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川0104民初1511号
裁判日期: 2016-04-29
公开日期: 2016-12-26
案件名称
陈燕秋与成都新界广场商业有限公司、成都洋洋摩尔百货有限公司租赁合同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成都市锦江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成都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陈燕秋,成都新界广场商业有限公司,成都洋洋摩尔百货有限公司
案由
租赁合同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三十九条,第七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百四十四条
全文
成都市锦江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6)川0104民初1511号原告陈燕秋,男,1963年5月17日出生,汉族,住四川省都江堰市。被告成都新界广场商业有限公司。住所地:成都市锦江区天府广场东御街******号。法定代表人朱海,成都新界广场商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被告成都洋洋摩尔百货有限公司。住所地:成都市锦江区东御街******号。法定代表人江秉金,成都洋洋摩尔百货有限公司董事长。委托代理人董平,四川英济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代理人吴爱民,四川英济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告陈燕秋与被告成都新界广场商业有限公司(简称新界公司)、成都洋洋摩尔百货有限公司(简称洋洋公司)租赁合同纠纷一案,本院2016年3月9日立案受理后,由审判员潘苏华适用简易程序独任审判,并于2016年3月23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陈燕秋,被告洋洋公司的委托代理人董平到庭参加诉讼。被告新界公司经本院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之规定,本案现已缺席审理终结。原告陈燕秋诉称,2001年11月8日,原告就购买的位于成都市锦江区东御街55-223号1层1-1-1号,面积为54.89平方米的商铺与摩尔商业公司签订了《合作经营协议》,约定:合作期满后,摩尔商业公司应将租赁物完好退还给原告。在协议履行期间,摩尔商业公司依法被吊销了营业执照,协议的权利义务由新界公司继承,该商铺一直由洋洋公司在使用。但新界公司未按约退还商铺,仍由洋洋公司在非法占有使用,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请求判决:1、新界公司、洋洋公司从2015年12月1日起至2016年3月31日计122天,按每日(税后)1043.91元计算物业占用费(税后)127338.91及利息1851.47元(按中国人民银行贷款基准利率计算),并承担本案全部诉讼费;2、判令新界公司、洋洋公司停止强占行为,退还原告位于成都市东御街55-223号1层1-1-1号商铺,并按成都市汇发置业有限公司《海发商厦一层分户平面图》和《1-1-1房摊位平面图》标明原告商铺专有部分的四至界限被告新界公司未作答辩。被告洋洋公司辩称,其已经按生效判决支付了2015年11月30日前的物业使用费;原告主张标准过高,请法院按照生效判决查明的事实,按税前标准并按照先使用后支付的方式依法判决;现洋洋公司从2016年3月21日起已经没有再占用商铺,占用是事实行为,现已经不存在占用事实,洋洋公司同意占用费支付到2016年3月20日;关于是否划界,洋洋公司无权也没有能力进行划界,应予驳回;关于利息,无任何的事实和法律依据;诉讼费由法院判决。经审理查明,2004年8月5日,成都摩尔商业广场有限公司经工商局批准更名为成都摩尔百盛实业有限公司。2011年5月20日,成都摩尔百盛实业有限公司经工商局批准更名为洋洋公司。2001年8月20日,汇发公司(甲方)与洋洋公司(乙方)签订了《关于“海发新世界”大楼部分物业的租赁协议》,协议约定:“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甲方决定将其合法持有位于成都市东御街55-223号海发新世界(又名“海发商厦”)大楼部分房产出租给乙方经营一事,达成如下协议:一、租赁范围及面积:甲方同意将“海发新世界”大楼地下二层、地下一层、地面一层、二层、三层、四层、五层共计七个楼层的商业楼面,全部(各层的公用设施、设备房、自行车停车场除外)租赁给乙方经营使用;二、租赁期限:该商场租期暂定十年,从2002年3月1日起至2012年2月28日止。租期届满,在当时相等于市场同等级市场金条件下,甲方同意乙方优先续租;三、租赁金:……八、关于所租物业的产权转让问题:甲方有权出售乙方所租楼层的产权。经出售后的楼盘可更改楼盘名称,但出售产权不得影响乙方的经营;……。”