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6)陕0402民初387号

裁判日期: 2016-06-22

公开日期: 2016-11-29

案件名称

原告魏某某诉被告孙某某、孙某乙、孙某甲、孙某丙、孙某丁、孙某戊、孙某已赡养纠纷一案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咸阳市秦都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咸阳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魏某某,孙某某,孙某乙,孙某甲,孙某丙,孙某丁,孙某戊,孙某已

案由

赡养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三条第一款,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

全文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6)陕0402民初387号原告魏某某,女,陕西省咸阳市人。委托代理人刘某某,男,陕西省咸阳市人。被告孙某某,男,陕西咸阳市人。被告:孙某乙,男。委托代理人赵晓红,系陕西咸益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孙某甲,男,陕西省咸阳市人。被告孙某丙,女。被告孙某丁,女,陕西省兴平市人。被告孙某戊,女,陕西省兴平市人。被告孙某已,女,陕西省兴平市人。原告魏某某诉被告孙某某、孙某乙、孙某甲、孙某丙、孙某丁、孙某戊、孙某已赡养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魏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刘某某、被告孙某某、被告孙某乙及其委托代理人赵晓红、被告孙某甲、被告孙某丁、被告孙某戊、被告孙某已到庭参加了诉讼,被告孙某丙经本院合法传唤未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缺席审理终结。原告诉称:原告现年90岁,生有四儿四女,丈夫已去世多年,加之身体残疾一只眼睛失明,一只眼睛动过手术,看东西模糊,又体弱多病,由于无经济来源,无劳动能力,生活极其困难。2010年11月24日因赡养纠纷经秦都区人民法院主持调解,约定被告孙某某、孙某乙、孙某甲每月支付原告各110元,被告孙某丙、孙某丁、孙某戊、孙某已每月支付原告各10元和负责管理原告的生活,被告孙某某、孙某乙、孙某甲轮流陪原告过年。但事后无人照顾和看望原告,近几年原告还独自吃、睡。前几天村上无电、老人无炕,差点冻死,还是无人管,老人曾多次想自杀,多亏乡党。上述被告支付赡养费远远不能满足生活的基本需求,被告无人照顾和看望老人,老人生活和精神受到严重的摧残和折磨,有悖于中华民族赡养老人的优良传统。原告诉至法院请求:1、依法判决被告孙某某、孙某乙、孙某甲每人每月支付赡养费600元,被告孙某丙、孙某丁、孙某戊、孙某已每人每月支付赡养费100元;2、依法请求被告雇佣保姆或送入老人院赡养老人;3、本案诉讼费由被告承担。被告孙某某辩称:不同意每月支付600元,同意按原来的判决来,每月支付110元;原告所陈述的不是事实,我一直管着老人。被告孙某乙辩称:原、被告之间赡养纠纷经法院判决后,答辩人一直按照(2010)咸秦民初字第01688号民事调解书规定的时间、金额、方法履行义务,没有丝毫违约。原告要求答辩人每月支付600元赡养费不符合法律规定。根据陕西省2016年上年度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被答辩人每月的赡养费总额应为658.42元,应由八个子女共同承担,或者考虑让给付偏低者增加费用,再者应追加孙文宏为本案当事人,作为儿子其也有赡养母亲的义务。因此,答辩人认为被答辩人针对答辩人提起的诉讼没有根据,完全系听从他人挑拨而为,请法院驳回被答辩人的诉讼请求。被告孙某甲辩称:再辛苦我也要赡养母亲,我同意支付600元。被告孙某丙未到庭,未向法庭提交答辩意见。被告孙某丁辩称:把老人安排好就可以了,同意原告诉讼请求。被告孙某戊辩称:同意原告诉讼请求。被告孙某已辩称:同意原告诉讼请求。原告未向法庭出示证据。被告孙某某向法庭提举诊断证明1份。证明原告身患多种疾病,身体状况不好,赡养能力有限。原告对该证据真实性认可。被告孙某乙对该证据认可。被告孙某甲对该证据不知道,不认可。被告孙某丁、孙某戊、孙某已对被告孙某某所举证据均认可。