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6)沪0112民初6883号

裁判日期: 2016-04-22

公开日期: 2017-01-03

案件名称

徐文清与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财产保险合同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上海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徐文清,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案由

财产保险合同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2009年)》:第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

全文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6)沪0112民初6883号原告徐文清,男,1974年10月30日出生,汉族,住上海市闵行区。被告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住所地上海市静安区。负责人吴军,总经理。委托代理人徐展未。原告徐文清与被告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财产保险合同纠纷一案,本院于2016年3月3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朱祺适用简易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徐文清到庭参加诉讼,被告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经本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本院依法进行缺席审判。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徐文清诉称,原告为其所有的沪CYXX**车辆(以下简称保险车辆)在被告处投保机动车交强险与商业险、车辆损失险等险种。2015年10月9日13时50分,苏FKXX**大货车沿顺恒广场停车场西向北左转弯因操作不当,撞在沪星公路XXX号岗亭,岗亭上的玻璃砸到保险车辆,导致保险车辆车顶、车左侧、前档玻璃等物损,经定损维修费用为4,500元(人民币,下同)。交警部门认定原告无责。事故发生后对方驾驶员拒不出面处理,故起诉要求被告赔偿原告车辆维修费4,500元。原告为此提供了保险单、事故情况说明、车辆损失情况确认书、车辆行驶证、驾驶证、修理清单发票等证据材料。被告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辩称,保险车辆已经全责方保险公司定损为4,500元,被告予以认可。原告在未向全责方主张权利的前提下向被告主张车辆维修费,不属于代位求偿的情形,被告对原告的诉讼请求不予认可。经审理查明:2015年4月3日,原告就其所有的沪CYXX**机动车(以下简称保险车辆)向被告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车辆损失险、商业第三者责任险、车上人员责任险及不计免赔,保险期间自2015年4月26日至2016年4月25日,车辆损失险保险金额87,815元。2015年10月9日13时50分,案外人黄某某驾驶苏FKXX**大货车沿顺恒广场停车场西向北左转弯,因操作不当碰撞沪星公路XXX号岗亭。正逢原告妻子王守红驾驶保险车辆从沪星路转弯进入停车场,岗亭顶上的玻璃下落砸到保险车辆,导致保险车辆车顶、车左侧、前档玻璃等损坏,交警部门认定黄某某负事故全部责任,王守红无责。苏FKXX**车辆的保险公司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对保险车辆定损为4,500元。因黄某某一直不到交警部门处理事故,也未向其保险公司理赔或向原告进行赔付,原告遂将保险车辆修复,支付车辆维修费4,500元。本院认为,被告对保险车辆因交通事故导致4,500元修理费并无异议,仅认为原告应先向全责方主张权利而不能径行向被告主张赔偿车辆维修费。对此本院认为,原告就保险车辆向被告投保车辆损失险,保险车辆发生保险事故后,被告应在车辆损失险保险金额范围内承担保险理赔责任。被告承担保险责任后,有权向实际致害人代位求偿。被告经本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系其放弃相应的诉讼权利,因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其自行承担。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的规定,判决如下:被告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支付原告徐文清理赔款4,500元。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的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案件受理费减半收取计25元,由被告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负担(此款被告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向原告直接支付)。如不服本判决,可以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或者代表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 朱 祺二〇一六年四月二十二日书记员 蔡一博附:相关法律条文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第一款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四条保险合同成立后,投保人按照约定交付保险费,保险人按照约定的时间开始承担保险责任。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来源: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