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克民初字第4756号
裁判日期: 2016-04-22
公开日期: 2016-12-19
案件名称
原告张欣诉被告王春国合伙协议纠纷一审民事裁定书
法院
克什克腾旗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张欣,王春国
案由
合伙协议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四条
全文
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人民法院民 事 裁 定 书(2015)克民初字第4756号原告张欣,住所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委托代理人赵景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委托代理人张国华(系原告张欣父亲),住所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被告王春国,住所地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委托代理人刘振森,内蒙古赤峰市。本院于2015年11月4日立案受理了原告张欣诉被告王春国合伙协议纠纷一案,于2016年1月20日下午15时依法由审判员章赛兵适用简易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张欣委托代理人赵景明、张国华,被告王春国及其委托代理人刘振森到庭参加了诉讼。因本案案情复杂,本院于2016年2月1日裁定将本案转普通程序审理,于2016年4月14日上午10时30分依法组成合议庭再次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张欣委托代理人赵景明、张国华,被告王春国及其委托代理人刘振森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张欣诉称,2012年,案外人白某乙克什克腾旗宇宙地镇大卧牛沟林场贩卖木材,向原告张欣借款270000元。2012年2月23日,白某甲与被告王春国签订木材买卖合同,将其所有的木材以400000元的价格出卖给了被告王春国。被告王春国购买白某甲的木材后仅给付白某甲木材款150000元。在白某甲的居间协调下,2012年3月31日,原告张欣与被告王春国签订合伙处理木材协议,协议内容如下:1、白某甲原来在卧牛沟的价值400000元的木材由王春国和张欣共同处理;2、处理所得款除开支费用之外,净剩卖木头款分给王春国150000元,剩余归张欣;3、双方以王春国名义开邮政储蓄账号,变卖木材款必须存入邮政储蓄存折,一方动用视为违约。协议签订后,被告王春国单方将价值400000元的木材全部出卖,所得木材款并未存入邮政储蓄账号,也未给付原告。基于以上事实,原告张欣认为:1、400000元木材不论投资形式,实际是原告和被告共有,原告享有250000元,被告享有150000元;2、处理木材协议,尽管标题只有处理,但内容却是合伙,其中原告合伙份额250000元,被告合伙份额150000元;3、处理所得必须存于邮政储蓄存折,双方共同支配和管理。据以上事实和理由,双方合伙关系成立,被告王春国独吞木材款违背合伙协议的约定,同时,构成侵权,故请求法院判令被告王春国给付原告张欣木材款250000元。原告张欣为支持其所主张的事实,向本院提交如下证据:证据1、2012年3月11日原告张欣与被告王春国签订的处理木材协议一份,用以证明:2012年3月11日,原告张欣与被告王春国签订了木材处理协议,该协议约定,1、原告白某甲卧牛沟所有木材归王春国、张欣共同处理,处理所得款项由张欣和王春国共同管理,除去开支(包括运费、装车费、工人工资,其他正常开销实报实销,此款从当批木材款中扣除)所剩余款,王春国得款150000元,余款归张欣,2、双方以王春国名义开邮政储蓄账号(×××),如需支出木材款,须经双方同意,一方单方支出木材款,协议中止(应为终止),所有违约支出木材款由过错方归还。证据2、2012年2月23日白某甲与被告王春国签订的木材买卖合同一份,用以证明:2012年2月23日,白某甲与被告王春国签订木材买卖合同,合同约定白某甲将其所有的大卧牛沟所有木材出卖给被告王春国,价款400000元,签订合同时给付200000元,2012年4月10日给付200000元。证据3、2012年3月8日白某甲与原告张欣签订的协议书一份,用以证明:2012年3月8日,白某甲与原告张欣签订协议书,协议约定,白某乙大卧牛沟400000元的木材除王春国150000元外其余250000元木材份额转让给张欣用以抵顶欠张欣借款250000元,由白某甲与王春国协商,促成王春国与张欣共同处理木材,促成之后张欣与王春国另行签订处理木材协议。证据4、邮政储蓄存折一份,用以证明:双方签订的处理木材协议约定将木材款存入该存折。证据5、照片五张,用以证明:双方合伙处理的木材为照片上的实物。证据6、证人白某甲证言,证人白某甲出庭作证称:证人白某甲欠原告张欣250000元,欠被告王春国150000元,于是证人白某甲与被告王春国协商将白某甲400000元购买的木材卖给被告王春国,但因还欠原告张欣款,故三人协商,出卖木材扣除开支后先扣够被告王春国的款项150000元,剩余款项归原告张欣,由白某甲起草合同后原告张欣与被告王春国签订了木材处理协议。协议订立后,原告张欣父亲张国华拉走5车木材,其中拉到河北一车,木材款被扣没有到账,拉到大井铜矿四车,原告张欣父亲张国华就给了被告王春国5000元,剩余的木材都由被告王春国处理。