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青0223民初700号
裁判日期: 2016-04-19
公开日期: 2016-05-24
案件名称
原告何某某与被告虎某甲、虎某乙婚约财产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互助土族自治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互助土族自治县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何某某,虎某甲,虎某乙
案由
婚约财产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2001年)》:第三条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第一款
全文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6)青0223民初700号原告何某某,男,1991年1月4日出生,土族,农民。委托代理人鲁措毛,互助县东沟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被告虎某甲,女,1987年4月7日出生,土族,农民。被告虎某乙,男,现年53岁,土族,农民,系被告虎某甲之父。原告何某某与被告虎某甲、虎某乙婚约财产纠纷一案,本院于2016年4月1日立案受理。依法由代理审判员马小兰适用简易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何某某及委托代理人鲁措毛到庭参加诉讼,被告虎某甲、虎某乙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何某某诉称:我和被告虎某甲于2015年11月份经人介绍认识,2016年1月20日按土族习俗举行婚礼并同居生活,因被告虎某甲不愿意办理结婚登记,双方一直未领取结婚证。同居期间,被告虎某甲经常隔三差五找借口外出,很少在我家和我一起生活,2016年2月9日上午十一点被告虎某甲找借口离家至今未归。因举办婚礼,我给付被告虎某乙干礼66000元、压柜钱8000元,给付被告虎某甲“三金”(黄金戒指1枚、黄金项链1条、订婚黄金戒指1枚,克数不详)价值9080元,后被告离家时全部带走,买衣服花去4000元、四大套衣服给付被告虎某甲现金6000元、给被告家买礼品花去3940元、婚纱照3600元。被告的陪嫁财产有三开门衣柜1件、布艺休闲沙发1套、茶几1张、电视柜1件、60英寸液晶电视机1台(牌名不祥),总共花费11600元,现都在原告家里。因以上礼金全是外债,给我及家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现我起诉要求二被告返还以上礼金共计100620元、被告的陪嫁财产归被告所有;本案诉讼费由被告承担。被告虎某甲、虎永某乙未作答辩。经审理查明:原告与被告虎某甲于2016年1月20日按土族习俗举行婚礼并同居生活,双方一直未领取结婚证。2016年2月9日被告虎某甲无故离家至今未归。因举办婚礼,原告给付被告虎某乙干礼66000元、压柜钱8000元,给付被告虎某甲“三金”(黄金戒指1枚、黄金项链1条、订婚黄金戒指1枚,克数不详,且三金下落无法查明)、四大套衣服现金6000元。被告虎某甲的陪嫁财产有三开门衣柜1件、布艺休闲沙发1套、茶几1张、电视柜1件、60英寸液晶电视机1台(牌名不祥)。现原告起诉要求二被告返还礼金共计100620元、被告的陪嫁财产归被告所有;本案诉讼费由被告承担。被告虎某甲、虎某乙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未到庭应诉。上述事实,有原告陈述、身份证复印件、证人李某某、麻某某证言在卷所证实,并经庭审核实,应予认定。本院认为:我国法律规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本案二被告为结婚收受原告礼金,给原告造成了经济损失,应当予以返还。但根据本案实际,原告与被告双方虽未办理结婚登记,但已实际共同生活,故应酌情返还。为举行仪式买衣服钱、礼品钱及婚纱照花费系原告自愿赠送行为,且无有效证据证明,故不属本案返还范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第(一)项的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虎某甲、虎某乙返还原告何某某彩礼70000元,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履行;二、被告虎某甲的陪嫁财产三开门衣柜1件、布艺休闲沙发1套、茶几1张、电视柜1件、60英寸液晶电视机1台(牌名不祥)归被告所有。案件受理费2226元,减半收取1113元由二被告负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青海省海东市中级人民法院。代理审判员 马小兰二〇一六年四月十九日书 记 员 王美霞 百度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