时间到张某某家立的,至于第一页没签字或捺印,是代书人没有想到,但涉案遗嘱确实是张某某本人意愿并亲自捺印。审理中,关于系争���屋的分割方案,原告吕某乙及被告吕某D均表示,仅要求明确其各自在系争房屋的权利份额即可,不要实际分割。关于被告吕某丁所称其为张某某支付18,452.60元丧葬费一事,原告吕某乙、被告吕某B、吕某C表示,因各方没有商量好“做七”的方案,“三七”以后的费用确实没有再给过被告吕某丁,是被告吕某丁自行去做的,该数字不予认可,张某某的钱目前还有5,006.93元,目前在原告吕某乙处。以上事实,有原告提供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居民死亡殡葬证、遗体火化证明、亲属关系证明、居民户口簿、房屋产权登记信息、房地产登记申请书、拆迁补偿协议、遗嘱,被告吕某丁丧葬费记账单、收条及本案庭审笔录、代书人袁某某谈话笔录等在案佐证。本院认为,根据原、被告的诉辩意见,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在于涉案遗嘱的效力认定。公民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涉案遗嘱系代书遗嘱,虽然在形式上略有瑕疵,结合代书人、见证人的陈述及立遗嘱人的文化程度等实际情况,不宜因此否认其真实性。在未有相反证据证明遗嘱内容非立遗嘱人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应确认遗嘱真实有效。此外,从遗嘱内容来看,张某某将其财产赠与儿子吕某乙,不违常理,被告吕某B、吕某D亦均认可该处分方案,故涉案遗嘱的真实性,本院予以确认。被继承人张某某在系争房屋中的1/3产权份额由吕某乙继承所有,即系争房屋产权归吕某乙(占2/3)、吕某D(占1/3)二人。关于被告吕某丁主张18,452.60元丧葬费支出,因缺乏有效票据,法院酌情确定15,000元。原告吕某乙自认其处尚有张某某钱款5,006.93元,各被告亦均未提出相反证据,该数额可予确认,该款先行在被告吕某丁支付的15,000元丧葬费中予以扣除后,尚余9,993.07元,由原、被告七人均担,酌定由原告吕某乙、被告吕某丙、吕某A、吕某B、吕某C、吕某D六人分别支付被告吕某丁1,427元。因上述5,006.93元目前在原告吕某乙处,该款应由原告吕某乙给付被告吕某丁,故原告吕某乙合计应给付被告吕某丁6,433.93元,被告吕某丙、吕某A、吕某B、吕某C、吕某D五人分别支付被告吕某丁1,427元。综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条、第三条、第五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零三条的规定,判决如下:一、上海市浦东新区高宝路XXX弄XXX号XXX室房屋归原告吕某乙、被告吕某D按份共有,其中原告吕某乙占2/3产权份额、被告吕某D占1/3产权份额;二、原告吕某乙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支付被告吕某丁6,433.93元;三、被告吕某丙、吕某A、吕某B、吕某C、吕某D五人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分别支付被告吕某丁1,427元。负有金钱给付��务的当事人,如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的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案件受理费17,580元,减半收取计8,790元,由原告吕某乙负担5,860元,被告吕某D负担2,930元。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代理审判员 刘明二〇一六年六月二十九日书 记 员 杨钰附:相关法律条文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条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第三条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一)公民的收入;(二)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四)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五)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六)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第五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第十六条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第十七条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关办理。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以录音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能够用书面或者录音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零三条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没有约定为按份共有或者共同共有,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除共有人具有家庭关系等外,视为按份共有。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