另外,(2012)赤民申字第12-1号民事调解书中确定由白某甲给付的木材款100000元由被告王春国支付了80000元。被告王树春辩称,一、被告王春国与案外人白某甲签订的木材买卖合同与原告张欣无关。二、被告王春国与原告张欣之间签订的木材处理协议是原告张欣纯收益的协议,原告张欣与被告王春国之间不存在木材买卖关系,而与案外人白某甲之间存在债权债务关系。三、原告张欣与被告王春国之间签订的合伙处理木材协议并非被告王春国的真实意思。四、原告张欣将木材拉走后没有将木材款交给被告王春国存入邮局储蓄账户,违约在先,依据被告王春国与案外人白某甲之间签订的木材买卖合同,被告王春国对木材享有所有权,原告张欣处理木材取得的木材款,被告王春国将另案主张权利要求返还。五、白某甲的木材虽然是400000元购买,但经被告王春国出卖后实际只得款70000余元,出卖木材所得款项还给案外人白某甲还了外债,余款尚不能抵偿被告王春国支出的费用。综上,请求人民法院查明事实,依法驳回原告张欣的诉讼请求。被告王春国为支持其所主张的事实,向本院提交如下证据:证据1、(2012)克民初字第867号民事调解书一份,用以证明:除了白某甲欠被告王春国的150000元,按照(2012)克民初字第866号民事调解书的约定,被告王春国支出苏振江等工人工资54390元。证据2、(2012)克民初字第866号民事调解书一份,用以证明:除了白某甲欠被告王春国的150000元,按照(2012)克民初字第867号民事调解书的约定,被告王春国支出梁岐贵工人工资45000元。证据3、(2012)赤民申字第12-1号民事调解书一份,用以证明:白某甲与刘云霞之间的木材买卖纠纷经克什克腾旗人民法院一审调解(白某甲与刘云霞解除木材买卖合同,未履行交付部分的木材归刘云霞所有,白某甲尾欠刘云霞的280000元木材款不再给付刘云霞)后,白某甲不服2011年9月2日克什克腾旗人民法院作出的(2011)克民初字第2271号民事调解书,向赤峰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赤峰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2年2月20日作出(2012)赤民申字第12号民事裁定书对该案进行再审。在再审审查过程中,经赤峰市中级人民法院主持调解,白某甲与刘云霞达成调解协议,协议约定白某甲给付刘云霞木材款100000元(已履行),争议木材归白某甲所有。上述白某甲给付刘云霞的100000元木材款,其中80000元由被告王春国给付。证据4、被告王春国自书账本一册,用以证明:1、原告张欣父亲拉走木材5车;2、除原告张欣父亲张国华拉走的5车木材,木材买卖协议约定的价值400000元的木材实际出卖得款199313元,开支121959.5元(包含2012年3月16日原告张欣父亲张国华与案外人陈景伟取款4000元),余额77353.5元;3、出卖木材所得木材余款77353.5元中,2012年3月25日被告王春国给付原告张欣父亲张国华5000元,2012年3月28日为被告张欣父亲张国华偿还陈景伟借款5000元,扣除上述10000元及后期其他开支共计24677元后,被告王春国实际得款56166.5元。证据5、2012年3月25日原告张欣父亲张国华出具的收条一枚,用以证明:2012年3月25日,被告王春国给付原告张欣父亲张国华现金人民币5000元。证据6、2012年3月28日案外人陈景伟出具的收据一枚,用以证明:2012年3月28日,被告王春国为原告张欣父亲张国华偿还案外人陈景伟借款人民币5000元。原告张欣申请出庭的证人白某乙出庭作证时认可被告王春国为其垫付(2012)赤民申字第12-1号民事调解书确定的木材款中的80000元,原告张欣表示对该事实不清楚。因该事实原告张欣表示不知情且该事实的认定涉及案外人白某甲的合法权益,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十五条第一项“《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的‘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是指以下情形:(一)涉及可能有损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的规定,本院在庭审过程中再次就该事实询问证人白某甲并制作了询问笔录。本院询问笔录经庭审出示,双方均无异议。经庭审质证,原告张欣提交证据1、证据2、证据3、证据4、证据6,被告王春国对真实性不持异议;被告王春国提交的证据1、证据2、证据3、证据5,原告张欣对真实性不持异议。本院认为,上述证据客观真实、形式来源合法且与本案具有关联性,本院予以采信(双方提交的其他证据,因本案原告张欣主张的法律关系的性质与本院审理认定的法律关系的性质不一致,经本院释明,原告张欣不变更诉讼请求,且其他证据的认定涉及双方实体权益,故本院在本案中不予认证)。依据本院采信的上述有效证据,本院经审理查明,白某甲与刘云霞之间的木材买卖纠纷经本院一审调解(白某甲与刘云霞解除木材买卖合同,未履行交付部分的木材归刘云霞所有,白某甲尾欠刘云霞的280000元木材款不再给付刘云霞)后,白某甲不服2011年9月2日克什克腾旗人民法院作出的(2011)克民初字第2271号民事调解书,向赤峰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赤峰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2年2月20日作出(2012)赤民申字第12号民事裁定书对该案进行再审,在再审审查过程中,经赤峰市中级人民法院主持调解,白某甲与刘云霞达成调解协议,协议约定,白某甲给付刘云霞木材款100000元,争议木材归白某甲所有。