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辉刑初字第363号

裁判日期: 2016-04-05

公开日期: 2018-06-14

案件名称

曾某集资诈骗一审刑事判决书

法院

辉县市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辉县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曾某

案由

集资诈骗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第六十四条,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第六十七条第一款

全文

河南省辉县市人民法院刑 事 判 决 书(2015)辉刑初字第363号公诉机关河南省辉县市人民检察院。被告人曾某,曾用名曾彦芹,女,1974年10月12日出生于河南省辉县,汉族,专科文化,原河南辉县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职工,户籍所在地辉县,现住辉县。因涉嫌犯集资诈骗罪,于2015年4月2日被辉县市公安局刑事拘留,2015年5月8日被辉县市公安局逮捕。辩护人郭瑞霞,上海汇茂律师事务所律师。河南省辉县市人民检察院以新辉检公诉刑诉[2015]324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曾某犯集资诈骗罪,于2015年11月9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2016年2月3日辉县市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建议延期审理,并于2016年2月29日建议恢复法庭审理,本院于同日决定恢复法庭审理。辉县市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张海辉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曾某及其辩护人郭瑞霞,被害人的诉讼代表人王某6、袁某、周某14、李某5、狄素军、周某3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辉县市人民检察院指控,2013年至2015年初,被告人曾某利用自己辉县市农村商业银行高庄乡支行工作人员的身份,以自己做生意和完存款任务并承诺还本付息为由,在辉县市高庄乡孙村等地向社会公众公开宣传骗取群众的信任,并以打白条的形式吸收资金,共骗取71人共计人民币436.3718万元。为证明上述事实,公诉机关向法庭提供了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等证据,认为被告人曾某的行为已构成集资诈骗罪,有自首情节,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提请本院依法判处。被告人曾某对起诉书指控犯罪事实基本不持异议,但辩称骗取被害人李某5、周某3的数额没有那么大,且给王某5、王某8、李某7出的利息是三分。辩护人的辩护意见是:被告人曾某没有向社会公众宣传,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集资诈骗罪。经审理查明,被告人曾某原系河南辉县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辉县农商行)职工。2013年至2015年初,被告人曾某利用自己系农商行高庄乡支行工作人员的身份,以自己做生意和完存款任务并承诺还本付息为由,在辉县市高庄乡孙村等地向社会公众公开宣传,骗取群众的信任,并以打白条的形式吸收资金,骗取周某4心1.76万元、黄某3.44万元、周某58.1728万元、陈某10.88万元、姚某0.85万元、周某62.54万元、李某68.36万元、冯某12.3万元、周某75.192万元、李某710.24万元、张某23.52万元、周某813万元、王某30.88万元、李某540.024万元、陈某21.8万元、王某43.428万元、任某3.28万元、周某93.116万元、刘某50.492万元、周某101.52万元、陈某32.2万元、姬某1.76万元、李某87.92万元、周某1110.1万元、王某53.8万元、李某97.5万元、郭某110.032万元、王某624万元、李某1032万元、周某125.3万元、郝某31.52万元、冯某24.4万元、吕某25.61万元、陈某416.72万元、李某110.264