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6)陕0116民初477号

裁判日期: 2016-04-15

公开日期: 2016-08-10

案件名称

韩某与西安市长安区韦曲街道韩家湾村第三村民小组、西安市长安区韦曲街道韩家湾村村民委员会侵害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西安市长安区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西安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一审

当事人

韩某,西安市长安区韦曲街道韩家湾村第三村民小组,西安市长安区韦曲街道韩家湾村村民委员会

案由

侵害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五条

全文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6)陕0116民初477号原告韩某。委托代理人李志东,陕西长华律师事务所律师。被告西安市长安区韦曲街道韩家湾村第三村民小组。诉讼代表人韩兴运,系该组组长。被告西安市长安区韦曲街道韩家湾村村民委员会。法定代表人席拓,系该村村民委员会主任。委托代理人韩保宁,系该村会计。原告韩某与被告西安市长安区韦曲街道韩家湾村第三村民小组(以下简称韩家湾村三组)、被告西安市长安区韦曲街道韩家湾村村民委员会(以下简称韩家湾村委会)侵害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韩某,被告韩家湾村三组委托代理人韩保宁到庭参加了诉讼。被告韩家湾村委会经本院传票传唤未到庭应诉。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告诉称:其系被告村、组合法村民,其应当享受同等村民待遇,被告村、组土地被依法征用后,应当向其分配征地补偿款,但经其多次要求,被告未向其分配,故诉至法院要求判决韩家湾村三组立即支付其征地分配款79000元,韩家湾村委会承担连带责任,并由两被告承担本案诉讼费。被告韩家湾村三组辩称,其确实未向原告发放该笔款项,要求法院依法判决。被告韩家湾村委会经本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未到庭应诉,无辩称。经审理查明:原告韩某出生于西安市长安区韦曲街道韩家湾村,落户于韩家湾村,系韩家湾村合法村民。1987年10月29日,原告与陕西省XX市XX县XX村村民吴某登记结婚,但婚后户口一直未迁出本村,仍留在被告处。2008年,被告韩家湾村三组的土地被国家征用,被告韩家湾村召开两委会,与各村民小组共同制定本村征地补偿费分配方案;同年7月,韩家湾村三组依照该分配方案,向本组村民每人发放征地补偿款45000元,但未给原告发放;2009年春节后,韩家湾村三组再次向村民发放征地补偿款34000元,仍未向原告发放。原告向两被告多次索要未果,故诉至本院,要求判令两被告支付其征地补偿款79000元。庭审中,原告提供结婚证、证明、农村合作医疗证、户口本等证据证明其系被告村、组合法村民,应当享有同等待遇,分得征地补偿款。被告韩家湾村三组辩称未向原告分款系集体决定,要求法院依法判决。因被告韩家湾村委会未到庭应诉,本案未能调解。另查明,本案所涉土地为被告韩家湾村三组所有,但分配方案为两被告共同制定,由于小组无独立的财物管理,其财物由所属街道财政所统一管理。以上事实,有原告的居民户口簿、结婚证、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本、证明及庭审笔录等在卷佐证,足以认定。本院认为:公民的合法权利受法律保护。原告韩某具备两被告的成员主体资格,与其他成员享受同等待遇。两被告的集体土地被征用后,其征地补偿款是失地成员的基本生活保障,该项权利原告应当享有。故两被告向本居委会、组其他成员每人发放征地补偿款而未给原告发放的行为,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权益。原告起诉要求两被告支付其征地补偿款,应予支持。被告韩家湾村委会参与征地补偿款分配方案的制定,对征地补偿款统一管理,并参与了征地补偿款的发放,故其对向原告支付征地补偿款之义务应当承担连带责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五条及相关民事法律政策之规定,判决如下:一、被告西安市长安区韦曲街道韩家湾村第三村民小组于本判决生效后15日内给付原告韩某征地补偿款79000元。二、被告西安市长安区韦曲街道韩家湾村民委员会对上述款项承担连带给付责任。本案受理费1775元,原告已预交,由被告承担。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审 判 长  徐峰章人民陪审员  魏恒利人民陪审员  段万江二〇一六年四月十五日书 记 员  支 涵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