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内容

(2016)渝05民终816号

裁判日期: 2016-04-13

公开日期: 2016-09-28

案件名称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高科技支行与刘怡信用卡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

法院

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

所属地区

重庆市

案件类型

民事案件

审理程序

二审

当事人

刘怡,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高科技支行

案由

信用卡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

全文

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民 事 判 决 书(2016)渝05民终816号上诉人(原审被告):刘怡。委托代理人:李玥斌,四川矩衡律师事务所律师。被上诉人(原审原告):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高科技支行。负责人:蔡知平,该支行行长。委托代理人:李峰,重庆智韵律师事务所律师。委托代理人:周瑶,重庆智韵律师事务所律师。上诉人刘怡与被上诉人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高科技支行信用卡纠纷一案,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法院于2015年11月16日作出(2015)九法民初字第13596号民事判决,刘怡对该判决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了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原审法院审理查明:2013年9月30日,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高科技支行(简称工行高科技支行)与刘怡签订了《信用卡购车专项分期付款合同》,主要约定:1.刘怡因购买汽车(奔驰),向工行高科技支行申请透支,透支金额为39万元,并委托工行高科技支行直接将上述透支金额支付到重庆康程达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账号:XX×××XX);2.刘怡应按分期支付的方式向工行高科技支行支付分期付款手续费44168.28元;3.刘怡分期还款共分36期,首期偿还金额为12108.28元,以后每期偿还12059元,每期的透支款项应从透支次月起于每月的20日前偿还;4.若刘怡没有按本合同约定及时足额存入还款资金,工行高科技支行有权按照《中国工商银行牡丹信用卡章程》以及《牡丹信用卡领用合约(个人卡)》规定向刘怡收取透支利息、复利、滞纳金、超限费等费用和计算逾期次数;5.刘怡累计三次违约,工行高科技支行有权要求刘怡立即清偿透支款项、利息、手续费、滞纳金、超限费、实现债权的费用等全部债务;6.刘怡应按本合同约定按时足额归还透支资金,承担本合同项下工行高科技支行为实现债权而支出的费用(包括但不限于诉讼费、律师费、催收费等)。同时,工行高科技支行与刘怡签订《信用卡购车专项分期付款抵押合同》,主要约定,刘怡将上述贷款购买的汽车(车架号:XX×××XX,发动机号:XXX)抵押给工行高科技支行,抵押担保范围包括但不限于透支本金、利息、手续费、超限费、滞纳金、实现债权的费用等。合同签订后,2013年10月8日,工行高科技支行按约将39万元贷款划入刘怡指定的汽车销售商重庆康程达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但刘怡从2014年6月起未再还款,已累计超过三期。截至2015年8月21日,刘怡尚欠透支本金314152元、手续费18390元、利息21866.11元、滞纳金3943.22元,共计358351.33元。《中国工商银行牡丹信用卡章程》规定,持卡人未能在到期还款日前偿还透支款项的,对未清偿部分计收透支利息,逾期偿还的还应支付滞纳金,滞纳金按最低还款额未还部分的5%。《牡丹信用卡领用合约(个人卡)》规定:对持卡人不符合免息条件的交易款项、费用等从银行记账日开始计算透支利息,并有权按月计收复利(按中国人民银行银发〔1999〕17号《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之规定,透支利率为日万分之五)工行高科技支行于2015年8月24日与重庆智韵律师事务所签订《法律事务委托合同》,约定工行高科技支行委托重庆智韵律师事务所就本案的一审、二审及执行程序中提供法律服务,律师代理费为7100元,工行高科技支行支付了该费用,重庆智韵律师事务所向工行高科技支行开具了金额为7100元的增值税发票。