被告孙某乙向法庭提举如下证据:1、调解书1份。证明经法院调解约定被告孙某乙每月支付原告赡养费110元。2、收条6份。做什么被告孙某乙均能按照约定将赡养费交给孙某丁,认真履行调解书的约定。3、残疾证1份。证明被告孙某乙的妻子王月琴系残疾人。4、就诊手册、王月琴住院结算单各1份。证明孙某乙夫妻二人均患有疾病,需长期治疗。原告、被告孙某某对被告孙某乙所举证据均认可。被告孙某甲对被告孙某乙所举证据1不认可,钱给了,但没有按时探望老人,即调解书第六项没有履行;证据2、3认可;证据4真实性认可。被告孙某丁、孙某戊、孙某已对被告孙某乙所举证据均认可。被告孙某甲向法庭提举合疗本1份。证明被告孙某甲也患有疾病,需住院治疗原告、被告孙某丁、孙某戊、孙某已对该证据均认可。被告孙某丁、孙某戊、孙某已均未向法庭提举证据。被告孙某丙未出庭质证,亦未举证。经综合评议:被告孙某某、孙某乙、孙某甲所举证据来源合法,内容真实,本院对其真实性均予以认定。经审理查明:原告魏某某现年88周岁,丈夫已去世多年,现独自一人生活。原告生育四儿四女,儿子孙某某、孙某乙、孙某甲、孙文宏,其中孙文宏多年下落不明;女儿孙某丙、孙某丁、孙某戊、孙某已。2010年原告以赡养纠纷将七被告诉至本院,经本院调解,双方达成协议,约定:一、被告孙某某、孙某乙、孙某甲每月支付原告魏某某赡养费各110元,被告孙某丙、孙某丁、孙某戊、孙某已每月付给原告魏某某赡养费各10元,每年的12月1日前一次性付清下年全年的费用,该费用统一交给被告孙某丁。二、原告魏某某去世后,被告孙某某、孙某乙、孙某甲负责安葬,费用均担。三、原告魏某某的老衣,由被告孙某丁、孙某戊、孙某丙、孙某已负责,费用均担。四、原告魏某某在世期间如生病住院所花的治疗费用由被告孙某某、孙某乙、孙某甲均担。五、被告孙某丙、孙某丁、孙某戊、孙某已负责管理原告魏某某的生活,每人3个月,自2010年12月起。六、每年春节的三十到初五儿子孙某某、孙某乙、孙某甲轮流陪原告魏某某过年,且三个儿子每人看望原告魏某某一年不得少于12次。七、上列当事人其它无争议。本院以(2010)咸秦民初字第01688号民事调解书对上述协议予以确认。此后,被告均按约定支付赡养费,四个女儿亦按照约定照料原告。2015年年底,原告诉至本院要求七被告增加赡养费,履行赡养义务。本院认为:七被告作为原告的子女,依法负有赡养原告的义务,该义务包括但不限于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原告年高体弱,生活难以自理,可适当提高其赡养费标准。考虑到孙某某、孙某乙、孙文刚收入状况、自身健康状况及原告生活实际,由孙某某、孙某乙、孙某甲每人每月支付原告400元,孙某丙、孙某丁、孙某戊、孙某已每人每月支付原告100元,其他赡养事项各当事人仍参照(2010)咸秦民初字第01688号民事调解书执行。原告要求雇佣保姆或送入敬老院可由当事人根据情况自行决定,本院不予涉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之规定,判决如下:自2016年7月起被告孙某某、孙某乙、孙某甲自2016年7月起每人每月支付原告魏某某赡养费400元,被告孙某丙、孙某丁、孙某戊、孙某已每人每月支付原告魏某某赡养费100元。案件受理费50元,由七被告共同承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副本,上诉于陕西省咸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长  任伟圣人民陪审员  魏明利人民陪审员  王线芬二〇一六年六月二十二日书 记 员  董立凡附:相关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三条: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家庭成员应当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第十四条: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第十五条:赡养人应当使患病的老年人及时得到治疗和护理;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应当提供医疗费用。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赡养人应当承担照料责任;不能亲自照料的,可以按照老年人的意愿委托他人或者养老机构等照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