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6)沪0115民初8513号

裁判日期: 2016-04-15

公开日期: 2016-09-12

案件名称

王志忠与唐志荣、邵宝芹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上海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王志忠,唐志荣,邵宝芹

案由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

全文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6)沪0115民初8513号原告王志忠,男,1953年10月1日生,汉族,住上海市浦东新区。委托代理人陈丁莹,上海朱方官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代理人朱方官,上海朱方官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唐志荣,男,1962年4月27日生,汉族,住上��市浦东新区。被告邵宝芹,女,1961年1月6日生,汉族,住上海市浦东新区。上述两被告共同委托代理人孙莉,上海永乐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告王志忠与被告唐志荣、邵宝芹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本院于2016年1月22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适用简易程序,于2016年3月8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上述诉讼参加人均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王志忠诉称,2014年12月2日,原告驾驶电动自行车(车上载着案外人吴勤娟)沿上海市浦东新区东大公路北侧的非机动车道由东向西行驶至东大公路出万航路西约200米处时,与沿着上述非机动车道由西向东逆向行驶至此的驾驶电动自行车的无名男性发生碰撞,紧接着原告被沿上述非机动车道由西向东驾驶牌号为沪CYXX**轻便摩托车的被告唐志荣撞倒受伤。事发后,驾驶电动自行车的无名男性驾车逃逸,原告至上海市浦东医院治��。经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交通警察支队(以下至判决主文前简称浦东交警)认定,本起事故原告承担次要责任。被告邵宝芹系沪CYXX**轻便摩托车的车主,沪CYXX**轻便摩托车前刹制动不合格,且事发时未投保交强险。原告的损失为:医疗费40,396.05元(人民币,下同)、住院伙食补助费280元、误工费18,543元、护理费6,167元、营养费3,000元、残疾赔偿金100,627.80元、精神损害抚慰金5,000元、交通费500元、鉴定费1,900元、车损费200元、律师费5,000元,合计181,613.85元。故起诉要求上述损失由被告唐志荣、邵宝芹在交强险责任限额内承担全额赔偿责任,超过交强险范围的,按80%的责任比例由被告唐志荣、邵宝芹承担赔偿责任。被告唐志荣、邵宝芹辩称,两被告系夫妻关系,沪CYXX**轻便摩托车属被告邵宝芹所有。事发当日,被告唐志荣驾驶沪CYXX**轻便摩托车沿上海市浦东新区东大公路北侧非机动车道由西向东逆向行驶至万航路西200米处下桥坡时,发现前方二辆电动自行车(即原告与无名男性)发生了碰撞,被告唐志荣刹车避让不及撞到北侧公路里程碑上,随后摩托车撞到无名男性电动车车尾,嗣后,驾驶电动自行车的无名男性驾车驶离现场。事故发生过程中,被告唐志荣至始至终摩托车与肢体均未撞到原告,故原告所受损伤与被告唐志荣无关,要求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经审理查明,两被告系夫妻关系。2014年12月2日17时20分许,原告驾驶电动自行车(车上乘有吴勤娟)沿上海市浦东新区东大公路北侧的非机动车道由东向西行驶至东大公路万航路西约200米处时,与沿上述非机动车道由西向东逆向行驶至此的驾驶电动自行车的无名男性发生相撞,紧接着被告唐志荣驾驶牌号为沪CYXX**的轻便二轮摩托车沿上述非机动车由西向东逆向行驶至此,原告称被被告���志荣的车辆碰撞后倒地,被告唐志荣称车辆未碰到原告身体。上述事故造成原告受伤及车辆损坏,事故发生后驾驶电动自行车的无名男性驾车逃逸。经浦东交警认定,驾驶电动自行车的无名男性未靠道路右侧通行且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理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五条、第七十条第一款之规定。原告驾驶非机动车未按规定载人,其行为违反《上海市非机动车管理办理》第二十一条第一项之规定。