一审审理中,工行高科技支行自愿放弃2015年8月21日之后的复利及滞纳金的诉讼请求。工行高科技支行一审诉称,2013年9月30日,其与刘怡签订了《信用卡购车专项分期付款合同》,约定刘怡向汽车经销商购车,车辆总价48.8万元,刘怡支付首付款9.8万元,剩余购车款以其在工行高科技支行处申办的购车专项分期付款业务,以透支方式支付向工行高科技支行透支借款39万元。刘怡授权工行高科技支行将透支资金划入刘怡指定的重庆康程达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的账户。同时,工行高科技支行与刘怡还签订了《信用卡购车专项分期付款抵押合同》,刘怡将该所购车辆抵押给工行高科技支行,作为偿还借款的担保,并办理了抵押登记。合同签订后,工行高科技支行按约将透支资金划入刘怡指定账户,刘怡未按合同约定履行还款义务,且已累计逾期多次未按约偿还透支款项,经工行高科技支行多次催收未果。现诉至法院,请求判令:1、判令刘怡立即偿还工行高科技支行未还透支款314152元、手续费18390元、利息21866.11元、滞纳金3943.22元,共计358351.33元(手续费已计算至2015年8月,从2015年9月起的手续费按以1226元计算,至分期期数36期付清月止,最长不超过2016年10月;利息、滞纳金已计算至2015年8月21日,以后的利息以未还透支款314152元为基数按每日万分之五计收透支利息,透支利息按月计收复利,以后的滞纳金按该期最低还款额应还未还部分百分之五标准收取,至付清日止,利随本清);2、判令刘怡支付工行高科技支行为实现债权产生的律师费7100元;3、本案诉讼费由刘怡承担。刘怡一审答辩称,经销商并未交付车辆,工行高科技支行知晓此情况,所以刘怡不应当支付分期购车款;利息和滞纳金合同中并未约定,没有证据证明工行高科技支行为实现债权产生律师费,此两项请求不应支持。原审法院认为:工行高科技支行与刘怡之间签订的《信用卡购车专项分期付款合同》、《信用卡购车专项分期付款抵押合同》系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内容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为有效合同,应受法律保护。工行高科技支行按照合同的约定向刘怡发放贷款后,刘怡应按约归还借款本金、手续费。刘怡现已累计超过三次未按约归还,工行高科技支行有权提前收回全部借款本金、手续费并收取利息、滞纳金。刘怡抗辩称其未收到贷款购买车辆,因双方仅就工行高科技支行向刘怡透支金额购车达成协议,交付车辆并非工行高科技支行的义务,工行高科技支行已按约为刘怡购车提供透支金额,工行高科技支行合同义务已经履行完毕,刘怡理由不成立。故工行高科技支行要求刘怡偿还透支本金、手续费、利息、滞纳金的诉讼请求,理由正当,证据充分,原审法院应予支持。工行高科技支行放弃2015年8月21日之后的复利及滞纳金的诉讼请求,系当事人处分自己的权利,原审法院予以确认。2015年8月21日起的利息,工行高科技支行请求以尚欠的借款本金314152元为基数,按照合同约定的每日万分之五的标准计算,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原审法院予以支持。《信用卡购车专项分期付款合同》中明确约定:刘怡承担本合同项下工行高科技支行为实现债权而支出的费用(包括但不限于诉讼费、律师费、催收费等),且工行高科技支行为此支付的律师费不超过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因此,对于工行高科技支行要求刘怡承担工行高科技支行为实现本案债权所产生的律师费7100元的请求,原审法院予以支持。工行高科技支行与刘怡签订了《信用卡购车专项分期付款抵押合同》,刘怡将其所购买的车辆为透支贷款提供抵押担保,并办理了抵押登记,故工行高科技支行抵押权已成立。刘怡未能按时清偿债务,工行高科技支行有权就刘怡用于抵押的车辆折价或者拍卖、变卖的价款优先受偿。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第二百零六条、第二百零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三十三条之规定,判决:1.刘怡于原审判决生效后五日内偿还工行高科技支行透支本金314152元;2.刘怡于原审判决生效后五日内给付工行高科技支行截止2015年8月的手续费18390元,2015年9月起的手续费按照每月1226元的标准计算至付清之日止,但最长不超过2016年10月;3.刘怡于原审判决生效后五日内给付工行高科技支行截止2015年8月21日的利息21866.11元、滞纳金3943.22元;2015年8月22日起的利息以未付本金为基数,按每日万分之五的标准计算至付清日止,利随本清;4.刘怡于原审判决生效后五日内给付工行高科技支行法律服务费7100元;5.、驳回工行高科技支行的其他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减半收取3390元,由刘怡负担。