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5)阳城法民一初字第928号

裁判日期: 2016-04-29

公开日期: 2016-09-30

案件名称

莫介来与王明所有权确认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阳江市江城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阳江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莫介来,王明

案由

所有权确认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条第一款,第四十四条第一款,第六十条第一款

全文

阳江市江城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5)阳城法民一初字第928号原告:莫介来,男,汉族,住阳江市江城区。公民身份号码:×××241X。被告:王明,男,汉族,住阳江市江城区。公民身份号码:×××171X。委托代理人:徐志坚,广东真智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告莫介来诉被告王明所有权确认纠纷一案,本院立案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莫介来、被告王明的委托代理人徐志坚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莫介来诉称:1994年,由张X带资兴建座落于阳江市江城区高凉路XX公寓楼,当时为便于报建办手续,使用了原被告两人共有的名义向城建部门报建。2003年11月沿用报建时的权属人(即原、被告名义)领取整栋房屋的所有权证。实际上,从1995年该楼建成后,张X便将各套房分别出售,原告本人购买了201房,但该房的产权证仍旧使用原被告的名义为共有产权。为了维护原告本人的合法权益,本人曾多次要求房管部门变更该房产权为原告一人所有,但因被告不肯到场协助而无法办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特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1、确认阳江市江城区高凉路XX201房产权归原告所有,被告应在合理期限内协助原告变更房地产权证,将阳江市江城区高凉路XX201房变更登记至原告名下,将阳江市江城区高凉路XX401房变更登记至被告名下,相关办证的费用由原、被告各负担一半;2、本案诉讼费用由被告负担。被告王明辩称:原告的诉讼请求不合理,应依法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一、原告请求“确认座落于阳江市江城区高凉路XX201房产权归原告所有”属确认之诉,原告请求“被告应在合理期限内协助原告变更房地产权证”属变更之诉,二者属不同的法律关系,不应同案审理,应依法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二、原告请求被告应在合理期限内协助原告变更房地产权证,原告的这一诉讼请求不具体、不明确,被告不清楚还需协助原告办理变更房地产权证中的哪项业务。被告已经协助原告在阳江市房管局办理了房地产分割申请书、房地产分割协议书,也分别为讼争的房屋办理了门牌卡,被告所有的义务已经全部完成,原告完全可以要求阳江市房管局根据房地产分割协议书将位于阳江巿江城区高凉路XX201房登记在原告名下,至于阳江市房管局为何未为原告办理登记,则完全是原告与阳江市房管局之间的事情,与原告无关。三、阳江市口岸办(现名称为阳江市商务局)借用被告的名义办理粤房地证字第XX号房的共同共有房地产权证,但该房的所有权人并非被告。因此,被告不应是本案的被告。1、原告提供的房地产权证[粤房地证字第C:1716379号]虽然显示被告与原告对位于阳江巿江城区高凉路XX201房、401房共同共有,但被告对201房、401房实际上并无所有权,401房的实际所有权人是阳江市商务局。2、被告在原告起诉前,从来不知道与原告对位于阳江市江城区高凉路XX201房、401房共同共有,从未领取过该房屋的房产权证。3、被告从1994年10月至1997年11月在阳江巿江城区高凉路XX401房居住,并按月交纳租金。4、被告退出401房后,现该房由阳江巿商务局的余X及亲属居住。四、原告当时委托张X全权办理江城区高凉路XX201房的房产权证,现要求被告协助办理属无理要求。原告出具的委托书及购房协议已明确委托张X全权办理契证、领证等手续,以及办理房屋分割(原告取第二层),张X将201房、401房的房产证办成被告与原告共同共有,责任在张X,与被告没有任何关系,原告在事情发生10多年后要求被告协助其办理房产证变更手续属无理要求。还有,本楼房一、五、六层楼房,张X都为购房住户单独办理了房产证,唯独原告购买的第二层,张X没有单独为其办理房产证,这其中原因只有张X和原告知道。