被告唐志荣驾驶机动车未按规定车道行驶且未靠道路右侧通行,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五条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例》第九十二条及《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九条之规定,原告承担事故次要责任。事故发生后,原告至上海市浦东医院住院及门诊治疗,共花去��疗费40,348.35元(已扣除医疗统筹支付部分)。经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司法鉴定所鉴定,被鉴定人王志忠因交通事故致右胫腓骨中下段骨折,构成XXX伤残。其损伤后的休息期180日、营养期75日、护理期75日(包括后续治疗)。为此原告支付鉴定费1,900元。又查明,为查明沪CYXX**轻便二轮摩托车是否符合安全技术状况,浦东交警委托华东政法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对上述车辆进行鉴定,结论为:经检测挂车牌为沪CYXX**轻便二轮摩托车的安全技术状况不符合GB7258-2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事故发生后,原告陈述被告唐志荣的摩托车前轮撞在其电动自行车车身右侧,并且撞到了原告的右腿上,而被告唐志荣认为其车辆未撞到原告电动自行车,身体也未与原告肢体碰撞。为查明沪CYXX**轻便二轮摩托车是否与原告未悬挂车牌的电动自行车发生碰撞,浦东交警委托华东政法大学司法鉴定中心鉴定,结论为:不排除悬挂沪CYXX**轻便二轮摩托车骑车人肢体与未悬挂车牌电动自行车骑车人肢体发生碰撞,并分析意见为:根据上述车辆损痕迹分析上述两车所留痕迹及减层擦痕从痕迹的位置、高度、受力方向等方面均无法确认上述两车发生过碰撞,但不能排除未悬挂车牌电动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骑车人肢体与悬挂车牌为沪CYXX**轻便二轮摩托车骑车人肢体发生碰撞。另查明,沪CYXX**轻便二轮摩托车属被告邵宝芹所有,事发时上述车辆未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再查明,原告系城镇居民。上述事实,由原、被告陈述、原告提供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华东政法大学司法鉴定中心检验报告书、华东政法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司法鉴定意见书、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司法鉴定所司法鉴定意见书、鉴定费发票、户口本各一份、询问笔录二份、医疗费发���三张等证据证实。本院认为,公民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本案争议在于被告唐志荣驾驶沪CYXX**轻便二轮摩托车是否撞伤原告。事故发生后,原告陈述被告唐志荣摩托车前轮撞在其右腿及电动自行车上,但华东政法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对上述车辆进行鉴定,得出结论为上述两车所留痕迹及减层擦痕从痕迹的位置、高度、受力方向等方面均无法确认上述两车发生过碰撞,显然原告陈述与鉴定结论不一致。另外,从上述鉴定意见看,不能排除电动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骑车人肢体与悬挂车牌为沪CYXX**轻便二轮摩托车骑车人肢体发生碰撞,而从原告在事故发生后的陈述及庭审陈述看,其在与无名电动自行车男性相撞后,其电动自行车在未前进的瞬间被告唐志荣的摩托车前轮撞在其右腿及电动自行车上,原告至始至终均未主张其倒地原因系双方肢体碰撞所致,显然事发时原告的肢体与被告唐志荣的肢体并未发生碰撞。综上,从现有证据无法证实事故中原告的伤情系被告唐志荣所致,虽被告唐志荣驾驶的摩托车不符合安全技术条件,也未购买交强险,且事故发生时逆向行驶,但其违法行为并未对原告造成侵权,且其违法行为与原告的损害后果无因果关系,故原告要求两被告承担赔偿责任的意见本院难以支持。但本院对被告唐志荣的违法行为不得不提出批评,希望其珍惜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在驾驶机动车时时刻牢记道理交通安全法,防止发生事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判决如下:驳回原告王志忠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3,422.50元,减半收取计1,711.25元,由原告王志忠负担(已缴纳)。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员  宣志慧二〇一六年四月十五日书记员  余 倩附:相关法律条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