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沪01民终2412号
裁判日期: 2016-04-13
公开日期: 2016-07-13
案件名称
上海永达申龙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诉陆国强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上海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案由
买卖合同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第一百七十条,第一百七十四条
全文
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6)沪01民终2412号上诉人(原审被告)上海永达申龙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浦东新区XX大道XX号XX幢XX室。法定代表人胡志龙,执行董事。委托代理人武迪,该公司员工。委托代理人陈憶婷,该公司员工。被上诉人(原审原告)陆国强,XX年XX月XX日生,汉族,住上海市金山区XX镇XX村XX号。委托代理人王跃斌,上海国瑜律师事务所律师。原审被告上海永达申松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松江区XX路XX号XX幢XX层北展厅。法定代表人胡志龙,执行董事兼总经理。上诉人上海永达申龙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申龙公司)因买卖合同纠纷一案,不服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2015)松民一(民)初字第8078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016年2月24日立案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6年3月14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上诉人申龙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武迪、陈憶婷,被上诉人陆国强的委托代理人王跃斌到庭参加诉讼。原审被告上海永达申松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申松公司)经本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未到庭参加诉讼,本院依法缺席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审法院认定,案外人沈某某是申龙公司的员工,2015年2月6日,陆国强与案外人沈某某洽谈,沈某某以申龙公司的名义与陆国强签订了《汽车销售合同》,约定陆国强向申龙公司购买凯迪拉克XTS轿车一辆,交车时间为2015年2月初,收款人为申龙公司,开户行为招商银行上海分行中山支行,账号为XXXXXXXXXXX0001。双方的违约责任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承担。双方在其它补充条款中约定,除购税、保险外多退少补,其它不退不补,详见报价单。同日,陆国强与案外人沈某某填写报价单一份,明确陆国强所购车辆车价、购置税、服务费、交车费、保险费、上牌费等,合计309,800元(按实),购置税30,000元(按实自理)。另,陆国强与案外人沈某某于2015年2月签订委托服务协议一份,再次明确了陆国强所购车辆的型号、车价,并明确了由申龙公司和申松公司为陆国强提供服务项目,其中,新车购置税一栏打叉。陆国强通过POS机刷卡161,400元、银行按揭贷款154,900元和东方CJ购物券5,000元,共向申龙公司交付车款等各项计321,300元,另外,2015年2月6日、11日,案外人沈某某两次向陆国强收取现金5,000元和30,000元,并出具收据两张,以上合计356,300元。陆国强已收到发票及应付款的相关费用为:购车款309,800元、保险费10,168.71元、上牌费2,000元、贷款手续费3,000元、服务费500元、交车费1,000元,计326,468.71元。2015年3月5日,申龙公司委托其员工褚某某至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荣乐东路派出所报案,称“2015年3月4日,其所在的申龙公司发现公司员工沈某某将客户购置税收取后未上交公司,现去向不明,遂报警。损失情况:570,500元人民币,5,705张100元面值”。后经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审查符合刑事侦察立案条件决定立案,现该案已进入刑事侦查阶段,案外人沈某某因涉嫌刑事犯罪被取保候审。申松公司陈述,销售员在日常销售过程中,有时会向客户收取一些小额的购车款给店长后,再由店长交给公司财务。但按公司规定,销售员不得收取现金。因发生争议,陆国强诉至原审法院,请求判令:1、申龙公司和申松公司继续履行《汽车销售合同》,按报价单提供导航、贴膜等服务;2、申龙公司退还陆国强多支付的购车费30,761.89元。陆国强于原审第二次庭审中撤回第一项诉请,并变更第二项诉请,要求申龙公司退还陆国强多支付的购车费29,831.29元,并赔偿逾期办理车辆购置税的滞纳金损失930.60元。原审法院认为,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即构成表见代理。可见,表见代理应当是行为人实施了无权代理行为,而相对人在善意无过失的情况下,有理由相信行为人的行为有代理权,致本人与相对人双方形成了合法有效的合同关系。本案中,一是案外人沈某某向陆国强销售汽车的过程中自始自终代表申龙公司,其与陆国强签订《汽车销售合同》及报价单、委托协议的行为未超越其职权,案外人沈某某指示陆国强向申松公司的银行账户付款,申龙公司事后予以确认,属职务行为。