五、讼争的房屋在2003年11月办理了变更登记,但原告却不办理变更,应视为原告接受共同共有这一事实。经审理查明:本案涉讼的坐落于阳江市江城区高凉路XX201房、401房登记的房地产权属人为原告莫介来与被告王明二人共同共有,对此有阳江市房产管理局于2003年12年18日所登记核发的房地产权证(粤房地证字第××号)、房地产权共有(用)证(粤房地共证字第XX号)为证。2013年7月16日,原告莫介来(甲方)与被告王明(乙方)双方签订了一份《房地产分割协议书》,其约定的内容为:“坐落于阳江市江城区高凉路XX201房、401房登记在甲乙双方名下的房产,现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就该房产的分割达成如下协议:一、阳江市江城区高凉路XX201房分割登记在甲方名下,阳江市江城区高凉路XX401房分割登记在乙方名下;二、甲乙双方分割上述房产不须向对方支付任何费用;三、因办理上述房产分割而产生的有关税费由甲乙双方平均承担。其中乙方相应的费用由市商务局承担”。此后,原告以被告没有协助其完成上述房屋产权变更登记手续为由诉至法院,请求如诉称。本案中,经本院发函至阳江市国土资源局,调查本案涉讼房地产是否可以分证,将201房的房地产权属变更登记在莫介来名下,将401房的房地产权属变更登记在王明名下。该局作出阳国土资函字(2016)270号《关于对阳江市江城区人民法院(2015)阳城法民一初字第928号调查函的复函》中函复:来函提及阳江市江城区高凉路XX201房、401房的房地产权证是否可以办理分证,根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五条和第二十六条规定,可以将201房、401房的房地产权证分割到莫介来、王明名下。由于该房屋未能提交国土证,暂不受理登记,待办理机构收集归类情况报请市政府批准后再决定……等内容。以上事实,有原告提供的房地产分割协议书、身份证、门牌卡、房地产权证、房地产权共有(用)证;被告提供的证明、房地产分割协议书、委托书及购房协议,以及阳江市国土资源局作出的复函等证据为证,结合本院的庭审笔录,经综合分析,予以认定。本院认为:坐落于阳江市江城区高凉路XX201房、401房房地产登记的权属人为原告莫介来与被告王明二人共同共有,对此有阳江市房产管理局于2003年12年18日所登记核发的房地产权证(粤房地证字第××号)、房地产权共有(用)证(粤房地共证字第CX号)为证,本院予以确认。对于上述房地产,原告莫介来与被告王明双方于2013年7月16日签订的《房地产分割协议书》中约定将其中的201房分割至原告名下,将401房分割至被告名下,以及约定办理上述房产分割而产生的有交税费由原、被告平均承担,该协议书是原、被告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且内容没有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合法有效,应受法律保护。原告请求确认上述201房的房地产归原告所有,合法合理,本院予以支持。协议签订后,被告有协助原告办理并完成房地产权属变更登记手续的义务,阳江市国土资源局作出的阳国土资函字(2016)270号《关于对阳江市江城区人民法院(2015)阳城法民一初字第928号调查函的复函》中,亦函复上述房地产权属可以办理变更登记至个人名下。因此,原告诉请被告协助其将上述201房的房地产权属变更登记至其名下,将401房的房地产权属变更登记至被告名下,相关办证的费用由原、被告各负担一半,合法合理,本院予以支持。此外,在阳江市国土资源局作出的复函中,回复由于上述房屋未能提交国土证而暂不受理登记,需待办理机构收集归类情况报请市政府批准后再决定,因此,在办理机构受理登记之日起十日内被告应提供相关资料协助原告将坐落于阳江市江城区高凉路XX201房的房地产权属变更登记至原告名下,以及将坐落于阳江市江城区高凉路XX401房的房地产权属变更登记至被告名下。综上所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条、第四十四条、第六十条的规定,判决如下:一、确认坐落于阳江市江城区高凉路XX201房房地产归原告莫介来所有;二、被告王明有协助原告莫介来办理完成房地产权属变更登记手续的义务,在办理机构受理登记之日起十日内被告王明应提供相关资料协助原告莫介来将坐落于阳江市江城区高凉路XX201房的房地产权属变更登记至原告莫介来名下,以及将坐落于阳江市江城区高凉路XX401房的房地产权属变更登记至被告王明名下,相关办证的费用由原告莫介来和被告王明各负担一半。本案受理费4300元(该款原告已预交),由原告莫介来负担2150元,由被告王明负担2150元。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阳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长  许 玲代理审判员  谭XX人民陪审员  陈永宪二〇一六年四月二十九日书 记 员  黄景青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