刘怡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请求撤销原判,依法改判撤销原判决第3.4项,诉讼费由工行高科技支行负担。事实及理由:1.《信用卡购车专项分期付款合同》未对利息和滞纳金计算标准进行约定,牡丹信用卡章程和牡丹信用卡领用合约是工行高科技支行单方举示,其不能证明刘怡同意受章程和领用合约的约束;2.工行高科技支行未能在举证期限内提交关于律师费的证据,其庭审中举示该项证据超过举证期限,不应采信。工行高科技支行二审答辩称:1.刘怡在牡丹信用卡章程和牡丹信用卡领用合约正面的工银信用卡申请表上签字确认,其已知悉并保证遵守该章程和领用合约的规定,故刘怡与工行高科技支行就利息和滞纳金的约定已达成合意;2.工行高科技支行在一审庭审中举示律师费证据并经质证,一审法院采信该证据并无不妥。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本院审理中,工行高科技支行向本院提交《工银信用卡申请表》一份,拟证明该申请表正面为刘怡申领牡丹卡填写的相关信息,并签字确认已知悉并保证遵守牡丹信用卡章程和牡丹信用卡领用合约的规定,该申请表反面即是牡丹信用卡章程和牡丹信用卡领用合约具体内容,故刘怡应当按照约定支付利息和滞纳金。经质证,刘怡对该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均不予认可。其认为该申请表上的字迹无法确认是否本人书写,且该证据系格式合同,对增加刘怡责任的规定,工行高科技支行未作出特别提示,该约定应为无效。本院认为,刘怡虽然对该证据上书写字迹未予确认,但其未提出鉴定申请或举证证明申请表并非刘怡本人书写,本院对该证据的真实性予以确认。本院二审查明,刘怡在办理工行牡丹卡时填写《工银信用卡申请表》,该表正面载明“申请人声明:本人保证申请表所填全部资料及所有相关资料真实、合法、有效。本人知悉并保证遵守《中国工商银行牡丹信用章程》,已阅读并了解《牡丹信用卡领用合约(个人卡)》、《安全用卡须知》和《自动还款业务协议书》,自愿遵守合约和协议书的规定,不论申请批准与否,本人同意申请表及相关资料均由中国工商银行保留”。声明下方,刘怡书写“本人已阅读全部申请资料,充分了解并清楚知晓该信用卡产品的相关信息,愿意遵守信用合同(协议)的各项规则”并签字。该申请表反面载明《重要提示》、《中国工商银行牡丹信用章程》、《信用卡收费标准》、《牡丹信用卡领用合约(个人卡)》、《安全用卡须知》和《自动还款业务协议书》的具体内容。本院二审查明的其他案件事实与原审法院认定的相同。本院认为,工行高科技支行与刘怡签订的《信用卡购车专项分期付款合同》以及刘怡填写的《工银信用卡申请表》意思表示真实,且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应为合法有效。工行高科技支行按约履行了支付贷款本金的义务,享有债权。刘怡累计超过三次未按约归还贷款本息,构成违约,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工银信用卡申请表》是工行高科技支行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刘怡协商,应认定为格式合同。工行高科技支行采用足以引起对方注意文字、字体,对刘怡应承担的责任作出特别标识,刘怡亦签字确认对申请材料和信用卡产品的相关信息已充分了解清楚,应认定工行高科技支行对刘怡应当承担的责任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刘怡注意。利息和滞纳金是刘怡违反约定还款应当承担的违约责任,并非免除工行高科技支行责任、加重刘怡责任、排除刘怡主要权利的约定。故申请表中载明的牡丹信用卡章程和牡丹信用卡领用合约亦为合法有效,刘怡应当受其约束,工行高科技支行有权要求刘怡支付利息和滞纳金。《中华人民共和国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九条规定:“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证据。当事人经法庭许可,可以向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发问。当事人要求重新进行调查、鉴定或者勘验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根据该规定,工行高科技支行在一审庭审中举示律师费的证据合法,原审法院对该证据质证并采信并无不妥。综上所述,刘怡的上诉理由不能成立,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应予维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一审案件受理费维持不变,二审案件受理费623元,由上诉人刘怡负担。本判决为终审判决。审 判 长  陈秀良代理陪审员  王丽丹代理陪审员  吴跃辉二〇一六年四月十三日书 记 员  李 娜 来自