上述白某甲给付刘云霞的100000元木材款,其中80000元由被告王春国给付,加上白某甲欠被告王春国的其他债务,案外人白某甲总计欠被告王春国债务约150000元。2012年3月8日以前,案外人白某甲欠原告张欣债务270000元。2012年2月23日,白某甲与被告王春国签订木材买卖合同,合同约定,白某甲将其所有的大卧牛沟所有木材出卖给被告王春国,价款400000元,签订合同时给付200000元,2012年4月10日给付200000元。2012年3月8日,白某甲与原告张欣签订协议书,协议约定,白某乙大卧牛沟400000元的木材除王春国150000元外其余250000元木材份额转让给张欣用以抵顶欠张欣借款250000元,由白某甲与王春国协商,促成王春国与张欣共同处理木材,促成之后张欣与王春国另行签订处理木材协议。2012年3月11日,被告王春国在邮政储蓄银行以其本人名义开户,邮政储蓄账号为×××。同日,原告张欣与被告王春国签订了木材处理协议,该协议约定,1、原告白某甲卧牛沟所有木材归王春国、张欣共同处理,处理所得款项由张欣和王春国共同管理,除去开支(包括运费、装车费、工人工资,其他正常开销实报实销,从当批木材款中扣除)所剩余款,王春国得款150000元,余款归张欣;2、双方以王春国名义开邮政储蓄账号(×××),如需支出木材款,须经双方同意,一方单方支出木材款,协议中止(应为终止),所有违约支出木材款由过错方归还。该协议订立后,原告张欣父亲张国华代表张欣拉走木材5车,所得木材款未存入双方约定的邮政储蓄银行账户。其余木材由被告王春国出卖,出卖所得的木材款也未存入双方约定邮政储蓄银行账户。2012年3月23日,案外人梁岐贵、苏振江以白某甲为被告、王春国为第三人分别向本院起诉索要采伐木材劳务费。经本院主持调解,案外人梁岐贵、苏振江与白某甲、王春国达成调解协议。调解协议约定,王春国于2012年10月1日前给付梁岐贵劳务费45000元,给付苏振江劳务费54390元。2012年3月25日,被告王春国给付原告张欣父亲张国华人民币5000元。本院认为,案外人白某甲欠被告王春国欠款150000元事实清楚,从2012年3月11日原告张欣与被告王春国签订的木材处理协议看,案外人白某甲实际用其所有的木材抵偿欠被告王春国欠款150000元,故2012年2月23日白某甲与被告王春国签订的木材买卖合同具有以物抵债合同性质。该合同签订后,原为案外人白某甲所有的木材已转移由被告王春国占有,因此,2012年2月23日白某甲与被告王春国签订的木材买卖合同依法成立、生效并有效。依据该有效的木材买卖合同和后续原告张欣与被告王春国签订的木材处理协议,实际上,处理木材后被告王春国就超出其债权150000元部分木材款对案外人白某甲负有债务,而白某甲对该部分木材款对被告王春国享有债权。本案的争议焦点是2012年3月11日原告张欣与被告王春国之间签订的木材处理协议是否是合伙协议。关于该争议焦点,本院认为,白某甲对原告张欣负有270000元债务,从2012年2月23日白某甲与被告王春国签订的木材买卖合同看,被告王春国对白某甲负有给付250000元木材款的债务,基于三方存在三角债务关系,2012年3月8日白某甲与原告张欣签订协议书中白某乙大卧牛沟400000元的木材除王春国150000元外其余250000元木材份额转让给张欣用以抵顶欠张欣借款250000元的约定实际是案外人白某甲将对被告王春国享有的债权转让给原告张欣,从另一方面看是将白某甲对原告张欣的债务以白某甲对被告王春国的债权为限转移由被告王春国负担,因此,上述协议内容一方面是债权转让,另一方面为债务转移。2012年3月11日原告张欣与被告王春国签订的木材处理协议中的约定是对2012年3月8日原告张欣与白某甲签订的协议书约定的债务转移(另一方面为债权转让)的落实,从约定的内容看,并不具备合伙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的特征,并非合伙协议。因此,原告张欣主张与被告王春国之间存在合伙关系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在本案审理过程中,本院向原告张欣释明其主张的法律关系与本院审理认定的法律关系不一致,可变更诉讼请求,但经本院多次释明,原告张欣表示不变更诉讼请求。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五条“诉讼过程中,当事人主张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或者民事行为的效力与人民法院根据案件事实作出的认定不一致的,不受本规定第三十四条规定的限制,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可以变更诉讼请求。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指定举证期限。”的规定,在原告张欣主张的法律关系与本院审理认定的法律关系不一致且经释明原原告张欣表示不变更诉讼请求情况下,本案不宜实体处理并作出实体裁判。综上所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四条第一款第(三)项的规定,裁定如下:驳回原告张欣的起诉。如不服本裁定,可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赤峰市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长 章赛兵代理审判员 王艳茹人民陪审员 孙亚男二〇一六年四月二十二日书 记 员 赵 磊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