2001年11月8日,摩尔商业公司(甲方)与原告(乙方)签订了《合作经营协议》,协议约定:“甲、乙双方就合作经营汇发摩尔百盛国际购物中心事宜签订本协议:……第二条、合作经营项目和范围:甲乙双方以品牌百货为主导项目,从事甲方工商注册经营范围内的一切经营活动;第三条、合作期限:合作期自2001年11月8日起,至2011年11月8日止;第四条:出资和经营方式:1、甲方保证汇发摩尔中心启动和正常运转所需要的全部资金,并全权负责中心的承包经营;2、乙方以拥有产权的汇发摩尔中心物业1层A区1号的房屋楼层区位,购置价2258584元的物业交付甲方使用;3、合作期间,甲方拥有房屋楼层区位的使用权和汇发摩尔中心的经营权;第五条、盈余分配与债务承担:1、合作期间,无论汇发摩尔中心盈亏与否,甲方每年均按乙方出资额的7%固定比例,即158101元向乙方分配红利;第六条、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一)甲方的权利和义务:1、合作经营期内,甲方拥有该房屋楼层区位的使用权和经营收益权;……5、合作经营期满后,甲方将该房屋楼层区位完好退还给乙方;(二)乙方的权利和义务:……3、合作经营期满后,乙方若需进场自行经营或再次装修等,必须服从和遵守本大厦业主委员会和商场经营管理方的统一规划和各项制度;……。”2011年11月16日,陈燕秋与汇发公司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补充协议》,约定上述商铺实际成交总房款为2381081元。其后,洋洋公司按照新界公司提供的分配表上载明的日期、金额向新界公司发放租金,再由新界公司将红利分配给包括原告在内的小业主。2006年汇发公司与洋洋公司就双方签订的租赁合同发生纠纷,汇发公司向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2006)成民初字第486号民事判决书,查明:“2001年8月20日,汇发公司与洋洋公司签订了一份《关于“海发新世界”大楼部分物业的租赁协议》……;2001年11月2日,汇发公司与成都摩尔商业经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摩尔经营公司)签订《委托合同书》,合同约定,为促使汇发公司顺利分拆销售“海发新世界”负2层至地上4层的房屋,保证汇发公司与洋洋公司之间的房屋租赁合同不受影响,汇发公司委托摩尔经营公司与各买受人签订《合作经营协议》,并委托摩尔经营公司向业主发放《合作经营协议》所约定的固定收益。合同签订后,汇发公司与各购房者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同日,由摩尔经营公司与各购房者签订《合作经营协议》……;2001年11月23日,汇发公司与洋洋公司双方一致同意废止以摩尔经营公司名义与购房者签订的《合作经营协议》,另成立由汇发公司控股的物管公司与购房者签订代租代管协议,……以‘汇发’为主体成立‘新界’公司全面接管‘摩尔经营公司’业务;2001年12月29日,汇发公司、新界公司、摩尔经营公司共同签订《委托合同书》,合同约定,汇发公司与新界公司形成新的委托合同关系,并全面终止与摩尔经营公司的委托合同关系,原摩尔经营公司与各业主签订的《合作经营协议》,由新界公司与各业主重新签订。此合同签订后,新界公司与各业主重新签订了《合作经营协议》,内容与原协议一致……。”2006年7月至2007年11月期间,因新界公司欠付租金,部分小业主向本院起诉新界公司,请求解除双方签订的《合作经营协议》,并由新界公司支付拖欠的租金及承担违约金等。本院作出民事判决书,认定起诉小业主等出租的房屋与其他业主出租的房屋使用和经营具有整体、不可分割性,起诉小业主在签订《合作经营协议》时,明知自己的房屋是与其他业主的房屋用于整体经营,若起诉小业主单独解除《合作经营协议》,势必影响其他出租人的利益,同时起诉小业主自身的利益也会受到损害,故对于起诉小业主要求解除《合作经营协议》的主张,不予支持。起诉小业主不服,上诉至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认定起诉小业主与新界公司《合作经营协议》中并未约定行使解除权的条件,且该案所涉及的租赁房屋与其他业主出租的房屋使用和经营具有整体和不可分割性,若起诉小业主单独解除与新界公司签订的协议,势必影响其他出租人的利益,据此,驳回上诉人的上诉请求,维持原判。2010年9月27日,成都市锦江区海发商厦业主大会成立,选出业主代表18人,业主委员会人数13人,业主委员会任期5年。该业主委员会在成都市锦江区房产管理局进行了备案。同日,海发商厦业主大会制订了《成都市海发商厦管理规约》,对成都市海发商厦的共有部分的维护及环境卫生、公共秩序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规定。其中第八条建筑区划的调整部分载明:“对本建筑区划进行调整的,应当按照相关规定,并经本建筑区划内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二分之一以上的业主且占总人数二分之一以上的业主同意;由相关业主委员会向物业所在区(市)县房产管理部门提出调整建筑区划要求。”海发商厦负2至4层共有产权面积为28620.5平方米,小业主共有1094户,共有产权面积为25589.03平方米。合作经营期限届满后,对于是否继续租赁给洋洋公司经营小业主意见不一。迄今,已与洋洋公司签协议的小业主数与所占面积数均过半。2015年10月27日,原告向本院起诉,请求新界公司、洋洋公司支付从2015年2月1日起至2016年3月31日止的物业使用费及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支付利息,并承担本案诉讼费。本院于2015年11月24日作出(2015)锦江民初字第7141号民事判决:一、洋洋公司应于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内向原告支付物业使用费(从2015年2月1日至2015年11月30日,按房屋总价2381081元×16.995%(税前)或15.45%(税后)/365天×实际占用天数为标准计算),并支付利息;二、驳回原告的其他诉讼请求。