万元、郭某20.88万元、李某121.2万元、白某4万元、王某710.88万元、王某83.8万元、陈某51.64万元、郭某37.79万元、王某91.76万元、王某1014万元、刘某63.04万元、周某131.02万元、狄某15.28万元、王某112.1万元、袁某17.28万元、王某121.716万元、狄某28.45万元、狄某33.96万元、李某134.5万元、李某142.44万元、崔某5.44万元、王某130.88万元、王某141.8万元、周某142.58万元、刘某712万元、陈某65.1万元、赵某0.86万元、周某153.7万元、秦某0.88万元、周某161.76万元、李某1510.545万元、周某179.11万元、周某187.76万元、周某322.5万元、狄某42.2万元、狄某53.6万元、狄志瑞10.35万元。2015年2月27日,被告人曾某到辉县市公安局投案,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上述事实,有公诉机关当庭提供并经法庭质证的下列证据予以证实:(一)书证1、辉县市公安局百泉派出所户籍证明,证实被告人曾某出生于1974年10月12日;2、河南辉县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文件,证明辉县农商行于2015年2月16日将曾某开除;3、离婚证复印件一份,证明周某1与曾某已离婚;4、辉县市房地产管理局房屋权属登记信息查询证明,未查到登记在曾某、周某1、周浩轩、周浩彬名下的住房房屋所有权登记信息;5、曾某在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新乡分公司投保情况说明,证实曾某在保险公司投保并以合同质押贷款的事实;6、房屋买卖说明,证明曾某将鑫隆名居的房屋售出用于还账的事实;7、收到条两份,证明曾某用泸州酒顶账给王某6、刘某2的事实;8、协议一份,证实曾某将豫G×××××号汽车顶账给周某2的事实;9、周浩轩、周喜付、郭福荣住院费用汇总单,证实曾某支付三人因交通事故住院花费的情况;10、辉县市公安局扣押清单,公安机关扣押了被告人曾某给被害人所打的借条复印件;11、借据复印件一份,证明文国亮、郝某1在曾某处借款的事实;12、曾某给刘某2所打借据复印件,证明曾某曾向刘某2借款的事实;13、曾某所打的证明条一份,证明曾某收到韩国梅现金13.2万元;14、曾某给李某1所打证明条一份,证明曾某收到李某1退给其投资美容厅的费用10万元;15、曾某向被害人所打借条复印件;16、曾某银行卡交易明细,证实被告人曾某银行卡的交易情况;17、辉县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到案经过,证实被告人曾某于2015年2月27日到辉县市公安局投案的事实。(二)证人证言1、证人周某1证言:曾某从2005年左右开始以做煤炭生意为由在外借款,但不知曾某借款干什么。其母亲和孩子出车祸时,曾某支付过医疗费。曾某自己买有保险,曾某买的房子和车顶账了。2014年底和曾某离了婚。2、证人苏某证言:曾某说她做煤炭生意,向其借款16万元,后曾某将她在鑫隆名居的房子卖给其,其把多余的钱给了刘某1;3、证人刘某1证言:曾某说和她兄弟做煤炭生意,借其31万元。后曾某将她在鑫隆名居的房子卖给了苏某,连同利息给了其36万元;4、证人郝某1证言:其分两次借了曾某30万元用于归还辉县市彤达建材厂欠款;5、证人朱某证言:2009年至2014年,曾某共在其公司办理过三次保险,还在其公司抵押借过款;6、证人周某2证言:其借给周某15万元钱,周某1将车抵押给其了;7、证人刘某2证言:其去信用社办业务时碰见曾某,曾某说她做生意需要钱,其共借给曾某28万元,扣除利息后,曾某还欠其238000元;8、证人韩国梅证言,其借了曾某20万元,利息1分8厘,还了一部分,剩余的欠款转给王某1了;9、证人王某1证言:曾某欠其30万元,经曾某同意后,韩玉梅给其13.2万元,曾某还欠其16.8万元;10、证人王某2证言,证实曾某欠王某1钱的事实;11、证人李某1证言:其借曾某20万元,还了10万元,另外10万元转给了小娟;12、证人曾某、吕某1、胡某、李某2、范某、路某、郝某2、刘某3、刘某4、李某3、李某4、尚某、张某1、梁某证言,证明与曾某均为工作关系,之间存在拆借关系,但不存在债务关系。