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黔23刑终64号
裁判日期: 2016-04-05
公开日期: 2016-08-05
案件名称
原审被告人陆某某犯危险驾驶罪一案二审刑事裁定书
法院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贵州省
案件类型
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陆某某
案由
危险驾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2年)》: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
全文
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刑 事 裁 定 书(2016)黔23刑终64号原公诉机关贵州省兴仁县人民检察院。上诉人陆某某,男,1978年12月16日生,因本案于2015年3月19日被取保候审。贵州省兴仁县人民法院审理贵州省兴仁县人民检察院指控原审被告人陆某某犯危险驾驶罪一案,于2015年12月21日作出(2015)仁刑初字第411号刑事判决。原审被告人陆某某不服,提出上诉。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检察院指派代理检察员出庭履行职务,上诉人陆某某到庭参加诉讼。现已审理终结。原判认定:2015年2月10日,被告人陆某某驾驶1辆面包车从贞丰县轿子山往兴仁县巴铃方向行驶。17时许,行至兴卡线25公里800米(小地名:回龙竹节坡)处时,陆某某驾驶的面包车发生故障停在公路上,巡逻民警对其进行检查时,陆某某弃车逃跑,被民警抓获。陆某某拒绝进行呼气式酒精含量检测,民警将其带到兴仁县公安局抽取血样送检。经鉴定,其体内血液中乙醇含量为181.93mg/100ml,系醉酒状态。原审法院根据上述事实及相关证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第一款第(二)项、第四十四条、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三条、第六十七条第三款的规定,以被告人陆某某犯危险驾驶罪,判处拘役二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千元(已缴纳)。宣判后,原审被告人陆某某不服,以“父亲病重无人照顾,有悔罪表现,系初犯,自愿交纳罚金,应宣告缓刑”为由提出上诉。出庭检察员提出“原判认定事实清楚,量刑适当,建议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检察意见。经审理查明,原判认定2015年2月10日上诉人陆某某驾驶一辆面包车从贞丰县轿子山往兴仁县巴铃方向行驶,17时许,行至兴卡线25公里800米处时,面包车发生故障停在公路上,当巡逻民警进行检查时,陆某某弃车逃跑,被民警抓获;陆某某拒绝进行呼气式酒精含量检测;经对其抽取血样送检,鉴定乙醇含量为181.93mg/100ml的事实清楚。据以认定事实的证据已经一、二审庭审举证、质证,查证属实。在本院二审中,陆某某未提出新的证据,且对原判认定事实及证据无异议。本院对原判认定事实及证据予以确认。本院认为,上诉人陆某某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其行为已构成危险驾驶罪,应依法惩处。陆某某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面包车),且驾驶的机动车使用伪造、变造号牌,有从重处罚情节;其归案后如实供述犯罪事实,系坦白,有从轻处罚情节。综合如上情节,对陆某某应予从轻处罚。陆某某所提“父亲病重无人照顾,有悔罪表现,系初犯,自愿交纳罚金,应宣告缓刑”的上诉理由,经查,陆某某所持的拖拉机驾驶证,只能驾驶与该证相符的拖拉机,无驾驶资格驾驶面包车,其驾驶的面包车已达报废标准并使用伪造、变造号牌,且系醉酒驾驶的事实,有陆某某的拖拉机驾驶证,杨某某、罗某某、李某某等人的证言,陆某某的供述,鉴定意见等证据相互印证,足以认定,陆某某虽具有坦白情节,认罪态度较好,自愿交纳罚金,但其犯罪情节不符合宣告缓刑的法定条件,其所提“父亲病重无人照顾,系初犯”均不是宣告缓刑的法定条件,对其不予宣告缓刑,该上诉理由不能成立,不予采纳。出庭检察员所提检察意见成立,予以采纳。原判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裁定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本裁定为终审裁定。审 判 长 赵 舒审 判 员 肖慈智代理审判员 XX敏二〇一六年四月五日书 记 员 张 玲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