上述判决已生效。另查明,洋洋公司与签订《商铺租赁合同》的小业主达成的年租金标准,前三年为原始购房总价的16.5%(税前)或15%(税后),第四年至第六年每年年租金递增3%。《合作经营协议》约定的合作经营期限届满后,洋洋公司仍在使用原告商铺经营摩尔百货直至2016年2月29日闭店歇业,并通知原告于2016年3月21日接收商铺。2016年3月21日,洋洋公司在摩尔百货一楼向小业主交付商铺。以上事实有当事人陈述一致的事实及以下证据在案为证:原告身份证、新界公司及洋洋公司信息查询单、平面图、《合作经营协议》、《商品房买卖合同补充协议》、(2015)锦江民初字第7141号民事判决书、洋洋公司《商铺租赁合同》。本院认为,对于原告主张的退还商铺问题。《合作经营协议》约定的期限届满后,案涉商铺仍由洋洋公司继续使用,双方建立了事实上的租赁关系,双方对租赁期限没有约定,视为不定期租赁。洋洋公司于2016年2月29日即闭店歇业,并于2016年3月21日向小业主交付商铺。因案涉商铺是开敞式商铺,没有单独的门锁,不存在交还钥匙等情况。故事实上不需要由法院判决返还案涉商铺。对于原告主张的商铺划界问题,因原告与洋洋公司之间系事实上的出租人和承租人的关系,原告也未举证证明案涉商铺交付给洋洋公司使用时有四至界限,故洋洋公司不负有划分四至界限之义务,本院对原告此项主张不予支持。对于责任承担主体问题。新界公司与原告签订的《合作经营协议》履行期限已经届满,双方权利义务已经履行完毕,现新界公司并未继续占用其商铺,故原告要求新界公司给付占用期间的使用费及利息的请求不能成立。据查明事实,合同履行期限届满后,洋洋公司仍在使用原告所有的商铺进行经营,故向原告承担使用费给付责任的主体应当是洋洋公司。对于物业使用费截止时间及标准问题。因本院已确认洋洋公司于2016年3月21日向原告返还了商铺,根据洋洋公司实际占用商铺的时间,洋洋公司应向原告支付物业使用费的截止时间为2016年3月20日。原告要求洋洋公司支付物业使用费至2016年3月31日,超出部分缺乏依据,本院不予支持。因海发商厦有1094户业主,大多数业主与洋洋公司签订了新一轮的《商铺租赁合同》,约定前三年的租金按业主原始购房总价的15%(税后)标准支付,第四年至第六年每年年租金递增3%。根据公平原则,原告主张的物业使用费标准,参照洋洋公司与大多数业主的约定,从2015年12月1日起至2016年3月20日止的物业使用费应在第四年15.45%(税后)的基础上递增3%即按15.91%(税后)的标准执行。对于物业使用费利息问题。原告与洋洋公司并未约定使用费的给付时间,根据房屋租赁惯例,一般采用先支付后使用的习惯每三个月支付一次租金,且海发商厦大多数业主与洋洋公司新签订的合同也约定按季度支付租金。因此,洋洋公司应在上季度末向原告支付下季度物业使用费。故原告请求洋洋公司支付物业使用费利息本院部分支持。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三十九条、第七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百四十四条(法律条文全文附后)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成都洋洋摩尔百货有限公司应于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内向原告陈燕秋支付物业使用费(从2015年12月1日起至2016年3月20日止,以房屋总价2381081元×15.91%(税后)/365天×实际占用天数为标准计算),并支付利息(以2015年12月1日至2016年2月29日使用费为基数,从2015年12月1日起至给付清结之日止,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存款利率计算;以2016年3月1日至2016年3月20日使用费为基数,从2016年3月1日起至给付清结之日止,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存款利率计算);二、驳回原告陈燕秋的其他诉讼请求。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本案案件受理费减半收取1442元,由被告成都洋洋摩尔百货有限公司负担。如不服本判决,可于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 潘苏华二〇一六年四月二十九日书记员 傅晓婉附:本判决所适用法律条文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三十九条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第七十一条业主对其建筑物专有部分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业主行使权利不得危及建筑物的安全,不得损害其他业主的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一条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第二百五十三条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的,应当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 来源: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