其向客户直接收取现金的行为超越了职权,但陆国强结合汽车销售的整个过程完全有理由相信沈某某收取现金的行为是其职务行为,且陆国强向申龙公司付款时付到了申松公司的账上,实际已变更了《汽车销售合同》中关于付款的内容,申松公司也陈述,销售员在日常销售过程中,存在向客户收取一些小额的购车款给店长后,再由店长交给公司财务的做法,因此,案外人沈某某以申龙公司的汽车销售员身份向陆国强收取现金并不违背汽车销售的交易习惯,可认定陆国强已尽到了注意义务。二是申龙公司委托其员工向公安机关报案时称,申龙公司发现公司员工沈某某将客户购置税收取后未上交公司,因资金去向不明而报警,公案机关以挪用资金罪立案侦查,可见,申龙公司认为案外人沈某某向客户收取购置税等现金的行为是代表公司的行为,侵害了公司的利益。因此,案外人沈某某向陆国强收取现金35,000元的行为已构成表见代理,其法律后果应由合同相对方申龙公司承担。案外人沈某某以申龙公司的名义与陆国强所签《汽车销售合同》及报价单真实、合法、有效,双方均应遵守。陆国强通过POS机刷卡、银行按揭贷款和交付东方CJ购物券,共向申龙公司交付各项车款计321,300元,加上构成表见代理的案外人沈某某向陆国强收取的现金35,000元,陆国强共向申龙公司和申松公司交付356,300元。扣除陆国强已收到发票的购车款、保险费以及按照双方所签报价单陆国强还应付的上牌费、贷款手续费、服务费、交车费等共计326,468.71元,剩余29,831.29元由申龙公司归还给陆国强。申龙公司提出本案陆国强实际获得购车贷款金额为154,830元,但未提供相应的银行审批函,故原审法院不予采信。另外,因汽车销售合同的附件即报价单及委托服务协议中,均明确购置税应由陆国强自行办理,因此关于购置税的滞纳金损失应由陆国强自行承担,故陆国强提出要求赔偿逾期办理车辆购置税的滞纳金损失930.60元的诉请,于法无据,原审法院不予支持。申松公司按合同约定向陆国强交付汽车,属合同约定的由第三人履行债务,其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由债务人申龙公司向陆国强承担违约责任,陆国强在第二次庭审中撤回了第一项诉请,不再诉请申松公司承担民事责任,系陆国强自由处分自己的诉权,并无不妥,原审法院予以准许。原审法院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九条、第六十五条、第一百零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之规定作出判决:一、上海永达申龙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退还陆国强多支付的购车费用29,831.29元;二、驳回陆国强的其他诉讼请求。如未按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案件受理费569元,减半收取284.50元,由上海永达申龙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负担。原审法院判决后,申龙公司不服,向本院提出上诉,请求撤销原审判决主文第一项,依法改判。申龙公司的主要理由为:(一)申龙公司实际收到陆国强的购车贷款金额为145,783.84元,而非154,900元,原审法院对该事实未予查实,导致错误判决。(二)陆国强与申龙公司在《汽车销售合同》中明确约定了费用应以银行划账方式支付至申龙公司的账户,除此之外未约定其他付款方式,也未授权案外人沈某某以其他方式收取购车款项。案外人沈某某向客户直接收取现金的行为违背了合同约定,明显超越沈某某的职权,也违背了汽车销售交易习惯。陆国强未尽到注意义务,应由陆国强自行承担不利后果。故沈某某的行为不构成职务行为,申龙公司不应对此负责。综上,请求改判。被上诉人陆国强不同意上诉人申龙公司的上诉请求,要求维持原判。原审被告申松公司未发表述称意见。经审理查明,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正确,本院依法予以确认。本院另查明,申龙公司在原审中主张陆国强实际获得购车贷款金额为154,830元。申龙公司在原审中提供了“CPS来账凭证(客户入账回单)”,显示“金额:CNY145,783.84”、“附言:D-ES258285陆国强ICXMGU”,但未质证。申龙公司二审中又将该份材料作为证据,证明陆国强的实际贷款金额为145,783.84元。陆国强对该份证据的真实性无异议,但对金额有异议,认为应以陆国强实际还款金额为准,实际还款金额与贷款合同金额是一致的。陆国强为证明其主张,二审中补充提供了其还贷的银行交易明细清单,显示其共还贷156,900元,其原审中少主张了2,000元。申龙公司对银行交易明细清单的真实性无异议,但认为应以银行放贷金额为准。本院认为,判断公司员工在处理相关事务时是否系代表公司,应当依据外观行为予以认定。本案中,沈某某系申龙公司的销售人员,其代表申龙公司与陆国强签订了《汽车销售合同》、报价单等,整个销售过程都是沈某某在代表申龙公司和陆国强接洽。因此,陆国强有理由相信沈某某的行为代表申龙公司,申龙公司理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关于实际贷款金额的争议,根据陆国强提供的银行历史交易明细,陆国强实际还贷金额超过其主张的金额,该金额与报价单上的贷款金额能相互印证,而申龙公司在原审和二审中就陆国强的实际还贷金额提出不同的主张,综合双方的证据及陈述,陆国强的主张更具可信度,可予采纳。综上,申龙公司的上诉理由,缺乏依据,难以成立,其上诉请求,本院不予支持。原审判决正确,应予维持。申松公司经本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未到庭参加诉讼,本院依法缺席判决。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一百七十四条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上诉案件受理费569元,由上诉人上海永达申龙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 判 长 孙 卫审 判 员 钱文珍代理审判员 陈蓓蓉二〇一六年四月十三日书 记 员 陆 薇附:相关法律条文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四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除依照本章规定外,适用第一审普通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