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豫1328民初731号
裁判日期: 2016-04-19
公开日期: 2016-07-28
案件名称
崔某某、党某甲等与党某丙、刘某某法定继承纠纷一审民事裁定书
法院
唐河县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唐河县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崔某某,党某甲,党某丙,刘某某,党某乙
案由
法定继承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
全文
河南省唐河县人民法院民 事 裁 定 书(2016)豫1328民初731号原告崔某某,女,1983年3月6日出生。原告党某甲。委托代理人张向涛,河南海涛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党某丙,男,1953年4月14日出生,汉族。被告刘某某,女,1954年出生,汉族。被告党某乙。委托代理人崔玉增,河南海涛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告崔某某、党某甲与被告党某丙、刘某某、党某乙为法定继承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里审理,原、被告及其各自委托代理人均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诉称,其与党某丁系夫妻关系。2015年1月18日党某丁死亡,其与党某丁父母因遗产发生纠纷,现诉至法院,请求对党某丁遗留的两套房屋进行分割。原告为支持其请求成立,向法庭提交以下证据:1、原告身份证,证实原告身份;2、死亡证明书,证实党申死亡时间;3、房屋所有权证存根,证实老房子是党某丁单独所有;4、商品房买卖合同及交款条,证实外滩房屋是夫妻共同财产;5、结婚证,证实原告和党某丁的夫妻关系。被告辩称,原告所诉两套房屋系家庭共同财产;原告起诉主体错误,党某丁母亲名字为刘某某,而非原告起诉的王某某。被告为支持其抗辩理由,向法庭提交以下证据:1、户口簿、身份证复印件,以证实家庭成员情况,老房子应是家庭共同财产;2、收据,以证实老房子是被告购买;3、商品房买卖合同及证明,以证实外滩房屋系家庭共同财产及房屋交款情况;4、唐河县人民医院诊断证,以证实被告身体状况。经庭审质证,被告对原告提供的证1、2无异议;证3要求提交原件,无异议,房屋虽然登记为党某丁名字,但是全家6口人共同所有,老房是被告出资,属于原告婚前家庭共有财产,与原告无关;证4属实,但房屋仍是共同财产,被告就一个儿子,署名就都署的儿子的名字,房款是被告和儿子一起交的,家庭财产就没有分割,应该先分家析产然后继承。证5无异议。原告对被告提供的证1无异议;证2无法质证,原告没结婚,对情况不了解;证3无异议;证4与本案无关。案经审理查明:原告崔某某系党某丁妻子,原告党某甲系党某丁女儿;被告党某丙系党某丁父亲,被告党某乙系党某丁女儿。2008年,被告党某丙出钱购买位于唐河县滨河街道办事处新民社区解放路中段南侧单元房一套,该房登记在被告儿子党某丁名下。年月日,原告崔某某与党某丁办理结婚登记,年月日生育女儿党某甲。2014年4月9日,党某丁购买唐河外滩房屋,该房屋总价245908元,被告父母及原告崔某某共同交款196763元,剩余49145元房款未付清。2015年1月18日,党某丁在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因病死亡。党某丁死后,原告与被告因上述房屋发生纠纷,现原告诉至法院,请求对上述的两套房屋进行继承。另查,党某丁父母就党某丁一个儿子,党某丁死亡之前与原告一直跟随党某丁父母居住,并未分家析产。党某丁与原告系再婚,党某丁与前妻年月日生育女儿党某乙,一直跟随党某丁生活。党某丁父亲党某丙患脑梗塞、脑萎缩、高血压。党某丁母亲名字为刘某某,1953年8月25日出生,汉族,身份证号码:。本院认为,家庭共有财产为家庭成员共同生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创造、共同所得的财产。家庭共有财产的来源,主要是家庭成员在共同生活期间的共同劳动收入,家庭财产为家庭成员共同积累、购置、受赠的财产。本案讼争的两处房产并非党某丁的个人财产,应属家庭共同财产。首先从财产的来源来看,位于唐河县滨河街道办事处新民社区解放路中段单元房,从收款条据上可以看出,该房的出资人为党某丙,被告党某丙在办理房屋权属登记时将该房登记在儿子党某丁名下,党某丙就党某丁一个儿子,将自己出资购买的房屋登记在儿子名下也在情理之中。党某丁一直与父母共同居住,在与原告崔某某结婚前也与父母同住,并未分家单独生活,因此,从房屋的出资情况来看,该房应视为家庭共同财产。党某丁与原告崔某某婚后一直与父母共同居住,又一同付款购买唐河外滩房屋,该房屋系家庭成员共同生活期间购买,且系家庭成员共同出资,因此,该房应属家庭共同财产。综上,原、被告争议的两处房屋应属家庭共同财产,因此,在党某丁死后,应由全体家庭成员首先对属于家庭共有的财产进行析产,从中确定出党某丁的份额。然后就党某丁获取的部分进行继承。现原告直接要求继承不符合法律规定,本院不予支持。党某丁母亲名字为刘某某,而非原告起诉的王某某,原告起诉主体错误,本院予以驳回。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法》第第一百五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十六条之规定,裁定如下:驳回原告崔某某、党某甲起诉。案件受理费100元,返还原告崔某某、党某甲。如不服本裁定,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河南省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长 刘永跃审判员 郑 彦审判员 常建波二〇一六年四月十九日书记员 李银霞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