(三)被害人陈述1、被害人周某4心、黄某、周某5、陈某1、姚某、周某6、李某6、冯某1、周某7、李某7、张某2、周某8、王某3、李某5、陈某2、王某4、任某、周某9、刘某5、周某10、陈某3、姬某、李某8、周某11、王某5、李某9、郭某1、王某6、李某10、周某12、郝某3、冯某2、吕某2、陈某4、李某11、郭某2、李某12、白某、王某7、王某8、陈某5、郭某3、王某9、王某10、刘某6、周某13、狄某1、王某11、袁某、王某12、狄某2、狄某3、李某13、李某14、崔某、王某1王某14、周某14、刘某7、陈某6、赵某、周某15、秦某、周某16、李某1周某17、周某18、周某3、狄某4、狄某5、狄志瑞陈述,陈述了曾某以完任务、做煤炭生意,出高利息为由,向他们借款的事实;2、被害人王某6亮、王某1王某16陈述,陈述了通过郭某1借款给曾某的事实。四、被告人曾某供述,2015年2月27日投案后供述了从2003年到2014年10月份,其以完存款任务奖励利息的方式,让被害人把钱存到银行,后来知道的人多了,其就以完任务、做生意的名义借老百姓的钱,实际上其也没有做生意。其拿借到的钱,去还之前老百姓借给其钱的利息,一直循环到现在。其用这些钱买了一辆车,支付了家人的部分医疗费用,还在辉县市鑫隆名居买了一套房,自己消费了一百余万元,借给别人一部分,剩余钱都支付了借老百姓的利息和本金了。上述证据,相互关联,相互印证,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本院予以确认。本院认为,被告人曾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特别巨大,其行为已构成集资诈骗罪,公诉机关指控罪名成立,并应对被告人处以刑罚。被告人曾某案发后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如实供述基本犯罪事实,是自首,本院对其予以从轻处罚。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还被害人。关于辩护人辩称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集资诈骗罪的的辩解理由,因有被害人的陈述和被告人曾某的供述相互印证,证实被告人曾某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被害人的集资款,其行为符合集资诈骗罪的特征,故其辩解理由不足,本院不予采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第六十四条,第六十七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人曾某犯集资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15年4月2日起至2026年4月1日止。罚金限判决生效后五日内缴纳。)二、责令被告人曾某退还周红心1.76万元、黄自权3.44万元、周龙根8.1728万元、陈建帮0.88万元、姚树梅0.85万元、周来喜2.54万元、李得中8.36万元、冯国有2.3万元、周建军5.192万元、李魁10.24万元、张喜青3.52万元、周全新13万元、王培海0.88万元、李强40.024万元、陈士忠1.8万元、王志琴3.428万元、任玉玲3.28万元、周建山3.116万元、刘运青0.492万元、周文娟1.52万元、陈建堂2.2万元、姬新连1.76万元、李青丽7.92万元、周玉录10.1万元、王来顺3.8万元、李全占7.5万元、郭海秀10.032万元、王永24万元、李成安32万元、周建民5.3万元、郝利菊1.52万元、冯付章4.4万元、吕小玲5.61万元、陈建生16.72万元、李全明0.264万元、郭全景0.88万元、李雪梅1.2万元、白振红4万元、王学花10.88万元、王胜利3.8万元、陈士冬1.64万元、郭保青7.79万元、王建妞1.76万元、王建海14万元、刘军玲3.04万元、周喜明1.02万元、狄海群5.28万元、王保田2.1万元、袁新梅17.28万元、王小孬1.716万元、狄成群8.45万元、狄记成3.96万元、李四青4.5万元、李海良2.44万元、崔四河5.44万元、王民0.88万元、王太玉1.8万元、周卫平2.58万元、刘保军12万元、陈建义5.1万元、赵东升0.86万元、周建印3.7万元、秦称新0.88万元、周喜合1.76万元、李银10.545万元、周前9.11万元、周金华7.76万元、周建国22.5万元、狄合温2.2万元、狄银凤3.6万元、狄志瑞10.35万元(限判决生效后五日内履行)。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直接向河南省新乡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两份。审 判 长  孙居芳代理审判员  王顺亮人民陪审员  杨海芸二〇一六年四月五日书 记 员  李玲. 百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